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趣味化策略
2021-07-05
一、挖掘根源,找出原因,探明问题实质
教师需回归课堂,以学生为视角,探寻影响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的因素,挖掘其根源,有的放矢地为趣味化体能练习内容设计寻找突破口。
1.剖析内在因素,找出根源
研讨中很多教师认为,长期枯燥的体能练习,致使学生情感态度发生变化,怕苦叫累,不愿参与,产生抵触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因自身缺陷对体能练习产生自卑心理等,这些都是学生不愿参与体能练习的内在因素。如,江苏周万征认为“体能练习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和能量,练习过程较枯燥,学生身心会感到不适,易产生疲劳,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能练习内因中的主要原因”。山东刘新军认为“有些学生身材矮小或存在运动能力缺陷,在体能练习中怕被同伴嘲笑;还有的学生在体能练习中胆怯害怕、自信心不足、毅力不够坚强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体能练习的‘拦路虎”。
2.挖掘外在因素,探明问题
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中师生的互动和激励评价、教师的组织教学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体能练习兴趣。如,山东董超凡认为“教师上课多些随和与幽默,对学生热情一些,有助于吸引学生一起快樂运动”。山东姜永成认为“教师毫不吝啬的激励评价是激发学生体能练习兴趣的重要一环,互动和评价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山东李永华认为“体能练习常采用简单的计数等单一的组织形式,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导致学生违反规则,行为涣散”。
3.探寻其他外在因素,深挖原因
新颖的场地和具有创新性的器材会引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欲望,但未根据学情创新运用场地器材,反而会成为影响体能练习的“绊脚石”。如山东杜永刚认为“场地器材的安排和使用要符合学情,配备地过高可能会使学生对其产生恐惧心理,存在安全隐患;配备地过低,学生练习没有兴趣,达不到预期效果”。
家长的思想意识淡薄也是影响学生体能练习的一个因素。如山东李建波认为“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学习好就行,对体育并不重视”。
二、深耕细作,优化体能练习,享受趣味体能之乐
基于问题的实质,研讨教师通过案例分析,集思广益,想方法,找策略,优化体能练习,提升趣味性。笔者将方法和手段整理如下。
1.在赞赏中,鼓励学生参与体能练习,提升趣味性
身体素质一定是在持续的体能练习中不断提升的,赞赏和鼓励是体能练习的催化剂,可以激发学生潜能,提振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能练习的兴趣。山东刘昌成认为“教师应真诚、平等地对待每名学生,运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学生进行体能练习,对不敢爬平梯的学生,教师可用勉励的语气说:‘只要你们大胆上,保证能过去。不用怕,我来保护你们!这样,学生们听了不但乐意参与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这要比‘你们必须给我过去,不过的要罚的训斥好得多”。山东丛培刚认为“在学生体能练习时用有趣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来鼓励学生,效果较好,能让学生觉得体能练习更带劲”。
2.在玩中,让学生享受体能练习,提升趣味性
“最好的素质都是玩出来的”,游戏、比赛是提升体能练习参与度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与其绞尽脑汁地设计怎样系统地、阶梯地练习,不如想想怎么能让学生玩起来。山东滕建耀认为“巧用游戏竞赛,增强体能练习的趣味性、竞技性、对抗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持久的运动热情”。山东于文明认为“可以把体能练习的次数和时间以竞赛或游戏的方式淡化,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在赢输和胜负上,让学生‘玩起来”。
3.在挑战中,激励学生参与体能练习,提升趣味性
具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是充满激情的,是提升趣味体能练习的有效途径,在体能练习中可设置不同梯度的体能练习让学生去挑战和尝试,让他们寻找运动激情,超越自我。广东祁昉雪认为“要在体能练习中加入赛的环节,要分胜负,要有比拼,给予学生刺激,激发学生的斗志”。
4.在多变中,变换体能练习,提升趣味性
多变的体能练习内容可以使学生对体能练习的期待值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也能提高练习的专注度,学生必须要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才能应对新变化,新变化或是规则的改变,或是要求的改变,或是节奏的改变。山东宋静静认为“条件所限的几个重复动作的体能练习,可变换交叉进行,如A+B+C或C+A+B……这样没有规律的变换重复,可提高趣味性”。
5.在差异中,分层体能练习,提升趣味性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设置分层体能练习,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成体能练习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全面发展。山东马晓云认为“体能练习要注重‘因材施教,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状况,设置不同的体能练习项目,制订出不同的体能目标。体能素质好的学生能够在体能目标的鞭策下,有更高的追求;身体素质欠佳的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参与体能练习”。
6.在创新中,提高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积极性,提升趣味性
因地制宜,巧借场地器材,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创新体能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山东张凯威认为“利用田径场边的台阶做两腿交换跳、台阶俯卧撑,利用半人高台阶做后蹬或靠台阶半蹲发展腿部力量,学生兴趣较高”。山东王明丹认为“要善于创新利用体育教具,在跑的体能练习中,让学生身后绑上彩带,在快速跑中让彩带飘起来,再利用彩带进行追逐游戏,既有比赛又有趣味性”。
三、融合贯通,分步实施,全面发展体能
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哪个阶段进行体能练习更易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研讨中很多教师主张体能练习不能孤立,应贯穿教学始终,依据体能的特性分步实施于课堂中,让学生在各阶段学练中体验运动之趣,发展体能,促进身心健康。山东尹耀认为“体育教学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体能练习,发展速度和灵敏素质的自习适合在课的前半部分;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适宜在开始和最后的部分;发展力量、耐力素质的练习适宜放在课的后半部分,如课课练身体素质提升阶段”。最终,经过研讨,主持团队认为可以将体能发展所需的运动素质(灵敏性、柔韧性、耐力、速度、力量等),根据学生运动规律,实施于体育教学各环节。例如,灵敏性体能可以安排在开始部分;柔韧性体能可以安排在准备或结束部分;耐力性、力量性、速度性体能可以安排在基本部分末端和身体素质课课练部分。这样可以根据每个阶段的需要提升学生不同的体能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四、遵循原则,激活体能,促健康发展
体能发展不可一味地追求“趣”,“趣”是“动”的源泉,趣味化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可以提升体能练习参与水平,继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体能练习趣味化设计应注意哪些原则”,汇总出以下趣味化体能练习需要遵循的原则。
1.健康性原则
发展体能要以健康为前提,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和健康行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2.安全性原则
体能练习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要对组织、场地、分组、轮换等进行充分的预设,以确保安全。
3.适宜性原则
体能发展和激发兴趣并重,不能为了追求趣味化而舍弃体能练习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
4.区别对待原则
体能练习要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体能储备水平等,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设计不同目标的趣味化练习,用以激发兴趣,提升体能。
5.创新性原则
体能练习要充分挖掘教材特点,利用场地器材、组织形式、内容选择等,进行新颖的设计,让学生保持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其兴趣。
6.持续性原则
体能练习在于保持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次数以及衔接性与连续性,间隔过长或中断太久,已获得的效果就会消退。
课堂教学中提升体能练习的趣味性、创设愉悦的体育锻炼环境是提高体能练习参与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影响体能练习的运动负荷,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通过本次研讨,一线体育教师讨论了影响体能练习的因素,找到了实施趣味体能练习的策略,总结了设计趣味体能练习应遵循的原则,为今后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创新了思路、拓宽了视野。
——吕晓峰(山东省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64000);荣燕光(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264411)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