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掐尖”到“摇号”:破解教育公平难题的有效探索

2021-07-01谢先军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5期
关键词:摇号民办学校公办

谢先军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校友基礎教育家协会秘书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儿童专委会副秘书长,长期关注基础教育,专注研究青少年“爱的教育”,提出并倡导“用爱唤醒生命”的教育理念。

今年秋季,武汉市90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迎来22.6万名新生。其中,全市35所民办学校预计招生1.74万人。5月13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布《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采用考试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者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提前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者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公办学校招生政策较往年保持不变,民办学校招生方式发生调整。根据政策,今年全市民办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提前招生,不得“掐尖”,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采取电脑派位方式招生。武汉市对民办学校招生政策的调整,既是武汉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具体要求。

近些年,民办中小学因自身办学机制较为灵活,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知名的民办初中一度实施自主招生政策,采取考试等方式“掐尖”优录学生。这一现象,客观上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破坏了教育生态,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武汉市最新的“小升初”招生方案,从表面上看只是一次政策的变化,但实际上隐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望,是武汉市破解教育公平难题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其目的是平衡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实施“小升初”民办初中“摇号”政策,武汉市并非首例,北京、上海、南京等20多个省市地区已率先实施。教育公平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摇号”政策是一种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探索,客观上也对社会环境、公办初中、民办初中提出新的挑战。

其一,对社会环境而言,面临如何理性看待“摇号”,重拾教育公平理念的挑战。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教育终究是一个“慢活儿”,“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均违背了教育规律。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摇号”只是一种机会的公平,不是成功的“保险箱”,绝不能把孩子的前途寄托在“摇号”上。

其二,对公办初中而言,面临如何满足优质生源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的挑战。优质生源进入公办初中后,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师资、高效课堂,学生不能得到精心培养,也是一种不公平。因此,如何提升公办初中的办学水平,是摆在教育主管部门和一线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学校如果不能将优质生源培养出来,也必将伤害优质生源家长的期待。公办初中应认真研判学情,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其三,对民办初中而言,面临分层教学、错层教学的新挑战。“摇号”政策必将导致民办初中生源结构的变化,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全面提升也是新的课题。民办初中不仅要关注拔尖学生的培养,还要关注普通学生和基础薄弱学生的成长。一个都不能掉队,“有教无类”应成为一种教育常态。

任何一次教育变革,都会伴随着阵痛,但只要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阵痛就是值得的,因为风雨过后的彩虹将会更加绚烂!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摇号民办学校公办
209亿!广州第二批集中供地完成,再现摇号地块!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摇号”的实质——三论“合理定价抽取评审法”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深圳车牌首次摇号 纯电动车指标遇冷
进一步改善民办学校教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