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审计思维的一些思考
2021-07-04高峰
摘 要: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做好内部审计需要使用特殊审计方法,需要其特殊的思维方式。本文基于对现代内部审计需要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浅析,以期对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有所启发,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业优势,创造更多价值。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思维;思考
现代内部审计职能不断拓展,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查错防弊→监督、评价→确认、咨询。要想行使内部审计新的职能,需要新的审计方法,需要扩展新的审计思维方式,多角度思考,多角度入手,查找新的抓手。下面是本人对新时代内部审计思维的认识与理解。
一、政治思维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层面考虑问题,紧跟中国共产党,考虑是否符合中国共产党的理念,是否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发展。学党史,走党路,做实事、不掉队。
二、真实性思维
现代内部审计就是要“求真去误”,透过表象还原事实真相,如果内审人员被假象所蒙蔽,那所得的结论定是错误的。对审计对象进行确认和评价,确认、评价需要真实的确认、评价。不管是肯定的确认还是否定的确认,首先确认要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之上,否则审计职业道德不允许,被审计单位不认可,审计工作就进行不下去。
三、战略思维、大局思维
要求内部审计思考问题时站位高,从组织战略高度,从大局思考问题,不局限于局部利益。对审计项目确认和评价,要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是否有利于组织利益,是否符合组织目标,是否能给组织创造价值。有的审计项目从组织战略、从大局与从局部考虑问题可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时就需要审计人员给出有利于组织整体利益的结论与建议,而不是只有利于局部利益有损于组织整体利益的结论与建议。内审人员思考和处理问题,必须从大局出发,着眼全局,注重全局效益、效果。大局思维还表现在只要符合大局就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来处理。
四、风险思维
现代内部审计注重以风险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融监督于服务之中,现代内部审计必须关注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这就要求内审人员注重组织的风险点,考虑与实施组织目标对应的风险是否已得到控制,风险控制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架构、治理架构。
现代化内部审计特别关注风险管理,把风险评估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之一,风险管理对组织的影响不言而喻,组织风险管理不到位可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审人员对审计事项需指出在增加组织“收入”的同时,存在哪些风险、风险损失的大小,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现代内审师同时也应是一名风险管理师,要对风险理论有系统的了解。
五、法制思维
主要是审计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方面考虑。判定被审计对象的合法合规性是内部审计实务的一项重要职能。曾经有位审计专家讲内部审计很容易做,无非是把审计对象的现实状况与标准(法规和规定)进行比对,找出现实状况与标准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的审计发现,在审计发现的基础上查找产生的原因,加上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就构成了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当然仅仅这样理解内部审计以现代内部审计的观点未免以偏概全了,但从中可以看出关注合法性和合规性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性。现代内部审计同样离不开对合法、合规性的关注。
六、辩证思维、系统性思维、综合性思维
内部审计要求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内部审计要对审计事项进行确认、评价,确认、评价需要实事求是、客观,这就要求内审人员看待问题不偏不倚,从多角度看问题,既站在被审计对象的角度看问题,又站在组织的高度看问题、又站在政治的高度综合地、整体地看问题。立足整体,从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环境的互动中把握整体。总之内审人员一手托两家,需要公平、公正,综合各方利益与看法,全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综合各方情况,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方面,最终得出结论。本人认为这就要求内审人员需要有辩证的、系统性的、综合性思维方式,掰开揉碎了思考审计对象,不只是单一从一个方面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内审人员才能得出正确的、合理的结论,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
七、质疑思维、好奇思维、批判性思维
记不清是哪位审计专家说过,内部审计要有怀疑精神,先假设审计对象有问题,然后再去查找有关证据资料去对审计对象进行证明。审计人员发现某种异常现象,首先假设这种异常现象背后存在问题,直至搞清楚产生这种异常的原因,而不是应先假设这种异常现象是偶然的,把异常现象偶然化,只有有确凿证据证明这种异常现象是偶然的、正常的,才可以确认它是没有问题的,而不应相当然地认为是不存在问题的。这里说的质疑精神、好奇精神是一种内部审计思维方式,并不是要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审计对象确认有问题,内部审计之所以适合用这种质疑思维、好奇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是由内部审计职能决定的。抱着怀疑一切,对事物先具有一种好奇态度,然后再去伪存真。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真相,批判性思维是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具有批判精神的思维,不是盲目相信,批判精神就是具有怀疑和否定精神,排除怀疑和否定,最后达到肯定。
八、逻辑思维
内部审计需要内审人员对审计对象进行判断,判断时就需要懂得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不符合逻辑的事项就要去审查,去找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构分析、横向分析、纵向分析,直至挖掘出事情的真相。利用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得出审计结论,这应是内审人员应具体的思維方式。利用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内审人员更自如地做好审计工作。例如我们在审计一家子公司时,发现该公司有大量的资金出借,但没有利息收入,这一现象比较异常,不符合逻辑,然后经内查外调,终于查出这家公司小金库三十多万元。
