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球—人”关系在排球传球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1-07-05周俊
周俊
在排球传球教学中,笔者发现如果太注重教单个传球技术,只进行简单的2人互传练习,学生会形成盲目地向正前方传球或将球传给对手的不良习惯,在比赛中还会出现“持球”犯规。本期话题研讨中提到:体育课堂教学不应仅是单个动作的教学,而应该是一项运动的动作文化教学。单个动作的教学要服务于整个项目。笔者认为,应该从排球运动文化的角度看传球的整体价值,以“人—球—人”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我、球、队友和对手、空间”等之间各种关系的情境模拟,培养学生传球组织攻防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形成对排球文化的认知。
一、从排球运动文化的角度看传球的整体价值
笔者认为,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传授运动文化。运动文化包括身体文化、健康文化、动作文化、表现文化等4个部分。动作技能属于动作文化的范畴,是运动教育的表现[1]。排球运动文化也一样,它不仅包括身体健身活动、各项动作技术,还包括团结协作、拼搏意识等的表现和价值取向。传球技术是排球动作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比赛规则下衍生的一项动作技能,是一项身体健身方法,更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组织进攻或者进攻得分的比赛手段,其背后蕴含了队员团结协作和拼搏精神的意识表现。因此,笔者认为,要从排球运动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传球的整体价值思考教学问题。
在排球比赛中,经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或者“持球”犯规的现象。如果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单一传球的动作教学,而且只让学生自传或2人对传,容易让学生形成只会向前传球的不良习惯。学生在比赛中面对开放、复杂的攻防转换,突变的“人—球—人”空间关系时,就会产生不适应和犹豫不决的行为表现,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传出不同方向、速度、力度的球,从而出现了传球不到位或者“持球”犯规等现象。因此,排球传球教学不能以单个技术动作的教学为主,也不能简单地做单一技能练习,应该从传球对排球比赛的整体作用出发,结合组织进攻、进攻防守的比赛形式,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等多变的運动文化整体出发,对该项技术进行统筹教学。在进行传球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去模拟和强化技术动作发生的真实对抗情境,通过将技术动作运用到整体比赛环境中,让学生形成能应对复杂的运动场域、处理突变的“人—球—人”关系的能力,使学生能稳定发挥传球技能的动作价值。
二、以“人—球—人”关系为切入点改进传球教学
运动学习不是简单的动作教学,而是对动作变化的本质理解的过程。特别是在开放性运动技能中,必须重视主体的“我在哪儿、球在哪儿、同伴或者对手在哪儿、球往哪儿打”的整体要素去设计教学[1]。本期话题研讨所提供的案例中,利用“完整法”对学生进行“人—球—人”的多样传球教学,建立“我”的空间意识和动作意识,学会处理情境中“人—球—人”的关系问题,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排球运动文化的整体视域下,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球—人”关系进行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模拟不同的比赛情境,建立良好的比赛意识,让传球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整个排球运动文化。
在整体排球运动文化中包含了身体、健康、动作、表现等4个文化内容,在传球教学时,教师以“人—球—人”关系为切入点,模拟不同的传球情境和比赛,设计不同的组合练习和游戏,逐一对应4个文化内容。利用该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传球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意识。
三、各类关系下的组合练习和攻防情境
结合“‘我—球—对手—队友”之间的关系,笔者列举了“‘我—球—队友”“‘我—球—对手”“队友—‘我—球”“对手—‘我—球”4种关系及其价值(表1)。当“我”作为传球主体时,结合球的位置关系,由“我”判断是将球传给队友组织进攻(担当二传的组织进攻角色),还是将球传至对方防守弱点区域(进攻的攻手角色),通过“人—球—人”的空间变化关系,迅速调整“我”的角色转变,传出不同位置、方向,速度、功能的球。
当对手或队友成为主体时,则先要观察和判断队友的位置、对手的弱点,权衡“我”、对手、队友三者关系的优劣得失,判断组织进攻的空间(方向)和时间(速度)。这些认知的培养需要在技能学习中逐步形成,因此,在技能教学时,多项技术结合的组合练习和针对性战术的攻防练习更有利于学生比赛意识的培养,不容易出现只会2人互传的现象。如表2所示,针对不同的关系,教师可以用各种组合练习和攻防战术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如,不同的对手和队友位置、不同网高和球速、不同的进攻强点和防守弱点、不同的进攻战术,以此达到“人—球—人”各类关系统一的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攻防意识,体现不一样的传球文化,并适用于比赛。
整体观视域下,通过“人—球—人”关系相结合的多种组合练习、比赛和游戏,富有多样性和趣味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运动文化的整体意识。对于排球、篮球等开放性运动项目来说,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本体感受和对该项目文化的整体理解。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分解法”教学的重要性,要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循序渐进、合理地安排多种教学方法,逐渐达到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