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腐植酸医药的中医中药学基础剖析
2021-07-05戴伟锋李宝才角仕云
张 敉 戴伟锋 秦 谊 何 静 李宝才 角仕云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昆明 650500
秦谊等[1]在《中华腐植酸医药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通过对83篇国内外文献书籍综述,从腐植酸国内医药应用史、有效性研究、安全性研究和质量控制研究4个方面进行总结,得到如下结论:腐植酸医药研究与应用再度焕发光彩,特别是针对一些多发疾病和重大疾病,例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等的防治和药理研究方面展现了新的活力;同时提出腐植酸医药研究面临的问题:①活性物质基础研究薄弱——还没有确定生物活性组分;②药理研究方向多而杂——机理研究着力贫乏;③毒理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打消人们对其医药开发应用的疑虑——安全性评价还不成熟;④没有医用腐植酸国家标准——质量控制成为腐植酸医药研发的瓶颈;⑤腐植酸原料来源途径众多、制备方法多样——难以统一量化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以至出现互相矛盾的结论: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既能抗癌又能致癌、既能促进血管新生又能抑制血管新生、既能治疗骨伤与又能引发大骨节病等。
张敉等[2]在《褐煤高效清洁综合利用——褐煤蜡》一书中,几次强调:同名的“产品”最终体现出来的“功效”由“组成”与“晶体结构”两个关键因素决定。
在“组成”相同的前提下,“产品”最终体现出来的“功效”则由“加工工艺线路(包括试剂)、生产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等)”决定的“晶体结构”所决定。
即使“加工工艺线路(包括试剂)、生产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等)”完全相同,“产品”的“晶体结构”还与加工“过程”所用的“原料来源”有关:由泥炭、褐煤或风化煤提取的腐植酸,组分都不一定相同,何况是组成?所以,它们的“晶体结构”也不一定相同,“功效”自然也不一定相同。与煤炭腐植酸的“功效”相比,来自煤炭之外的腐植酸“功效”,差别会更大。
圣人孔子在《论语·为政》[3]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时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礼记·乐记》[4]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这就是“求同存异”——求乐存礼。
我们恐怕没有真正理解“温故知新,周而不比,求同存异”的真实含义。
俗语有言:“退一步海阔天空。”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6]中说:“治病必求于本。”
所以,我们认为中医有必要重新拿回话语权:用中医的标准衡量中医,用中药的方法检查中药。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应该建立或制定自己的中医标准与中药标准。
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定型于秦汉之前,汉朝之后,特别是明朝之后,逐渐被外来文化所侵透稀释。汉朝之后,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而不统,有很多重要内容都没有得到正确的解读。所以,本文以下引用的文献,都属于先秦典籍,重点想表达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理念——普适价值。
1 五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念
在先秦典籍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有关五行的论述,并以五行配五方五脏等。
1.1 《尚书》论五行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7]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白话】:《尚书·洪范》五行:一代表水,二代表火,三代表木,四代表金,五代表土。水的特点是液态润下,火的特点是热能气态上升,木的特点是可曲可直,金的特点是可以任意变形——加工成各种形状,土壤的特点是可以栽种庄稼——播种并收获。水向下流动滋润万物产生咸味,火向上燃烧提供能量生长万物产生苦味,木可曲可直滋生万物产生酸味,金可随人意愿变形——加工成各种器皿收藏万物产生辛味,土可承载万物产生甘味。
【说明】:《尚书·洪范》论五行水、火、木、金、土,同时涉及五行编码、特点和由特点孳生万物、产生五味如表1所示。《尚书》论五行是按出自《河图》五方对应的五行编码一二三四五顺序出现。
表1 《尚书》论五行方位及编码Tab.1 The discusse of orientation and coding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Shangshu
1.2 《黄帝内经》论五行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6]中说:“治病必求于本。……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说明】:《黄帝内经·素问》论五行:东方生风木,南方生热火,中央生湿土,西方生燥金,北方生寒水;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周而复始;同时涉及五方、五气、五味、五脏、五窍、五体、五色、五音、五声、五志等,并涉及五行相克,例如,思胜恐、甘胜咸都表示中央脾土克北方肾水。《黄帝内经·素问》论五行是从东方开始以五行相生的顺序出现,方位编码如表2所示。
