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产业链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

2021-07-05王娟娟

当代经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循环产业链区域

王娟娟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引 言

不同的历史阶段,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平稳有序前行,我国适时精准地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造就了国际社会纷纷称赞的“中国奇迹”。从市场容量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市场”“世界工厂”。从产业体系看,我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拥有完备产业体系的国家。从经济规模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在国际重大事务中的话语权重不断加大,“一带一路”倡议成员增加、2020年全球疫情期间的中国力量均是有力佐证。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重新定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高质量发展思路等是政府在顶层设计层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作出及时反应的体现。

2020年,全球经济因疫情受到重创,我国得益于经济体系的强韧性,内需的强力支撑和外循环的坚实根基,经济迅速回暖,主要国际组织不断调高对中国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这一发展成绩离不开我国在2020年5月提出并在7月30日明确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我国明确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国际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长短期战略,更重要的是清晰了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核与重点及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此次全球疫情使世界经济遭遇百年未有之重创,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世界新形势,各国均在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要打造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是探索出的发展新模式,是在世界大变局中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充分体现。由于疫情及其影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我国的新发展格局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地清晰了短期和中长期的经济布局侧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我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经济运行模式形成之前的短期发展战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保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战略。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高效的内循环、方向明确的外循环和内外互进且有差异的双循环,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产业链是落实这一战略构想的根本抓手,是双循环能够相互促进的关键,这是本研究的内核和现实价值。

二、文献综述

国内循环对GDP的贡献不断提升,近年来占比从74%提升至83%[1],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经具备较为坚实的国内经济基础。从战略层面看,“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等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战略措施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营造了良好的战略环境[2]。全面实施双循环战略的关键在于开放,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行,以扩大内需虹吸全球资源,发展创新经济,以基础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3]。从实践层面看,内循环需要着重于要素市场化、改善营商环境、引导消费升级、关注都市圈和城市群作用等方面的作用[4],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5];外循环必须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和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以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发展数字贸易[4]。从内涵层面看,双循环的要义在于打通供需两个端口,耦合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个链条,循环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四大要素,练好新理念、新科技、新经济、新基建、新机制五大内功[6]。一方面,重点畅通国内大循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推进国内经济充分平衡发展;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国际大循环,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动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7]。从内循环看,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和梗阻关键在于改革,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生产环节重在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分配环节重在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流通环节重在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和畅通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循环,消费环节重在扩大居民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8]。在政策导向上应该积极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工业化战略,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战略[9]。从外循环看,在全球产业链主导核心多元化不可逆的趋势下,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的区域是中国构建双循环的重点区域,中国与这一区域在农业、钢铁、旅游等产业领域已经具备构建市场明确的全球产业链的条件,且与当前已经存在的同类全球产业链是非竞争关系,是对全球产业链的完善[10]。从双循环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链接“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和关键节点,也是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11]。双循环为区域协调难度较大的黄河流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沿黄九省份能够立足区域功能定位有的放矢参与和建设双循环产业链[12]。超大规模市场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高水平国内大循环提供了良好基础。由于不确定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存在,必须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增强市场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提高居民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建立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加强基础设施系统化和智能化建设,营造宽松开放、激励有效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竞争有序的统一大市场,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完善市场治理的基础性制度[13],尤其是建立能够保障内外循环互联互通的物流体系[14]。

综上,有关双循环的研究或集中于战略解读层面、或集中于内循环和外循环中的单一循环探讨、或集中于双循环基础和保障措施层面,宏观探讨的研究成果远多于微观层面的应用研究。因此,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继续深化从产业链视角研究落实双循环战略的措施,从构建内循环体系、外循环体系和相互促进的双循环体系等三方面探究差异化的产业链建设思路。

