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向城市发展下的绿色医疗环境设计*
2021-07-03陈奕言李瑞冬
陈奕言,李瑞冬,陈 筝
引言
目前约60%的中国人口居住在城市里,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75%[1]。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统计证据表明,城市环境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代谢类和呼吸道为主的慢性疾病[2],疲劳、压力等引发的精神类疾病[3,4]和其他各类综合健康影响[5]。为更好落实2030健康中国战略,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产业与健康服务的时代需求,应拓展当前的基础医疗服务内涵,从城市规划、建筑、景观到医疗护理的方方面面进行干预,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改变城市发展路径,转向“健康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Health Oriented Development,HOD),使健康成为组织城市功能和服务的核心价值,建立从设计健康的场所到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紧密咬合的健康发展导向谱(图1),让健康干预贯穿从健康促进到疾病预防、治愈的各个环节。
图1 健康发展导向谱
医疗环境作为城市医疗卫生与修复隔离的重要一环,有潜力成为健康导向城市发展模式的首要试点和衔接城市与公共卫生的关键窗口,在规划设计中应当尤为注意绿色康复环境的塑造,因地制宜,兼顾体验和使用,将健康相关要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医疗和城市环境。
1 社会需求推动下的健康导向城市发展
在社会需求的发展推动下,城市健康方面的职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超过 1.37 亿人,占比达到10.1%,2020年超过12%[6],老年健康服务需求由此快速增长,对医养结合、康复护理等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发展。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DGs)也明确提出了“确保各年龄的人群享有健康生活、促进健康福祉”的发展目标,其“千年发展目标”提出的 8 个总目标中有 3 个与公共卫生相关,可见健康已处于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突出位置。
在健康城市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以“花园城市”著称的新加坡经验值得学习。其发展阶段较国内更早,前沿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值得借鉴。新加坡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图2)。在近10年的发展中,新加坡人口平均年龄提高,医疗与健康产业的需求日益显著,由此引入健康导向的发展模式(Health Oriented Development, HOD)的概念,这与我国现阶段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升转变的城市发展和时代需求相吻合,值得深入借鉴和探讨。
图2 新加坡城市发展模式的四个阶段
而医疗卫生系统,作为重要的公共健康基础设施之一,是健康导向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为绿色医疗环境的设计提供支持。在城市发展模式的引导下,新加坡具有全球最便捷高效、稳健运行的医疗卫生系统之一。其采用“大健康”理念,认为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注重医疗健康产业的连续性,并强调医疗系统在提供健康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新加坡以综合医院为主要窗口,引导社区医疗与健康产业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此外,连续护理(Continuum of Care)是新加坡医疗系统在“大健康”指导下的核心理念,它是指随着时间的延续对医疗个体进行的持续护理[7],而不局限于常规的医疗救治,涉及慢性病、重急症、康复、养老等各个阶段的医疗保健,并通过公立与私立医疗的结合、医护人员的多点执业实现市场调配下资源的合理分配。新加坡医疗系统的以上特征对于我国当前医疗资源的整合和效率提升有借鉴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在出院后依旧获得恰当的连续治疗、医护指导和健康支持。
2 健康导向城市发展下的绿色医疗环境理论研究
医疗卫生系统作为健康导向城市发展的重要实施环节,不应是生命“最后的救赎”,而应当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疗环境的设计已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的实证研究及总结。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健康导向城市发展下的绿色医疗环境理论研究,其要点可概括为强化绿色接触与自然体验、促进行为影响和生活复愈及与城市环境的衔接融合三大方向,相关主要效益见表1。