表2 《黄帝内经》论五行方位及编码Tab.2 The discusse of orientation and coding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Neijing
表1、表2中的五行编码: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都出自《河图》五方对应的五行编码,见图1、图2,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最科学的数码系统。
图1 《河图》(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为阴,○为阳)Fig.1 River Map (upper-south, downner-north, left-east, right-west, ● for Yin, ○ for Yang)
图2 数码化《河图》(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偶数为阴,奇数为阳)Fig.2 Digital River Map (upper-south, downner-north, left-east, right-west, even for Yin, odd for Yang)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五行编码系统中用: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绝对不是随意确定的结果,几乎在所有的先秦典籍中,都遵循这一事先约定成俗的科学编码规则——由《河图》方位决定的科学数码体系。
1.3 《道德经》论五行
老子在《道德经·第38章》[8]中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智,失智而后信)……。”
【说明】:老子根据五行相克的顺序写成《道德经》中的这段话,比较难理解,注释如下:失道而后德为中央土德克北方水道,失德而后仁为东方木仁克中央土德,失仁而后义为西方金义克东方木仁,失义而后礼为南方火礼克西方金义,(失礼而后智为北方水智克南方火礼,失智而后信为中央土信克北方水智)。
《道德经》论五行是以五行被克的顺序出现,方位及编码见表3。上述《黄帝内经·素问》中“思胜恐,甘胜咸”等价于《道德经》说的“失道而后德,(失智而后信)”,都表示中央“脾、土、德、信、思、甘”克北方“肾、水、道、智、恐、咸”。
表3 《道德经》论五行方位及编码Tab.3 The discusse of orientation and coding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Tao Te Ching
1.4 《周易》论五行
【说明】:《周易》论五行,以乾卦四德元、亨、利、贞配《河图》四方而省略中央之正(表4)。
表4 《周易》论五行方位及编码Tab.4 The discusse of orientation and coding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1.5 《神农本草经》论五行
在《神农本草经》中,每一味药都在药名之后先描述其味与性,其中唯有第14味药同时列出5种不同颜色的石脂[9]:“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味甘平。主治黄疸、泄利、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生山谷”。其中的“五色”——青、赤、黄、白、黑就分别与前面表2中的“五色”对应——五行相生顺序,而“各随五色补五脏”中的“五脏”也与表2中的“五脏”对应,即青石脂、赤石脂、黄石脂、白石脂、黑石脂分别补肝、心、脾、肺、肾,这就是传统中医的奇妙特点之一。
1.6 结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 健康整体观
以上《尚书》《黄帝内经》《道德经》《周易》《神农本草经》论五行方位及编码,都离不开《河图》五方对应的五行编码,见图1、图2,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最科学的数码系统。所以,《易经·系辞传上》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中“河出图,洛出书”分别指“十数《河图》和九数《洛书》”。九数《洛书》如图3、图4所示。《洛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字幻方——纵横斜8条线上3个数字相加都等于15,而且等于《河图》中央2个数5与10的加和值,同时还等于五行编码的累加1+2+3+4+5=15。
图3 《洛书》(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为阴,○为阳)Fig.3 Luoshu (upper-south, downner-north, left-east, right-west, ● for Yin, ○ for Yang)
图4 数码化《洛书》(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偶数为阴,奇数为阳)Fig.4 Digital Luoshu (upper-south, downner-north, left-east, right-west, even for Yin, odd for Yang)
【说明】:《周易》中规定的八卦类象为: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这八个自然类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都是比类取象的结果,其中只有“水”是现代科学中的单一化合物;而出自《河图》的《尚书》五行编码“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水”排在第一,五行“水、火、木、金、土”中,也只有“水”是现代科学中的单一化合物(注意“金”不是现代意义之黄金),所以,“水”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国文化自古就认为“水”是万物——特别是生命的本源。
