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飞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

2021-07-05王君孙宏

物流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飞行安全人为因素改进措施

王君 孙宏

摘  要:飞行安全是民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通过深入分析文献资料,总结了民航飞行安全的现状,运用Origin画图软件画出了近些年事故发生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飞行事故的发生数和发生率逐年递减,发现进近和着陆阶段是事故的高发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飞行事故的关键因素,其中,飞行员操作失误和各部门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差是最常见的人为因素。最后从加强培训和沟通、完善标准、优化飞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飞行安全;事故;人为因素;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light safe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civil aviation. 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litera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light safety in civil aviation, and draws the change curve of accide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origin drawing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and incidence of flight accidents are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approach and landing stag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stages of accidents. On this basis,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flight accidents are further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human, aircraft and environment, among which pilot error and poor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various departments are the most common human factors. Finally,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perfecting standards and optimizing flight environment.

Key words: flight safety; accidents; human factors; improvement measures

0  引  言

在民航業,人们普遍关注的是飞行的安全问题,并且人们也采用了大量的措施来确保飞行的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现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民航服务国家经济、服务社会公众能力的逐步提高,中国航空也倾向于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对于飞机的要求包括:安全、快速、经济、舒适、环保,目前最看重的基本要求是:安全、经济、舒适,排在首位的是安全。然而,在航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民航的安全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民航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飞行事故率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航飞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飞行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造成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大飞行事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据资料统计,人为因素造成的飞行事故占总事故数的70%,而且,近年来,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所造成的事故比例也是显著增加的。作为影响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人为因素在航空事故原因研究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事故分析中,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对安全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总结经验,从而将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民航安全方面的研究和对提高民航安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飞行事故的现状分析

飞行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全球不断发生的飞行事故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飞行的安全问题。然而在伤亡人数和伤亡率上,航空飞行的安全系数要远低于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安全系数。自社会进入喷气技术时代以来,飞机的性能、效能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改善,所以航空飞行的事故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据统计,2014年的全球航空事故发生率为0.23,也就是每百万次飞行中,事故发生的概率是0.23。从2009~2014年,全球飞行事故的发生率呈现递减的趋势,详见图1。

航空安全网(Aviation Safety Network)对飞行重大事故70余年的数据做了统计,根据其结果和趋势来看,全球飞行事故的总数量也在逐步下降。从1942开始的全球航空飞行事故发生次数趋势见图2。

从图2可知,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飞行事故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70年的趋势表现为,飞行事故发生的次数每三年下降一次,事故的数量也从40年代后的每年大约70次降低到2014年的大约20次,下降了大约三分之二的水平,由此可见,飞行事故的发生数量越来越低。

尽管飞行事故率和事故的数量都处于逐年降低的水平,但是在飞机飞行的各个阶段中,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数量却是不同的。每个阶段发生的事故所占的百分比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在飞机飞行的各个阶段中,在进近和着陆时,发生的事故是最多的,近一半的飞行事故都是发生在最后进近和着陆过程中。

2  飞行事故的原因分析

航空飞行事故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导致航空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人为因素、机械故障和环境因素。

2.1  人为因素

实际上,大部分的飞行事故都可以归咎于人为失误,因此,人为因素是飞行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飞行安全的决定因素。飞行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机组、维修、空管、气象等与航空器营运相关人员的影响。在加强飞行安全的过程中,最应该加强航空从业人员的素质规范化和严谨化的工作态度。这其中,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飞行员操作失误、各部门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差、地勤人员检修错误、维修人员操作失误等。

飞行员操作失误也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比如飞行员不合格,每个驾驶员执行任务时做出反应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且差异很大。可能由于飞行员生理以及心理状态差,或者是其需要执行的飞行任务已经超出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极限,也包括飞行员过于自信、不谦虚或动机不纯等不良的个性和工作态度等,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再比如飞行员缺乏经验,驾驶员在开始工作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以便有最佳的工作状态。然而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好好休息,精神状态差,在执行任务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各部门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差,主要是指飞行员之间,机组人员之间,飞行员与地勤人员、机组人员、空管人员、地面工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到位,而且沟通协调能力不仅仅体现在飞行的过程中,还体现在飞行前和飞行后。团队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协调,那么飞行事故很容易发生。例如1972年12月29日,Lockheed L-1011机组偏离了航线向迈阿密(美国佛罗里达洲)国际机场驶去,并决定是否需要伸出前端起落架(NTSB,1972),最后该机组在离机场12公里的佛罗里达沼泽地坠毁,163位乘客、6名乘务人员和5名机组人员全部死亡。NTSB最终调查报告指出:引起飞行事故的原因是,在飞机最后飞行的4分钟,机组人员沟通不畅,都只关注前起落架位置指示系统情况,分散了机组人员的注意力,而忽略了其它监控仪表,很长时间都没有发现飞机在意外的下降[1]。

地勤人员检修错误包括其装卸不当、违规操作等,这些其实大都是地勤人员工作懈怠、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造成的。

维修人员操作失误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技术不过关,专业知识没有达到要求;二是粗心懈怠。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2.2  机械故障

在事故分析中,机械故障也是很常见的原因。在机械故障中,包括发动机故障、液压失灵、油箱起火和仪表失灵等情况。一般情况下,在起飞前的维护和检查中,就可以直接发现机械故障的问题。所以,在飞行的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发动机故障。发动机是给飞机提供推力的装置,客机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发动机,所以只是其中一个出现故障,一般不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

