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直肌分离在产后不同时期超声特征的分析

2021-07-01刘春花陈斯玲饶海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9期
关键词:白线直肌脐部

刘春花,陈斯玲,饶海冰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腹直肌分离当前已经被定义成为一类疾病,指的是以腹直肌沿着中线分离为主要特征的损伤。因女性在妊娠时的腹壁会不断扩张延伸,两侧腹直肌由腹白线位置往两侧分离。结束生产后,腹直肌会往中线位置靠拢,大约6~8周腹壁张力可恢复[1]。严重分离者腹直肌较难自主恢复,有可能引发下背部疼痛或者影响到骨盆以及腰椎稳定性。腹直肌间距离增加有可能为先天性的,但在妊娠期与产后早期较为常见,据有关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在30%~70%[2-3],临床采用较多的主观测量方式包含指测法与尺侧法,国内推荐客观检测方式是超声。当前有关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标准暂未完全统一,有关该病的预防研究以及诊治规范较为缺乏。为此,本文现对2018年4月—2020年1月于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共50例开展研究,分析产后不同时间腹直肌分离的超声特征,给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总共50例开展研究,年龄在20~40岁,平均年龄(30.65±3.48)岁;体重在58~70 kg,均值(64.25±3.68)kg;身高在1.58~1.68 m,均值(1.62±0.02)m;。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足月妊娠,非巨大儿。(2)年龄在20~40岁。(3)以往无生育史。(4)无妊娠期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病等合并症。(5)认知能力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6)均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以往存在剖宫产或者腹部手术史者。(2)以往存在脐尿瘘或者腹壁疝等疾病者。(3)无法配合或者拒绝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孕产妇产后均通过美国GE LogiQ E8/E6或飞利浦IE33、ALOKA ARRIETTA 70,高频超声仪和附带探头开展测量,探头频率为4.0~14.0 MHz,分别将脐部以上2.5 cm、脐部水平以及脐部下方2.5 cm水平当作标准,于探头表面涂抹上适量的耦合剂,使耦合剂能填充皮肤层和探头之间。直接于二维图像中对腹直肌分离的距离开展测量,确定最大分离处位置,测量得到的最大分离距离即是腹直肌间距,后做好相应的数值记录。于静息以及屈曲体位下测量产妇脐部以上2.5 cm、脐部水平以及脐部下方2.5 cm水平当作标准,各体位需开展3次测量,后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测量值>2 cm则可确定为腹直肌分离。由两名具备丰富经验的超声科高年资医师对最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当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时需开展协商,后统一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产后3 d、42 d、6个月、1年的腹直肌间距情况。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产后不同时期的腹直肌间距对比

3 d、42 d、6个月、1年产妇的腹直肌间距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伴随产后时间延长,腹直肌间距不断缩小(P<0.05),见表1。

表1 产后不同时期的腹直肌间距对比(±s,cm)

表1 产后不同时期的腹直肌间距对比(±s,cm)

产后时期 腹直肌间距产后3 d 6.90±0.34产后42 d 4.22±0.18产后6个月 3.82±0.19产后1年 2.45±0.20 F 5 625.16 P 0.001

2.2 腹直肌的超声图像特征

腹直肌由腹外斜肌、腹横肌与腹内斜肌腱膜一同形成的肌腱鞘所包裹,开展高频超声发现左右两侧的低回声腹直肌间内侧缘和其前后层的肌腱鞘于中线位置汇合成线状的高回声腹白线,该白线为腹直肌间距,对>3.5 cm腹直肌间距通过拼接测量,观察到单侧的腹直肌腱鞘强回声,大部分较宽位置位于脐周,对较宽位置开展测量得出最终结果为腹直肌分离宽度。

3 讨论

腹直肌属于腹壁中的一个重要核心肌群,处在腹前壁的正中线两侧和腹直肌鞘内,起源于耻骨联合以及耻骨嵴,同时肌束往上终止在胸骨剑突与第5~7肋软骨前面,其内侧是双侧腹直肌鞘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的腱性结构即腹白线相连,负责维持脊柱、腹压和骨盆稳定性,并参加呕吐、排便、咳嗽和分娩等一系列活动[4-5]。当前有关腹直肌分离出现机制暂未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其和孕期的激素水平相关,使得弹性结缔组织出现改变,胎儿增生,给腹壁带来一定压力,造成腹白线延伸,使得腹直肌间距出现异常增加,能直接反映出腹直肌分离严重度[6-7]。

经高频超声对腹直肌分离开展检测,和CT以及MRI相比有着操作方便、无辐射性、可重复性较高、费用较低和易被患者接纳等多种优点,经超声能清晰提供出肌肉、腹白线和肌腱膜等位置的解剖结构,实时直观展示腹壁解剖结构,对有无腹壁疝等情况做出判断。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腹直肌间距的正常值应≤2 cm,若超过2 cm需考虑存在腹直肌分离[8]。本次研究中确定腹直肌分离的依据是单侧腹直肌的内侧缘超声测量间距超过2 cm,该方法可靠简单,能为产后的腹直肌分离判断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本次研究发现,3 d、42 d、6个月、1年产妇的腹直肌间距呈现不断缩小趋势(P<0.05),考虑原因是妊娠期间子宫增大对腹直肌产生挤压作用,因此会引发腹直肌分离,而伴随妊娠结局,腹直肌可自行逐渐恢复,数据显示大部分产妇至产后1年尚未能恢复至2 cm以内。经超声能得出产后不同时期产妇的腹直肌间距情况,有助于结合产妇实际予以产后康复治疗,防止其产后的腹直肌分离不断加重,甚至引发无法逆转的并发症,最终需通过手术进行弥补,给其造成一定损伤[9]。此外,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对产妇的随访时间不长、频次较低、样本量较少,有关产后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远期自然转归状况和产后康复治疗具体时机及方案还需在日后研究中深入分析,得到更为全面的研究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经超声能观察到产后不同时期的腹直肌分离程度,为开展相应康复治疗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白线直肌脐部
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青丝与白线
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
在失败中奋进
白线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青丘白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