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环境提升策略研究

2021-07-01张雨宁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景观中心环境

张雨宁,孟 瑾

(天津城建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300384)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为丰富人们精神和文化生活,文化建设成为重点.“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文化建设是灵魂[2].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持续增长,公益性文化建筑集中建设并形成了城市文化中心,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化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我国建成及在建文化中心项目已有120多处[3].文化中心是城市的“名片”,文化中心的室外景观环境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升城市景观质量、彰显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城市文化魅力的价值.

1 城市文化中心景观的意义

“文化中心”指一个城市中或地区内文化特质最集中的部分[4].城市文化中心是指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城市规划展示馆、剧院、音乐厅等城市中用来进行教育、文化及艺术活动、呈现文化艺术作品而集中建设的建筑群及周围的室外景观环境构成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区域.文化中心景观的构建对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 加强城市地域感的认同

不同城市由于地形、气候、历史、风俗习惯存在差异,逐渐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标志的文化中心利于人们感受当地文化、体会城市个性;独具地域特色的景观空间,能使外来宾客印象深刻,使本地居民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能唤醒人们对该环境的独有记忆,使其成为特殊的符号逐渐烙印在人们记忆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强烈地域感的文化中心景观有助于加强城市地域感的认同,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

1.2 打造文化传承的驿站

城市文化中心能够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其景观空间作为市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给人们提供理想的文化平台.在文化中心可以开展各项文化宣传、学习及交流活动,让人们接触文化、了解文化、体验文化、研究文化,最终做到热爱文化、享受文化、自发传承文化,使得城市文化中心成为文化传承的驿站.

1.3 凸显城市魅力和活力

城市文化中心的景观并非脱离于人文底蕴而独立存在,作为面对广大市民及外地来宾的“城市客厅”[5],不仅提供交流场所,更彰显了城市文化特色.具有城市文化内涵的文化中心景观,应融入本地特有的地域特色和精神风貌,再结合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行文化创新,形成有内涵、有魅力、有生命的文化交流空间,从而凸显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2 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现存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中心建设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文化中心建成.通过调研及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归纳我国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环境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2.1 忽略地域文化的表达

挪威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其所著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到:“在原始社会里,即使是环境中点点滴滴的事物也都为人所熟悉,并且充满意义.”不同城市经历漫长年代的积淀,拥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能让本地居民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但部分文化中心的景观空间存在本土文化精髓缺失的情况,带给人陌生感、疏离感.

(1)地域景观符号表达不足.室外景观环境在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室外环境的地域景观符号表达不足会削弱整体室外环境的文化氛围.如恩施州文化中心的文化建筑外观汲取当地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风情,但室外景观环境缺乏地域景观符号的表达,其景观广场铺装稍显单一,既没有充分渗入本土地域文化符号,又没能将建筑的地域特色延续,导致文化中心整体室外环境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见图1).

(2)表达载体单一.地域文化的表达可将多种多样的载体灵活运用,呈现赋有多样性的室外景观.有些文化中心室外环境表达文化特征的载体较为单一,难以引起人的兴趣、调动人的求知欲、参与欲,如扬州文化艺术中心为了营造历史人文的气息,在场馆的室外入口处设置文人雕像等.人物雕塑或叙事浮雕这类表达方式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性,但是表达载体稍显单一,缺乏创新感、趣味性、互动性(见图2).

2.2 空间功能性单薄

城市文化中心室外场地有限,景观的功能性弱化导致场地利用率低、文化影响力弱,难以吸引人群、留住人群;功能欠缺的景观空间对外宣传、聚集人群进行文化活动的效果较弱、实用性低.

(1)活动场地种类匮乏.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环境应具备文化交流、展览展示、科普教育、休憩观赏、陶冶情操、娱乐互动、趣味游玩等多样化的功能.功能单一、缺乏趣味性、参与感弱的景观空间,难以调动人群与景观互动的积极性,导致场地活力低.

(2)出入口空间吸引力弱.独特的形式能强化使用者的环境意向,形成场所的特性.出入口作为文化中心与周围环境相连的重要窗口,要具备吸引力、可识别度、标志性和引导性.出入口空间缺少可识别度则不利于吸引人群、参与互动和空间使用.

图1 恩施州文化中心景观广场

图2 扬州文化中心文人雕塑[6]

(3)公共设施功能缺失.有些座椅设置在场地边缘,既没有乔木庇护,也没有遮风挡雨的设施;有些设置于空旷地带,身后没有植物、构筑物围合,身前也无景可观,这类的休憩座椅舒适度低、使用率低.

例如位于蚌埠新区的蚌埠三馆项目,临近蚌埠市政府,需要体现严肃、庄重的氛围.大尺度的开放广场体现出严肃之感,但广场与草坪功能性不足,缺少观赏效果突出的景观节点,观赏性、互动性、趣味性、教育性缺失,广场边缘的座椅周围不能庇荫遮阳,座椅一侧紧邻人行道,没有私密性,另一侧面对草坪,缺乏观赏性(见图3).两馆间的空间欠缺吸引人群驻足的功能空间,缺乏停留感,没有半开敞或者半私密、舒适的小型互动空间,不便于促进人的交流.场地入口没有标志性、引导性的设施或标志(见图4).