表1 绿色医疗环境理论研究主要方向及效益
2.1 强化绿色接触与自然体验
提升环境中的自然暴露水平利于疾病恢复和身心健康,是塑造绿色医疗环境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视线、身体上接触自然环境要素,可产生一系列的恢复性影响,包括向更积极的情绪状态转变[8]、压力缓解与注意力恢复[9,10]、生理活动水平的积极变化[11]、更好的自我健康感知[12,13]等等。同时自然要素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恢复也有重要影响,包括对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等[24]。乌尔里希(ulrich)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保里纪念医院(Paoli Memorial Hospital)病房长达十年的实证研究[16]证明,可以看见自然窗景的病房中的病人,获得了更短的术后恢复时间及更少剂量的镇痛药服用。
2.2 促进行为影响和生活复愈
健康导向下的绿色医疗环境应恰当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帮助病人重建康复后的自主生活能力。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类健康与疾病取决于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各种因素,健康促进要从生活环境、行为等多方面努力[25]。在疾病早期若能及时给予疾病知识的介绍和病情变化征兆的告知,能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减轻恐惧心理并缓解焦虑[18,19]。而通过健康科普、自然教育等方式增强人们获得健康的资源和能力[17],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健康相关精力投入和行为,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不良习惯,促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此外,现代健康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个体应具备参与必要社会活动的能力,在老龄化愈发显著的当下,在身体康复的过程中帮助老年群体重建社会与生活的自理能力,提升社会支持感知,从而提高生命质量[20]。
2.3 与城市环境衔接融合
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之一的医疗设施与环境,需要具备更全面而广泛的城市功能。医疗环境设计可以与一些低层级的医疗功能协同考虑,以促进一体化的连续护理发展。健康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下,医疗设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单体,而成为一个综合化的城市健康综合体,与城市交通、公共空间等方面设计无缝衔接,共享公共设施[21],同时在区域环境管理方面扩大其范围和治疗任务,包括更广泛的场地、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等问题,这是未来医疗环境设计的重要趋势[23]。这种与城市共生的设计考量,也利于弱化传统医疗环境的负面感受,缓解就医人群不安、紧张的非理性情绪。
3 绿色医疗环境设计跨案例分析:不同情境下的侧重与变形
在健康导向城市发展的新环境下,医疗环境由效率和功能优先的考量,转向体验与效率并重。而在提升整体就医体验的同时,如何通过设计干预适应不同城市区域发展定位、用地条件及规划预期,可能是促进医疗环境真正融入城市发展的关键。新加坡的邱德拔医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KTPH)和黄廷芳综合医院(Ng Teng Fong General Hospital,NTFGH),是其近20年来医疗环境设计实践的优秀代表,它们位于差异明显的城市环境中,但都沿着三大主要方向,出色的回应了自身的区域发展定位。那么,它们具体使用了何种差异化的策略和干预手段?这值得深入探讨。此外,随着国外实践走向成熟,国内也开始了类似的探索,上海的徐汇南部医疗中心即为其中之一。下面在上文理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就相应的设计特征和干预方式进行探索与验证结合的跨案例分析[26,27]。
3.1 典型案例选择
在案例筛选的过程中,为保证案例的典型性和可信度[28],本文衡量了项目所在城市区域的典型性和差异性、通过满意度评价、获奖信息等评价其在同类项目中的水平,并考查了规模、容积率、病房密度、建设时期等方面的可比性,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案例研究的对象:邱德拔医院和黄廷芳综合医院。它们均由新加坡CPG咨询公司(CPG Consultants Pte Ltd)主导建设,分别是新加坡北部和西部重要的医疗保健核心,其设计均揽获国内外重要奖项。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国内主要综合医院病床入住率(Beds Occupancy Rate,BOR)及年度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邱德拔医院和黄廷芳综合医院均处于前位。同时由于新加坡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基本国情,两所医院均面临严格的用地要求,在容积率、病房密度等方面相对类似,具有较强可比性(表2)。
