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
2021-07-04李慧萍
李慧萍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相对较为枯燥而抽象的一门学科。在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结合教学实际,深入地分析学生学习分化的原因。真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被看见。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探寻出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学习分化;对策研究
在小学阶段,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是相对较为枯燥而抽象的一门学科。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尤其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差异,更容易形成学习分化。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能端正态度,结合教学实际,深入地分析学生学习分化的原因。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探寻出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模式。
一、学生学习分化成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班级当中学生的接受、理解、思维等方面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同时,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上,通过机械而重复的习题训练等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真正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更加费力,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数学学习任务和压力也随之增加。很多学生不再像中低年级那样外显,发言似乎不再积极踊跃。更多的时候,课堂教学成班级“优秀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一些中等以及偏下的学生怎么启发也“启而不发”,甚至他们自己也不大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加大了数学学习分化的程度。
二、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的心理,不要急于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某一个高度,而是要能平等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学生的可塑性,绝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能针对不同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师要能拥有一颗“大爱之心”,对于班级学困生能做到换位思考、耐住性子,主动地去关爱、真关爱,真正做到“爱生如子”。
同时,教师要能将自己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落实到行动上,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多为他们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利用课后时间额外辅导等。并能对特困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与启发,让学生在思想领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让他们能够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尤其是对于确实有智力因素影响的学生,教师要能引导这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以及思维习惯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能够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不断地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班级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的确一点就通。但教师要能将更多的关注度转移到中等生以及学困生身上,能从尊重他人的角度教育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要给予这类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当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能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再进行补充。每个学生都想得到教师以及他人的认可,教师要能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身心需求。
在每個班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较为特殊的学生,教师不要将他们当成另类,而是要能先认同他们,可以通过与家长取得密切的联系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利用自己的言行去关心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自己。再从最基础的帮学生进行了解,让学生接受数学这门学科,并慢慢渗透,帮他们一点点进步。教师不要奢求一个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就会有很大的转变,更何况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逐步有了自我意识,甚至会出现逆反的情绪。因此,教师要能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找准教育的切入点.真挚的关爱,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更好地组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要想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可以利用较为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将学生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组,并推选出表现较为出色的学生作为组长。其次,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小组交流讨论的问题。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与参与面,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教师要能通过组与组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不同小组间学习的积极努力程度决定了整个小组的分数,这样不仅有利于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你追我赶,相互竞争,形成争先恐后的局面。还能让每个小组内部成员都会以集体荣誉感为重,充分地发挥自身所长,努力学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不仅能给予了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我能行”“我真的也能做得很好”,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结对子帮扶”的方式,让优秀生与学困生“结对捆绑”,鼓励综合能力较为优秀生当小老师,帮助优秀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也激发学困生“我也行”的尊严感,让学生懂得互帮互促进。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学是面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为了一切自己能够接触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虽然造成班级两级分化的原因很多,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能结合班情、学情、生情,有的放矢地寻找提升学困生的有效途径,并能通过自身长期的坚持与实践,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孝军.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9年07期.
[2]温新太.如何防止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分化[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20年04期.85F5188C-2F12-4496-A8B5-296BAC80B8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