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视角下中小城市工业园道路交通规划研究
2021-07-05张思旺
张思旺
(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漳州 363005)
0 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形势下,经济效益成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主要考核指标,中小城市工业园区往往存在以“以产定需”“产城分离”的问题。反映在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上,经常发生以下现象:为保障企业用地,规划道路被迫改线、断头;由于道路多建设成一块板形式,行人、非机动车被迫与机动车,特别是大货车混行;停车位、公交站点等布点位置不合理,服务人群极少等。这些问题给人、货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使园区逐渐失去对优秀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出现这些问题,一部分原因是规划、建设乃至管理部门对工业园区产城关系的误解。“产”与“城”的的关系应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它要求产业、城镇、企业、人四个对象,依靠土地和道路交通等要素,形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1]。若是道路交通要素向产业发展和企业布局过分倾斜,就会割裂产城关系,造成开篇提到的种种问题。因此,工业园区道路交通问题,亦可追溯到产城关系,借用产城融合的视角来解决。基于产城融合定义,健康的产城关系中,工业园区承载空间资源配置的对象,除了“产业” “企业”外,还有“城镇”和“人”。实现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交通规划应重拾对“城”与“人”的关怀。
首先,道路交通规划应落实对园区城市功能的关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合理布局园区对外通道,将工业园区融入主城及周边区域的发展主题,避免形成“孤城”;二是建设园区内部高效集约、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园内产业区与城市功能区适度隔离又紧密联系的格局。
其次,道路交通规划应贯彻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对园区道路交通设施的精细化设计。在保障路网运输效率的同时,将人,特别是职工群体对出行时效性、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诉求,融入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中,提升居民交通体验及城市获得感。
1 国内现有研究
刘娟、姚宏韬以铁岭县工业园区为例,认为工业园区交通构成具有特殊性,与一般城市道路交通相比,园区道路交通系统应更具层次性;交通组织应实现客货运最大效益化;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标准也应更高[2]。
游世凯、邹歆以上海莘庄工业区为例,在大城市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背景下,以提高交通系统承载“人”容量为目标,扩容慢行系统、构建多层次客运系统、完善内外交通组织的策略,以期通过交通系统优化引导工业区转型升级[3]。
黄璇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启动区为例,提出园区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既要考虑区域内交通需求,更要有效联系和利用主城既有交通网络资源,打造高效综合交通网络[4]。
概括来说,工业园区路网规划应具备层次性,及对外联系的便捷性,同时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公交、慢行交通。
2 漳州市金宝园区道路交通规划
以漳州市金宝园区道路交通规划为例,从路网格局、横断面布置、公共停车选址及公共交通规划四个方面,阐述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方法。
2.1 园区概述
金宝工业园区位于漳州中心城区西部,总用地面积约24.74 km2,隶属漳州市芗城区金峰开发区。金宝园区定位为“多规合一引领下的宜居宜业产业新城;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标准化产业示范区”,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两板块”的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
一心:位于园区中心,结合金宝湖公园布置,是集行政办公、文体、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依托金洋路而形成的生产发展轴;依托金宝湖公园和低排干渠而形成的生活发展轴。
两板块:以金塘路为界,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生产板块和南部生活板块。
图1 金宝园区功能结构规划图
园区工业用地主要结合对外交通通道及现状。已有企业用地沿金塘路北侧布局,分为四个工业组团。居住用地主要位于天宝乐活小镇和核心区南侧的高尚居住组团,并结合村庄改造在各工业组团亦配有相应居住生活区。园区行政中心、区级文化体育设施、区级商业中心集中布置于金宝湖公园北侧,形成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林语堂文化园,在北江滨路与漳龙高速引路交叉口东侧规划一处文创园。园区物流仓储用地主要为漳龙高速引路北侧的漳龙物流园,如图2所示。
图2 金宝园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2.2 园区路网现状和存在问题
园区北临漳龙高速和福广高速,南临319 国道,西接天宝高速引路,东接漳华路和漳龙高速引路。园区内有漳州西和天宝两个高速口。
(1)受高速、干道阻隔,对外交通难组织
金宝园区四周被高速公路及其引路、国省干道包围,为园区提供便利货运条件,但也造成园区对外通道延伸困难。
(2)园区路网不完善,道路建设质量差
园区路网建设仍不完善,目前以村道为主。市政道路存在路况普遍较差,未考虑行人设施;客货运交通混行等问题如图3所示。
图3 金宝园区路网现状示意图
