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星人”越来越多,怎么破?

2021-07-05

发明与创新 2021年17期
关键词:过敏原花粉过敏性

图/新东方IC

万物复苏的大好春光里,花丛树影中,总不乏频频举起相机、手机的面孔。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打包收下。

对于一些特殊的小伙伴,莫说赏花,只要进入花粉“射程”,就会惹出一脸通红,红斑、丘疹此起彼伏,或者诱发鼻炎、哮喘,还会打喷嚏、咳嗽、流鼻涕,流泪不止等。“过敏不要命,但痒起来要人命。”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多少过敏者的辛酸泪。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竟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近年来,过敏群体暴增,患病人群数以亿计。有机构发布报告认为,全世界有30%至40%的人被过敏困扰,过敏已从一般疾病上升到影响广泛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是什么原因让人们饱受过敏之扰?我们能否与“敏”共生?

越来越多的人过敏

这是一组让人揪心的数字:

全球范围内,约有2.5亿人有食物过敏症,3亿人患有哮喘,4亿人有鼻炎,总人口中1/10有药物过敏反应,被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之一。

我国正在经历过敏性疾病患病人群从稀少到众多的发展过程。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变态反应科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张罗说:“我们曾经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与过去几年相比,的确有一个明显升高的趋势。”

的确,不少网友表示,早些年,自己的身边似乎只有少数人会过敏,但这些年,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遭受着过敏的折磨。不少人甚至以前从来不知花粉过敏为何物,近几年却忽然有了症状。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关凯解释说,过敏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一个是遗传因素,也与生活习惯有关,比如经常食用高热量、低纤维素的快餐,或者生活环境过分洁净。另一个是要有足够的过敏原,当过敏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那么过敏体质强弱不等的人群就陆续过敏了。“换言之,只要过敏原足够多,那么这些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即便以前没有发生过这种过敏的病症,也会陆陆续续发病。”

关凯认为,最近二三十年,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过于洁净卫生,这种洁净的生活让人更容易过敏。而早在2013年,著名儿科专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科主任陈同辛教授就分析说,过敏是一种“文明病”,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发病比例高于非发达地区和乡村。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绿化做得越来越好,我们接触的物种越来越丰富。但在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过程中,我们的免疫系统发生了偏倚,对花粉这样无害的物质也产生了超强免疫反应。于是,在日益增多的过敏原暴露下,部分过敏体质的人陆续发病,给身体带来或轻或重的病痛。”关凯介绍道。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注入性等几类。”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于瑞星说,室内常见的尘螨、霉菌、动物毛屑等都属于吸入性过敏原,鸡蛋白、牛奶、虾等属于食入性过敏原,部分化工材料、化妆品属于接触性过敏原,某些注射类药物、蜂类叮咬注入的物质属于注入性过敏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成分析说,城市里不少土地裸露、硬化,不利于花粉和飞絮附着、滞留,也是致敏花粉、杨柳飞絮反复传播的重要原因。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劲旅还补充,即使是在绿化程度较好的地区,也有可能出现局部地区植物种类不平衡,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的花粉浓度高,或者花粉颗粒和雾霾颗粒物相结合,就更容易诱发和加重过敏。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病科主任崔勇说,轻度过敏可能仅出现瘙痒、皮疹等,重度过敏可能会出现喉头水肿、休克等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引起死亡。过敏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人群,过敏体质者尤其要注意。

有效控制是当务之急

面对过敏之痛,既要找寻权宜之计,更要探究破解之策。

世界过敏科学领域顶级期刊《过敏科学》中国主题大会前不久在北京召开,这是《过敏科学》创刊73年来首次以正刊形式出版国家主题,集中展示了中国学者在过敏科学、鼻科学、呼吸病学、皮肤病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于解决全球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在张罗看来,过去几年中国的过敏科学工作者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中国学者在过敏性鼻炎的皮下免疫治疗当中,提出了中国的集群治疗方案,该方案在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100多年的历史上,首次被纳入英国和美国的诊疗指南。此外,中国学者参与制定的慢性疾病国际诊疗指南超过了20个。

缓解过敏之痛,科学研究怎样发力?

多位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制订过敏性疾病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加强过敏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从预防、干预、治疗等方面规范引导学科发展,促进过敏性疾病的有效防治。特别是对重点地区和敏感人群进行跟踪和定点观测,同步开展大范围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调查。

减少“花粉围城”,如何更好享受高品质生活?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表示,在城市绿化中建议采用多树种配置,避免成片栽植致敏树种及植物,尽可能通过草坪、落叶等覆盖地表,提高城市森林绿地的飞絮和花粉附着、滞留能力。

避免“药物依赖”,预防和用药怎样双管齐下?

针对过敏群体用药治疗的困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提示,正值花粉传播季节,要注意预防和用药控制双管齐下。花粉症患者要减少外出,注意关窗;出门戴口罩,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地区;外出回家后注意洗脸尤其是清洗鼻子、眼睛,更换沾到花粉的衣物。

用药方面,花粉症患者可用海盐水清洗鼻腔,使用抗过敏的滴眼剂控制过敏性结膜炎的眼痒等症状;出现咳嗽或哮喘的患者需加用口服和(或)吸入药物控制症状。症状重、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面对这些“过敏之痛”,人们期待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生活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过敏原花粉过敏性
花粉的烦恼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花粉过滤器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什么是“过敏原检测”
花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