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 时代洪流中的逆行者
2021-07-06撰文王一婷
撰文=王一婷
谌河《辜鸿铭》100×80cm 2009年
在西方,曾流传着一句话:“到东方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将《论语》《中庸》《大学》翻译成英文,为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人对辜鸿铭的印象大多来源于影视剧:一根长长的辫子耷拉在脑后,在一众西装短发的人中间显得另类。人们往往会因此误认为辜鸿铭是一只故步自封的井底之蛙。实际上,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 种语言,获13 个博士学位。是以他对西方的了解,要比一般人来得更加深刻。在政治上,辜鸿铭是一位坚定的保皇派,这在当时无疑是逆历史潮流的。回顾历史,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样一位精通西学的学者最终选择逆时代而行?西方与东方对他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西方与东方
19 世纪,能亲自到西方去看一眼的中国人少之又少。辜鸿铭却有着优于常人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他的义父就是一位英国人,他在十四岁时便随义父来到英国。
从1867年到1880年,辜鸿铭辗转西方,在爱丁堡大学、莱比锡大学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林语堂到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经是学校的指定书目了。正因为对西方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辜鸿铭对于西方的弊端也保持了清醒。他看到在民主政治大获胜利的同时,社会上充满了混乱:“滥施权力,权欲过盛,对奇异发明的野心,对财富的渴望,对利己的主义的狂热,向我们展示了凶残、暴力和不公正的实质。”西方有识之士认为,辜鸿铭的这些批判,恰好可以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
当时的世界,是西方主宰的世界。西方的一切似乎都高于东方,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辜鸿铭却得出结论:世界现存问题的解决要到中华文明中去寻求办法。正是中华文化中“和”的一面,可以为世界的冲突提出一种新的思路。他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保皇与保清
与辜鸿铭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大都对西方有着强烈的向往。激进的改革在当时颇具市场,他们甚至一度认为连汉语都应该废除。而辜鸿铭,却成为了坚定的保皇派,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无疑是一个异类。
辜鸿铭的保皇思想从1896年《上湖广总督书》就开始确立。在这篇文章中,他阐述了自己“尊王保皇”的观点。与故步自封、盲目排外的其他保皇派不同,辜鸿铭是在对西方世界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保皇思想。他清醒地看到西方列强的不怀好意,也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完全站在西方的角度考虑中国问题表示了担忧。对于清室,他也不是盲从。一次慈禧太后过寿,辜鸿铭当众写下对联:“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讽刺起统治者,他丝毫不留情面。
上图:辜鸿铭(1857-1928) 书法镜心 水墨纸本35×116.5 cm 题识:辜鸿铭。释文:凡考人之道,必知有己亦知有人,故仁字有两画“二”。今之世人,但知有己,不知有人,故仁字变作“亻一”。中国嘉德(香港)2016 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HKD 47,200
下图:辜鸿铭行书“抱朴藏真”镜心 水墨纸本35×120cm
“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这本是顺应世界民主潮流的。但皇帝下台后,中国却陷入了更大的混乱,政治局势不稳,军阀混战,让辜鸿铭怀念那个曾经井然有序的中国。那时的中国,在儒家思想统一下,以帝王为核心,团结一批士大夫,对天下百姓进行管理。它虽让中国落后于西方,但至少保持了一份安定。“即使最差的规矩也比没有规矩强。”也许正是对西方文明的警惕,对无序的无奈,对中国政教的怀念,让他在民主浪潮下选择了保皇。
辜鸿铭《中华文明之精神——春秋大义》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中国终究不会再选择帝制,作为时代逆行者,辜鸿铭对于时代的意义,也许正如张中行所说:“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在举世都奔向权和利的时候,他肯站在旁边喊‘危险,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