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固定支具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2021-07-05黄伟旋佛山市中医院骨一科广东佛山528000
黄伟旋(佛山市中医院骨一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脊髓损伤(SCI)为脊柱骨折常见合并症,主要由于摔伤或碰撞引起脊椎移位或碎骨片突入椎管内,进而导致脊髓受到冲击而产生损伤[1,2]。 目前,外科手术为治疗脊柱骨折伴SCI 的一线方案,可通过将压迫脊髓和神经的骨组织切除,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但传统术后护理方式中多以卧床静养为主,患者的脊柱未能得以有效的固定,常常出现愈合畸形或骨折预后不佳等情况, 甚至引起脊柱二次损伤,延长卧床时间。而脊柱外固定支具可稳定骨折椎体,促进骨质的生长与结构重建,在骨科疾病的康复中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3]。 鉴于此,本研究将脊柱外固定支具应用于脊柱骨折伴SCI 患者中,探究其对卧床时间、疼痛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将2018 年10 月~2019 年6 月我院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训练的脊柱骨折伴SCI患者44 例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2019 年7 月~2020 年3 月我院使用脊柱外固定支具并联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的脊柱骨折伴SCI 患者44 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 28 例、女 16 例;年龄 37~59(42.14±2.8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9 例,高空坠落16 例、砸伤9 例。观察组中男 26 例、女 18 例;年龄 35~62(42.30±2.5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1 例,高空坠落17 例,砸伤6 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对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脊柱骨折伴SCI 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接受手术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脑出血或脑挫伤;②合并精神性疾病;③脊柱存在陈旧性畸形。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于骨折固定术后第2d 开始肢体功能训练,每日进行关节被动运动或主动助力运动;于术后第2d 通过光疗或功能性电刺激进行物理治疗,改善患肢微循环;尽早独自站立行走,并进行平衡杠内步行训练、拐杖步行训练等。
1.3.2 观察组 予脊柱外固定支具联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1)工具制作:患者取平卧位,腰背伸直,双臂自然外展,以腋后线为界使用石膏绷带取躯干后半模型;根据石膏模型大小切割聚乙烯板材;将聚乙烯板材放至烤箱内加热至250℃,待融化至半固态透明状后取出,使其凝固冷却成型,并切边、磨光、细加工成品;(2)穿脱方法:取侧卧位,将支具放于后背部并转为平卧,使躯干放在后半支具内,再将支具的前半与后半相扣,绑好固定躯干;(3)支具使用方法:下床前患者翻身呈侧卧位,双腿移至一侧床边离开床面,双臂撑床缓慢坐起,在康复治疗师的协助下离床站直;上床时先让患者站在床边缓慢坐下,双手支撑躯干向前侧卧在床上,双腿跟着先后上床;支具不应直接接触皮肤,以防汗液浸湿敷料;于术后第4d 开始佩戴支具离床活动,15~20min/次, 每天活动 2 次为宜。 两组均连续干预1 个月。
1.4 临床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2)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在干预前、干预 1 个月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总分为10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3)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6]评估干预前、干预 1 个月时患者运动功能,该量表主要包括对上肢部分与下肢部分的评估,前者包括坐位、协同运动、反射、手指、腕稳定性及协同运动等33 项共66 分, 后者包括仰卧位、坐位、占位与协调能力、速度等17 项共34 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 χ2检验。 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卧床时间比较 观察组卧床时间为20.46±1.81d,短于对照组的25.85±2.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 个月,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n 干预前 干预1 个月 t P观察组对照组44 44 35.444 14.136<0.001<0.001 t P 8.21±1.05 8.37±1.02 0.725 0.470 2.36±0.31 5.88±0.57 35.986<0.001
2.3 两组干预前后FMA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 个月,两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FMA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FMA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P<0.05
n 上肢部分评分 下肢部分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44 44 t P 31.98±2.26 31.64±2.03 0.742 0.460 60.46±4.32*52.24±3.90*9.369<0.001 15.91±1.87 16.15±1.76 0.620 0.537 29.80±2.58*22.11±2.06*15.450<0.001
3 讨论
脊柱是由脊椎与椎间盘组成的复合体,当机体遭受暴力可导致颈椎或胸腰段交界处骨折,严重损伤脊神经功能,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恢复脊柱的正常结构[7]。 目前,外科手术为临床治疗脊柱骨折伴SCI患者的主要方案,但术后骨块难以完全融合,此时下床活动可增加脊柱负荷,从而导致内固定不堪重负并出现松动、断裂。 因此,术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限制脊柱的活动度与活动方向对促进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干预1 个月时,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上肢部分、下肢部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脊柱外固定支具可有效减轻脊柱骨折伴SCI 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脊柱功能的恢复,改善运动功能。 分析原因为:本研究中的脊柱外固定支具遵循个体化原则,为每位患者量身订制,采用石膏取模并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确保每一位患者使用支具时感到舒适;而脊柱外固定支具承袭了3 点固定的原理,利用腹压支撑体重以减轻脊椎负担,这有助于患者早期的肢体活动,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骨质形成,促进骨折处愈合[8]。 同时,该支具采取生物力学上以点接触代替面接触的方式,可有效限制脊柱某一象限的运动,给不稳定的脊柱部分自我修复创造条件,预防植骨愈合不良或内固定物松动、折断,进而有效保护骨髓神经,减轻患者的痛苦。此外,该脊柱外固定支具中的固定支撑杆为铝合金制作,具有硬度高、质量轻、透气性能好等优点,还可随着患者的增胖或减瘦及时调整支具的松紧度,从而达到最佳固定的效果,进一步促进术后脊柱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脊柱骨折伴SCI患者术后使用脊柱外固定支具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 这可能是因为脊柱外固定支具通过贴附固定在躯干周围,有效支撑不稳定的骨关节,及时限制脊柱活动度,维持脊柱力线,从而避免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而延长卧床时间。
综上所述,脊柱外固定支具可有效缩短脊柱骨折伴SCI 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