在表1~表4中,任意一行都构成一个整体。五方:东南中西北构成一个整体;五行——木火土金水构成一个整体;五数——一二三四五构成一个整体;五脏——肝心脾肺肾构成一个整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象虽大,没有六脏。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念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的奇妙特性——在整体中论个体。
2 煤炭腐植酸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 大健康整体观中的归宿
从煤炭(泥炭、褐煤或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根据现代酸碱理论判断,则属于大分子有机弱酸混合物;而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之五行、五色、五味、五气判断,则分别属于五行之水、五色之黑、五味之咸、五气之寒,因为五行之水可以生木,而与五行之木对应的五味为酸:五味之咸可以生酸。
所以,2000多年前的传统中医理论可以解释现代酸碱理论,但现代酸碱理论根本不可能解释2000多年前的传统中医理论。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什么是普适价值?这就是普适价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念就是普适价值。
3 结论——煤炭腐植酸医药的中医中药学基础
综合前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煤炭腐植酸医药的中医中药学基础如表5所示之最后一列,因为五行之水可以生木——五味之咸可以生酸,所以,同时还包含第一列。
表5 煤炭腐植酸医药的中医中药学基础Tab.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ndamentals of coal humic acid medicine
水属于矿物,木属于植物。五行之水可以生木,说的是自然相生,草木无水无以生存。
煤炭的前身,在百千万年前主要是植物(也有一些动物)。当时因为地壳运动、天翻地覆,把众多的草木埋藏于地下,经过百千万年的演变,草木衍生为现在的泥炭、褐煤或风化煤。由植物衍生为矿物,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违反自然的逆生:五行反生,即木生水、风生寒、酸生咸、青生黑。这是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念看煤炭的形成过程:从煤炭中提取的腐植酸,五行在水木之间,五味在咸酸之间,五色在黑青之间,五气在寒风之间。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测定腐植酸的主要成分和酸碱度——pH值等控制其药效。
4 展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 健康整体观的普适价值
从上述分析过程中不难看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科学大健康——代表的是地球人类的整体健康,我们中国政府抗击新冠肺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同志2012年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是这一整体观念强有力的佐证。
而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推行的所谓“普适价值”,则是典型的霸权政治、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并实行唯我优先的霸道政策,根本谈不上生命科学大健康。抗击新冠肺炎的现状以及中东的现状,都足以证明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推行的是“我适价值”,而不是“普适价值”。
从中医治病方法和西医治病方法,更容易看出东西方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差别:中医治病采用的是化解或消除病灶,而西医治病采用的是杀灭或割除病灶。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论实,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科学片面观论试。实不必试,但可以验证;试未必实,可能前功尽弃。
中医论实,西医论试。
中医论实:传统中医经典中所记录的大部分汤剂方或方法都已经被后人验证。①源于商朝伊尹(《神农本草》),后来被张仲景收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汤剂方,几千年来一直在用,而且有效;②出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之二“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15个字,今人屠呦呦用之提出青蒿素,治好全球几近千万疟疾患者——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都是中医论实强有力的佐证。
西医论试:但并不是所有试验都能够找到理想的药物。①在百度百科中介绍的化疗药物,分为六类:烷化剂6种、抗代谢药14种、抗肿瘤抗生素7种、植物类抗癌药14种、抗肿瘤激素8种、杂类9种,共58种,实际上化疗药物有好几百种。但恶性肿瘤——癌症治疗的现状,有目共睹,众所周知,有谁能够具体说出烷化剂中的甘磷酰芥对癌症治疗的抑制率是多少?显然不能,当化疗药物不起作用的时候,一句“个体差异”就让患者和家属“哑口无言”,但你照样得出这无效药的钱。②现在有一种病症——40 ℃高烧不退,经过六七家甚至十多家西医院检查——各家医院都是大大小小的高端检查设备全用上,结论都非常一致——你没有病就是高烧而已,最终结果,患者家庭落得人财两空,出了许多检查费却无法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病症——尽花冤枉钱,最后死了人却不知道人为什么死了?③有几种西药能够象《伤寒杂病论》或《肘后备急方》中讲的汤剂方那样,沿用几千年而还有效?
