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题目编排、内容构成及教学路径

2021-07-01欧阳晖徐晓瑛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版块练习题习题

欧阳晖 徐晓瑛

自2016年9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新版语文教材,新教材中的一些变化受到广泛关注。练习系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把统编初中七、八年级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关实践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练习系统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一、练习系统的内涵

练习系统也称作业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论新编》中提及:“练习系统又可称为作业系统或训练系统,是指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复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顺利应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学科素养,而根据学科课程与相应的教学目标,有计划、并且有针对性地设置的一系列思索与训练的内容。”[1]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学)》也提到过相应的定义,“它是教材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而专门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包括口头和书面在内的练习和实践活动等”[2]。

练习系统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地位上和功能上都是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练习系统结合了范文或单元学习内容的重点,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练习各种题型来检测自身、加强学习,另一方面让教师通过习题抓住重难点,以辅助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安排,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自启用统编语文教材以来,针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另外,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在现实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忽略课后习题,让学生完成额外的配套练习册,采用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违背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练习题设计的初衷;或学生不够重视课后习题,或解题追求套路、思维僵化,等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立足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以七、八年级为例进行切入,结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题目编排方式、内容构成及特点提出相关应用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练习系统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二、练习系统的题目编排

(一)题目数量

“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是七、八年级课后习题的主要呈现内容,现以这两个版块的题目为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题目数量上来看,七年级两册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共有160题,八年级两册语文教材的练习共有136题(数量中大题所包含的小题不另统计,都算为所从属的大题中的一题)。如表1所示:

(表1七、八年级课后练习题数量统计表)

由上表可见,八年级的课后练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对比七年级的数量皆较少。

结合教材探析可知,七年级作为小升初的第一个年级,既要承接上个学习阶段的学情特点,又要为接下来初中学段的学习要求预设铺垫,因此在练习难易程度的设置上要循序渐进,题目数量随练习难度逐渐加大而增加。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步入初中的过渡时期。

从八年级上册开始,练习系统设置了“活动·探究”单元,该单元涵盖“活动任务单”和一些系列任务,这些任务主要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展现,以此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当代实践,并在活动设计与操作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如第一单元的活动任务单囊括“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个目标任务,每个任务中都有相应的具体要求或步骤。

七年级语文教材没有“活动·探究”单元及相应任务设置要求,只是设计了位于大部分选文之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这两个模块。同时,七年级和八年级这两个年级时间上的衔接跨度相距不大,故而,七年级的题目数量较之八年级偏多但数目相差不大,题目难度也相应较小。

每个阶段的练习都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习图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选文内容及教材和教学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地设计习题数量。

(二)题目类型

立足于语文学习目标的分类方式,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的类型可分为三种:记忆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应用性练习。这三类题目类型分别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特点,培养和锻炼其在知识与技能等不同方面的能力。

识记性练习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要求以提高学生对识记操作行为的重视程度。此类练习主要指向考察學生的识记能力,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识记性知识,形成语文知识储备,夯实语文素养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为自主的语言实践运用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例如:“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4]“朗读并背诵课文。”[5]“背诵这五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6]新教材中“读读写写”栏目也是此类练习,主要让学生在平时训练中积累词汇,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后多读多写,积累语言,从而为达到更难、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标准奠定基础。

理解性练习主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语句、段落、篇目等语文知识,包括分析语句、领会内容、评鉴赏析等类型的练习题目。如:“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7]“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8]“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地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9]“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了‘脚下的石?”[10]此类练习不仅要理解字词句意,还要把握其中的情感色彩。同时,在段落的理解上要着眼文章整体来划分层次,理解段意和表达效果,了解段落之间的联系,联系全文品读,甚至有时要结合该选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经历进行合理解读。

应用性练习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比如阅读、写作等,此类题目意在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鼓励课外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阅读习惯。例如:“除了毛泽东,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等。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小组交流;白求恩大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11]“课外翻阅绘画版《山海经》,试着查找关于‘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地牛等的文字或配图,看看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12]“‘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还有一些文章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序》。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加深对鲁迅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13]“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还可以对照这首诗,延伸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曾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14]写作类的练习有仿写句式、改写句子和撰写片段等。例如:“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15]“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16]根据文章内容画路线图、制表或画思维导图也是此类练习,如,“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17]另外,一些实践活动练习也是应用性练习,如分组展开一场竞赛,“举办以小组为单位的诗歌朗诵比赛。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认真练习,在班上展示。”[18]

三、练习系统的内容构成及特点

(一)练习系统的内容构成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是由“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文诵读”这九个版块所构成的。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新教材新增了“预习”版块,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和引导学生关注重点段落,把握课文大意,全面系统地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学习要点,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预习效果。

“思考探究”,可以辅助学生复习重要知识并检测自身的学习效果。该版块促进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课后练习题中有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的题目,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重难点,理清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积累拓展”,不仅帮助学生积累课本知识,而且还有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让学生自主查阅学习,开拓知识面,并将文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結合。在做练习题时不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其“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锻炼实践能力。

“读读写写”版块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该版块的内容可巩固学生读、写的语文基本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石”,对促进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的意义不可忽视。

“口语交际”注重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在练习中要求学生讲述、复述、演讲某些内容等,让学生学习说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名著导读”要求学生完成特定的阅读任务,学习阅读技巧,如学习如何批注、鉴赏方法、精读和跳读等,侧重于学生读书方法的训练,为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落实奠定基础。