三、产业链推进双循环的可行性

(一)完备的产业体系是双循环的根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艰苦的国内外环境中自力更生,迄今构建了完备的产业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工业领域,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规定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所有产业,是全球唯一被联合国认证具备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15]。在轻工、纺织、石油化工、煤炭、钢铁、有色、汽车、船舶、交通运输、物流、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具有较为健全的产业链。2010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超过美国,2015年,超过美国和日本工业总产值的总和。完备的产业体系能够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国家在对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是当前我国打造双循环的坚实根基。

(二)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水平高

为保障宏观经济的安全性,我国对科技领域的关注度一直较高。2015—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由1.42万亿元增加至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在GDP中的比重由2.06%上升至2.23%,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16]。在世界超算500强中,我国超级计算机台数占45%;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善,产销量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总保有量超过400万辆,占全球50%以上;在移动通信方面,我国的5G核心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一;在新型显示方面,2019年我国新型产业销量超过3 000亿元,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17]。除原创技术的突破外,我国先进制造和传统制造领域的技术自主化水平大幅提升,尤其在关键技术和设备方面自控度高(见表1),由于充分对接中国市场需求和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发展成绩显著。例如,2018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34.8%,2019年,则分别达到35.8万亿元和36.2%[18]。2020年疫情期间数字经济逆势增长,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0万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47.56万亿元[18]。2020年第一季度,电商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首次超过50%,达到55.8%[18]。在领先技术和传统制造技术中的高自控度是我国打造能够强力支撑宏观经济发展的内循环和替代性较弱的外循环的基石。

表1 我国关键技术和设备的自主水平

(三)消费升级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均致力于经济复苏,我国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方式谋求发展突破点,电子商务迅速成长,带动了物流、包装、信息等产业的强劲发展,2008—2019年,我国的电商交易规模由3.4万亿元增长至34.21万亿元。电商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理念转变,由从众消费全面转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人们购买商品的价值目标多元化。对企业而言,细分市场、分类消费群体,研究市场潜在需求变化等成为关键,创新发展成为微观主体开拓市场、稳定份额的唯一选择。供求双方对数据信息的依赖度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进入商用状态。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显著,2018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4.8%;2019年达到35.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6.2%。我国的跨境电商也同步迅猛发展,2016—2019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分别为6.3万亿元、7.6万亿元、9.1万亿元和10.8万亿元,预计2020年达到12.7万亿元。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4亿人,网络零售用户规模达7.49亿人。截至2020年8月,我国用户月均使用流量达到11G。网络普及质量的并进使人们的消费理念彻底转变,双11当日交易额不断攀升,2015—2020年分别为912亿元、1 207亿元、1 682亿元、2 135亿元、2 684亿元和3 328亿元[19]。个性化消费诉求规模迅速扩大,以市场交易数据为基础,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市场发展进行前瞻性分析,倒逼产业有方向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交易平台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京东、天猫、海淘等均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机器人产业、智能家电、5G手机等产品多为“十三五”时期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发展的产物。疫情助推的“非接触经济”“宅经济”等充分显示人们对数字经济的适应性。技术应用带来的便捷性使消费时间的约束性消失,夜间经济规模快速扩大,2016—2019年分别为182 774亿元、205 106.5亿元、228 592.2亿元、264 312.5亿元,预计2020年突破30万亿元,夜间消费规模约占总体消费的60%[20]。面对这一重大转变,各产业已经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部分产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适应新格局提升国内国际竞争力的能力。