液压失灵。飞机是靠液压系统来控制的。液压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可靠,但是只要液压管道上有裂缝,里面的液体就会很快漏光,整个液压系统就会失效。所以液压失灵是非常可怕的事故,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故,大型客机上都装有三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以避免一套失灵后飞机无法控制的情况[2]。

油箱起火。航空燃油在汽化状态非常易爆,但事实上,直接由油箱爆炸造成的事故非常少。在没有外部作用下,飞机坠落之后才会出现油箱起火。若飞机在飞行中发生爆炸,将是致命的损伤。

金属疲劳。一架飞机是一整套系统的结合,任何一套系统失灵都可能造成事故。最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金属疲劳。飞机飞行的时候会产生各种频率的震动,再加上每次起降的增压/减压循环,如果哪个部位没有检查到而发生了疲劳断裂的话就会引发事故[3]。

2.3  环境因素

天气情况对飞行的影响很大,航路或机场上空的雷暴、雷雨云、台风、龙卷风、强烈颠簸及低云、低能见度以及跑道结冰等恶劣气候,都会对飞机的安全飞行造成威胁。此外,据统计,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每年都发生20多起因为电磁波干扰而引起的飞行事故,因此在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需要格外的谨慎。太阳黑子和北极光等天文现象产生的电磁波也会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意外事件中,如鸟击事件,也会引起飞行事故的发生[3]。

3  飞行事故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沟通

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机组人员对飞行的基本概念不清的情况存在,所以应该对机组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进行模拟机上的技术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机组人员的飞行方面的理论知识、操作的基本原理、飞行资源管理以及机组资源管理、飞行程序等方面的培训。另外,对机组人员的工作进行监控,发现每个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不同的人员,为其提供合适的培训方案,使每个人都达到要求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应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尤其是机组人员和空管人员之间更应该多多交流,彼此理解对方的工作环境,这样可以促进双方的合作更加顺利,能提高飞行的安全性。

3.2  完善飞行员各项技术考核的标准

航空发达国家的飞行员升到机长一般要等到50岁左右,而中国的机长普遍在40岁左右,比较年轻,这种局面是由于我国民航业起步较晚、发展较快造成的,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飞行员选拔、考核方面缺乏严格的标准。实际上,培养一个技术娴熟的机长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飞行员也要有足够的飞行经历和技术培训。所以,民航单位在进行飞行员考核、机长选拔时,应对其飞行经历、理论培训、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严格的评估,其中,飞行经历包括其模拟机的飞行小时数、飞行小时数、所飞机场和航线情况以及完成的飞机起落情况。此外,对于飞行员的CRM(机组资源管理)培训、QAR(飞行品质监控)报告也要做出明确严格的要求。

3.3  完善各部门的运行程序和操作标准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每个部门都应有明确、便于理解和执行的运行标准,目前许多航空公司都正在完善自己的运行程序,其中包括飞机运行手册、签派手册、飞机着陆操作手册以及机务维修手册等。但是其水平普遍偏低,并且很多工作人员不习惯于翻阅手册,遇到问题就会向有经验的人询问解决方法,所以各部门操作人员之间的差异较大。如果所有人员都习惯于熟悉手册、查阅手册,那么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3.4  创造良好的飞行环境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应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安全第一与效益第一应该相辅相成。航空公司在建立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并且遵循安全标准的基本原理、内容和目的。

其次要净化机场的环境。机场的环境包括净空环境和电磁环境。我国许多机场的净空环境被破坏,严重影响了飞行的安全,如障礙物过多或者障碍物过高,都会引起飞行事故的发生。机场电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空通话的质量,由于无线电设备的增多、人们的法治观念浅薄,未经无线电管理部门允许私自更改设备参数、私自购买使用无绳电话的现象越来越多,对民航的无线电通信造成了干扰,严重污染了机场的电磁环境。因此,为确保飞行的安全,必须净化机场环境。

4  结  论

(1)目前航空飞行的事故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全球的飞行事故发生数量和发生率都呈现递减的趋势。在飞行的各个阶段中,进近和着陆是飞行事故的高发阶段。

(2)导致飞行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几乎所有的飞行事故都与人为因素相关,这也是事故最根本的原因。本文总结了人为因素、机械故障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的原因。

(3)追究事故的根本原因不应只关注事故的本身,要从事故的背景出发,如飞行员的年龄和飞行经历,并根据具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措施,如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沟通、完善飞行员各项技术考核的标准、完善各部门的运行程序和操作标准、创造良好的飞行环境。所以中国民航业应该多多完善自身的标准,为飞行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春生,孟昭蓉. 世界航空安全与事故分析[M].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0.

[2] 周长春,谢荣超. 基于ISM的民航飞行事故分析[J]. 价值工程,2014(6):12-15.

[3] 甘旭升,端木京顺,丛伟,等. 机械原因飞行事故诱因的分析与预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3):23-25.

[4] 程道来,杨琳,仪垂杰. 飞机飞行事故原因的人为因素分析[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6):7-12.

[5] 孙山. 民航重大飞行事故情景构建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 傅贵,樊运晓,佟瑞鹏,等. 通用事故原因分析方法[J]. 事故预防学报,2016,2(1):7-12.

[7] 田磊,常松涛. 通用航空事故高发原因分析[J]. 科技视界,2017(4):12-15.

[8] 杜红兵,张庆庆. 民航飞行事故统计及原因分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7):7-15.

[9] Kevin Garrison. Be precise in your non-precision[J]. IFR, 2003(2):16-17.

[10] 乔立民,史志成. 探析飞行事故中人的因素[J]. 现代教育科学,2008(1):7-11.

猜你喜欢

飞行安全人为因素改进措施
浅析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浅谈我国鸟情对民机飞行安全的影响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