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莓的不同器官对黑腹果蝇的引诱作用

2021-07-01吴茂宏

绿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果蝇烧杯嗅觉

刘 丹,贺 彬,何 怡,吴茂宏

(1.铜仁市林业科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市林业局,贵州 铜仁 554300 )

1 引言

果蝇为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昆虫,体型非常之小。雌虫体型较雄虫大,幼虫体长3~4 mm。蓝莓园果蝇有:黑腹果蝇、斑翅果蝇(Dros-ophilasuzukiiMatsumura)等。贵州省蓝莓主要发现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但是黑腹果蝇的数目多,危害最为严重。黑腹果蝇,又称醋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昆虫,它10 d的生命周期和巨大的染色体,尤其是幼虫唾液腺的染色体,使得它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果蝇的成虫并没有幼虫的危害作用大。果蝇在多雨高温季节将卵产于蓝莓果皮下方,孵化成幼虫后,幼虫会原地取食,开始取食汁液然后由表皮移动至果实中心,但实际果蝇是取食酵母菌的,被害处果面稍凹陷,有针尖大小的虫眼在果面上,幼虫孵化后蛀食危害,果内有虫粪;受害果实变软,果汁外溢和落果,使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同时被果蝇卵危害的果实其安全性和商品价值以及鲜销、贮藏、加工等都收到严重影响[1,2]。

蓝莓(Vacciniumspp).为越橘属,灌木类,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树种(苏佳明等,2012)。已知现有450种,主要种植18种,蓝莓果实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飞燕草素、锦葵花素、芍药素、矮牵牛素、花青素等[3]。蓝莓中的花青素,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蓝莓叶总黄酮也有一定的体外抗炎作用。蓝莓果实能够改善视力、强抗氧化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预防和抵抗疾病、预防和治疗癌症及肿瘤[4]。不同蓝莓品质特性的差异,使得蓝莓有不同的食用方法,有的可用于酿酒,有的可以直接食用[5]。

贵州省黔东南州蓝莓种植基地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蓝莓种植区,随着有机蓝莓产业的扩大,黑腹果蝇仍然是危害蓝莓果实品质的主要害虫之一,根据实地调查,贵州省麻江县有机蓝莓果园中黑腹果蝇危害率在90%以上,关于蓝莓的不同部位对黑腹果蝇的引诱试验及不同果实成熟度对果蝇的引诱性目前多靠经验,没有具体数据支撑。本实验确定了蓝莓果实对黑腹果蝇引诱效果最明显,因此可以确定蓝莓果实自身的某些成分对黑腹果蝇有很好的引诱效果。

2 试验地概况

麻江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东南苗族自治州西部,清水江上游。地处东经107°17′~107°53′、北纬26°17′~26°36′之间。东西长58.2 km,南北宽36.7 km,总面积1225.95 km2。东邻凯里市、丹寨县,南与黔南州都匀市毗邻,西接贵定县,北交福泉市。距南海500 km,为近海内陆县。县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属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严寒少酷暑,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4~16 ℃;年降雨量1200~1500 mm,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长达270~301 d。全县以山地为主。低山、低中山、丘陵、河谷及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8.4%。县城海拔930 m,县内最低海拔576 m,最高海拔1862 m,土壤多为酸性土,非常适合蓝莓的种植。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虫源

贵州省麻江县蓝梦谷蓝莓基地采集的黑腹果蝇,于贵州大学林学院森保实验室进行人工扩繁,实验采用的是刚孵化一日的果蝇。实验的黑腹果蝇利用玉米粉培养基培养,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25 ℃,湿度60%,光照350 lx,观感周期光/暗=12 h/12 h。

