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理论的健康社区营造*
2021-07-03孟丹诚徐磊青
孟丹诚,徐磊青
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健康社区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上逐渐成为了国内外聚焦的热点。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启动健康促进计划,提出健康促进的行动纲领,其中包括加强公众参与、强化社区行动,进一步促进社区健康[1]。例如:英国《国家规划导则》中提到,规划在健康福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第八章明确提出“推动健康安全社区建设”。2016年,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健康社区的建设。2019年,健康社区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这一基本原则的重要环节。
健康社区概念不断丰富。首先,健康社区强调社区中的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机结合,在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促进居民健康。比如:日本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交通环境的安全性作为健康社区重要基础,居民的体力活动依附于此[2]。以日本藤泽社区为例,日本健康社区结合智能基础设施,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能源、安全、交通、健康、社区五大方面,发展全年龄段健康社区。其中,“本地综合护理系统”,提供连锁的医疗、护理、养老和药品服务;社区中心策划并举办各类健康促进活动[3]。其次,除了支持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之外,健康社区提供积极的公共空间,促进社会互动与邻里交往、降低犯罪[4];例如:美国在《Well健康社区标准》中,提出包容、融合、弹性、强烈社会认同、高社交互动参与的社区愿景[5]。
国外的健康社区在安全智慧、社区参与、政策机制、交往合作、养老医药等方面各有侧重(图1、表1)。美国疾病预防中心指出,健康社区的营造和维护,借助政府、居民、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等多方力量,帮助社区居民形成有组织的团体,为预防疾病、保持健康而合作[6]。英国强调借助社区内生力量,营建健康社区。措施包括:强化社区组织、构建志愿者团队、加强合作与交流、保障社区服务设施的可达性与高效利用[7]。加拿大的健康社区,强调了发展模式、生态自然、人文社会与政策机制这类较为软性的场景。规划人员在推进健康社区项目落地时,与其他多学科的组织合作,发挥领导作用[8]。例如:加拿大艾尔德里以建成加拿大最健康的社区为目标,组织协调居民和各方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提高经济活力、降低医疗成本、建立老龄化友好化社会网络、构建智能社区平台等[9]。
图1 国内外健康社区内涵对比
表1 国内外健康社区标准概况
国内健康社区建设工作,主要侧重在规划技术的标准制定、实体环境提升、社会治理、理论研究四方面。例如:在规划技术集成方面,上海市在《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中,对建成环境品质提升做出了指导,室内环境、慢行系统、公共交往空间、健身空间等;同时对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等健康服务设施提出了规范要求[10]。我国城科会等单位制定的《健康社区评价标准》指出在基本功能基础上,健康社区需要提供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进行健康性能提升[11]。中国台湾的《健康社区六星计划推动方案》,包括产业发展、社福医疗、社区治安、人文教育、环境景观、环保生态6个方面[12],推动自主的社区营造模式。实体环境提升方面,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的健康社区建设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13]。社会治理方面,成都注重社区居民诉求,利用医疗卫生、健康产业、互联网+等资源,创新健康社区治理模式。成都的老城社区修补中,构建了宜居生活、文化活动、商务办公、旅游消费等社区场景模型[14]。台北某社区在长期的赋能发展中,通过专业人员介入社区健康评估,了解居民意愿;注重民间资源整合,成立了慢性病保健、妈妈读书班等社区组织;社区在抵御SARS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5]。