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坦村:朴素与华丽并存的古村落
2021-07-02文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塞尔江哈力克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文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塞尔江·哈力克(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 戈壁桃园 绿洲孤星——博斯坦村 图|塞尔江·哈力克 摄
有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她以“绿洲”命名,展现神秘的西域建筑特色;她藏在茫茫戈壁滩中,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她远离现代喧嚣,却富有独特的生态建筑理念。她就是新疆哈密盆地中的博斯坦村。
寻根溯源识古村
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哈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生命的气息,智慧的远古人民在这里耕地、织布并繁衍后代。哈密不仅连接着中原与西域文化,有着“西域襟喉,中华拱卫”“新疆东大门”等称号,而且自然景观星罗棋布,融南北疆特色于一地,具有“新疆缩影”之称。
博斯坦村地势低凹,是哈密地区地势最低的所在,海拔仅有 450 米。东西两侧均为浩瀚无边的戈壁荒漠,只有像骆驼刺、红柳等耐旱植物才可以在这里坚韧不拔的生长。在这样寸草不生、荒芜人烟的环境中,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穷荒绝漠鸟不飞、万啧千山梦犹懒”的意境。这里的气候以极其干热而著称,降水量低,蒸发量又很高,所以博斯坦村极度缺水,只能依靠穿村而过的一条季节性河流——白杨河和一小部分坎儿井水,来维持村内的生产、生活。
要塞古城 活态遗址
2. 白杨河边正在戏水的小男孩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 摄
博斯坦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建筑风貌保存完整,历史上她是商旅使节的歇息之所、丝绸之路的要津之地,是民族融汇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作为汉代西域根据地而修建的拉甫却克古城是新疆为数不多的汉唐时期的古城之一。这里又是东疆哈密地区的重要文化聚集区,穿村而过的白杨河两岸曾分布有丰富的文明印记,如城池要塞、寺庙佛塔、商旅驿站等,但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现仅存遗址。依托汉代古城而生的博斯坦村是目前仅存的白杨沟文化带内的活态遗产,其文化脉络从远古延续而来,甚至可追溯到神秘的古楼兰文明,没有断裂,殊为难得。
村内的道路随着地形起伏延绵不断,房屋随着地势错落有致,村落形态很自然,与白杨沟紧密依存。整个村落房屋布局由北向南成阶梯状,其中古城位于村落北侧地势较高之处,部分遗址依稀可见。文物与民居相互交融,民居院落布局因地制宜、统一且富有变化;空间环境要素众多, 景观风貌特色明晰。博斯坦村利用重要的公共建筑与历史遗迹形成村内若干开放空间,通过街巷、河流等线形要素串联,形成了有机的村落格局。
以土为根,以智为本的传统建筑
这里的建筑是活着的历史,是如烟的往事,是凝固的史诗,是灵动的艺术,更是智慧的结晶。当地维吾尔族的家族观念很强,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核心一点就是对家的眷顾、对土的依恋。土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与天地紧密相连。淳朴的村民们因地制宜,随高就低,用土建造民居。取之自然,用于自然。在这里,极具特色的生土建筑纵横交错,浓郁的民俗风情,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保留着大量而完整的历史文化记忆。
灿烂的土黄色修饰着整个村庄,与周围戈壁滩互为照应。这种土楼能够长期传承下来,自然是因为它有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原生态,遵循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模式。以土为根,以人为本,闪烁着历史上生土文化光芒的土民居,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
博斯坦村远离车水马龙,被一望无尽的荒漠围绕并孤立其中,但是它既发达又先进,处处体现出崇尚自然、追随气候的理念。
在这里可供建造房屋使用的树木少之又少,石材开采又具有难度,富有智慧的原居民使用生土掺麦草来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砌筑围墙及其他部分。这种原生态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及优越性,具有耗能低、成本低、可循环利用的优点。在夏天可以减缓热传导的速度,在冬天可以阻挡寒冷强劲的大风,给居民以良好的居住环境。虽然土怕水、怕潮湿,但在像博斯坦村这样的干旱地区,这一缺点几乎可以忽略。此外,在维护修缮时很方便,在房屋被拆除后,不会造成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是建筑材料使用之生态智慧。
3. 拉甫却克古城的黄昏 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 摄
4. 拉甫却克古城遗址 图|塞尔江·哈力克 摄
5. 文物与民居相互交融,村内道路随地形起伏蜿蜒 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 摄
6. 保存至今的传统生土建筑 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 摄
博斯坦村中东西向建筑单体的各个部分一般呈南低北高的错落关系,房间向南开设高侧窗,以便各个房间的采光和通风。高侧窗一处又会通过种植绿植的生态手法,使得房屋内部形成按季节变化而调节自身的一个独立的小气候,既能适应当地夏季炎热的气候,又能满足冬季采光和通风要求,从而给居民带来更舒适的人居环境。
