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台市小麦播期与播量比较分析试验

2021-07-01杨玉萍薛根祥王国平郜微微花劲蒋维银张绿林赵小红

科学种养 2021年3期
关键词:播期播量土质

杨玉萍 薛根祥 王国平 郜微微 花劲 蒋维银 张绿林 赵小红

摘要: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选择典型地块,开展小麦不同播期和播量试验,考察出苗时间、基本苗数、越冬总茎蘖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对照往年高产田块的越冬总茎蘖数,选择合适的播期与播量,既可以保证基本苗充足,避免群体过高徒长,又可以节省用种,利于培育壮苗,为翌年足穗高产打下基础。结果表明:播期与播量、土壤类型与播量密切相关。在茬口允许的情况下,沿海沙壤土区适宜播种时间在10月21日至11月21日,最适播期为11月2~8日,最适播量为10千克/亩;西部里下河黏土区播种适期在10月17日至11月18日,最适播期为10月29日至11月4日,最适播量为10.5千克/亩。

关键词:播期;播量;土质

近些年江苏省东台市的小麦种植面积达69万亩,年产量26.9万吨,由于秸秆还田深耕不足和种植习惯的原因,种植户担心出苗不全、苗不足,用种量不断增多,少的田块15千克/亩,多的田块高达30千克/亩,普遍出现过量播种、基本苗过多、生长偏旺、分蘖增多、苗势变弱、容易滋生病虫害、徒耗肥料等现象,不仅不利于培育壮苗,还容易出现冻害,从而影响有效成穗。通过开展不同土壤、不同播期、不同播量试验,调查小麦出苗时间、基本苗数、越冬总茎蘖数,分析出不同土壤类型的最适播期、最适播量。生产中按照茬口安排播期,选择相应的播量,在满足基本苗的前提下,节约用种,培育壮苗,搭建合理的小麦越冬群体,为夺取高产打好苗期基础。

一、材料与方法

1. 供试品种

扬麦23由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培育,为东台市小麦当家品种,种植面积约27万亩。扬麦23属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绿色,生长旺盛;株高84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平均亩穗数32.4万穗,穗粒数39.4粒,千粒重37.7克。

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安排在东台市金东台农场7号田、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河东田块,分别为典型的东部沿海沙壤土和里下河地区黏土。试验田块面积皆为8 775米2(13.16亩),设置45个小区,每小区195米2(0.29亩),长3.9米×宽50米,排水沟宽0.3米,畈面净宽3.6 米,采用机械条播,行距0.18 米。前茬皆为水稻,金东台农场田块10月3日收获,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田块10月5日收获。

3. 试验处理

本試验共设15个播期,前10个播期间隔3天,后5个播期间隔5天,时间跨度55天,基本覆盖全市小麦播种期。每个播期设置3个用种量,分别为T-1、T、T+0.5,单位为千克/亩。前10个播期,每间隔1个播期,用种量增加0.5千克/亩;后5个播期,每间隔1个播期,用种量增加1千克/亩。东部沿海地区10月15日开始播种,西部里下河地区10月17日开始播种,初期播量皆为7.5 千克/亩。详见表1和表2。

为保证试验的客观性,每个播期在播种前1天进行耕翻、旋平、开墒沟,第二天播种,其余田块保持原貌。为保证试验的一致性,所有小区播种采用同一播种机具,调节好株、行距后不再调整。每个播期计算播量,播种深度为4厘米。

4. 栽培管理与观察记载

不同田块施用相同基肥,每亩施入45%三元复合肥(N∶P2O5∶K2O =15∶18∶12)25 千克、尿素10千克,播种时采用侧深施肥。

播种后3天开始考察,记录出苗时间;齐苗后3天内考察基本苗,即未形成第一个分蘖。东部沿海地区沙壤土小区12月21日(冬至日)考察总茎蘖数,西部里下河地区黏壤土小区12月23日考察总茎蘖数。

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播期对出苗时间的影响

对各播期出苗时间的长短进行统计分析(因墒情不可精确控制,不考虑墒情影响,所有试验均没有浇水):播期越迟出苗时间越长,12月8日播种的出苗时间最迟,长达13天,11月16日之前,出苗时间为4~7天,无明显差异;11月20日之后播种的,出苗时间明显变长,皆为8天以上。出苗时间与播期有关,与播量无关;沙壤土小区出苗时间比黏壤土小区短1~2天。详见表3和表4。

2. 不同播期播量对基本苗数和成苗率的影响

在不同播期播量出苗后3天,考察基本苗数,统计分析得出,基本苗数与播量呈正相关,播量越大基本苗数越多。详见表5和表6。

播期越早成苗率越高,沙壤土小区10月18日播种、播量8千克的小区成苗率最高,达到85.49%,黏壤土小区12月8日播种、播量16千克的成苗率仅为71.39%,成苗率=基本苗×千粒重/播量;相近播期之间比较,沙壤土小区的成苗率高于西部里下河地区黏壤土小区。详见表7和表8。

3. 不同播期播量对总茎蘖数的影响

对不同播期、播量小麦总茎蘖数进行统计分析,东部沿海地区沙壤土小区小麦总茎蘖数最高的是10月24日播种的小区,为47.27万株/亩;最低的是 12月6日播种的小区,为32.77万株/亩。西部里下河地区黏壤土小区小麦总茎蘖数最高的是10月23日播种的小区,为46.94万株/亩;最低的是12月8日播种的小区,为31.94万株/亩。10月23日前,西部里下河地区黏壤土小区小麦总茎蘖数稍高于东部沿海地区沙壤土小区,10月23日后小麦总茎蘖数东部沿海地区高于西部里下河地区,故西部里下河地区黏壤土小区的小麦,只要茬口允许,建议早播。根据往年考察记录,目标产量400千克以上的田块,小麦的越冬总茎蘖数以 40万为宜、不少于36万,东部沿海地区沙壤土小区播种适期为11月21日前,最适播期为11月2~8日;西部里下河地区黏壤土小区播种适期为11月18日前,最适播期为10月29日至11月4日。同播期不同播量之间,总茎蘖数无显著差异,建议采用最低播量。详见表9和表10。

三、小结

播期和播量是影响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早播促进冬前生长发育,晚播则减慢前期生长,降低单株分蘖,易造成群体不足,进而影响产量。对某个特定的小麦品种而言,确定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确保夺得高产的前提条件。本试验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沙壤土小区播期11月2~8日、播量为10千克/亩时,能取得合适的越冬总茎蘖数;西部里下河地区黏壤土小区播期为10月29日至11月4日、播量为10.5千克/亩时,能取得合适的越冬总茎蘖数。这说明在早播情况下小麦单株分蘖能力强,有利于产量形成;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当增加播量,提高主茎成穗率,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猜你喜欢

播期播量土质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