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校中建立健全院前急救培训体系的研究

2021-07-03白厚军刘海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学类在校生培训

童 虎,吴 迪,白厚军,刘海超

(1菏泽家政职业学院;2单县中心医院,山东 菏泽274300)

院前急救是指在伤病员送达医院之前,对其采取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我国是以医护人员作为实施院前急救的主体,但因人口基数庞大,无法满足需求,且我国民众很少有机会接触系统的院前急救培训,多数情况下无法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1]。高校大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也较强,培训效果好,进入社会后可以对周围人群起到带动作用[2-3]。因此,对高校在校生进行院前急救培训,不仅可加强自身的自救、互救能力,还可使其成为院前急救社会化的主力军,提升我国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本研究对菏泽市高校在校生的院前急救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并实施培训计划,探讨如何建立针对在校大学生院前急救能力的培训及考核体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菏泽市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根据所学专业分为医学类和非医学类两组。有效参与人数共300名,其中医学类在校生150名,男生64名,女生86名。非医学类在校生150名,男生61名,女89名。纳入标准:二年级在校生;年龄满18周岁;知情同意且自愿配合参加。参与调查学生问卷完成率100%。

1.2 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自主设计并制作的调查问卷,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学生对本研究内容的学习态度、培训前两组学生对院前急救技能的了解情况、获取方式、常见急症外伤急救及希望获得的技能等。

1.2.2培训内容及考核标准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参考院前急救培训开展相对较成熟的地区的经验,制定教学大纲与培训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板块:必备基础知识、基本急救技能和常见危重症的急救。其中必备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正常人体骨骼的组成及血管、神经、重要脏器的分布;正常人体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心率及血压等基本情况;基本急救技能方面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实践操作学时数不低于50%。常见危重症方面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突发意外情况。其中急救相关解剖学知识及中毒、溺水、触电、窒息等常见急重症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操作性强的内容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开展授课,并根据授课内容和性质分配时长。为保证培训的规范化,授课教师由医院急诊科医生、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双师型急危重症课教师担任。培训前后,共两次对两组学生进行闭卷测试及实践考核,设计试卷和评分标准,记录并分析学生成绩。考核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培训教材及《2020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表1两组常见急重症知识掌握情况[n(%)]

1.2.3培训教材及场地的选择 依据培训计划,选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涂汉军主编的《实用院前急救手册》中的胸外按压、畅通气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培训内容更贴近高校学生使用,联合本地三甲医院的一线急救科专家编写适合高校学生培训的《院前急救》教材。利用校内护理实训室设立院前急救培训场地,充分利用心肺复苏仿真模拟人、止血带、担架等丰富的教具。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的学习意愿 医学类专业在校生中,93.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院前急救相关知识培训,96.5%的学生愿意学习相关课程;非医学类专业在校生中,89.4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院前急救相关知识培训,90.79%的学生愿意学习相关课程。学生平时了解急救知识的渠道,按所占比例,依次为网络(79.56%)、电视广播(67.92%)、医护人员(67.61%)、书籍期刊(62.58%)、亲人朋友(48.11%)。大学生希望学习了解的院前急救技能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意外伤害(91.82%)、常见急症(88.05%)、创伤急救(87.11%)、心肺复苏(83.65%)及自然灾害救助(70.44%)。

2.2 学生对呼吸心跳骤停的状态识别情况 医学组识别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及无动脉搏动的正确率分别为82.6%(124/150)、53.33%(80/150)及78%(117/150);非医学组识别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及无动脉搏动的正确率分别为68.67%(103/150)、35.33%(53/150)及22%(33/150)。两组比较,医学组高于非医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常见急重症知识掌握情况 见表1。

2.4 两组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及实践考核成绩比较 培训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心肺复苏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医学组心肺复苏基础知识答题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理论知识及实践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两组理论知识及实践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笔试成绩 胸外按压 畅通气道 人工呼吸 止血包扎 固定搬运医学专业 培训前 150 73.35±14.33 72.86±13.72 72.15±14.01 73.29±15.20 70.09±14.22 73.84±14.54培训后 150 90.24±8.45 89.64±9.28 91.45±6.47 90.31±7.34 88.71±10.03 89.42±9.51非医学专业 培训前 150 60.23±16.22 58.64±15.87 60.47±14.99 59.16±13.97 60.52±14.05 63.54±15.24培训后 150 90.05±7.61 88.98±6.23 86.11±7.33 85.79±9.14 83.66±6.47 88.21±5.64

表3两组心肺复苏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在高校建立健全院前急救培训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国务院于2019年6月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鼓励中小学及高校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院前急救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是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的必然措施。