九、审慎思维
审慎思维是内部审计准则要求的,要求内审人员在做内部审计项目时,要谨慎的对待审计事项,下结论时需要有充分相关的审计证据,要作风严谨,不能妄下结论。审计结论是关系审计对象的切身利益,所以要慎之又慎,不可随意。内审人员得出的审计结论要建立在实事求是,客观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随意得出的审计结论也得不到被审计对象的认可,这反过来也要求内审人员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待审计项目,以圆满地完成审计项目任务。
十、底线思维、原则性思维
底线思维要求内审人员坚持原则,要有红线,有底线。灵活、随合是方法,不是原则,原则是不可违背的。为了和被审计对象搞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时内审人员可以在无足轻重的问题上让步,但是对重要问题,内审人员一定要坚持原则,一定要有底线,要有红线,不可无原则的让步。
十一、超前思维
在实施审计项目时,要向前看,要比审计对象看得远,看得宽,看得周全,要比审计对象懂得多,比审计对象站得高,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与胸怀。不能被眼前的乱象眯了眼睛,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不能让被审计对象放的烟雾弹迷惑。这就要求内审人员,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内部审计业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与内部审计业务相关的边缘知识。
十二、分析性思维、发散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要求内审人员遇事要多思考,多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难题时,多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脑力碰撞,激起思想的火花,先思维发散,后思想聚拢,先不管方法正确与否,大胆地想办法,想出来方法就提出来,然后在提出来的方法中通过增减,分析、梳理出基于真实需求的“珍珠”,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十三、大数据思维
当今世界,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内审人员学习、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利用这些技术为内部审计服务。内部审计多年来利用的抽样技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原有审计抽样技术,会被大数据技术所代替,由原有的抽样审计变为全部审计,拓宽了审计范围,减少了审计风险。大数据审计实现“由点及面”的突破,使审计“全覆盖”成为可能。例如内部人员可利用SQL和Excel等工具对结构化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找出批量的错误数据。我们曾利用SQL查找出图书馆数据中批量错误数据,利用Excel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资金申报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
十四、创新变革思维
2019年7月7日起施行的《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新规定第四十三条要求在审计评价时,“应当把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要“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保护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从新规定中可以看出“鼓励探索创新变革”,这就是创新变革思维的具体运用。在其他类型的内部审计项目中同样要用创新变革的思维方法衡量审计项目,确认、评价审计项目,在提出审计建议时也要利用创新变革思维,提出的审计建议也要具有创新价值,体现创新思维在里面。
十五、精准思维
内部审计在对审计事项进行确认时,要求定位准确,用词精准。在审计证据方面也要求充分、相关、确凿,这也是体现在审计证据方面的精准思维。在审计沟通时也讲究用语技巧,用语精准到位,直击要害,避免词不达意,以达到审计沟通的目的。内部审计报告的用词也要求简洁、精炼、准确、表意清晰,避免冗长拖沓。在整个审计流程中都体现了精准思维的理念。
十六、逆向思维
审计人员都知道审计取证方法中有顺查法和逆查法,这里的逆查法,我理解也可以说用的逆向思维方法。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若按正常的审计流程未能达到审计目的时,内审人员不妨改变方向,利用逆向思维方法,逆“流程”而行,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看能不能达到审计目标,说不定会柳暗花明、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逆向思维有时会解决正常思维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都听说过司马光打烂缸救出落水小孩的故事,司马光正是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达到了目的,解决了别人按正常思维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尽管大胆假设,再来小心求证”,先假设审计对象是如此,然后我们查找证据来证明审计对象确实如此,这也是采用的逆向思维方式。例如内审人员在查小金库案例时往往是先推测小金库的舞弊流程与大致金额,然后去找到证据确认舞弊流程与金额,这种方式往往比较节省时间。
总之,上面这些想法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在此方面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还有更多的思维方式适应现代化内部审计的特点。如果上述理念能对做好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有些许启发的话,也就达到了本人写此文目的,本人愿意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布织道.什么是内部审计思维[Z/OL].审计实践(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zoWfAkkLH-_RhljsRXzYbg,2020-06-29
[2]邱高松.基于治理视角下的高校内部审计新思维[J].金融经济,2016,(18):155-156
[3]郭妮.以创新思维助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创新管理,2021,19(36):55-57
[4]内审007.内部审计中的逆向思维[Z/OL].审计实践(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xb2NZLqlBWAD8kxkHvST5g,2017-04-30
[5]赵邦芳.董鑫大数据分析在涉企专项资金审计中的运用[Z/OL].审计号(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w6uvCZZ5UmiWtnwG2pLvrg,2022-02-21
[6]审计号.10招必杀技!快速找到审计线索,发现财务舞弊经验总结[Z/OL].https://mp.weixin.qq.com/s/jfq0Up8hgzYe3bXrhq34zg,2022-02-02
作者簡介:高峰,1970-11,男,汉,河南镇平,本科,审计师和会计师,内部审计和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