民间多元协商,基层社区网络建立,促进了自下而上的自主建设力量。理论研究分为内涵梳理、治理制度和策略制定。从较为宏观的物质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三方面[16],到住宅、环境、设施、交通、社会、活动6个维度[17],健康社区的内涵不断细分。对健康性能展开的评估包括持续度、平衡度、品质度三方面,包含生命力、承载力、发展力、协调力、恢复力、循回力6个目标层[18]。社区治理在健康社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袁媛等人提出疫情之下,多元主体协作的健康社区治理机制[19];张天尧从制度保障、协作网络、支撑系统3个方面提出了健康社区的制度构建[20]。同时,健康社区营造的策略不再局限于对物质空间的探讨,而是围绕儿童、女性、老年人这几类特殊群体。以“全龄友好的健康社区”的主题,袁媛等人探讨了健康社区营造的策略[21-23]。
当前我国健康社区的理论与标准研究取得一定成效,较为注重物质空间的提升,对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引导有限,对运营维护体系探讨较浅,具体的营造方向不够清晰,在公共卫生、医疗资源、健康服务等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场景理论中,有研究表明,社区中健康相关的舒适物在大萧条中几乎不受影响,反映了健康是社区长期而重要的需求。社区场景一直是场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区场景反映了社区居民的集体需求,是社区新动能的方向;另一方面,借助场景理论指导社区营造将有利于塑造社区成员的特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促进社区发展。因此将场景理论运用于健康社区营造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如何在此基础上完善健康社区的内容和运营体系,满足当前人们对于健康福祉的需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有待深入探讨。因此引入场景理论的新视角,尊重既有标准、指南,探讨健康社区的营造,以期引导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设计实践。对健康社区的环境与社区中参与者的行为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健康社区的构成要素与组成场景,同时对国内外健康社区典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国内外健康社区营造内容进行差异性补充,完善健康社区的内容、运营体系。
1 场景理论及其启发作用
1.1 场景理论
后疫情时期,健康与福祉是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刚需。在既有的关于美学、活力、文化的研究之外,健康与福祉成为场景研究的新趋势。而如前文所述,健康社区当前在运营体系和营造具体方向上需要补充和完善,这与物质空间背后的社会组织形态息息相关,而场景理论为健康社区营造提供了新的视角。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Terry Nichols Clark)和丹尼尔·亚伦·西尔(Daniel Aaron Silver)等人提出场景理论(The Theory of Scenes),该理论分析城市空间研究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将文化、美学融入社会学的理论范式中[24,25]。这有助于健康社区在注重物质空间和生产实物的同时,关注其背后的社会组织形态,在当前健康社区营建中尤为必要。
场景(Scenes)是人们认同聚集的社会空间单元,涵盖特定区域中的文化、美学特征,容纳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反映着场所中的氛围情绪。而场景理论中克拉克指出,分析场景最合适的单元是社区,而不是国家、省份、民族或者城市、都市区,因为社区既可以避免过于宏观,又可以反映较大的区别[26]。因此健康社区是健康城市的“细胞工程”,更是健康场景营造的基本社会空间单元,表明场景理论运用于健康社区的合理性。由此,借助场景理论的工具和视角,将其引入健康社区营造的体系构建中,重视社会组织形态、文化活动、服务设施在引导社区居民健康行为的重要作用。
1.2 场景理论运用于健康社区营造的启发作用
1.2.1 引导居民的健康生活的行为