“课外古诗文诵读”,不同于背诵,这个版块更侧重于感受古诗文的韵律,品味古诗文的情趣,教材中每册设置两次,共八首古诗文。

练习系统的各个版块内容都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师生都要改变忽视或轻视习题作用的固有思维,充分利用好练习题,有效提高习题使用率和教学效果。

(二)练习系统的特点

1.引导性

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不论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具有引导性作用。如对于学生,有对读书方法的指导,包括朗读、精读、品析精彩语句等;还有对学习习惯的引导,如养成做批注的学习习惯,摘抄好词好句,加强记忆。练习系统的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主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初中生在注意力和记忆力方面都处在黄金时期,除却基础知识的记忆之外,练习系统适当增加了更具难度的练习来促进他们的知识获得与能力提高,设计了探究性练习,让学生在思想、思维、意志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注重自我个性,生理发展趋向成人化,但他们在思想上仍不成熟,思维方面也是如此,练习系统在设置上加强了学生精神方面的建设,相应的练习题关注文本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另外,初中生还未完全脱离家庭,对社会现实认识不够,练习题的设计也更多地把关注点投入探究与文本相关的现实问题中,指引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丰富生活体验。

2.开放性

“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版块共同促进了练习系统内部知识的紧密性,突出单元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同时也倡导其多与他人一起合作,共同探究语文问题,交流与研讨学习主题,从中汲取他人优点,弥补自身不足。初中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比较感性,他们愿意向他人展现自我,渴望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希望获得他人的鼓励与表扬,因此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在设计时注重练习的活动性与合作性,在相互合作中提升自我,建立良好的自我体悟环境。为了适应人才多样化发展的需求,练习系统精选题目,设计了多样、开放和有序的习题,促进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发展各自学习特长和个性。

3.多样性

从数量和类型上看,练习不仅要考察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让学生结合实际,阐述个人的理解与看法,或分组讨论,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体现了练习系统的多样性。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巩固知识,有利于夯实基础,锻炼语文基础技能。如对文中写景的句子进行赏析类的习题,既能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景物描写方法的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并以范文为例学习写作方法,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教学路径

(一)教师要充分利用练习题“教”的价值

结合现实,灵活运用。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四个新理念,在使用练习系统时应充分融入这四个新理念,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运用“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版块时可以多给机会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分小组来共同讨论交流,培养团队意识,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切忌模式化教学,在使用练习系统时要注意课堂氛围,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运用。另外,对练习题的使用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练习题应追求质量,反对采用题海战术来追求教学效果。要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更加全面地展现练习内容,增强趣味,激发兴趣,加深印象。并且,教师应及时结合新课标观念,提高练习系统的使用效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区分类型,针对教学。不同练习题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语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聆听、说话、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教学不仅仅只是书本知识的教学,还要把这些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练习系统的使用要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如对生僻字词、易错字词、形近字词的学习,题型设置可以多样化,从而加深印象。在考察这类基础知识时,应注重训练能力的梯度性,由简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注重练习系统的实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能的转化,将文本知识运用到现实实践中去,巩固语文基础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区别对待题目类型,调整教学侧重点,如在讲解识记性题型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题目数量,通过加大训练频率来加强学生记忆,巩固知识点,但对应用性练习不能简单靠题目数量来追求学习效果,而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融入课堂,注重引导。作为教育事业的一线工作者,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新教材中练习系统的变化和革新,从而不断完善和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习题来引导对课文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把教材习题当作单纯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作答再讲解。教材习题对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练习系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中结合习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要充分发挥练习题“学”的功能

利用课前习题,做好预习工作。学生要加强对习题的使用率,注重思想情感熏陶和基础能力练习,以提高他们的个性和思想方面的综合素质。注重预习工作,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新教材中练习系统设置了“预习”版块,是以提问的方式体现的。学生通过“预习”版块中的作者生平事迹和文章创作的背景故事介绍,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作品,形成对作品更为深刻和全面的印象。学生要充分利用习题进行预习,以便形成初步的选文逻辑脉络,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文本所塑造的形象的直觉体验,运用联想和想象,根据自身的感受和理解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解构课后习题,加深文本理解。学生在运用教材习题的方式上要突破死板的惯常操作序列,在课堂结束后通过习题的灵活运用来检测自身对文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找出自身学习中对文本理解的不足之处,巩固知识点,从而促进知能的转化。在解构习题时应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整合和归纳,由此找出解决方法,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加强对习题的迁移应用和转换,挖掘课后习题隐含的内容,客观、系统地梳理与剖析课后习题,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研讨重点习题,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學生要加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索研究等学习方法的训练,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认识到教材习题的重要性,不能以一种被动接受的心态,在做习题时只是专注完成教师要求的部分或是与考试相关的部分,而要培养主动意识,重视习题的利用。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有效的。要立足当下,针对重点习题,结合课程理念和教材文本展开交流和研讨,仔细推敲,敢于表达独到的见解,建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促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教材可以说是编者与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推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们深入了解到练习系统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与以往语文教材版本相比较而言,体现出了新的特点。基于此,教育事业的一线工作者更需要全面地理解并把握教材,用好练习系统,学生也要主动积极合理地使用练习系统,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注释: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2]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77页。

[3][7][11][16]见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4页,第4页,第68页,第75页。

[4][8][12][18]见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97页,第55页,第55页,第30页。

[5][6][9][13][15]见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53页,第120页,第76页,第28页,第57页。

[10][14][17]见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98页,第15页,第62页。

本文系2020年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统编本初中语文练习系统研究”(编号:SZUSYYW2020-1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欧阳晖)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徐晓瑛)江西省乐平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版块练习题习题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
暑假趣味练习题(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