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大“制太空权”战略竞争
2021-07-01胡欣
胡欣
4月初,美國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太空威胁评估》报告,梳理了全球太空技术尤其是对抗性武器的现状,对具备太空实力国家的太空战略对抗能力进行了评估。
美国在太空“高边疆”的实力长期独占鳌头,然而面对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的追赶,危机感迅速形成。为维护太空霸权优势,近年在美国出现了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论”,关注中俄等国的太空计划,宣扬加强对太空战略态势的监控和未来太空作战的准备。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正式成立了太空部队(“天军”)。作为全球霸权和太空超级大国,美国此举虽落后于俄罗斯等国,但却明确了新兴军种的发展方向,向世界传递出清晰的信号:美国人“回到太空”了,决意在竞赛中获胜。
美国尽管尚未做好向太空派遣作战力量的准备,但坚信“天军”在维护美国外太空安全利益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对太空作战也极为关注。CSIS的报告重点圈出俄罗斯、中国、印度、朝鲜、伊朗五个“航天国家”,分析其在动能毁伤型武器、非动能毁伤型武器、电子攻击武器、网络攻击武器、反卫星武器系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当今世界,美国才是最热衷于推进太空“武器化”的国家。美国凭借其技术优势,不断优化升级太空作战能力,现已公开的装备包括侦察监听卫星、可用于攻击他国卫星的武装卫星、采取陆基方式发射或由战机携带发射的反卫星导弹、可移动运输的进攻型反通信系统,等等。这些装备多已经过试验,初步具备实战能力。
美国还率先推进了太空情报和态势分析。今年1月8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正式宣布“天军”加入美“情报共同体”,成为其第18个成员,这也是该“共同体”十几年来首次增员。美国之所以重视太空情报,是要掌握分析中俄等对手在太空的卫星分布态势、太空平台发展等信息,并与盟国的太空系统进行分享,共同防御中俄带来的“太空威胁”。此举也标志着美“天军”开始实质参与国家安全事务。
为让太空战略“师出有名”,美国还长期针对中俄等构设“话语陷阱”,比如广泛使用“攻击”“破坏”“威胁”“改变规则”等词语描述两国的太空活动,蓄意将其渲染为太空军备竞赛的“罪魁祸首”。中国启动探月球、探火星计划后,美国大肆渲染有关活动对美西方太空优势的“挑战”,并污称其可能被用于军事用途甚至“太空殖民”。
美国如此热衷于在太空领域摆出竞争对抗的架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经历了长期的“独孤求败”之后,猛然发现在后起竞争者面前,自身暴露出诸多短板,比如大规模联邦资金投入问题、唯一在轨可用空间站迫在眉睫的退役问题,等等。美国企图通过宣扬“太空威胁”,进一步证明打造太空部队的必要性,刺激拜登政府加大投入。
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中,太空力量(如通信卫星、监视卫星等)扮演着为其他军兵种提供情报保障的角色。如今,太空开始变成新的战争区域,特别是随着新兴技术装备的发展,太空作战不再是科幻,逐渐显露出独立作战领域和作战方式的“真容”。当前,很多国家都在开展太空作战的战法探索和技术创新,并将太空力量视为独立或特殊的“军种”。2015年俄罗斯将空军和空天防御军合并组建为新的“空天军”,2020年法国正式将空军更名为“空天军”并成立太空司令部,英国也改编组建了太空中队。不难发现,这些国家正紧锣密鼓地在太空领域争夺“战略高地”优势。
回顾历史,每次战争形态变化和战争制胜机理变革,背后都是新技术革命。在人类的战略思想中,已经出现过“陆权论”“海权论”“空权论”。面对太空技术、人工智能、高超声速技术等的兴起,“制太空权”必将给未来战争带来全新的面貌。谁掌握了太空,谁就掌握了“顶部透视”和“居高打击”的战争绝杀能力,增强太空能力正在成为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保障,相关的战略竞争必然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