表2 邱德拔医院与黄廷芳综合医院基础信息对照表
而在所处的城市区位及环境方面,两所医院面临截然不同的情况。邱德拔医院所处区域与中部生态核心区域存在潜在的生态联系,同时邻近南北两个社区公园、北部重要的淡水湖义顺池塘,坐拥优质的生态景观资源;而黄廷芳综合医院位于中央商务区外最大的商业节点裕廊湖区(Jurong Lake District,JLD)、总体规划重要交通节点——裕廊东中心交通枢纽(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ITH)附近,位于新加坡高强度使用用地规划的中心。这使得有针对性的设计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3.2 邱德拔与黄廷芳综合医院:基于理论研究的跨案例分析
遵循先理论构建,后案例论证,最后基于案例的探索发现再进行理论升华的跨案例分析方法[26],我们通过跨案例的对比分析,可以对两所医院在不同情境下三大方面的设计干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经过案例关键文件档案、相关的评论、互联网检索、使用后评价(POE)报告等多种来源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归纳可以发现,依托自身区位和优势,两所医院在强化绿色接触与自然体验、促进行为影响和生活复愈及与城市环境的衔接融合三大方面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手法,做到提升整体就医体验的同时与区域城市发展紧密咬合(表3)。
表3 与区域城市发展定位紧密咬合的设计干预对照表
为最大化绿色接触与自然体验,邱德拔医院与黄廷芳综合医院的设计干预都极为有力。邱德拔医院将不同楼层的交通流线及空间全部面向庭院组织,使庭院真正成为联系整个医院环境的纽带。同时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条件,将热带植物和水景引入医院的核心庭院空间,使医院和毗邻的义顺池塘成为一个整体(图3)。庭院下沉的处理没有切断空间的连续性,同时带来静谧感,水景蜿蜒穿过一楼进入下沉庭院,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带来极佳的绿色体验。这种建筑与庭院的布局方式也利于“捕捉”盛行的北风和东南风并引入自然光线,在给病人提供舒适环境温度的同时减少了60% 的空调使用能耗[29]。
图3 围绕绿色庭院展开的建筑布局
此外,邱德拔医院也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条件,运用多重自然要素打造全覆盖、复合化的景观系统。植被选择上,整体观感并不厚重,且叶形丰富、布局富有变化,乔木分支点较高,其稀疏明亮的整体氛围避免了郁闭度过高可能产生的压抑感(图4)。室内外边界采用稀疏、不规则的种植方式,使得建筑内外的界限被模糊,同时强化了空间的限定(图5)。多层绿色走廊、屋顶花园等竖向空间的利用使KTPH作为位于密集城市环境中的开发项目,达到了3.92的绿地率,水平和垂直绿化的总面积达到医院占地面积的4倍[30]。
图4 稀疏明亮的下沉庭院空间
图5 绿色植物限定的建筑内外界面
不同于邱德拔医院,黄廷芳综合医院高强度用地使用、人流密集的区位现状,使设计团队选择通过病房与绿色要素的视线互动来实现自然体验的强化。其独特的病房设计践行“一床一窗”的设计理念,为每位患者提供了一扇窗户,同时每一扇窗户外都策略性地种植了绿色植物。透过每扇窗户可看见郁郁葱葱的绿叶和户外庭院,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恢复性环境,同时结合病床的倾斜度设计(图6)改善了通风和采光,利于杀菌和感染源控制。竖向空间利用方面,为弥补区位环境在自然条件上的不足、高密度的土地利用开发要求,黄廷芳在风扇形建筑外立面配合浅覆土植物种植,塑造垂直疗愈花园。
图6 “一床一窗”设计理念(上)及患者躺在病床上时的视角(下)图5绿色植物限定的建筑内外界面
行为影响和生活复愈方面,邱德拔医院活用周边自然资源,通过自然教育和健康生活科普,帮助病患在特殊的情境下更加关注自身及生态系统健康。淡水湖鱼类科普、药用植物展示、健康生活贴士常见于室内外环境的各个角落,将健康感受和观念以一种渐进的方式融入生活。黄廷芳综合医院则在室内外提供了促进生活复愈的实景康复训练场地。室外康复训练场地“Mobility Park”配备坡道、台阶、不同材质地面、模拟的公交、出租车和列车车厢等,旨在训练患者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如何借轮椅、通过不同材质的路面、使用不同交通工具等等(图7),使他们在回到正常生活前重新学会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好的独自安全出行。室内康复场地“Life Hub”则包含卫生间、起居室、厨房在内的三室空间,旨在帮助老年人在家中保持健康和独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图7 黄廷芳综合医院内外部的交通与功能衔接