培养基成分:蔗糖13 g,琼脂1.5 g,玉米粉17 g,蒸馏水180 mL,乙酸2 mL,酵母粉1.4 g。培养基配制步骤:①称取玉米粉17 g装入500 mL烧杯A中,量取蒸馏水90 mL。蒸馏水边加边搅拌,搅拌成均匀的糊状。随后电炉上加热,均匀搅拌,直到玉米粉完全溶解。②称取蔗糖13g,琼脂1.5 g装入500 mL烧杯B,量取蒸馏水90 mL。边加热边搅拌,直至琼脂完全溶解。③将烧杯B中煮溶的蔗糖和琼脂倒入烧杯A中,搅拌均匀并小火煮沸。烧杯A稍凉后将 1.4 g酵母粉加入烧杯A中搅匀,并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倒入大试管中。④将含有培养基的大试管置于超净工作台中,48 h后等待试管内壁的水分充分挥发后,将果蝇转至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

3.2 试验材料

新鲜的蓝莓果实、枝条及叶片,塑封袋、泡沫保温箱、冰袋、标签纸、记号笔、四臂嗅觉仪。

3.3 试验方法

提前将冰袋放入冷藏室,用记号笔在标签纸上表明标签信息,并将标签纸贴到塑封袋上。采摘蓝莓叶片、蓝莓枝条、蓝莓果实,随后放入贴有标签纸的塑封袋中,并置于泡沫箱内,用冰袋保鲜。

四臂嗅觉仪的使用:利用空气压缩机将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过的干净空气以恒定的压力、流速通过诱集瓶的进气口(或联结管的进口孔),在诱集瓶内信息气味物质与干净空气混合而形成带有不同气味的空气流,通过4个臂进入到中央活动室混合后,由顶端出气口流出。在测试前,将生理指标一致的测试昆虫由出气口放入中央活动室,当气路开通时,测试昆虫在中央活动室与带有信息物质的气体湍流相遇,而后逆风飞行进入特定的臂内,再沿着气味的浓度梯度进入只能进不能出的诱集瓶内。测试一定时间后,检查各诱集瓶内的测试昆虫数量,并对处理和对照的诱集率进行测验(百分率数据做平方根转换)。

使用四臂嗅觉仪时,将四臂嗅觉仪的活性炭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流量计、原味瓶、橡胶管、气泵等安装完毕,并调试四臂嗅觉仪是否有漏气现象,如发现有漏气现象及时处理。实验前,先将气泵打开15 min,祛除装置内的气味,将流速记调成相同的速率,250 mL/min,将实验材料放入原味瓶中,将50头黑腹果蝇放入装置中,10 min后记录各端口果蝇数目。实验完毕后,及时清洗原味瓶并晒干,本实验重复3次。

4 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试不同蓝莓生长部位对果蝇的引诱效果(表1),研究发现蓝莓叶引诱率为13.89%,蓝莓枝条引诱率为5.56%,蓝莓果实引诱率为66.67%,对照组水引诱率为13.89%。蓝枝莓果实与蓝莓叶、蓝莓枝条、对照组差异显著。对照组与蓝莓叶、蓝莓枝条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蓝莓生长部位对果蝇的引诱效果

蓝莓果实对果蝇的引诱率[6~8]远远高于蓝莓叶、蓝莓枝条,蓝莓果实对黑腹果蝇的引诱作用最显著,蓝莓叶、蓝莓枝条对黑腹果蝇的引诱作用极小。本实验排除了蓝莓叶、蓝莓果实的影响。确定了蓝莓植株引诱果蝇的主要部分是蓝莓果实。

5 结论与讨论

自然状态下果蝇可以利用嗅觉器官在复杂的气味环境中直接找到蓝莓并对其危害[9],在蓝莓成熟过程中,不仅蓝莓果实散发气味,蓝莓叶、蓝莓枝条也同样散发气味,本试验利用四臂嗅觉仪,研究发现蓝莓的不同生长部位中蓝莓果实的引诱效果远远超过蓝莓叶、蓝莓枝条,由此排除了叶片和枝条对果蝇的引诱能力,确定蓝莓果实才是引诱果蝇的关键。

猜你喜欢

果蝇烧杯嗅觉
果蝇遇到危险时会心跳加速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超强嗅觉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