(四)经济结构韧性强

2020年的全球疫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国内外经济均受到影响。从对外贸易看,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0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6%,仅2月份同比下降15.9%,较2019年12月9%的正增长下滑24.9%,同期进口同比下降2.4%。从国内经济看,2020年一季度我国GDP为206 504亿元,同比下降6.8%,一、二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3.2%、9.6%和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6.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2月累计下降16.3%。然而,由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经济结构使我国经济从3月份开始逐渐趋向好转。从总量看,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为722 786亿元,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别同比增长-6.8%、3.2%、4.9%、6.5%。从对外经济看,由于第三季度的强力拉升使2020年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31 151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其中出口127 103亿元,增长1.8%,除传统一般贸易品以外,在线办公设备和医疗卫生设备的出口规模扩大;进口104 048亿元,同比下降0.6%,贸易顺差23 054亿元。我国对外非金融直接投资5 515.1亿元(合788.8亿美元),同比下降0.6%,但降幅逐月收窄;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0 504.3亿元(合1 50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0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2.4%,其中东部地区对外投资473.4亿美元,同比增长18.7%,西部地区对外投资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1%。从国内经济看,前三季度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连续6个月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和4.7%,但基础原材料和新产品的复产能力更为强劲,在前两个季度,天然气、无纺布、化学药品原药、原油、10种有色金属、乙烯和粗钢等基础原材料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1%、6.1%、4.5%、2.4%、2.1%、1.3%和1.2%;自动售货机、电子元件、集成电器、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3%、16.2%、16.0%、13.1%和3.4%;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等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9%和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 324亿元,同比下降7.2%,降幅收窄4.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0.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 530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2%,新基建贡献较大。在世界重大突发事件中,我国经济极强的回暖能力令世界以“奇迹”的评价来回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国家,预计经济增长率为1.1%,在2020年6月调整预测,将经济增长率预测值提升为1.9%,这一发展结果是我国经济结构强韧性的产物(见表2)。“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显示出强活力,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万亿元,2015—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0.4%;“十三五”时期,最终消费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这一经济结构使我国的发展创新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研发经费投入居世界第2位,GDP的绿色程度提高,2019年每单位GDP能耗比较之2015年下降13.0%,常驻人口城镇化率上升至60.6%比2015年提高4.5%。在疫情期间,强韧性的经济结构也使我国经济活力复苏进程加快,2020年9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3%,装备制造业用电量达到上年同期水平的100.7%;汽车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15%。2020年9月份铁路日均客运量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9.5%,前三季度货运量同比增长4.8%,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0%,其中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4.2%[19]。

表2 中国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

(五)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

截止到2019年年底,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突破1万美元,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连续6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储蓄理念的转变使消费升级与储蓄下降并存,自2008年开始,我国的国民储蓄率持续下降,从2008年的51.84%下降到2018年的44.91%,据IMF预测,2023年我国的国民储蓄率将降至41.61%。这是有为政府引导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韧性增强形成有效市场的结果。2020年疫情期间,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效率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较上半年回落0.5%,其中,粮食上涨1.2%,鲜菜上涨6.1%。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9.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781元,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年内首次转为正增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297元,同比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充分考虑人们对收入与环境的双增要求,“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21.7%,重污染天数由2015年的平均10天下降到2019年的6天;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逐年增加,重度污染水体逐年减少,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累计上升8.9%,劣Ⅴ类水比例累计下降6.3%;截至2020年6月,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占“十三五”规划治理任务的88.0%;全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上升到2018年的22.96%;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公交车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20.0%增加至2019年的60.0%;截至2020年5月,中西部22个省份林业产业总产值已达到4.26万亿元;2015—2019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分别为-5.3%、-4.8%、-3.5%、-3.5%、-3.0%和-2.6%,2019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全国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4.4%、3.5%、3.2%和3.3%[19]。收入水平、消费理念、储蓄水平、政府治理、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等方面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这是强大内循环、构建关联紧密的内外循环的重要基础。