我们不是要否定西医西药,而是想纠正西医把西药的片面观强加于中医中药整体观之上的霸道做法,包容西医西药,纠正其夸大其辞的做法。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念,把包括人在内的宇宙自然看成一个整体,不但可以医治人体之病症,而且还可以医治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之病症。
所以,我们试图讲好地球人类生命科学大健康这一整体观念的金课,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理论传承与推广,为全球生命科学大健康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提升中华核心文化的感染感召力,纵贯古今、横通中外、道理相通、方法共用、信息共享,走出一条更中国、更特色、更人性、更文化、更全面、更教育、更健康、更科学、更国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念蕴含的普适价值。
5 建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 健康整体观的实质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的实质,就是我们在前面交代背景时曾经重点强调的内容:我们恐怕没有真正理解“温故知新,周而不比,求同存异”的真实含义。
所以,我们认为中医有必要重新拿回话语权:用中医的标准衡量中医,用中药的方法检查中药。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应该建立或制定自己的中医标准与中药标准。制定中医标准或中药标准,应该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的核心——五行编码系统为参照系,以顺应自然为原则,以保证健康为目标。决不能把西药——单体化合物的片面标准强加于中药——由成百上千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之上?
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完全是两种不同空间尺度的医学,所以,不能用西医、西药的标准衡量中医、中药。
成绍鑫在《腐植酸类物质概论》(第二版)[10]中说:“波兰Adamek(1976)给结肠瘤、胃壁平滑肌肉瘤、脑神经纤维瘤、贲门癌、乳癌等患者使用泥炭腐植酸,患者全身感觉明显改善,表现为疼痛减轻,有的患者肿瘤缩小、消退,阻遏或完全抑制了恶性过程,手术后无复发现象;对一些不能切除全部淋巴结转移病灶的病例,使用腐植酸后原发组织的肿瘤不再生成。日本也发现泥炭腐植酸对S180(鼠肉瘤细胞)的抑制率达到80%~90%”。同时还说:“国外也有腐植酸防治非典病毒、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的报道。”
请问:有几种抗癌西药的肿瘤细胞抑制率达到80%~90%?有吗?
也许,褐煤腐植酸也可以防治新冠肺炎,亦未可知,只是没有机会试验罢了。
据40多年的统计结果[10],我国42家县级以上医院和医学院校投入了腐植酸临床试验,涉及10个科室、30多种疾病,受试患者1万多人,多数疾病疗效显著。有那么多成功的经验[10](感兴趣的读者可直接参阅原书),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己质疑自己?
制定中医标准或中药标准,应该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生命科学大健康整体观的核心——五行编码系统为参照系,以顺应自然为原则,以保证健康为目标,以实际疗效为佐证。
西方霸权主义用绳子捆绑了我们的手脚——逼我们向他们看齐,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开被捆住的手脚——让他们向我们看齐才对,而不应该重重捆绑——总向他们看齐。
6 特别提醒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天然化工厂,而且体内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催化剂或酶。在突然猝死的人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都是由于吃了不该吃的东西——饮食或者药物冲突,从而导致人体化工厂内自动生产出致命毒物的结果。这是我们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警惕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中医强调的七情配伍[9]问题!腐植酸医药研究过程中出现互相矛盾的结论,除了人们对腐植酸复杂的组成、结构和药理作用认识不足外,很有可能还与中医强调的七情配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有关:①当研究对象体内存在主药相须、相使的成分时,药物疗效就会增强;②当研究对象体内存在主药相畏、相杀的成分时,药物疗效就会减弱;③当研究对象体内存在主药相恶的成分时,药物疗效就会被清零——根本没有作用;④当研究对象体内存在主药相反的成分时,就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有一部分猝死就属于这种情况。这是腐植酸医药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是其他医药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