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静脉剥离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7-05靳贤贤张玉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激光治疗切口下肢

靳贤贤,张玉(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下肢静脉血液淤积导致静脉内血压增高,毛细血管受损,引起组织内压力升高和水肿,加上外伤和感染,会促进溃疡形成[1,2]。 临床表现为足部、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皮肤表面色素沉着、潮红等。该病病程较长且难以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上常通过静脉剥离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该种治疗方式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患者接受度不高[4]。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新兴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且易于操作,被逐渐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静脉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VAS 评分和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2019 年 2 月于我院就诊的下腔静脉性溃疡患者11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 例。 纳入标准:(1)均经超声、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诊;(2)患侧均有胀痛、水肿、瘙痒、静脉溃疡、曲张、色素沉着等临床症状;(3)均为原发性静脉曲张;(4)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下肢深静脉血栓者;(2)药物过敏者;(3)合并有血管痉挛者;(4)临床资料不全,难以配合研究者。 观察组中男 25 例、女 30 例;年龄 36~85(51.37±6.12)岁;病程 5~17(12.35±2.41)年。 对照组中男 27 例、女 28 例;年龄 35~85(51.82±6.34)岁;病程5~18(12.76±2.5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静脉剥离术治疗,取仰卧位,行常规消毒铺巾后麻醉,在患侧卵窝处取3~6cm 竖向手术切口,行钝性分离使大隐静脉充分暴露,用可吸收手术线结扎大隐静脉近心端根部主干及属支,用大隐静脉剥脱导管剥脱大隐静脉远心端主干并按照术前影像检查结果剥脱局部浅表曲张静脉并进行结扎。 彻底清除病变静脉并对溃疡严重部位进行交通静脉结扎并阻断静脉压力。 对严重皮肤溃疡处可行皮瓣移植手术或植皮手术,手术完成后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观察组给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取仰卧位,行常规消毒铺巾后麻醉,在大隐静脉起始处取2~3cm 与大隐静脉平行的手术切口,采用空芯穿刺针经切口处进行穿刺,将激光纤维头端置入距大隐静脉与卵窝前1~2cm 处,设置激光发射仪相关参数,每发射3s 以1cm/s 的速度后撤激光纤维,同时沿激光纤维后退走向压迫45~60s 以使静脉和交通支充分闭阻并充分热灼大隐静脉主干,对于浅表静脉曲张也采用相同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加压包扎并长期穿戴弹力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d、术后1 周疼痛评分,采用VAS 疼痛评分进行评价, 0~10 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高;(3)术后2 年进行随访评定两组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下肢肿胀、溃疡、皮肤状况完全康复;好转:病情进展缓慢;下肢皮肤状况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病情持续进展,临床症状和下肢皮肤状况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 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更低(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住院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55 55 t P 48.21±6.37 104.32±7.11 43.59 0.00 8.45±3.27 29.84±6.22 22.57 0.02 2.59±0.27 11.41±3.18 20.50 0.00 6.22±3.26 11.45±3.72 7.84 0.00

2.2 两组VAS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VAS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 1d、1 周 VAS 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 VAS 评分比较(,分)

表 2 两组 VAS 评分比较(,分)

术前 术后1d 术后1 周观察组对照组n t P 55 55 7.65±1.52 7.71±1.49 0.21 0.83 5.46±1.12 6.73±1.84 4.37 0.00 4.15±1.32 5.73±1.44 6.00 0.00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6.36%)与对照组(7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静脉曲张并发症的晚期症状,由于局部微循环改变和局部皮肤营养障碍引起白细胞渗出和附壁,导致患者出现静脉性溃疡[5]。 相关数据显示,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率高达1.1%以上,多发于久坐少动、长期站立或高强度负荷人群中,且易于反复、久治不愈,随着病情进展可能最终需进行截肢,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6,7]。传统手术治疗通过结扎大隐静脉后进行剥离切断,能对下肢静脉采取针对性治疗,但该种术式需要取较大切口,导致术后易感染,患者恢复较慢[8]。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结合微创介入与影像技术的新型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局部热效应能使病变血管内膜纤维化,有效清除血管壁血栓,且创口较小,易于恢复[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更低,观察组术后1d、1 周VAS 评分均明显更低。 表明静脉腔内激光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切口较小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程度较低,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可能是因为静脉内腔激光治疗仅需取较小切口以置入激光纤维头端,激光光束具有较强的穿透作用,当激光束进入管腔血液后可形成蒸汽泡引起管腔壁广泛性热损伤并发生纤维性愈合,使管腔永久性闭合。激光治疗具有最小损伤和最小穿透性,术中切口较小,患者疼痛程度较低且不易发生感染,易于恢复。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有效率均较高,这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传统静脉剥离术通过剥离大隐静脉能有效解除静脉曲张造成的恶性病变和炎性介质渗出对下肢皮下组织造成的继发性损伤,疗效确切。本研究在术后2 年进行随访,两组临床疗效一致性较高,表明两种治疗方式远期疗效均较高。此外,进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时,在激光发射前排空静脉内血液能有效避免血栓形成,在手术后形成硬结,有利于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有助于改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两种方式远期疗效一致性较高,与传统静脉剥离术治疗相比,下肢静脉性溃疡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手术切口较小,可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并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激光治疗切口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疤痕临床疗效观察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效果和对面容美观的影响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