(六)中国制造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制造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在国际市场中,2018年中国制造的产值约占全球制造业的30%左右,全球80%的手机、电脑、电视机等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例如,iphone产品基本都在中国完成生产全过程。在船舶制造、5G和互联网等产业领域中国制造长期位列世界第1,2020年疫情期间也未有改变,例如,2020年上半年,我国在船业三大指标继续保持2017年以来世界第1的记录,1 131万载重吨的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成交额的65.4%,韩国和日本分别是23.7%和8.8%;7 865万载重吨占全球手持订单量的48.3%,韩国和日本分别是28.2%和19.0%;我国船厂累计完工量占全球交付量的37.0%,日本和韩国分别是31.0%和27.0%[21]。分产业看,2018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0%的中国制造有5个,依次是中药97.0%、煤炭84.0%、家电67.0%、纺织61.0%、化肥农药52.0%;全球市场占有率在30.0%—50.0%的中国制造有铝49.0%、电气设备44.0%、基础化工43.0%、酒43.0%、钢铁40.0%、建材40.0%,建筑机械39.0%、金属非金属32.0%、工业机械30.0%、轮胎橡胶30.0%;全球市场占有率20.0%—30.0%的中国制造有电子元件27.0%、汽车零配件27.0%、电子设备26.0%、通信设备21.0%、纸制品21.0%、食品21.0%、摩托车20.0%[22]。

在国内市场中,2017年,中国制造在GDP中的占比为29.34%,在为中国经济贡献达到85.0%的十大产业中占比达到32.0%。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8.1%、67.0%、51.1%、40.1%、31.3%和30.6%[22]。中国制造十分注重进口替代,对进口工业品的替代已成为趋势,2017年,我国进口工业品前十的产品分别是集成电路、汽车及其零部件、仪器仪表、初级塑料、显示面板、计算机零部件、铜制品、医药品、飞机和航空器、电子元器件等,除初级塑料和铜制品外,其他8种工业品我国均实现国产化。进口替代率较高的中国制造包括制药、电气设备、汽车、运输设备、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石油炼焦、化学化工等。细分行业中,进口替代率较高的中国制造包括光电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环保机械、塑料橡胶、有机化学等。

中国制造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均较高,内外市场以产品为纽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高度关联的双循环。2006—2016年中国制造净出口额的复合增速排名前列的行业有材料(塑料橡胶、材料技术)、机电设备(电机、音响设备、核电)、光电技术、计算机通信、运输设备、化学化工(无机、有机、化肥)等,与进口替代率高的中国制造产业重合度较高,这是我国打造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的重要基础,但中国制造的品质还需大力提升,由于在中低环节的中国制造比重较大,中国制造的利润率低,2019年仅为2.59%,与在国内外市场较高的占有率不匹配,这需要以完全创新的理念打造双循环格局。

四、差异化的产业链是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依靠产业链才能形成,以生产合作、创新应用、供求对接等为核心内容的产业链能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并以“链式”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在实践中,由于经济考核指标等因素,区域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广布于诸多国家和地区,2020年的全球疫情将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长短板暴露出来,是各国综合国力的大比拼。疫情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不足也被展示了出来,国家适时提出打造新发展格局,这不仅仅是我国为应对疫情影响的短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理念变化的内生要求和必然结果。从发展现状看,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做强内循环,精准定位优势建立产业链形成外循环,是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

(一)以完善的产业链做强内循环

1.构建覆盖全产业的产业链内循环

“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速领跑全球,2016—2019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0%,其中最终消费品支出贡献率达到57.8%。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规模达到98.65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6.4%,经济增长率为6.1%,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3.8%的平均水平、世界2.5%的平均水平和高收入国家1.7%的平均水平,这一发展质量使我国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内需在经济增长中将发挥主要的牵引作用,我国内需对经济的贡献也验证了这一普遍规律。内外需的互相替代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逐渐降低,以支出法计算,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在GDP中的占比从2007年的9.95%降至2019年的0.99%,2019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比仅为1.5%。剖析2019年我国6.1%的GDP实际增长率,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贡献分别是3.5%、1.9%和0.7%[17]。长期以来,“两头在外”的产业发展思路使我国的产业体系与当前经济增长贡献要素不能充分适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物资的供需缺口与产品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现实已经对此进行了证实。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看,当中等收入群体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群体的主要群体时,人们对经济行为的安全性和保障性就会产生高要求。首先,我国必须建立能够覆盖全产业的产业体系,这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求。完备的产业发展基础使我国建立全产业体系具有可行性,这样的产业体系能够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系统在任何国内外形势条件下均能平稳有序运行。其次,在我国境内建立每一产业链的内循环。针对我国各产业因区域、交通、技术等因素导致的环节衔接低效的问题,需要分产业在国家层面以顶层设计优化布局,切实精准定位产业链断点,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流通体系。最后,以资源禀赋为基础打造产业链内循环。各产业、各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均对资源禀赋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在政府和市场的双调控下,各产业已经对产业的“链式”发展广泛践行,并明确不同环节的承接主体所需具备的资格;各地区以自然资源和发展实力为基础能够参与的产业和可以合作的市场已经完全稳定。产业高效对接地区资源禀赋能够快速推进我国覆盖全产业的产业链实现内循环。