引导居民的健康生活的行为,这是社区的健康场景营造的目的和核心。作为场景重要构成元素的公众行为,同时也受到场景的指引作用,特定的健康场景影响着人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也为有健康需求的个体提供了引导。健康社区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多样健康需求,推动居民在一天的生活轨迹中做出健康的选择,促进居民的健康行为。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体环境提升,落实社区专业化基础设施,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
1.2.2 舒适物与社区健康生活需求相匹配
当前,人们的健康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但同时我国的空间场景应用不够丰富,相对应的设施和服务有待创新。以往的健康社区建设中,对空气、水等方面的建筑设备提升较多[27],对室内建成环境的质量与环保程度较为关注[28],而公共服务、场景设计、特殊设施等方面未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例如:部分小区内的公共空间中,健康活动设施设计缺乏专业性和数量保障。社区街道与绿地设计中,缺少基于健康心理的景观环境设计,设施置入缺少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设计;慢行系统设计欠缺不足,未能很好地激发居民在社区中的社交活动和健康活动。社区公共设施不足,适老化设计不完善,全年龄段的设施不普及,公共卫生和医疗设施不足,缺少安全和韧性的风险防范。
场景理论有助于舒适物与需求的精准匹配。舒适物(Amenities)是服务、商业中给予使用者愉悦而又具有市场价值的东西,具体可以反映在设施、活动和服务上。舒适物与人们生活需求的精准匹配,不同的舒适物元素集合,构成了多样的场景,吸引特定的人群,催生特定的价值观、文化情感。健康社区中的舒适物包括:促进健康交往的社区会客厅,提供健康食物的菜场、生鲜超市,全年龄段的健康设施,数字化智慧设施,药房等。活动设施可达性高,将激发居民使用习惯;公共环境应能主动防控健康风险,整合物联技术实现无感健康;物流配送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健康环境结合科技化产品,实现可视化联动。
图3 健康社区要素与子场景关系图
图4 健康社区子场景案例
1.2.3 内生动力与城市新动能
场景理论强调有意义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自上而下的规划背景下,健康场景培育了社区的内生动力,使得社区中的人们聚集并融合,在舒适物、特色活动的组合中形成归属感,培育自下而上的凝聚力。场景将刺激消费行为,结合文化、美学,为居民提供彼此与自我的愉悦体验空间。通过健康社区的建设,推动设施和空间升级,面向健康、卫生、运动、康养、教育、食品、卫生、种植等新业态,在社区中植入的空间界面,提供新就业机会和薪资提升,拉动城市新动能。
2 场景理论下的健康社区场景
在场景理论的视角来看,客观的舒适物和主观的价值观是可以融合统一的。场景理论运用于健康社区,将形成新的学术语言系统,将物质设施与环境与健康社区中的人群的行为方式进行紧密联系,最后完成健康价值观共生融合。
既有的健康社区运营体系中,街道办、社区党委、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运营主体,在组织、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区防疫中。场景理论中,社区运营管理强调赋权居民,让更多人进行自我完善,同时容纳更多利益相关者共同讨论,以此来实现既定目标[24]。因此在健康社区营造的运营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居民作为运营主体的能动性,发动居民与其他合作者协作参与,协调多重专业力量——从单个居住者到居民社群组建,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从固定的议程到动态的活动。
为了找到健康场景营造的具体方向,从场景构成要素的5个维度入手分析:①社区邻里:社区空间与邻里交往;②物质结构与舒适物:人们聚集的具体物质环境或者场所;③多样性的人群:所在地域的参与者,依据种族、教育、年龄、性别等多维度划分;④特色活动:符合当地特色的活动;⑤价值观和文化认同[24,25]。根据健康社区的定义和发展变化,基于我国现状,联系我国国情,运用场景理论,提出了健康社区子场景系统。根据场景要素的5个维度进行健康社区的要素转译,提出了健康社区的5类要素,并进行子场景的细分,从而在人、物质空间、行为活动、文化意义四大类空间行为的维度进行营造层面的考虑:①居民与合作者:以居民为主体的人群,以及协助健康社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人群;②社区物质空间:健康环境、健康居住、健康交通;③健康服务设施:健康服务、健康设施、健康卫生;④健康活动;⑤社区价值观念:健康社会、健康政策(图2、3、4)。
图2 场景要素的健康社区转译过程
2.1 居民与合作者
