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7-01王敏

健康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复发胃溃疡

王敏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加减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关键词:胃溃疡;脾胃虚寒型;黄芪建中汤;复发

胃溃疡是常见消化道疾病,具有反复发作、难治愈的特点,多与胃黏膜防御功能失调有关。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制等,胃溃疡发病率有所攀升[1]。脾胃虚寒型是胃溃疡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在治疗时需注意补血益气、健脾益胃。我院结合中医工作经验,为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7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6~68岁,平均(49.80±6.21)岁;病程2~11年,平均(7.89±1.26)年。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5~70岁,平均(48.92±5.43)岁;病程3~10年,平均(7.21±1.3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脾胃虚寒型中医辨证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重性疾病且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三联疗法。口服泮托拉唑(国药准字H20080292)20  mg+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22020952)0.25  g+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20003083)0.4  g,2次/d,连续服用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基础组方:黄芪25  g、陈皮10  g、桂枝10  g、白芍15  g、元胡10  g、大枣5枚、炙甘草5  g。随证加减,大便溏稀者加炒白术12  g,反胃者加党参12  g、茯苓12  g,腹痛感明显者加延胡索12  g,腹胀者加厚朴10  g。上述药材加入清水煎煮,取药汁250 ml,每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疼痛、反酸等症状消失,胃镜下溃疡面愈合;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胃镜下溃疡面缩小;无效,病情继续恶化。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好转率之和。

1.5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年龄、病程等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胃肠道疾病,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攻击因子与胃黏膜保护因子处于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胃黏膜就会失去正常的防护作用,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现代研究认为,胃溃疡的发生与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诸多因素有关,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2]。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以阿莫西林、甲硝唑为主的三联疗法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耐药率也随之升高,病菌根除率逐年下降,因此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3]。

目前胃溃疡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避免手术创伤,易被患者所接受。但是国内外报道显示,西药治疗的短期疗效较好,远期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探索更加可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中医学将胃溃疡归为“胃脘痛”范畴,与情志失调、长期劳累有直接关系,我院从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出发,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结果显示,观察组不仅治疗效果更理想,而且复发率更低。可见与单独应用三联疗法相比,在三联疗法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更好[4~5]。方中的黄芪可健脾益气,桂枝可帮助理气,白芍有助于镇痛缓急,大枣则对脾胃有补益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和胃理气的功效,对促进溃疡愈合有良好效果[6]。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饮食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时增强胃黏膜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在三联疗法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鹏妹.黄芪建中汤加减对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68-71.

[2]潘新彦.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23-25.

[3]袁继云,曹家瑋,潘立华.中医疗法对脾胃虚寒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168-169.

[4]王敬.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8):107-109.

[5]戴亚娟,费建平,顾勇清.黄芪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0):24-26.

[6]姚民武,徐兰,黄光鸿.黄芪建中汤联合合募配穴灸法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124-128.

猜你喜欢

复发胃溃疡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肥胖患者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69例再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系统治疗鼻咽癌残存或复发病变的疗效
健康教育在预防尿路结石患者复发护理中的作用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溃疡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