2.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补齐内循环短板

我国经济结构的强韧性使宏观经济迅速回暖,但长期以来隐藏的供求不匹配问题也显露出来。2015—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由6.1%降至5.7%,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率由8.2%降至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由10.7%降至8.0%,需求端增长乏力使供给端处于持续下行的状态(见图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战略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的。2020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需求端回暖的能力不及供给端,供大于求的市场冗余程度加深,创新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

图1 需求端乏力使供给端下行压力大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2020)。

在短期内,需要客观面对经济增长点增长乏力的现状,以需求牵引供给为原则,细分市场、定位问题。从现状看,我国有大规模的内需,但是存在以进口满足内需的情况,2020年的全球疫情使我国产业发展中的这一问题及影响显性化。在国内产业体系中促使需求端与供给端对接迫在眉睫,第一,引导消费者提升内需倾向。我国产业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的各种需求,通过政府和市场作用引导消费者增加对国产产品的需求意愿,提高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以现代化流通体系畅通产业链。精细化分工促使产业链的环节化密度提升,环节之间的空间距离加大,流通在经济系统中的中枢作用至关重要。面对短期内不可能消除的区域发展差距和不能改变的区位禀赋条件,通过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使产品或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高效地实现供求对接,提高供求方的适配度。第三,细分消费群体精准对接需求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经济行为、价值目标、消费理念等多元化,细分消费群体、精准定位客户是现代企业生存的根本。借助大数据和线下调研对产品需求群体分类,并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营销模式,这样能够有效稳固传统产业和开拓市场,尤其为尚未完成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和未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争取到了完成过剩产能转型升级的时间。

从长期看,供给端发力创造需求是不可逆的趋势,因此,大力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与传统产业供大于求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产业和发展业态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强力支撑,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已占我国GDP的36.2%。第一,加大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力度。新产业和新业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疫情期间已经全面展示。2020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0.7%,但是电子行业利润自4月份以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延续增长态势,受疫情影响小,电信业务量同比增长3.3%,视频产业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可达30.0%以上。2020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0%,其中大数据服务和云服务分别增长16.0%和17.0%[20]。把握市场趋势,加快数字技术的应用力度,创新产业和业态是衡量我国内需体系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第二,打造能够对接外循环的产业链。国内外经济形势波动的频率不断提高,内循环和外循环割裂式的发展对任何一个开放发展的国家来说都是高风险的。我国必须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在“互联网+产业链”的架构中,各产业链需要以内外循环互替互进的理念打造产业链,这需要从产品品质、产业链条等方面补齐内循环短板,尤其是当前以外部供给和需求为主的产业链坚实国内供给和需求的根基,从源头上解决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断链问题。

3.以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内循环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显著,这与区域发展能力有关,但是与区域赋能直接相关。因区位因素导致的土地第一性生产力、资源禀赋、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差异使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分化成为必然,因此,尽管有针对区域性问题的国家战略,但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宏观经济发展中需要继续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区域禀赋既定的条件下,建立和强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就是有力证明。借鉴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关联,打造区域经济内循环,使各区域以相对优势在国内大循环体系中发挥作用。立足以生态承载为标准的《全国主体功能规划》实践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发展能力弱的区域进一步给予倾斜性发展战略,2020年全面脱贫的发展成绩是专项战略的效果证明,但是距离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尚有差距。充分考虑生态、经济、文化和自我发展能力,将全国划分为城市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保障区,以形成并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为前提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三大功能区的划分可以最大限度覆盖我国全境,在功能区的定位下,区域主导产业必然会随之调整至与区域功能定位适配的水平。从功能定位可以看出,我国要构建区域经济内循环,而当前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具体区域的功能区归属,以及不同功能区的发展考核指标制定。