目前,我国公民的院前急救普及率偏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多元化,交通事故、火灾、地震、中毒等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跳骤停、脑出血等各种急症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且大多发生于医院以外的各种环境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是“现场第一目击者”。面对伤病者,若能在专业急救人员赶到之前,在现场对其采取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就可以为进一步的医院抢救赢得时机。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约为15%,个别大城市能达到50%,但在中国,抢救成功率不到1%[4]。究其原因,目前我国公民接受院前急救技术培训整体比例较低,有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也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5],因此院前急救技能培训的规范化和覆盖面亟待改善。

此外,我国院前急救实施主体较为单一。院前急救是由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实施院前急救的主体主要为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护人员。以菏泽市为例,根据资料显示,该市从事院前急救人员1500余人,可派急救车约150余辆,联网急救站39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急救网络。然而全市常住人口近900万,仅仅依靠现有的专业急救人员,无法满足需求。当遇到偏远、拥堵、复杂路况等情况,120急救车无法及时抵达,而目击者无法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的时候,患者可能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因此,如何在不断完善现有的官方专业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基础上,加强对普通公民院前急救能力的普及和提高,成为保障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上升及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逐渐成为支撑社会创新及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6]。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尚未开展在校生院前急救的系统性培训,导致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类的大学生对于院前急救的相关知识了解尚少。调研结果显示,医学类高校在校生的院前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非医学类学生,参加培训的比例较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非医学专业在校生的掌握情况则更不乐观,从基础知识到实践应用都极为欠缺。总之,目前的医学类及非医学类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院前急救培训重视程度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覆盖面不足,可改善的空间较大。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高素质人群,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且对院前急救知识的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在校期间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可以充分利用场地、师资等现有教学资源,降低培训成本,提高效率,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高校院前急救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 高校院前急救培训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制度体系、结构体系、方法体系、运行体系。(1)制度体系:现实生活中的急救行为,其背后往往涉及相关的法律问题。国家最新颁布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而施救者的急救行为得到了相应的法律保障。高校应在院前急救培训教学实施、资金设备的投入使用等方面制定相应规章制度。首先,高校可将院前急救培训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建立院系两级管理架构,积极鼓励专业教师任教和学生选修。其次,规定学校在急救培训方面的投入,一方面规定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将部分经费投入到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中去,规划好使用项目及金额,保障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包括师资的投入,规定一定数量的教师投入院前急救培训组织工作,确保院前急救培训工作的真正落实。(2)结构体系:依据高校所在地的医疗资源实际情况,建立多层级的架构。由于各地医疗资源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民众对急救医学的掌握程度也存在差异[4]。一级为政府相关领导部门,包括卫生部门及教育部门,主要职责为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培训活动并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同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多方力量参与院前急救培训。二级为学校及相应合作机构,如当地红十字会。学校承担培训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教材、师资、场地、设备等使用与管理。条件允许可与当地红十字会协作,参培人员考取救护员资格证,使培训更为规范。三级为系部学生管理部门以及所负责的学生社团、兴趣协会,还包括相应教辅机构,如游泳场馆、图书馆、餐厅等师生聚集区域负责人。主要职责为急救知识的宣传、参培人员招募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3)方法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教学平台、数字化模拟人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理论及实践教学效果。可施行分组教学,合理安排学时并适时开展急救模拟演练,如溺水、异物梗阻、外伤等突发场景下的急救。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做好人员安排、安保等准备工作,总结演练经验。同时,培训计划完成后组织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制定实践考核标准,重点检验学生对院前急救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4)运行体系:首先,课程设计要求目标明确,内容设计合理,教学要点细化,课程评价实用。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视频、微课。其次,应注意师资队伍培养。医学类高校可以由临床医学或护理学专业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鼓励具备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作为院前急救培训的主力军,定期到医院参与实践锻炼,提高教师团队的院前急救能力。非医学类高校可以安排体育教师、校医等先期接受培训,取得相关培训资质后承担教学任务。同时积极与当地医院、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完善师资来源。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建立学院-系部-教研室的三级管理模式,由教研室灵活安排课程及任课教师,系部协调教学过程,如场地、教具,学院监督培训过程的实施与考核。再者,应建立实训基地。校方应提供理论教学场所及必要设施来实施理论及实践教学。可设置外伤、溺水及触电等多种模拟环境,实行情景教学,贴近生活,提升教学效果。非医学类高校亦可联合红十字会等校外公益培训机构。最后,应完善经费保障。高校应将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积极拓宽培训资金筹集渠道,争取省级、市级专项经费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以各种形式支持培训工作。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是高校全方位培育人才的重要内容,可使大学生成为院前急救知识的传播者,促进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在高校建立健全院前急救培训体系可以造福社会,利在全民,其顺利开展需要高校及社会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医学类在校生培训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数说高教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