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城墙砖上的泰州
2021-07-01徐丽丽
徐丽丽
对于华夏文明来说,城墙无疑是一座文明古城的显著标志,也是城市最重要的屏障。泰州古城池虽已基本拆除,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陆续有城墙遗址和城墙砖出土,2016年,泰州古运盐河拓宽疏浚,在老高桥附近又出土一批城墻砖,还保存着不少铭文,为研究古城布局和城市历史添加了新的重要实物史料。
铭文里的建置沿革
城砖上常见记地名的铭文,出现最多的是“泰州”“海陵”,还有少数城砖刻着“泰兴”“如皋”“江都县”,用来标明城砖的产地。
刻有“泰州癸酉”字迹的城砖,出现在古涵洞遗址,长36.5cm,宽18cm,厚7.3cm。另外还有几块城砖刻着“泰州砖”“泰州”“泰”字迹,和“泰州癸酉”砖一样,指的都是历史上的“泰州”。今天的泰州作为行政区划名称起始于南唐。南唐昇元元年(937年),置泰州,下辖海陵、兴化、泰兴、盐城四县,治所在海陵县,保大十年(952年),又增设如皋县。期间,盐城、兴化、泰兴三县时而划出,时而复归,至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以后,所辖仅海陵、如皋二县。元朝初期曾一度升为泰州府,后复为泰州,属扬州府。明清两代,建置基本不变。
刻有“泰兴”“泰兴第四甲”字样的城砖,出现在古运盐河高桥段和古涵洞遗址。历史上泰兴作为行政区划与泰州同时设立。南唐昇元元年,在设置泰州后,将海陵县南部5乡之地设置为泰兴县,作为县级区划名称一直沿续至今。
大量城砖刻着“海陵”字样,如古涵洞遗址城砖中的“海陵严四十六都”“海陵朱五兴”“海陵张十乙”、“海陵陆四五”“海陵秦五乙”,古运盐河高桥段发现的“海陵李四”“海陵姚二姚三”“海陵张三”“海陵吴小八”“海陵张四五”“海陵刘四三”“海陵华三”铭文砖。
海陵是泰州历史上出现较早、使用时间最长、最有代表性的地名。早在秦朝实行郡县制之初,就设置了晦陵县。古代“晦”“海”二字相通,晦陵县也就是海陵县。此后直至唐末,除秦朝、汉初及新莽时相继隶属于治地偏北的薛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境)、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境)、临淮郡(治所在今泗洪县),大部分时间隶属于广陵郡(或称东阳郡,均为古扬州别称)。宋元时期,海陵县始终隶属泰州,且一直是泰州州治所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销海陵县,其辖区由泰州直接管辖。
古城池最早可追溯于南唐前
“泰州癸酉”铭文砖还包含着一个吸引人的信息,就是记载了造砖的年份,而这个年份自然也就是它所在的那层城墙夯筑的时间。同样刻有年份的,还有两块刻着“甲戌城砖”字样的城墙砖,一块宽16.5cm,厚5.7cm,长度因两头残损无法测量,一块宽18.2cm,厚6.5cm,两头残缺,出土于南水关遗址。专家依据考古发现,将这两处城墙和城砖推断为南宋年间。
这一判断不是没有缘由的。地方志对于城池修筑情况于南宋时期记载最详,见于记载的除4次大修外,还有多次修补修缮。
北城垣出土《泰州重展筑子城记》碑文记载,南唐昇元二年,泰州刺史褚仁规奉命“改更旧垒,别创新基”,据此可知,在南唐营建州治之前,泰州已有城池。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也就是泰州由南唐归属后周的第二年,泰州团练使荆罕儒奉命再筑子城,更筑罗城,罗城周长十里,表里都用砖砌筑。这是泰州出现砖砌城墙的最早记载。
南宋初,泰州一度被金占据,城池也在战争中被毁。收复后,泰州更成为抗金前线,淮南重镇。为了抵御金兵,南宋朝廷命泰州知事兴工修城,前后三任相继为之而进度缓慢,于是又将这个任务交给当时提举淮东常平茶盐事施宿。施宿申请用盐税钱采买用材,“买木于袁,买灰于湖,置窑百座,乞镇江军并庸夫重甓其表,视旧增五之二。”(见《崇祯泰州志》)之后又经历数次修筑,南宋末年,蒙古崛起又使泰州成为固防要地,多次修城,而元军多次进兵泰州,都因城坚濠深,转攻他处。
南宋年间“癸酉”年共出现3次,分别为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嘉定六年(1213年)、咸淳九年(1273年)。而“甲戌”年恰好与“癸酉”年相连,分别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嘉定七年(1214年)、咸淳十年(1274年)。研究者认为,“泰州癸酉”和“甲戌城砖”铭文砖指的是嘉定六年、嘉定七年。据史志记载,施宿(1164-1213年)于嘉定五年(1212年)任提举淮东常平茶盐事,嘉定六年初冬卒于任上,他奉命修筑泰州城墙,正是在嘉定五年、嘉定六年期间。“甲戌城砖”应该是施宿筑城工程的后续。
元朝末年,张士诚起义,攻占泰州,南宋年间数次修筑形成的坚固城墙也毁于战火。张士诚据守泰州12年之后,朱元璋两大将徐达与常遇春从水陆两路进攻泰州,攻打张士诚部,城墙再度被毁。随后,徐达兴工修复城池,为泰州在明代成为海防要塞奠定了基础,明代巡抚军门和海防兵备道的官署,都设在城内。屡次大修,数次修补,说明了泰州的重要历史地位。20世纪30年代,一位传教士拍摄的一张老照片,将古老城墙永远定格,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出古城墙的雄伟威严。
城墙修筑背后的故事
和其他古城不同,泰州修筑城墙所用砖以本地为主,这一点从古涵洞、南水关遗址以及近年来从古盐运河老高桥附近出土的有字城砖可以看出来。这些铭文砖以泰州砖、海陵砖居多,还有一少部分为如皋县砖和泰兴县砖。古海陵县北部里下河地区特有的黑色黏土是制作砖瓦最理想的原料。戴窑、溱潼等地都有悠久的烧窑史。泰州铭文城砖里大量刻着“陆四五”“秦五乙”等普通窑户姓名的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上砖窑产业的兴盛和繁荣。
坚城浚濠守护的是一方百姓的繁荣和安定。城墙与城市兴盛相伴而生。泰州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开挖邗沟支道,由广陵(今扬州)向东经泰州达如皋,延袤400余里的运盐河,成为后来京杭大运河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使泰州成为北通下河,南通长江,控江之尾,扼海之喉的交通重镇,更成就了这座古城持续达两千年的盐粮贸易中心的地位,也为千年文脉延续,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看着这些幸存至今的残砖断垣,仍然可以想见“来往行船唱棹歌”诗句里吟唱的水乡古城繁华景象。
(责编 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