(二)以优势产业链打造外循环

1.在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的区域打造外循环

“一带一路”区域在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权重不断增长,201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当年外贸总额的34.29%,其中,中国自沿线国家的进口额占中国当年进口总额的33.30%,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占中国当年出口总额的31.36%,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也同步加大,2017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同比增长31.20%,2020年1—9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下降0.6%,但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9.7%,占同期我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的16.5%,同比增长4.1%;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1 50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完成营业额912.7亿美元,同比下降8.8%,但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合同工程合同额837.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1.3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合同工程新签合同额和完成额的55.7%和58.2%。从地区看,东南亚、西亚、南亚、中亚和东北亚地区是我国经济合作力度较大的地区,2017年,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9.47%,与贸易规模相匹配,2017年,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7.80%,对西亚、东北亚、南亚、中亚的直接投资分别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75%、7.92%、和7.63%[12]。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的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关键区域,且由于稳固的合作根基,经济合作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强。中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与长期以来形成稳固合作关系的区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决心体现。在这一区域打造中国新时代的外循环是深化对外开放、高质量“走出去”的表现。

2.以相对优势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以自身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尽可能参与国际分工协作,跨区域、跨国界的全球产业链形成。在各产业发展进程中,技术创新的介入使产业链的细分与环节产品市场化进程加速,单一核心和主导的全球产业链格局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多核心、多元主导已成为必然趋势。从中国制造的国际份额和经济合作基础看,在农业、钢铁制造和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以中国为核心的、市场供求半径相对稳定的全球产业链已经形成。从发展现状看,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是我国经济合作稳固的区域,形成产业链的基础坚实。

第一,分工协作共建农业产业链。由于市场供求状况清晰,因此,必须以差异化的建“链”思路建设农业产业链。尽管中国与很多国家有农产品贸易和产业合作,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农产品贸易和生产合作的主要伙伴,尤其是中亚、西亚、东南亚地区。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的国家农业禀赋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居民需求结构相似,对农产品品质逐步趋高的内生需求一致化,技术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使各国已经形成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跨域合作。中国、印度、以色列具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沿线各国和地区均具有特色化的农业资源禀赋,中国在物流技术和设施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在这一区域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农业产业链有助于各国形成内外互进的农业产业链双循环。

第二,以对接市场为原则构建钢铁产业链。钢铁产业发展需要高额的生产投入,并需要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做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处于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规模大,但钢铁制品自给自足的能力低。中国铁矿石储量丰富,钢铁产业发展实力雄厚,在世界前十大钢铁企业中中国钢铁企业占五席,但由于大多数省份已经完成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钢铁企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从市场供求的角度看,过剩的供给和广泛的需求在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的区域是适配的。从产业链各环节价值实现的角度看,以对接沿线国家和地区钢铁制品需求为目的构建钢铁产品供应链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以较低成本推动经济增长的占优途径,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各环节的经济收益。从产业链主要产品的价值定位角度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建设需求的钢铁产品多为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产品,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钢铁产业链能够完全满足的市场需求,与当前高端钢铁制造品全球产业链是非竞争关系,并且具备以创新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以供应链为主导的钢铁产业链可以从源头上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调发展。

