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安,成长进行时

2021-07-01黄思卓发自河北雄安南方周末实习生魏翠翠

南方周末 2021-07-01
关键词:白洋淀新区建设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发自河北雄安 南方周末实习生 魏翠翠

白洋淀上的船夫,他们给游客一遍遍地讲述新区建设故事和雁翎队抗日武装事迹。

南方周末记者 ❘ 黄思卓 ❘ 摄

★规划师首要考虑的,不是哪里可以建设,而是哪里不能建设。“先植绿护绿,后建城,把城市轻轻放进这片蓝绿空间。”

来自首都的一些机构已在雄安次第安家。著名的“三校一院”中,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校舍已经封顶,宣武医院还在建设。

未来生活在雄安的人,抬头看不见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因为电线都被巧妙地安置在了地下。

350公里之外的张北,大风推动风机转动,这些远道而来的风电点亮了雄安的灯。

夏日蝉鸣,万亩苇海,荷花探出了尖尖角。

这里是形成于两百万年前的“华北明珠”白洋淀。就像熟悉自己的皮肤纹理一样,船夫熟悉这里的3700条沟壕和12万亩柔柔招摇的芦苇荡。他们戴着草帽,摇着小船,最爱和游客讲述小兵张嘎和雁翎队的抗日故事。

有时,他们会把木船划到北淀,久久停靠,凝望远方那些伸出千手百臂的塔吊“天团”,畅想未来新区的城市风貌。

那里是雄安的启动区,是这座四岁的年轻城市率先建设的地方。

2017年,“雄县-容城-安新”,这片约与深圳市面积相当的新区被圈了出来。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二十多万建设工人,正在这里同时推进两百余个项目。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六个生活在城市。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几乎在一张白纸上规划的雄安,被视为解决大城市病的试验田、开启中国城镇化下半场的探路者。

来自首都的机构在雄安安家

从北京西站乘坐复兴号列车一路向南,旅客们小憩一会儿,就能到达位于雄县昝岗镇的雄安站。从容城县的白洋淀站出发,每天有25趟高铁开往天津,耗时最短的只需42分钟。

地图上看,北京-雄安-天津三地连成了一个三角形。

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核心枢纽,从雄安站到大兴机场最快19分钟,到北京西站只需50分钟。

50分钟,这差不多是北京单程通勤的平均时间。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北京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通勤时间最长。不断超出规划指标的人口、居高不下的房价……这个超大型城市亟须往外疏解非首都功能。

要在华北平原圈出一块承接地,并非易事。河北拿出了13个方案,反复比对、科学论证,大清河水系冲积扇末端、毗邻白洋淀的这片土地终于被锁定。

这里几乎满足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所有条件: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都约一百公里;相对地广人稀,多年前的深圳和浦东也是类似的“一张白纸”;身处华北平原腹地,城镇化率低,可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2017年下半年起,雄安启动了一部分建设。京雄城际铁路上的雄安站,是雄安新区最早完工的建筑之一。有了雄安站、白洋淀站、白沟站组成的高铁站群和高速公路网络,雄安新区将串起京津冀、通达全国。

踏入雄安站——这座建筑面积相当于1.5个北京南站的银色建筑,旅客无需过于匆忙。“传统车站只有一层用于候车,雄安站上下层候车、中间跑火车的立体换乘模式,可容纳更多乘客休息,同时方便大家快进快出。”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王星运介绍。

候车时抬头仰望,车站屋顶的中轴是一条拉开的“光廊”,自然光轻轻落在站内清水混凝土开花柱上,呈现出天然的高级灰。这种材料被称作混凝土界的“素颜女王”,浇筑好了就能直接使用,手感顺滑,表面无需二次涂装和修饰。

若从高处俯瞰,雄安站宛如一片东西对称的荷叶,中间隆起的部分宛如一颗颗正要滚落的露珠。“荷叶”上铺设了4.2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面板,可满足站内全年的照明需求。

来自首都的一些机构已在雄安次第安家。著名的“三校一院”中,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校舍已经封顶,宣武医院还在建设之中。

从北京疏解到雄安新区的企业已经注册3756家,包括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等央企。根据规划,到2035年,一批又一批北京的高校、医院、央企总部、金融、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要相继落户。

蓝绿交织,“把城市轻轻放进去”

殷会良已做了五年“雄漂”,他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在雄安研究院的执行副院长。中规院是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总体规划等系列核心规划的编制单位,在雄安,规划师秉承的理念是:先规划、后建设。

这样的设计理念简单但难得。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少能有一块土地,可以等得起、容得下规划师们从零画起。