图3 蚌埠三馆前的草坪广场

图4 空旷的两馆之间的场地

2.3 忽视人群行为心理需求

人的行为尺度和心理需求是设计的基础,景观要以人为本,营造宜人的景观环境.忽略人群行为心理需求的景观环境舒适度低,难以促成人与景观的情感互动,不能让人产生满足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1)生理需求难以满足.城市文化中心的室外景观环境应充分满足人休憩停留、庇荫遮阳、遮风挡雨、聚散、通行等需求,但已建成的文化中心室外景观存在以下问题.景观座椅不在树荫下;座椅周围没有垃圾桶;儿童区缺少座椅,家长无处等待;广场比例和尺度与功能定位不符;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人群的行为特征等.如恩施州文化中心大面积的硬质广场适合用来承办各类展示会,但缺点在于没有充分考虑人群使用感受,面积大距离远,通行不便;场地边缘的绿地仅限观赏,缺乏亲近感、互动性、参与性,缺少座椅等游憩设施(见图5).

(2)精神需求被忽视.人们在文化中心需要交流、分享、参与、观赏、休闲、娱乐、学习、思考等,但一些文化中心室外景观忽略了这些心理需求.景观广场重视形式感进行规则种植,缺少自然式布局的生态景观,忽视了人们爱亲近自然的需求;交流空间缺少半私密性的安静场所,令人缺乏安全感难以驻足停留;缺少趣味性互动性景观;文化构筑物、科普展示栏尺度不适,不便于人们学习等.如成都天府广场的文化柱科普文字的位置较高且字体材质反光,难以识别的文字说明无法满足人们学习思考的需求(见图6).

图5 恩施州文化中心[7]

图6 天府广场景观柱

3 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环境提升策略

城市文化中心作为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其室外景观联系周围城市环境,凝聚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构成联系紧密、功能复合的城市共享空间.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传承文化基因、地域特征外化表达、建设可持续景观、焕发场所活力的室外景观提升策略.

3.1 传承文化基因

3.1.1 依托城市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髓,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环境要基于城市文化底蕴以及历史背景将文化渗入其中.建设前需要全面深入了解该城市的传统文化、历史文脉,不必照搬老旧的形式,可结合新理念、新方法进行综合考虑.例如成都天府广场考虑了成都当地的文化多元性,依托当地文化,以其为中心划分出十二大体系,形成十二体系文化柱环立在广场四周,柱身采用三星堆、金沙遗址的青铜元素,在广场上极具标志性(见图7).

图7 成都天府广场文化柱

3.1.2 渗透文化基因

与人们自身有关联的事物更容易让人形成融入感.设计师需深度了解城市文化,提取凝练代表性强、认知度广的本土基因,生成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符号,用创新的理念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和实物载体与景观相结合.在充分尊重当地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的条件下,将文化基因渗入城市文化中心的景观空间,如主题营造、广场地形、景观小品、铺装设计、细部设施、色彩与照明等,提升文化中心的认知度及文化性,进而增强人们对文化中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成都天府广场作为成都的文化中心,其景观充分渗透了巴蜀特征的文化基因.成都青城山是道教发源地,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太阳神鸟艺术作品,两个元素结合构成天府广场的中心景观[8];广场东西两侧是形似金色巨龙盘旋鱼眼之上的喷泉,寓意中华民族文化崛起(见图8).

图8 成都天府广场鱼眼喷泉

3.2 地域特征外化表达

3.2.1 打造地域景观标志

具有可识别的意向和明确的特性的景观环境更容易使人参与其中.风格各异的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镜子,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将室外景观打上地域的烙印,使人提到某地域会自然联想到某种特色景观或看到某种特色景观自然联想到某地域,有助于地域特色的诠释与延续.在充分尊重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前提下,可利用当地特色材料或本土传统造景手法诠释和延续地域特色.例如坐落于四川凉山的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其中央火把广场地面铺装呈螺旋火云纹样,中心伫立铜制火焰雕塑(见图9),北侧入口广场石砌的火炬均体现彝族的“火把节”文化.

图9 中央火把广场螺旋火云铺装[9]

3.2.2 提取特色景观基因

地域是一种限制,也是创造新思维的起点.通过提取景观基因,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将现代技术与特色景观基因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景观.如材质暗喻手法常被用于日本景观中,用砂隐喻大海,砂上耙出的波纹隐喻海中波浪,沙中的石块隐喻山峦(见图10),这些景观材料形成独特的景观基因表达.“有认同感的客体是有具体的环境特质的,而人与这些特质的关系经常是在小时候培养的”巴拉干的设计中用高架水渠、树干组成排水系统,象征他童年生活在乡村牧场中对水渠和喷水的回忆(见图11),景观使过去与现代互相渗透,可唤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感[10].

