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泰优2165在将乐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07-05黄伟群
黄伟群
(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福州350003)
泰优216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18年育成的优质晚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1]。近年来泰优 2165 在浦城[2]、沙县[3]、上杭[4]、建阳[5]等地示范种植,表现谷粒细长、稻米品质优、产量高、米饭口感好等特点。将乐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西北部,全县耕地面积13 960 hm2,水稻是将乐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6,7]。为加快泰优2165的推广应用,2019—2020年引入将乐县南口镇和光明镇作晚稻种植,经过2 a高产栽培,泰优2165表现为稻面整齐清秀、穗粒结构合理、成熟期转色佳、产量稳定、稻米品质优良等特点。现将泰优2165在将乐县2 a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如下,为泰优2165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1 产量表现
2019年在将乐县南口镇南口村和光明镇光明村2个点进行种植,种植面积1.2 hm2和1.5 hm2,待成熟时随机选取2个点中等肥力以上的3个田块进行取样考种和实割测产,面积为320 m2,平均产量分别达8 784.3 kg/hm2和8 525.1 kg/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2.78%和3.26%;2020年在2个点种植1.5 hm2和1.3 hm2,产量分别达8 515.2 kg/hm2和8 629.5 kg/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3.24%和2.42%,2 a平均产量达8 572.4 kg/hm2。结果表明,泰优2165在将乐县作晚稻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
泰优2165属基本营养型[2],在将乐县2 a试种,2019年6月5日播种,全生育期124.8 d,比对照宜优673短0.5 d;2020年6月8日播种,全生育期125.2 d,比对照宜优673短1.1 d,2 a平均生育期125.8 d,比对照宜优673早熟0.8 d。株高119.2 cm,穗长24.9 cm,有效穗数260.0万/hm2,每穗总粒数152.8粒,结实率86.90%,千粒重28.1 g(表1)。泰优2165连续2 a在将乐县作晚稻种植均未发生稻瘟病危害,表现出较好的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泰优2165在将乐县试种表现熟期适中、稻面清秀、株高适宜、穗层整齐、转色佳等特点,适宜在将乐县作晚稻推广。
表1 泰优2165在将乐县种植的生育期及农艺性状表现
2.2 稻米品质
泰优2165属长粒、优质晚稻品种,适口性好,2018—2019年获得福建省优质米鉴评银奖[3]。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泰优2165糙米率79.4%,整精米率66.1%,垩白度0.3%,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74 mm,直链淀粉含量16.3%,蛋白质含量7.3%[1]。除糙米率(二等)外,其它指标均达到部颁一等。泰优2165连续2 a在将乐县作晚稻种植,表现出米率高、稻米外观无垩白、晶莹剔透,米饭口感好等特点。
3 高产栽培技术
泰优2165经2 a在将乐县试种,表现株高适宜、分蘖中等、后期转色好等特点,但是,其叶片偏长、茎秆较细,在较高肥力水平、不及时晒田情况下易发生倒伏。因此,在确保有效穗及成穗率下,控制氮肥用量有助于提高其产量。
3.1 合理安排播期,培育多蘖壮秧
根据当地种植安排,合理安排播种,稀播匀播。泰优2165在将乐县作单晚种植,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均可播种;作双晚种植,播期宜安排在6月中旬前。晴好天气翻晒种子1~2 d,破除种子休眠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秧田播种量120~150 kg/hm2,常温清水浸种24 h,清洗1~2次,网兜滤干水分,常温催芽48 h,期间用温水清洗2~3次,防止烂种。待种子露芽后适时抢晴播种,播种结束使用防虫网覆盖,防止暴雨冲刷及鸟害。
培育多蘖壮秧是高产的前提。秧田施复合肥90~120 kg/hm2作底肥,秧苗1叶1心时施75 kg/hm2尿素作断奶肥。2叶时排干水用10%多效唑150~180 g对水100 kg喷施秧苗,24 h后秧田覆水,促进秧苗矮壮多蘖。3叶1心时施尿素、复合肥各90 kg/hm2作分蘖肥。期间加强水肥和病虫草害管理。移栽前4~5 d秧田施75 kg/hm2作送嫁肥,同时用5 mL氯虫苯甲酰胺和22%吡蚜酮100 g对水30 kg喷施,防治稻飞虱、卷叶螟、稻瘿蚊等。
3.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泰优2165分蘖力中等,特别要注意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结构可有效提高产量。秧龄控制在25~30 d为宜,每株带2~3个分蘖。在将乐县作单晚种植,栽插规格20 cm×20 cm;作双晚种植栽插规格以18 cm×20 cm为宜。丛插2粒谷,基本苗保证在75.0万~105.0万/hm2。移栽返青后及时补苗,保证有效穗达300万/hm2。
3.3 看苗施肥,科学控水
泰优2165穗粒结构合理,分蘖力中等,抗倒性一般。根据品种特性,在施肥管理上,应施足基肥、增施分蘖肥,控制氮施用量,防止剑叶软披。根据地力水平,一次性施过磷酸钙施450 kg/hm2、复合肥(N-P2O5-K2O=15-15-15)225 kg/hm2作基肥;看苗酌情施尿素75 kg/hm2、复合肥(N-P2O5-K2O=15-15-15)225 kg/hm2和氯化钾90 kg/hm2作分蘖肥;在幼穗分化初期,可施尿素60 kg/hm2、氯化钾80 kg/hm2以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抽穗期酌情追施尿素40 kg/hm2、氯化钾60 kg/hm2作穗肥。
科学管水是影响病虫害、稻米品质及产量的最直接因素。总体策略采取浅水促蘖、够苗晒田、促进根系生长的策略[3]。带水移栽,薄水护苗促返青,浅水促进分蘖,确保在分蘖盛期时,基本苗达到300 万/hm2左右,断水晒田至田间出现龟裂脚踩不陷,以控制无效分蘖;抽穗扬花期保持大田浅水,确保抽穗整齐一致;灌浆期保持干湿交替,促进植株正常转色;收割前7 d排水晒田,既提高稻米品质又有利于机收作业。
3.4 综合防治病虫害
结合植保部门预测预报及病虫害发生时期不同,采用以防为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策略。苗期主要防治叶蝉、矮缩病等;大田主要以防止螟虫、稻飞虱及稻瘟病为主;抽穗期主要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等。防穗颈瘟适期为破口抽穗前3~5 d和齐穗期,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悬浮剂3 750 mL/hm2对水1 500 kg喷施;对于二化螟的防治,为充分利用二化螟卵期天敌,应尽量避开卵孵盛期用药。在卵孵高峰后5~7 d,当枯鞘丛率5%~8%,应及时用药防治,可用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含量200 g/L) 450 mL/hm2对水1 500 kg喷施;对于稻飞虱的防治,在水稻抽穗前1 500头/百丛,水稻抽穗后1 000头/百丛,可选用50%吡蚜酮·烯啶虫胺1 200 g/hm2对水1 500 kg进行喷施防治;在水稻破口前7~8 d,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 125 mL/hm2对水1 500 kg喷施,以防治稻曲病与纹枯病。为减少农药施用量,可采用在稻田四周及田埂上种植小雏菊、黄秋葵、芝麻等[4],可吸引食蚜蝇、赤眼蜂、缨小蜂等害虫天敌;也可安装便捷诱杀装置等措施,诱杀害虫,减少虫害,确保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