两所医院在设计过程中也做到了与城市环境的衔接融合。邱德拔医院被作为区域绿地系统中连接相邻两个社区公园的绿色节点进行考量,并新建步道连接医院、公园与周边居住区,完善绿地网络。自然化程度极高的环境设计对于当地鸟类、蝴蝶等物种的生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与义顺社区医院的关联布局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以衔接“出院后”到“回家前”的护理真空期,帮助患者再次融入健康生活[7]。黄廷芳综合医院在此方面则充分利用了交通枢纽的区位,规划设置了一个完善的连接桥网络,通过连接桥将医院与地铁、巴士换乘、商业、零售、餐饮和娱乐等外部城市功能无缝衔接(图7)。这模糊了医院与城市的界限,将其融入城市、与城市共生,且弱化了传统医疗设施环境的紧张氛围,使其更加亲切、日常化,以减少抵触心理。同时也考虑了医院与其毗邻的裕廊社区医院间的交通,通过内部连接桥网络连接3个主要的医疗建筑大楼。在用地及规划层面,设计团队将相关健康要素融入周边用地,使单个医院建筑延伸至医疗建筑群甚至医疗产业城的概念,打造健康引导城市发展下融合医疗与健康的大综合体,与周边城市用地与功能紧密衔接。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医疗服务机构的概念和功能定位,但在国内的土地利用模式下难以落实,这可能对我国现有的用地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借鉴探讨。
3.3 国内探索:上海徐汇南部医疗中心
项目基地位于徐汇区南部地区,由于徐汇区的医疗资源分布极度不均,9所三甲医院均在北部,南部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南部医疗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周边5km内唯一一所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承担着区域医疗保健的重任。面对相对紧张的户外景观用地要求及周边有限的可利用环境资源,如何在“功能”与“体验”中取得平衡,是设计考量的重点。在初步方案中,我们借鉴新加坡的设计经验,保证建筑功能与效率的同时,将内外的交通和公共空间及高层病房均面向绿色庭院组织。由此形成了以3个绿色下沉庭院为中心的交通组织方式和景观动线(图8),以高效组织现有绿地、最大化绿色空间的健康价值。
图8 围绕3个绿色庭院组织流线及功能
而在国内卫生隔离需求的限制下,我们对新加坡主要的设计思路进行变形,将位于主要交通界面、人流量庞大的中央庭院做玻璃界面的封闭形式处理,引入层次色彩错落的自然要素,并通过自然声景、香气等方式调动感官,在促进人与自然要素视听交互的同时,尽可能隔绝人体与易引发感染自然物间的接触。由于国内气候条件的限制,无法像新加坡一样通过满铺的绿色植被实现内外环境的沟通,但设计依然希望借助灰空间界面的绿色处理、绿色元素软装等其他手段,实现绿色感受的向内渗透,做到自然可听、可见、可达。
功能层面,整体景观空间被分为下沉庭院、屋顶景观、地面核心场地和周边界面4个清晰层级,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并防止彼此干扰。3个下沉庭院作为全局的核心,为低层就诊病患及家属提供充满自然气息的疗愈空间,以及服务于医护人员的绿色户外休闲、就餐空间,同时为高层住院部患者带来高空的自然窗景;屋顶空间相对独立,于部分视野较好、空间较为充裕的屋面设置康复训练场地及精神障碍患者的活动空间;出入口前区、临街界面等地面核心区则组织主要的形象展示和鲜明的流线引导;周边使用功能较为单一的景观区域做杀菌防护的绿化处理,形成四面围合的医疗环境屏障。
总之,设计的核心诉求在于营造充满自然氛围的舒适、减压环境,并回应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提供镇静缓释、交往放松、康复训练等复合功能,通过自然教育和科普等方式积极干预使用者的情绪、免疫、社交、体力活动等,倡导健康生活。希望可为未来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结语
新的时代背景对城市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公共卫生手段已无法解决和满足城市居民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和健康服务需求。为此亟需转变城市发展路径,从全局进行调整和干预。医疗环境作为衔接城市与公共卫生的关键环节,应当率先作出表率。
随着各类研究证据的积累,近年来医疗建筑及其环境的设计思路正发生转变,愈发强调绿色自然氛围的营造,从功能效率优先转向效率和体验并重。而在具体实践中,应在提升整体就医体验的基础上,使设计回应不同城市区域发展定位、用地条件及规划预期,在不同情境下有所侧重和变形,促进医疗环境真正融入城市发展。本文以新加坡为主要研究对象,遵循探索与验证结合的跨案例研究方法[26,28],先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设计总结了健康导向城市发展下的绿色医疗环境设计要点,包括强化绿色接触与自然体验、促进行为影响和生活复愈及与城市环境的衔接融合三大方向,再结合国内外实例对三大方向具体的干预手段进行了归纳分析。局限在于理论研究总结尚不完善,仅涉及主要方向,且选择的实践案例相对有限,未能展现当前国内外的医疗环境设计全貌。后续需要更为全面的研究探讨,从而为健康导向城市发展下的绿色医疗环境设计提供参考,以充分发挥其在城市中的健康促进作用。
图、表来源
图3:改绘自新加坡Green in Future Pte Ltd网站http://greeninfuture.com/
图6:黄廷芳综合医院https://www.ntfgh.com.sg
图7:改绘自黄廷芳综合医院https://www.ntfgh.com.sg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