(3)交通设施缺乏
园区公共停车场、加油加气站及公共交通设施均未规划和建设。
2.3 发展策略
(1)构建便捷对外联系通道
规划利用园区四边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高速引路作为外围货运通道,分离过境交通,符合过境交通“近园”而不“进园”基本要求;园区内部主干道金塘路、金凤路、金安路、金洪路走向与主城区、南靖、高新区、南山工业区等周边区域主干道对接,强化金宝园区与主城区和周边县区的联系。
(2)绿色出行引导园区内部交通
产城融合理念为实现工业园区绿色交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绿色交通又是实现产城融合的有效手段[5]。工业园区主要客流交通是从产业区到居住区的通勤交通,打造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出行链,缩短职工通勤换乘的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有利于加强园区内部各组团之间的联系。
(3)差异化设计道路交通设施
人本主义回归的思潮影响下,产城交通融合的第一步,不是寻求协同,而是尊重产城差异。园区生活板块、生产板块分别以客车、货车为主,不同的交通构成,决定了两者对支路布局、街区尺度、道路断面及停车设施的需求各不相同,道路交通设施应以此为依据,进行差异化、精细化设计。
2.4 规划方案
( 1)路网格局
金宝园区以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具有强烈的外向型交通意愿,内部交通出行相对单一,层次较为清晰。因此,金宝园区与主城及其周边区域的对外联系通道,应作为路网结构的主骨架;在骨架路网的基础上,依次叠加次干道、支路等组团间、小区间联系通道,形成园区内部生活板块与生产板块之间相互隔离又紧密联系的格局。
以此为构思,园区路网采用放射式格局,将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于园区中心,3条主干道金塘路、金凤路、金安路利用既有涵洞向外延伸,作为园区的主骨架。在此基础上,加密生活板块、综合服务中心支路网,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主要载体。沿现状地形走向布局生产板块道路,形成工业发展需要的大块规整用地,同时在生产板块,道路等级宜控制至次干路,支路采用弹性化设计,以适应不同规模企业在园区落地需要,如图4所示。
区域统筹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内涵之一[6]。金宝园区“四纵四横”放射式路网较好实现了工业园区与主城之间,园区内部生活、生产板块之间的区域联系。
图4 金宝园区“四纵四横”路网格局
(2)横断面布置
首先,园区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应充分考虑生活板块及生产板块的差异性。
①生活板块道路横断面
生活板块内机动车多为小型车,单条机动车道宽度设置为3.25 m或3.5 m[7]。为方便道路两侧地块居民的沟通交流,尽量不布置中央分隔带。生活板块慢行交通占比大,道路断面适当增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
②生产板块道路横断面
首先,生产板块及外围过境通道侧重考虑大车行驶条件,机动车外侧车道宽度宜设为3.5 m或3.75 m[7]。次干道及以上等级的道路,在断面红线宽度允许情况下,适当压缩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宽度,设置中央分隔带和机非分隔带,保证慢行交通安全。
其次,交通繁重、路况复杂道路的横断面应专门设计。金塘路与漳龙高速引路是园区交通主动脉,既要承担园区长距离对外交通功能,又要组织园区各组团之间中等距离集散交通。建议金塘路、漳龙高速引路断面采用主辅路分离方式,从空间上分离对外交通、集散交通两种不同速度车流;同时预留较宽中央分隔带,为将来进一步分离直行过境车流修建高架桥预留空间,如图5~图6所示。
图5 金塘路道路横断面设计
图6 漳龙高速引路道路横断面设计
(3)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园区公共停车泊位采用差别化政策,根据客车与货车泊车特性及对场地要求的不同,生活板块及生产板块各自布置专业化停车场。
生活板块客车停车场布局应符合“小型、分散、就近服务”的原则[8]。停车场规模不大于300泊位,并紧邻市场、医院、行政办公及公园等吸引点布置,与之步行距离不超过300 m。
生产板块货车停车场采用均衡化布局原则。在每个产业功能组团布置就近的货车停车场;并在园区主干道金塘路两侧分别布置货车停车场,方便两个方向来车停放,减少掉头货车数量,如图7所示。
图7 金宝园区公共停车选址
(4)公共交通规划
按照“供需平衡、模式多元、统筹衔接、以人为本”理念,构筑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其它公交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
①公交走廊规划
园区公交客流主要有3个方向:园区内生产板块与生活板块之间的通勤交通;金宝园区与主城区(芗城区、龙文区)之间的通勤交通;与华安、南靖、高新区方向的过境交通。
对应3种公交客流方向,分别规划三类公交走廊:园区内部设置沟通生活板块、生产板块及综合服务中心的公交环线;沿金洋路、金凤路设置园区与主城区之间通勤公交快线;沿北江滨路及漳华路设置园区与周边区县的过境公交线路。通过三类公交走廊布局,构建园区与漳州市主城及周边区域紧密衔接的公交网络。
②开通定制公交,一站式直达服务
“定制公交”是公共交通有益补充,能有效解决
工业园区通勤交通的需求,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产业园良好运行。建议整合工厂现有班车,开通面向整个金宝园区的定制公交业务[3]。
3 结语
传统工业区规划以提升园区客货运效率为目标,本文跳出原有规划模式,在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里落实了产城融合理念中对“城”与“人”的关注;提出了构建便捷对外联系通道、绿色出行引导园区内部交通、差异化设计道路交通设施的发展策略;提供了层次化规划路网结构、精细化布置道路横断面、差异化选址公共停车场、人性化定制公交服务的规划方案。文章旨在通过道路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与设计,有机弥合工业用地与城市用地的兼容性问题,满足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同诉求,为研究道路交通与产业用地布局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