第三,以培育增长点为目标共建旅游产业链。从出入境情况看,中国与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的区域互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这一区域的国家合作建设旅游产业链是各国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从资源禀赋看,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等景观资源禀赋度高,正在成为世界旅游热点目的地。从产业技术支撑看,旅游服务咨询和购买平台发展成熟,受疫情影响,数字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文旅新业态,能够为客户提供体验度更高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从产业链建设看,技术优势决定了中国的核心地位,通过中国的大数据平台汇集沿线国家的旅游资源,为供求双方及时反馈市场信息、提供定制服务等,为沿线国家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平台、渠道和业态。

(三)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双循环

1.传统产业以双循环理念“链式”发展

新冠疫情使全球经济受到重创,各国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我国立足发展现状,充分考虑疫情及其影响的长期性,提出以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思路。较之起步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必须全面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非接触经济时代的新发展格局。从发展思路看,传统产业需要以分工协作、环节联动的“链式”思路规划产业发展。精细分工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达成的发展共识,是产业效率提升的根本保障,疫情期间,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使诸多产业迅速从疫情的消极影响中走出来。面对后疫情时代,各大产业均致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正在以创新稳定市场、开拓市场,传统产业要将“链式”思路应用于产业的每一环节,贯穿于每一环节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专业分工,延伸每一产业链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加快每一环节的旁侧关联网络建设,以高密度、大半径的产业网络提升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发展视野看,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发展导向成为很多区域和产业的发展选择,但是受区位因素、企业规模、产品竞争力等的影响,企业、产业的发展视野呈现出或内向型或外向型的单一化视野,这难以适应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在新时代,传统产业需要以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协同发展为目标,内向型发展的企业需要积极走出去,融入我国对应领域的外循环;外向型发展的企业需要主动培育国内市场,增强企业对国内市场的适应性,以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方案和目标。

2.共享“数字中国”红利,强化高技术产业链的双循环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均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全面进入我国经济体系,并倒逼和引领各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电商自身也在不断升级改造,运营商、快递、平台、支付等各个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由于起步早,我国电商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以电商为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强支撑下,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我国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这预示着我国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将全速进入“快车道”。不同于传统产业市场定位的区域性,高技术产业的市场渠道是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定位是全球性的,双循环相互促进是其赋能之一。充分利用国家在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一方面,促使高技术产业稳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以跨境电商平台做强国际市场,且国内外市场平台透明化,防范平台经济的垄断化,提升国内外供求主体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鼓励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合作,以平台、技术等助力传统产业畅通内循环,融入外循环,以市场信息为依据制订生产经营决策。

3.以突破性创新为主导畅通产业链的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离不开以科学为基础的遵循新技术范式的创新。从本义看,创新是一个演化的和迭代的学习过程,因发展环境和目标的变化往往表现出非线性的特质。面对新冠疫情的重大冲击,尽管在系列战略下形成的强韧性经济结构使我国经济迅速回暖,但经济体系中严重阻碍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的问题被彻底暴露出来。鉴于问题的长期性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较之考虑路径依赖影响的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更适配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突破性创新是通过非连续性和革命性的能力创新脱离组织的原始路径,依据一套新的工程和科学原理培育新的需求关系和竞争关系,重塑产业发展范式并形成新的产业布局。由于要摆脱路径依赖的影响,突破性创新需要更高的成本投入,为避免若失败可能损失所有市场份额的风险,我国的突破性创新以市场创新为起点,着力吸引非主流客户(即新兴市场或利基市场),以潜在市场获得的显著的组织绩效和市场价值吸引主流客户群体,最终满足现有顾客需求,也能以不同方式满足潜在市场需求,电商到直播带货再到视频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例证。然而,要强大内循环、做优外循环且内外循环能够相互促进,仅在市场层面开展突破性创新是不够的。针对生产、分配、流通等环节上的断点和错配问题,以全新的思路创新发展,帮助企业摆脱“能力陷阱”和“核心刚性”的困境。在各个层面鼓励突破性创新,在原有路径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的领域全面推行突破性创新,形成新的产业发展范式和新产业,在农业、钢铁和旅游等产业畅通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渠道;确保产业链各个环节有序衔接,密切链与链之间的联系,推进内循环尽快进入螺旋递进的良性循环。

