APP下载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合爬行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及智力发育的影响

2021-07-06苗祎张晓东侯晓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脑瘫肌群痉挛

苗祎, 张晓东, 侯晓晨

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可表现为姿势异常、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同时可伴有认知、语言、智力发育障碍,若干预不当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常规干预为巴氯芬药物干预联合爬行训练,能够提高患儿运动协调能力,但因常规干预缺乏对头部、腰腹部、髋关节等核心肌群的训练,患儿运动缺乏整体的稳定性,导致患儿爬行能力受限,且患儿对不稳定性刺激的处理能力较弱。基于此,我院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开展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合爬行训练的临床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4例;年龄12~38个月,平均(25.81±3.27)个月;瘫痪类型:四肢瘫9例,双下肢瘫27例,偏瘫11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1级23例,2级14例,3级1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13~37个月,平均(25.64±3.28)个月;瘫痪类型:四肢瘫12例,双下肢瘫24例,偏瘫12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1级21例,2级16例,3级1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瘫痪类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中痉挛型脑瘫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痉挛型脑瘫的诊断标准;(2)韦氏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得分高于70分;(3)依从性良好;(4)年龄<4岁;(5)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伴有肌肉萎缩;伴有活动性癫痫;脱落病例。

1.5 干预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干预:每日口服巴氯芬(卫达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0 mg,持续3个月;接受按摩、四肢拉伸、躯干训练等常规运动训练。

对照组给予常规爬行训练:(1)四点支撑:于患儿肩部放置沙袋患儿,其中1名康复干预师辅助稳定患儿肩关,另1名康复干预师握住患儿下肢,保持其双手、双膝四点落地支撑的姿势。康复干预师通过围巾悬吊患儿腹部以减轻负重,从而引导其向前协调爬行。每日1次,持续10 min。(2)三点支撑:于滚筒上取患儿四点支撑姿势,保持其双手支撑身体前部分,左腿放置于滚筒上,右腿膝关节保持屈曲着地状,左手向后伸直。共持续1 min后可交替训练另一条腿。每日1次,持续10 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1)头部控制训练:经康复干预师引导,协助患儿于在巴士球上行俯冲训练,每日2次,持续20 min。(2)腰腹部肌肉训练:取患儿坐位,由康复干预师轻轻按压患儿腰腹部,每日2次,持续5 min。(3)髋部肌肉训练:取患儿双手双膝四点支撑跪位后,由康复干预师于患儿髋部在其可承受的范围内缓慢垂直加压,指导患儿行四肢爬位训练及下肢交替运动,每日2次,持续10 min。两组患儿均干预3个月。

1.6 爬行能力评价标准 (1)分别于干预前、后经改良Tardieu痉挛量表(modified tardieu spasticity scale,MTS)对评价患侧下肢肌肉痉挛程度[3],总共0~5级6个等级,依次量化为1~6分,评分与肌肉痉挛程度正相关。(2)分别于干预前、后经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ment scale,GMFM)从卧位与翻身(51分)、站与立(39分)、爬与跪(42分)、坐位(60分)、行走与跑跳(72分)等五个方面评估运动能力[4],总分为264分,评分与爬行能力正相关。

1.7 智力发育评价标准 分别于干预前、后经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评价,评分总分均为150分,评分与智力发育正相关。

2 结果

2.1 爬行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儿MTS评分、G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MT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爬行能力对比分)

2.2 智力发育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儿MDI评分、P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MDI评分、PD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智力发育对比分)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胚胎发育异常、新生儿窒息等多种因素可诱发小儿痉挛型脑瘫,病理表现为游离的高胆红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导致患儿出现运动障碍、智力发育迟缓[5]。巴氯芬联合爬行训练是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干预途径,爬行训练通过采取四点支撑、三点支撑等多种形式激活患儿呈休眠状态的神经元,协调患儿大小脑运动功能、改善小脑前庭平衡功能,协调患儿姿势,提高其爬行能力。但因常规干预模式侧重于四肢功能训练,缺乏相关的核心肌肉训练,导致患儿对不稳定状态下的外界刺激处理较弱,影响患儿爬行能力及智力发育[6]。

核心肌群稳定性通过加强运动过程头部、腰腹部、髋部等核心肌肉的训练,诱发不稳定状态下运动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7],从而增强核心肌群的稳定性,打破异常的运动姿势及运动模式,增强核心肌群对机体运动的控制能力,诱导重塑生理性运动模式,促进患儿对各种外界刺激的处理分析整合能力,有效刺激运动神经元,改善腰椎不稳定、肌力不平衡的异常姿势,缓解异常过高的肌张力,促进患儿爬行功能及智力发育[8]。

MTS、GMFM均为评价爬行能力的指标,其中MTS量表可评价患儿肌肉痉挛程度,其评分与肌肉痉挛程度正相关;GMFM量表可评价患儿爬行能力,其评分与爬行能力正相关。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MT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合爬行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提高患儿爬行能力。核心肌群训练可提高竖脊肌、腹直肌、臀大肌等浅层运动核心肌及腹横肌、腰方肌、膈肌等深层稳定核心肌的肌力[9],提高对骨盆肌肉及躯干肌肉的稳定性姿态,激活协调上下肢运动,有效传递、控制运动力量,增强患儿对肢体运动的神经支配能力,有效降低其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进一步提高患儿爬行能力。MDI、PDI均为评价患儿智力发育的指标,二者评分与智力发育正相关。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MDI、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合爬行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促进其智力发育[10]。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可有效协调患儿运动功能,促进小脑前庭发育,促使患儿集中注意力,激活患儿的视听反应,加强患儿视觉理解能力,激活大脑神经元,开发大脑潜能,促进患儿智力发育[11]。

综上所述,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合爬行训练能够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爬行能力,激活协调上下肢运动,增强神经支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育。

猜你喜欢

脑瘫肌群痉挛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