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技千年传匠心

2021-07-01贺转弟

美文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李峰兵马俑精益求精

贺转弟

一座木塔、一件青瓷、一把琵琶、一段说唱,藏着古老中国的技艺密码。曾几何时,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古老的技艺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工匠精神却永不过时。

术到极致方为道。《庄子·达生》中有载:“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而他在每次开始削鐻时都会斋戒七日,以求达到凝心聚神、物我相忘的境界。对当代的大国工匠来说,极致就是和机器拼精度,让“精”再精一些。怎么拼出极致?钳工顾秋亮徒手就能感知0.2丝的误差,铣工李峰在高倍显微镜下追求1微米的精确度。正是精益求精,顾秋亮把玻璃和金属窗座的安装控制在0.2丝以内,“蛟龙号”观察窗才得以承受1400吨的压力;李峰每缩小惯性导航系统1微米的变形,就能减少“长征七号”火箭数公里的轨道误差。“术到极致,近乎为道”,大国辉煌成就的背后,源自每一个细节的精准到位,也源自每一位匠人的日复一日。

兵马俑修复专家马宇,把破碎的历史一点一点地重新拼接成型,讓两千年前的兵马俑重新威武列队。秉持这种精神的匠人还有很多。一滴油,有多重?让每滴油都承载良心、天然和健康的“油哥”崔荣华;一丸药,啥分量?药丸三克,责任千斤,“这辈子就制作蜜丸”的同仁堂技师张冬梅。工匠精神落实到个人层面,就是敬业精神。

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如同故宫文物修复师一样的工匠,格物致知,无数技术工匠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

一技千年传匠心。惟愿我们能在这喧嚣的时代中怀有一颗匠心——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

指导老师:张志先

猜你喜欢

李峰兵马俑精益求精
高地上的千纸鹤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周克耀
中国出土2100年前的迷你兵马俑
社会版(五)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静翕:李峰、张广慧、陈勇劲作品展
我们都是好人
挖“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