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马上就办、担当尽责”长效机制 加强国有企业机关作风建设
2021-07-01侯发波王承瑄
侯发波 王承瑄
面对新常态、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如何聚焦“质量、效率、担当”是国有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对机关作风的大力整顿,使机关人员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实践表明,只有充分认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马上就办、担当尽责”长效机制,切实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紧迫任务和永恒主题抓实抓好,才能真正打造“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机关形象。
抓学习 增强“马上就办、担当尽责”的责任意识
一是理论学习强思想。通过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上级公司党委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切实解决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增强机关干部员工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
二是宣传教育提素质。把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贯穿于机关干部员工教育全过程。教育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业绩观,把“马上就办、担当尽责”的理念融入到“干部修身计划”“四德”工程建设、“廉洁道德讲堂”,将“重在‘马上、贵在‘办好,重在常态、贵在办实”的思想认知作为机关干部员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机关干部员工始终把组织的重托和自己的职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三是对照查摆再提高。采取“领导提、自己找、认真听”的方式,要求机关干部员工“对照岗位工作标准,查看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对照上级组织要求,查看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对照石油工业传统,查看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对照部门职能职责,查看业务流程和协同配合;对照生产一线诉求,查看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开展自查、评比、考核,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成果亮点,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岗位问责,促进机关工作人员自觉摆脱散漫的工作状态,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干部员工的行动自觉。
抓队伍 提高“马上就办、担当尽责”的能力水平
一是业务学习提升能力。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努力克服学习目标空虚化、学习形式表面化、学习内容不消化等问题。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岗位练兵活动,坚持领导带头领学、支部集中讲学、党员个人自学、现场实地践学,进一步强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对专业知识、业务流程、政策法规的学习,做到精通必备的、掌握相关的、了解专业的,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机关干部员工攻坚克难、破题闯关的动力和勇气,转化为谋划企业改革发展、提质增效的思路和措施。
二是履行职责转变作风。聚焦岗位职责落实,实施对标管理,坚决推行一趟办结制、首问负责制、AB岗位制,将态度好、水平优、效率高作为建言办事的标准。坚持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优则优、能快则快”的要求,完善《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站在服务对象角度考虑,明确办事条件,优化办事流程,严控办事弹性,落实服务承诺,在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杜绝人为随意设置工作环节、增设标准条件,坚决让“马上办”“我来办”落实在行动中。
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和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对于基层上报的问题,按照“大事速办、小事即办、急事先办”的原则,坚持现场办公、当场办理。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严的精神、实的举措,定期组织问题会诊,实时跟踪工作进度,对前期办理的事项进行“回头看”,着力解决精神不振、干劲不足等突出问题,增强机关干部员工谋划工作、推动落实、协作共事能力,使机关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职能作用发挥更加突出、工作运转更加高效。
抓落实 构建“马上就办、担当尽责”的服务环境
一是跟进一线帮促。弘扬“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等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做到工作安排超前,协调督导深入现场更务实,帮促解难紧跟动态更迅速,贯彻落实步调一致更彻底,以实际行动践行“一线工作法”。聚焦企业党政重点工作,紧密围绕提质增效、生产任务、安全环保、依法合规、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等工作目标,深入到困难大、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把脉问诊”。认真听取基层的意见建议,帮助基层出主意、想办法,真正做到人在一线、心在基层。努力解决生产现场和队伍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发挥好“带头羊”“领头雁”作用。
二是高效服务提质。根据部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加强对调研情况的分析研究,聚焦党的建设、勘探开发、安全生产、提质增效、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症结吃透,增强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热心关注、热情回应涉及员工利益、生产应急等突出问题,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避免不接地气的“空中政策”和相互打架的“本位政策”,增強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防止和杜绝“问题循环”。
三是统筹协调聚力。坚持机关工作“一盘棋”思想,做到“眼睛向内”“刀刃向内”,主动打破各部门“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主动认领问题,主动请缨挂帅,建立业务关联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关联业务的协调沟通和有效跟进,从整体利益、整体形象出发,做到相互支撑、相互补位,不让服务对象在“有关部门”之间来回“跑趟趟”,做到“基层报告、部门报到”,用“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实际行动赢得员工群众的点赞和好评。
抓整改 涵养“马上就办、担当尽责”的工作作风
一是聚焦问题抓整改。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在权力运用上做“减法”,主动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改变工作布置多、具体落实少、检查不到位、质量不够高的问题。采取“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制定着眼长远的发展规划,注意纠正层层听汇报、大范围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工作指导注重从“一味挑毛病、随意发号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
二是调研整改促提高。通过走访群众、会议座谈、征集意见等方式,机关干部员工作风状况、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改进意见进行调研,形成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报告。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全力推动整改落实。建立部门和个人问题清单,从机制体制、思想源头、能力作风等方面分析原因,实施台账式管理,做到解决一件、“销号”一件,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是转变观念抓落实。转变观念,根据部门工作职能特点,进一步厘清“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对每项工作定责任、定要求并且细化到每个部门和员工身上,认真处理部门协同工作,及时回应基层员工诉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抓落实,善于超前谋划、勇于创新求变,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营造敢于设想、敢于建言、敢于指正的良好工作氛围,将“金点子”建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监督、有创意、有实效。
抓监督 确保“马上就办、担当尽责”的工作实效
一是严格约束树形象。倡导文明诚信、爱岗敬业的价值观念,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规范部门行为,严明工作纪律,强化内部管理,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科室创建活动,努力营造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团结干事的民主环境。根据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能,积极发挥全员能动性,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合规管理谋发展。自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合规”责任制,主动把合规管理延伸到日常管理各个环节,强化对本系统的监督管理,培养按流程操作、按制度办事的习惯,杜绝选择性执行制度、技术性规避流程等不良现象。强化“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要求,面对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形成抓好工作质量的良好习惯,有效防范违纪违规问题发生。
三是细化管控求实效。加大纪律作风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明察暗访、电子监控检查、群众走访等多种方式,对乱作为、慢作为、纪律松散、精神不振等“庸懒散浮拖”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及时预警滞后单位,倒逼任务落到实处。深入开展基层单位对机关部门的服务评价,坚持把"裁判权"交给员工群众,在公开设置举报电话、信箱的基础上,拓展更加便捷高效的投诉举报新渠道,指名道姓曝光典型案例,全力以赴稳经营、强管理、防风险、保安全,着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
“马上就办、担当尽责”的工作作风是机关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机关作风转变的直接体现,对提升机关形象、提高办事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形成长效机制,使其成为机关作风的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