健康场景与特定的人群存在联系,其定义也取决于该地的人群。社区中的居民和参与者,是健康社区场景的核心,包括以居民为主的多个个体单位和集体。他们塑造了健康社区多样性,也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吸引了更多的潜在居民,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
2.2 居住与环境
(1)健康环境
一方面,包括空气、水、声环境、热舒适等物理环境因素。维持健康,将为其他健康场景提供基础支持,运动、精神恢复、健康饮食等[29,30]。例如,借助各项物理传感器收集社区中的动态环境信息,上传至社区大数据处理平台,及时通过各项场所营造完成对环境的维护和提升。另一方面,包括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花园和绿地、营造室内外的亲自然性场景,有益于促进健康社区的促进[31]。
(2)健康居住
包括社区规划和住宅空间。有害的建筑材料、过于拥挤的住房条件,以及危险的建筑结构将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严重威胁;不恰当的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将滋生犯罪和破坏。社区规划中考虑功能配套、环境设计和开放共享的格局,注重公共空间、绿化系统、混合开发。住宅空间中,户型上不断优化,增设防疫间,回游动线设计便于健康管控;室内设计中提升新风系统、给排水等健康设备;在健康住宅的基础上,创造减压舒适的疗愈住宅环境。
(3)健康交通
包括公共交通、总体规划、慢行交通。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体系。规划步行网格、合适的社区道路、停车系统。完善对自行车、步道的路线选择和相应设施配比与设计,纳入城市绿道规划中。完善社区物流系统设计与管控。
2.3 服务设施
(1)健康服务
健康服务包括基础项和发展项,基础项包括安全防护和食品健康,发展项旨在基础项之上,面向重点人群提供特色健康服务。健康服务通过社区公益、社区商业运转、社区帮扶等模式,成为健康产业在健康社区市场化的最后窗口。
安全防护包括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完整的安防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小区无接触入户、机器人送餐等。
食品健康分为种植、销售、教育等,例如都市农场种植、线上线下联合销售、农产品产地直销的百姓菜篮、烹饪园艺课程、高龄者餐厅等。
特色健康服务面向妇女、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提倡以个性化方式缓解特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例如:面向老年的医疗康养服务,提供运动康复和理疗康复;面向妇女儿童的女性创业项目、母婴照料、早教课程;面向中青年的理疗保健、健康产品零售推广、健康教育等。社区公共空间也可提供社区企业的孵化平台,给予在地的办公场地。
(2)健康设施
包括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智慧设施。在保障优化能源、水资源供应的基础上,提升文化设施、社区服务设施、适老适幼等设施,如亲子课堂、社区会客厅、健康图书馆、健康快闪店、儿童友好设施、安全教育设施、小型社区艺术展厅等,同时提高大数据智慧中心和智能商业设施对居民健康状况的管理与普及,当然,健康数据的收集、储存、分析与共享,将会带来隐私问题,亟待政策法律将其规范化。
(3)健康卫生
包括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精神卫生三方面。
环境卫生提倡垃圾分类、宠物管理、堆肥净化等。公共卫生是健康社区的基础保障。一方面保障全科医生在健康社区中的比例,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达性,提升较高级别医疗资源的可达性,如开展全科诊室、线上问诊、三甲医生进社区等;另一方面,借助健康设施提倡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普及智慧诊所等。通过完善心理咨询室、注重环境心理设计、鼓励邻里互助社区志愿服务来保障精神卫生。
整合周边医疗、科研、卫生资源。例如:成都金牛区枣子巷社区,毗邻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改造更新中,推动社区与医院、大学的街区开放融合,设立中医药创客馆,推动中医药养生美容、康复理疗;引入特色中医药企业品牌,包括养生火锅、中医堂等;提供社区健康档案查询,体检评估、专家问诊等;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多方参与,打造了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
2.4 健康活动