3.3 发展可持续性景观

3.3.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市文化中心的室外景观环境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是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把自然生态景观引入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节点.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运用LID低影响开发技术、生态景观道路等理念,增加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地下蓄水池等多种形式的绿色基础设施,将雨水分流,减轻大雨暴雨期间市政下水道及雨水管网的荷载压力,有效避免洪涝灾害;将雨水沉降、过滤、储存,既补充地下水,又为绿化提供灌溉用水,将宝贵的淡水资源物尽其用.

图10 北京世园会日本馆中象征横滨港的设计

图11 巴拉干景观设计中的高架水渠[11]

例如,天津文化中心景观采用生态的雨水管理模式.雨水落在屋顶、道路、绿地后流入地表排水沟、入流井或雨水管道,沉降过滤井进行初步过滤沉淀后流进地下蓄水沟,水速逐渐减慢并滞留;然后通过泵站将经过处理的水提升至生态净化群落,生态群落对水进行净化,最后流入中心湖[12](见图12).湖中设置湖水循环管线,经过生态群落净化的湖水可通过湖水循环管线再次进入生态净化群落进行反复净化循环(见图13).

图12 生态雨水收集过滤系统

图13 天津文化中心雨水循环管线

3.3.2 因地制宜有机更新

文化中心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生态理念要贯穿始终,秉承尊重自然的原则,采用低碳、节能的生态设计手法[13],尽量贴近自然,围绕当地自然景观进行重塑和雕琢,创造充满自然生态之美的和谐景观,让使用者接近自然、融入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地制宜的景观配置能够拉近人与场所的距离,使人与场所更加亲密,促使人建立认同感.景观营造可将有价值的原始景观作为基础加以利用;建设结合地形、水文条件,过程中尽量避免浪费水土资源、生物资源,避免大规模挖方填方;植被尽量选用适宜当地环境气候的本土树种;建材选用可回收利用、可降解再生的材料,避免浪费并延长景观寿命,如纳米塑木复合景观材料,保留了木质的天然质感,并且强度高、可塑性强、耐性抗性强、无毒无污染、易维护、寿命长、质量轻、绿色环保;将废弃建材分解重组、回收循环利用,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

3.4 焕发场所活力

3.4.1 开放连通易识别

城市文化中心建设初衷是促进文化艺术的开放交流,开放的室外景观空间可让文化建筑内部的信息、知识、感染力与建筑外界其他因素交流互换.文化中心向外部辐射出文化力量,外部向文化中心注入活力与生命力,形成有益于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强化易识别性有助于建立起人们对景观环境的方向感、认同感.首先,强化可感知性,人在乘坐公共交通、驾车或行走途中,能明确感知其存在并被吸引驻足或参与其中;其次,强化可达性,便于被吸引市民进出、使用和参与,场地限制和约束不应过多,出入口位置及衔接场地内外的景观道路要方向明确,不能让人迷失方向;最后,与周围环境相互连通,考虑与周边的城市交通有序衔接,合理组织交通、正确引导人车分流.如天津文化中心室外景观北部的一条弧形景观轴线从基地西侧的入口开始将交通枢纽、活动广场、迎宾台、生态岛、中心湖、银河购物中心及大剧院串联起来,同时将外部人流自然引入(见图14).

图14 天津文化中心弧线景观轴

3.4.2 催化公共活动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里将公共空间中户外活动划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14].三种活动均受景观品质影响,景观品质在室外家具配置上可体现,需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促使三种活动最大化并高质量地发生.功能性弱、忽略人性化的场所对人的吸引力会减弱,导致场所失去活力.

人与景观空间的交流逐渐朝向多元化、多样性发展.为激发公共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应尽量结合建筑属性及场地特征创造形式多样、吸引人群的景观空间.根据功能的划分,定位受众人群,掌握不同人群的行为心理来推测其行为活动,进而优化游憩设施、引导标识设施、景观小品等的位置、数量、尺度,尽量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激发更多交流活动.

如天津文化中心建筑环湖而建,建筑与湖面衔接空间结合湖水进行考虑,南岸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均对应一个相对独立的滨水平台;同时近美术馆的平台前设置了特色镜水面平台,可结合水体进行特色室外展览;西岸生态岛通过自然驳岸与湖面相接,岸边设自然净化群落、内部水路,具有趣味性、新鲜感;东岸大剧院前台阶式下沉亲水平台为人群提供亲水空间(见图15).

图15 天津文化中心多样性亲水空间

4结 语

城市文化中心是城市的名片,是文化交流的客厅,是文化传承的驿站.文化中心的室外景观环境营造为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为促使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良性发展,可通过传承文化基因、地域特征外化表达、发展可持续景观、焕发场所活力的提升策略,打造理想的、功能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构建让人们身心愉悦,富有满足感、亲切感、归属感、认同感且地域特色突出的城市文化中心;并使文化中心的景观建设成为城市的新亮点,给城市带来更多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景观中心环境
景观别墅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