规划师首要考虑的,不是哪里可以建设,而是哪里不能建设。“先植绿护绿,后建城,把城市轻轻放进这片蓝绿空间。”殷会良如是形容。蓝色为水,绿色为植被,雄安的蓝绿空间要占到70%,留给建设的只有30%。

地图上看,处于雄安新区东南角的白洋淀最为醒目,大约是新区总面积的1/5。蓝色规划中,核心就是处理好“城淀”关系。

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这片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是涵养生态的“华北之肾”。当下,游人有机会看见白天鹅、大鸨等珍稀鸟类在这里栖息戏水;今后,水面的尽头,也不会有寸土必争的环湖泊商业开发和逼仄紧凑的高楼大厦。这是因为规划对“城淀”关系设定了九字原则:宜望淀、慎临淀、禁入淀。

由南向北,离白洋淀由近至远,雄安新区现在的主城区——亦称为“起步区”依次划成了三片:南淀、中苑和北城。南淀紧邻淀区,不仅控制开发建设,还要对现有的项目减量发展,沿防洪堤建设生态林带;中苑是城淀过渡空间,绝大部分作为生态公园、绿地和湿地,恢复大溵古淀;北城地势较高,是建设的核心区域。

2016年,原中规院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晓江来考察时就发现,这一地带地势低洼,当地百姓知道,盖房子不能直接就地起楼,防渗和排涝非常重要。

城市里的其他蓝色——拒马河、萍河和城市生态廊道被小心地呵护起来,形成主次分明的排涝通道。“通过科学模型,模拟起步区在不同降雨场景下的水系运行状态,选取最优方案去构建城市的排涝体系。”殷会良介绍。

大片的蓝色面积源于雄安的底色,相较而言,已有的绿色面积则显得不太够。四年前,这里森林覆盖率只有11%,国家森林城市绿化覆盖率要求是大于40%。规划者将雄安的目标提高到不低于50%,启动了“千年秀林”工程。

对市民来说,这意味着“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推开家门就是一座生态大公园”。

错落各地的绿色斑块也并非孤立,生态廊道会将它们串联起来。比如起步区中轴以北的悦容公园就呈南北走向,长方形的城市“绿心”,让人联想到纽约的中央公园。

对于做了无数园林绿化项目的中建三局来说,建设悦容公园就像在现实中还原桃花源,参考了颐和园和圆明园的设计思路,移步换景。公园包含松风园、桃花园、环翠园等9个大师园——每个园都由大师设计,也有儿童活动场、森林音乐厅等场所点缀其中。

现在,打开卫星地图可以看到,雄安已显现出鲜明的绿色。到2021年6月,雄安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30.5%。

先地下,后地上

划出蓝绿空间之后,这才轮到城市建设。但如同家庭装修的“硬装”,建设先从地下开始。

盘根错节的地下管线构建了城市血脉,多年成型的大城市里,老化的地下管线潜伏着各种安全隐患:爆炸、混流、地陷……这些老的城市病很难治理,光是征拆地上附着物就费时费力。

幸运的是,雄安不会有此困扰。

未来生活在雄安的人,抬头看不见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因为电线都被巧妙地安置在了地下。

在启动区内,一个个集装箱大小的长方体管舱正躺在地表以下的大坑里。像一节节还未串起的火车车厢,这些“集装箱”还各自散落,未来它们会彼此相连,形成一张地下管廊的网络,托举起城市的万家灯火。

越靠近城市发展核心地带,这些“集装箱”越密集。一些没建完的“集装箱”还露出内部交错的脚手架,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在其中穿梭。

今后,几乎所有的维修都能在地下空间进行,工人会通过隐蔽的检修口进入地下,穿梭于专门的电力舱、燃气舱、通信舱等。针对更复杂的电力,部分路段还细分出了高压电舱、低压电舱。

除了这些管廊,很多项目其实也将目光下移,比如中国雄安集团和中国电信共同投建的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国家电网投建的下沉庭院式河西变电站。在未来,它们的头顶将是供公众参观、休闲的展台和小公园。

防渗和排涝的问题在地下显得更为突出。有人担忧地下工程占据空间大,可能受雨水下渗或者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届时维修难度大、费用高。