包括疗愈、交往与文化、健身。在利用健康环境的基础上,打造自然氧吧、疗愈水景等场景。借助共享书吧、社区会客厅、社区戏台、四点半课堂、创业充电站等健康设施促进交往,营造丰富的社区文化。艺术工作者可开展“童年秘密”、“认领社区花草”等活动加强居民的社区认同。健身空间和游乐场地设计上,可利用消极空间,如架空层、未开发绿地、闲置售楼部等。同时在健康交通的基础上,利用慢行步道、社区健身场馆等健康设施,融合虚拟健身设备,提倡健身共享,举办家庭竞赛、趣味竞赛等活动,促进体力锻炼。
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是健康活动场景中重要部分。例如:成都下涧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打造院坝文化大本营,举办多种蜀地特色文化——汉服、剪纸、兵器、川剧、变脸等,同时借助直播间实现线上线下文化融合。
2.5 价值观念与政策
(1)健康社会
包括社会认同、社会公平、健康韧性。挖掘社区历史文化,保护社区的工业、文化、古迹遗产,通过社区微更新,促进邻里和谐。发动退休干部和专业人士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民生调解。组织社区共同缔造,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通过社区准备、社区恢复和应急管理,以及社区生活圈的疾控管制、空间资源的弹性转换[32],保障健康社区面对突发性的卫生事件。
在面向老旧小区的健康社区建设中,利用原有的存量建筑,寻求政策支持,吸引投资者,通过空间置换或兼容,实现转型升级,平衡多元利益主体。例如:成都成华区下涧槽社区,利用原有的机车厂房等工业旧址,进行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打造邻里月台,保留工业遗址记忆的同时,为社区企业提供孵化平台,打造新场景。
(2)健康政策机制
包括管辖、恢复保护和预防、运营体系架构。推动老旧小区的改造,构建社区基金会,完成对资金的驱动。提倡居民参与,构建社区合伙人制度,通过鼓励企业与社区合作,发挥在地能动性,同时拉动社区就业。
3 健康场景分析
既有的国内外健康社区评价标准侧重点各有不同,对指导健康社区营造贡献点各异,而健康社区的9个子场景成为了统一衡量的工具,用以对国内外的健康社区营造内容差异性补充。评价标准较为客观理性地反映了,制定的单位认为健康社区需要提升和注重的方向。在当前的健康社区营造中,评价标准已经被用于作为实施者追求达到的标准。相较于国家级的规划导则、区域级的行动指南等文件,评价标准在指导健康社区的运营和实施上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作用。相比于多样化的实际项目而言,评价标准更具有宏观意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编著的《健康社区评价标准》,与美国IWBI编著的《WELL健康社区标准》有着更为成熟典型的评价指标,在指标计算上有着各自完善的体系,因此选取这两者与健康社区子场景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以《健康社区评价标准》为分析对象,标准中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6个类别分别占100分,创新类别是附加分,大于10分取10分。各指标权重和总分如下(表2)。按照前文构建的九个场景模型框架进行对比,分析其与9个场景模型的关联度(表3),由γ=Q×β计算得到《健康社区评价标准》对九个场景模型的重视度指数γ(表4)。
表2 国内版《健康社区评价标准》分数与权重
表3 国内版《健康社区评价标准》指标内涵与九个子场景对应关系
表4 国内版《健康社区评价标准》对九个子场景的重视度指数
同样的方法,得到《WELL健康社区标准》的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图5)。在《WELL 健康社区标准》中,健康环境和健康居住比重较大,其次是健康社会;在《健康社区评价标准》中,以健康环境、健康活动、健康设施为主。二者的关注焦点在于建成环境的健康导向的性能提升、依托于建成环境的社会活动。两者对健康服务、健康政策涉及较少,是由于两者都属于标准类而非指南类文件。二者差异最大的部分在与健康居住子场景,《WELL健康社区标准》对其关注度显著高于《健康社区评价标准》,这是由于《WELL健康社区标准》的研究单位对健康认证建筑、绿色认证建筑较为重视,这两个板块权重较高。
图5 健康社区子场景与既有标准对比
在既有的健康社区的标准和指南的基础上,场景理论的丰富完善,能够补充关于健康社区营造的内容,推动健康社区的可视化图景。例如:物质环境之外,健康社区中的居民不再只是“居住者”的身份,实则以消费者身份生活、工作、休憩、就医,特定健康场景中的文化健康价值因而得以关注。健康设施与健康服务将促进居民消费,带来活力和健康体验,从而带来高品质的社区发展体验。在指导社区营造时,需要在已有的标准和指南上,发展健康设施和健康服务、完善健康服务和健康政策方面的子场景。
4 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健康社区营造