生态空间——阿尔勒克
哈密地区有一个特有的建造方式——“阿尔勒克”,它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就是夹缝。顾名思义,他是夹在两排房屋中间的夹缝空间。在这个空间上方,我们往往能看到具有遮阳作用的高架棚。这种空间棚盖一般设在主厅上空,高出屋顶檐部1米左右,墙体多为土坯砖垒砌或者直接用粘土夯打而成,有许多通风散热的小孔。高架棚遮盖面积各有差异,有的全部遮盖,也有些只覆盖院子的一小部分。一般来说,为防止阳光直射到房屋墙面,尤其是墙面上的窗口,从而塑造适于活动的室内外过渡空间。
生产空间——葡萄晾房
一间间葡萄晾房体现着新疆特色建筑文化,不仅蕴含着浓厚的地域特征,而且还具有独特的人文情怀。一般农户会盖在自家房屋的屋顶上,条件好的人家会选择在位置较高、没有遮挡的荒山坡地上修建面积较大的独立式晾房。晾房四壁都不设窗户,只留一单扇门,墙体会砌成带孔洞的花格墙。葡萄晾房不光是哈密地区农民的创造,也是哈密葡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空间——传统民居
博斯坦村的民居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以及对生态空间的需要,主体建筑的门窗较小,建筑外立面简洁,不加不必要的外饰,整个建筑也只在窗洞口能看到一些蓝、绿色的直棂窗和花格窗来装饰和一定程度上的遮阳。但是室内的装饰很为精妙,体现出浓郁的西域风情。尤其是墙壁上会有各种几何图案的龛,用于放置食物和生活用具。屋内有高约30厘米,连接壁炉的土炕供人们起居,与东北大炕很相似。一般还用挂毯和石膏雕花装饰墙面,用各种花纹和刺绣装饰被子、枕头等日用品。此外,哈密维吾尔石膏花饰的艺术雕刻技法,独树一帜,在装饰艺术风格上具有浓郁的哈密特色。常见的做法有许多,比如石膏组画、石膏花带、透空石膏花等。它构图独特、花纹缜密、用色对比强烈、造型精美、装饰性强及使用面广,在我国建筑装饰手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7. 8. 从室内外角度看高侧窗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 摄
9. 阿尔勒克空间室内一角 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 摄
10. 阿尔勒克空间室外一角 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 摄
11. 盖在传统民居屋顶上的晾房图|喀普兰巴依·艾来提江 摄
12. 村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弹奏哈密木卡姆 图|塞尔江·哈力克 摄
13.14. 传统民居室内壁龛中摆放着精致的家具及各式各样的花格栅图|塞尔江·哈力克 摄
浓郁多姿的民族风情
博斯坦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文化并存且同时传播的区域,各种宗教文化在这里都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提到唱歌跳舞,木卡姆是最能够代表新疆民族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了。其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具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村内维吾尔民族各类文化遗产丰富,民族风情浓厚,尤其是艺术文化的发展别有洞天。哈密木卡姆、哈密刺绣、“麦西来甫”、摔跤比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丰富,村内居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众多,博斯坦村是哈密木卡姆直接传承人的重要所在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哈密这块绿洲养育了勤劳、质朴的哈密人民,孕育出了哈密木卡姆。哈密木卡姆是哈密维吾尔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东西方乐舞艺术在哈密交汇、融合而成的优秀成果。
结语
地理气候特征、文化形态、生活状态决定一个聚落的命运。自古以来,博斯坦村传统建筑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由生土和木材构成,而现代建筑主要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由此可知传统建筑要想传承它的特色,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造,与时俱进。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提升改造,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从而促进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传统村落不仅仅只是在物质层面上,传统民居中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营造方式上体现出他的地域特征和价值,而在原住民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当中都能找到价值。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建筑包括在内的实体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拉动当地的经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着更新产业,发掘可能要消失的无形文化等一些复杂的问题。传统的建筑文化需要保护,衬托像建筑在内的“硬文化”的民族精神风貌的无形文化也不能忽略。民族的更容易成为世界的,在践行中国梦的当下,推动非物质文化由“文化遗产”变为“文化财产”;由“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产”;以不忘本来、秉承未来的理念共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