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模式创新与实践刍议

2021-07-01陈岩

教育界·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网络教研实践创新

陈岩

【摘要】网络教研是一种新型教研形式,现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网络教研是提升整体教研成效的重要举措,为参研教职人员进行终身学习提供了发展机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网络教研活动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小学数学网络教研的优势、现存问题及几类常见的网络教研模式,最后总结了有效的实践操作方案,希望借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助力网络教研工作持续推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创新;实践

网络教研主要是指借助网络技术来进行研究、学习、交流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给小学数学教研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外部环境基础。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凭借互联网平台的强有力支撑,网络教研必定会成为教学主流。

一、网络教研活动基本特征分析

网络教研讨论按照一定目的,由部分带头人牵线、引领且提供教研所需资源和教研方法,以提升学科教研方面的知识及技能等,并在此基础上谋求综合性发展。网络教研平台具备虚拟性特点,突破了传统教研模式的束缚,也超越了传统教研的成长体验,同时为讨论、交流、互动的开展打开了一扇大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一)知识对象的数字化与信息化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高速发展,信息资源库的功能非常引人注目,传统静态文本转变为文、声、像一体化样态,再借助互联网编辑,实现内容数字化和内容信息化转变。参与教研活动的教职工,利用互联网收集和整理资料,使教科研资源变得图文并茂、形声兼具,同时,结合多样化教科研资源,构筑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教科研信息结构体系。

(二)教研讨论行为的交互性特点

在网络教研活动中,参与其中的教师可以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習和提升自身能力。教师和教师之间可以基于一个教研主题展开研讨,以自己的理解去阐述处理问题的不同想法。教师们进行了思维碰撞与互相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研讨论行为的团队协作特点

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所有教师因为相同的科研目的而组成团队,一起实现教科研目标。这会使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发挥各自所长,相互取长补短,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小学数学网络教研的优势分析

从目前网络教研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首先,网络教研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教研平台,教师可在平台上借鉴其他教师经验,去糟取精、博采众长,从而深度拓宽教学视野。而后教师也会陆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且不断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成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遇到困难,最为常见的就是面对一些数学难题,当教师模棱两可且不知如何处理时,可借助网络教研平台来寻找处理问题的方法。因此,网络教研能潜移默化地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网络教研实现了数学教学资源共享。数学教师可通过网络教研平台来获取多元化教学资源,与此同时,网络教研平台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资料的来源途径得以拓宽。教师按照具体教学内容去启发和引导学生,要求学生按照线索从网络上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课本内容的延展。

最后,网络教研不仅让师生交流变得更加融洽,也让教师和专家之间的沟通更加密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生互动频率。此外,网络教研模式的出现消除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推动了教师、专家、学生间的交流,让数学教研行为变得更正规,让教研思维变得更活跃,并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向着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

三、当前小学数学网络教研组织和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首先,观念守旧。(1)很多教师思想陈旧,对网络文化的认同感普遍偏低,也不能准确认识网络教研的功能,认为网络教研就是走形式,实际作用很小,和传统教研不可相提并论;(2)有些教师认为网络教研好处很多,但社会各界对网络教研议论纷纷,认为对网络教研不必深入研究;(3)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人们习惯以升学率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效果,所以学校就迎合这种需求,以分数为重点,导致教学和研究脱节严重。

其次,经费不足。第一是校园网络。校园网络具有校园局域网功能,所以学校需要联网,并保障网络畅通,构筑校园专属网站;第二是基本硬件。以办公室电脑为主,电脑安装诸多办公软件,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第三是教师要人手一台电脑和宽带设备。纵观各校现状可知,很多学校其他方面的经费投入还有待补齐,不受学校和教师重视的网络教研的经费投入就更为困难,况且网络教研项目所需费用不是个小数目。

最后,科研意识匮乏。在具体教学实践工作中,很多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意识明显不足,有的害怕变革,有的怕影响升学率,有的担心受领导职责,有的怕家长埋怨,所以他们会放弃搞网络教研。部分教师观念错误,认为网络教研不是小学教师的责任,应由教育专家和学者去操作,仅凭小学教师的实力难以做好。还有的教师抱着“网络科研无用论”的观念和态度,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搞科研别无他用,没有任何意义。正因上述错误理念的存在,小学网络科研工作进展缓慢。

四、基于网络环境的几类常用数学教研模式分析

(一)微信群

建立微信群聊,号召有同样科研要求的同年级数学教师参与其中,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整理和汇总与数学教科研相关的话题后进行探讨,发挥所有参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常用的一种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教研模式必须由一位有能力的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不能让数学教科研活动失去意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和话题的整理工作。此活动存在限制,就是所有参与教师务必同时在线方可参与互动,这可以通过博客群的形式等进行内容填补。

(二)博客群、微博话题、微信公众号

博客群是博客管理、组织的一种形式。博客站点会以“群”的形式进行博客收集,然后推出同一类型文章加以展示,或是对某一主题展开讨论;还可以组建微博话题和创建公众号,各教职人员可在平台上发表文章,有异议或是有补充的都可在话题下方留言。

(三)BBS

教师可在网络论坛上展示各种话题,进入论坛之后便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研讨。此模块不受时间限制,只要教师进入论坛后搜索相关发帖,就可以进行讨论。很多教科研活动均可在BBS上创建教科研平台。

(四)电子邮箱

每位教研组成员拥有一个私人邮箱,通过邮箱收发邮件。参与教研活动的数学教师可通过邮箱交流从网上获取的各类教学文本信息、图像资料及视频素材等,既方便又快捷。

五、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方案分析

(一)思维转变

在网络教研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位置和应发挥的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自觉转换角色。此外,教师要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角色转变,而是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及教学手段等的转变。

实践教学环节:第一,确定好教学目标,将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上;第二,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将科学技术顺势引入课堂,然后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第三,活用教学资源,将网络资源为己所用,认真挑选好的教学资源,然后进行加工和设计,最后付诸课堂实践;第四,要不断革新自身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正向引导学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1]。

(二)方法創新

网络教研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新型教学技术,让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让复杂知识变得简单化,促进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圆形的变换”时,数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圆形旋转、平移及对称等变化状态,而后辅以详细的变换关系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又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实例,借助影像资料展现相关概念,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三)知识拓展

在网络教研模式下,数学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拓展教学资源,和其他教师及专家等分享授课经验,推动小学数学资源高效共享。数学教师可通过校园网和公众号等平台,将自己的教学课件上传,在线解答疑问;学校也要发力,按照教研实情创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然后开放平台,实现师生共享。

综上所述,网络教育凭借信息技术的支撑,在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的同时,推动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此同时,信息化交流研究平台的出现,为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教学管理的完善提供了便利。将网络教研和学科教学相融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师生交流变得愈加融洽。因此,数学教师要认识到网络教研的好处,做好学生的引领者和辅助者,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丁洁.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好家长,2018(50):57.

猜你喜欢

网络教研实践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