通过既有的理论研究、已有标准对比研究可见,场景理论丰富了健康社区场景的人本性,推动了健康社区的理论实践,为社区营造提供了可视化的方向,对内容、运营体系的完善和思考,将促进健康社区中人的健康行为。
4.1 健康社区场景营造工具包
健康社区场景营造工具包旨在运用上述5个要素、9个子场景,基于社区中的居民和合作者的需求,激活社区中既有和潜在的舒适物,基于此开展多样的健康活动,进而形成符合健康社区的社会价值观念。健康社区的数据库包括国内外的社区营造实践案例、国内外的健康社区政策、指南、导则、评价标准等文件,为开展健康社区营建提供案例支持(图6)。
图6 健康社区场景营建工具包
(1)共商需求,共画蓝图:首先,对居民与合作者展开人群画像和基本调研。对居民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进行调查统计,以问卷调研、访谈、沙龙等形式了解居民的活动类型、健康需求、社区空间与活动满意度等。然后,对社区物质空间、社区服务设施开展调研,针对健康环境、健康居住和健康交通3个子场景,开展实体环境的品质提升,进行指标管控。同时依托新城市科学等新兴技术手段对健康服务设施进行指标评价,对健康服务、健康设施、健康卫生提出建设清单及指标管控,完善补全社区短板,满足一定范围生活圈中的合理服务设施数目和规模。
(2)共谋资源:基于居民与合作者的调研,对社区能人、社区自组织团体、社区紧密合作者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组建健康社区营造人才库。合作者包括,社区企业、公益组织、专家学者、社区规划师等。同时,基于社区物质空间、健康服务设施的调研,找到潜在的提升空间,例如社区绿地、边角料空间、闲置或者废弃的用地;整合周边临近资源发展健康社区,如医养设施、高校、公园、绿地、江河等;链接社区已有平台,如社区共创平台、议事大厅、社区协商平台等。
(3)共推健康:针对社区现实情况,营造符合不同住区类型的特色健康活动,包括健康、交往与文化、疗愈。过程中,链接已有人才库寻求人才支持,对接社区资源库寻求资源支持,挖掘健康社区数据库寻求对标案例支持。
(4)共享成果:营造过程注重公众参与监督,促进评价反馈。例如:辅助手机应用程序等技术平台,线上线下并行,收集健康社区营造过程中的意见反馈。展示营造成果,分享营造经验,丰富既有的健康社区数据库,推动健康社会、健康政策的场景营造,带动全国各省市的发展建设,促进健康社区营造体系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4.2 健康社区多元参与的运营体系
健康社区的建成离不开社区中各项组织和人群的合作,既有宏观层面的政府规划,也有自下而上的城市多元力量主导参与。在健康社区的9个子场景中,以居民和社区为核心,联合多种合作者构成了良好的多元参与模式,纳入了建筑规划等建成环境、人文社科、信息数据的专业力量,将成为健康社区推进和落实的基础保障(图7)。多元参与在场景构建中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同时,将引导居民进行健康行为的养成,推动健康社会形成。
图7 社区、居民与合作者
提倡政府主导,以此获得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逐渐引入市场化团体,商业化运作培育新业态,实现长效发展;联合社区组织,丰富文化生活,构成多元参与的合作机制。例如:成都和美小区构建社会企业社区服务站,通过管委会、社会企业明确责任,按照市场运作和公益组织的模式,建立了社区的服务网络,打造社区综合体运营新模式。
结语
分析国内健康社区研究的现状,总结国内外健康社区定义与发展历程,针对国际上前沿的健康社区关注内容、研究单位、内涵构成等方面进行对比。基于场景理论,对健康社区的物质环境与健康社区中人群的行为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借助场景理论工具转译提出健康社区的5个要素(居民与合作者、社区物质空间、健康服务设施、健康活动、社区价值观念),以及5个要素下设的9个子场景(健康环境、健康居住、健康交通、健康服务、健康设施、健康卫生、健康活动、健康社会、健康政策)。借助健康社区子场景工具,对国内外健康社区典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国内外健康社区营造内容进行差异性补充,完善健康社区的场景内容体系。对子场景的核心(居民与合作者)进行分析,提出以多元合作参与的运营体系。
健康与福祉是当前人们对于场景舒适物的强烈需求,更是社区需要在后疫情时期长期关注的方向。在未来的理论体系研究中,需要结合更多的健康社区实践成果,加强规划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在既有指南和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更好的健康社区营造导则。
图、表来源
图1、表1:基于对[2]、[4]、[5]、[8]、[11]、[12]参考文献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