为保地质结构稳定和防洪排涝安全,能抵抗200年一遇的洪灾,100年一遇的涝灾的设计方案被提出。以起步区为例,将会形成环起步区防洪水系。

15分钟生活圈

从地下走到地上,雄安没有千篇一律的“宽马路、大广场”设计,而是拥抱慢行优先、窄路密网的街区格局。

家住容城县城子村的李老汉今年64岁,做了一辈子的农民,天天和田野、蔬菜打交道,没想到在耳顺之年成了蹬电三轮通勤的上班族。

现在他在悦容公园除杂草、养护林,每听见别人喊他“李师傅”就会不好意思地摇摇手。这里马上就要竣工开园,到时他就可以带着孙子孙女纳凉游玩。

规划师们总被问及,“如何让人才留在雄安”。孩子的教育和家长的通勤是首要考虑。

放学路上的拥堵,最是“步步惊心”。

但在雄安,中小学门口设计了学径网络,学生们可以沿着河流或者穿越公园走到家门口,不必和马路车流打照面。

家长们的通勤和生活,也被容纳在一个个生活圈里。雄安按照1万人/平方公里设计了建设区,搭建了15分钟生活圈。“圈内人”可以轻松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养老照料中心、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生活圈是雄安“组团”发展的思路,深圳的华侨城和蛇口也是这种模式。在率先建设的约100平方公里的启动区,由5个组团构成。每个组团内部会实现职住融合。“团内人”不会再有每天长距离的通勤,也不会再上演雄安版天通苑、燕郊的“睡城”故事。

茶余饭后,李老汉们和“雄漂”们的话题重心,可能是围绕“团团”和“圈圈”的休闲养生或者职业机会,而不是“一环又一环”的房价。

从雄安新区刚刚设立起,周边城市就发布了严格的限购措施。从起步区规划来看,雄安会建立公共租赁房、共有产权房、市场租赁房、商品住房等多样的住房供给体系,让居住支出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严控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下转第5版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发自河北雄安 南方周末实习生 魏翠翠

◀上接第2版

“大家都对雄安抱有很大的期望,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要走出一条不依靠大规模开发房地产的新路。”殷会良说。

孪生的数字城市

这座城市还有一面“镜子”。每一寸地下和地上的建设,都能在数字平台上找到它们生长的痕迹,仿佛缔造了一个孪生的数字城市。

在这个数字城市里,即便悦容公园里的一棵树,未来都会挂上二维码“身份证”,扫一扫即可看出树的位置、种类、产地以及长势。

雄安的每个建设项目都应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前者以三维立体的图像为主,后者是整合了BIM、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看”得到历史、现状和未来,为城市现阶段的建设和未来的精细治理提供科学的可视化的支持。

通过这些“黑科技”,从来没有建设过管廊的工人也能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些什么,维修工戴上VR眼镜,调整合适的比例尺,就能看到地下每一个角落,等比例放大和缩小,检查每一颗螺丝和每一个压力表的状态。

建设中的城市里,这面“镜子”已在运行。哪个工地上的PM2.5、PM10超标,都能在数字平台上精准识别——起初,每每看到显示屏,中国电建市政项目经理高连琳就血压飙升。后来他通过栽种绿植、覆盖尘土等措施,终于把扬尘降了下来。

更多的数据汇集到了超算中心。这里的海量大数据会从不同维度形成相应的报告分析,为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提供支持。

超算中心的设计建设方是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雄安集团和中国电信共同出资。公司CTO袁晓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以智慧交通为例,超算中心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分配路面的流量,甚至为无人驾驶做准备。

当然,高速运转的数据中心会带来高耗能。城市的耗能中,每100度电就有2度用在了数据中心。

因此,贯穿雄安的电流也要极尽绿色。350公里之外的张北,大风推动风机转动,这些远道而来的风电点亮了雄安的灯。

为了打造雄安新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除了高铁站顶的那些光伏板,国家电网还建成投运了剧村220千伏变电站,张北风电从此进入雄安的枢纽变电站,未来容东片区的居民们都能用上清洁的电能。

超算中心也直接采用从10千伏高压电转换到220~240伏服务器用电,减少了电力转换的损耗,可将PUE值低到1.1以下,而工信部等部门要求是1.4以下——PUE值越接近1,表明能源使用效率越高。同时,数据中心机房产生的热量可转移给附近的商务楼使用。

对于全程参与雄安规划编制工作的殷会良来说,他期待雄安成为一个有魅力有情怀有智慧的城市,这些在规划建设中同步积累起来的绿色低碳资产和数字治理经验,将被更多城市借鉴。

白洋淀听雨阁有一副楹联:“芰荷香散烟霞外,鸥鹭风翻锦缆前。”

此刻,谁也无法下结论,这将会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可以预估的是,这是一座会自我学习的城市。和雄安的千年使命相比,规划和建设的四年,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成长期,未来则有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白洋淀新区建设
寒露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