五、以产业链促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

(一)以巩固功能定位为标准优化区域发展战略

地理因素使区域赋能差异较大,并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存在差距。我国在顶层设计层面及时发现这一问题,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将国土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等四大主体功能区。进入新时代,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区域功能定位的研究,“五位一体”“两山论”等在顶层设计层面深化、细化了发展思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均是我国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现。然而,由于评价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尚未将经济发展功能以外的功能评价指标全面纳入指标体系,因此,各个地区依然把提高经济产值列为重要的区域发展目标,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偏离,使自身发展不可持续的同时还影响关联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过度生产、重复生产和产品空白、产品匮乏并存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果使我国经济在疫情严重时期受到重大冲击的事实,强调区域功能定位,强化功能意识和理念,使各区域在不僭越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发展产业、承接产业链的相应环节,在现有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区域定向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更重要的是,在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各个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使相互依存的区域发展战略成为各区域共建产业链的基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依托专业数据库定位产业链断点

数字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健全使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为代表的数字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促使传统产业开启产业数字化进程,以分工合作为核心的产业链模式已经深入各个产业。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产业链存在断点的问题被清晰化,由于这些断点造成的断链导致部分应急物资、社会产品等一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匮乏,甚至中断。在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时代,解决断点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从实践效果看,依托专业数据库定位、预警、溯源断点是占优选择。基于我国完善的数字技术体系,分产业建立专业数据库已经具备充分的技术可行性。基于长期的产业发展,我国已经具备快速解决产业链断点的发展能力,然而,断点问题依然制约我国产业链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定位、预警、溯源断点,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建设专业数据库的人才匮乏。这类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涉及相关产业的专业知识,且能分析数据库汇集的指标数据,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定位、预警、溯源断点,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届时,产业链可以从源头上规避断链的风险,为产业链科学地进行延链、补链提供了可行性。

(三)以优势产业链实现高质量的对外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篇章,出口导向型的发展理念和实践使我国的经济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出现了内弱外强的宏观经济失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的需求日益强烈。新冠疫情不仅显性化了我国经济内循环存在不畅的问题,也将对外经济发展中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清晰化。打造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方案,对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割裂的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战略,是对各个产业进行优胜劣汰的关键考验。较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代,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核心区域,分别是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东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区域与我国各个领域均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合作基础,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与我国的产业合作已经突破了一般贸易层次,广泛地开展分工合作形成了产业链。经济发展的高依存性和高质量使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往来即使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新冠疫情等全球重大事件中所受影响都极为有限,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强。2020年11月,我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RCEP,这是我国为应对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优化对外经济地区结构的直接体现,也是我国在新时代优化国际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外开放的地区结构必然与产业合作密不可分,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质量在国别竞争力中的权重将加大,产业链必然会成为各国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手段。在现有国际合作基础上,围绕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现代农业、钢铁制品和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在国家明确的深化对外开放的核心区域深化合作,以不同的方式建立跨国产业链。以我国具有相对和绝对优势的产业为基础,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既是对当前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也是我国将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对外经济领域的落实,这是新时代外循环的重点,也是双循环能够相互促进的关键。

(四)加速科技创新的制度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已经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创新发展的成果更是显而易见。尽管创新发展在各个层面均着力落实,但可持续性和创新质量却不容乐观,疫情期间诸多情况已经证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亟需开展。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确保创新与社会发展对接,或满足现有需求、或满足潜在需求,最重要的是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由于当前产业链中的断点问题较为严重,因此突破性科技创新是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的重点。鉴于突破性创新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进程,从制度层面消除创新制约,提高创新保障,使专业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定位产业链中的断点、研究解决方案。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中,科技创新必将成为支撑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业链的重要支柱。

[注 释]

①服务业生产指数是国家在2014年对服务业指标整合后的新指标,体现在2015年的统计年鉴中。

猜你喜欢

双循环产业链区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