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初探
——以融创运河双子星示范区景观设计为例

2021-07-01张湘屏

绿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水景运河景点

张湘屏

(上海大器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60)

1 项目概况

融创运河双子星示范区位于杭州拱墅区,占地面积12870 m2,其中建筑面积2329 m2。示范区东面紧临京杭大运河,建筑沿河布置,景观视线极佳。

2 京杭大运河的文化渊源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代,全长1794 km,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是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运河[1]。大运河把政治中心和沿河经济城市连通起来,促进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了文化的交流,通过南来北往的船只,孕育和滋养了沿岸的城市和人民。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璀璨的物质文化,比如沿岸的会馆、码头、漕运码头等,形成了如运河渔民的“满载会”“交船头”等习俗,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艺术,如大运河号子、抬土歌等,这些都是运河文化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2]。

3 文化表达的设计思路

3.1 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文化资料的收集首先需要对文化历史的整体脉络框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各个细微的知识点要有全面的了解。这些资料可以从历史文献资料,比方说地方志,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居民以及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对文献资料有更直观的认识。掌握一定范围的资料后,进行归纳和整理,缩小研究范围,接下来在框定的范围内继续收集资料,有目的收集的资料更有深度和精度。以上的过程需要重复很多次,直到提炼出足够明确和完备的文化资料为止,这样才算是为后面的设计打下好的基础。

3.2 文化表达的方式

在对文化有了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后,下一步需要把收集到的文化素材应用到具体的设计中,手法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3.2.1 文化的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从文化资料中找到其鲜明的外在特征,从中提炼出形态、颜色和质感等元素,通过夸张、简化、抽象等设计手法转换为新的景观元素,但是人们还是能从这个设计元素中看出传统的文化的影子。[3]比方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造型就是直接引用的典范,它的造型就是把中式建筑中的斗拱造型细节简化然后再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斗拱抽象和放大,产生震撼的效果。另外建筑的颜色也是借鉴了故宫博物院城墙的红色,从而让人一看便知道是中式的风格。

3.2.2 文化的间接引用

文化的间接引用不是直接引用传统文化中特定的造型和颜色,而是挖掘当地的政治、经济、哲学以及艺术等文化的内涵,是在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打造的使人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设计元素或者设计空间,其表达的意境更加深刻和高级,是从眼耳鼻舌心等多感官的共情来达到情与景的互融[4]。例如通过理解中式园林的意境就能间接理解屋主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唐朝王维的辋川别苑,相地造园,园内山风溪流、堂前小桥亭台,都依照他所绘的画图布局筑建,如诗如画的园景表达出他的诗作和画作的风格。

3.3 文化表达的载体

景观文化的表达需要通过景观设计元素作为载体,设计元素可以分为硬质元素和软质元素。

3.3.1 硬质元素

硬质元素包括建筑、景观小品、铺装、水体等,软质元素主要是植物。硬质元素的文化表达可以通过直接引用的手法,借鉴传统民居的用材、颜色和造型等,也可以通过间接引用的手法来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中式传统的塔,它不止在顶部模拟中式传统塔层层向上收的做法,同时它的造型也体现了中式传统园林、建筑等都会体现的“纤致性”。

3.3.2 软质元素

软质元素中植物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或者形态颜色等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成为古代文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当这种感受由个人向群体推广获得大家的普遍认同后,植物的文化内涵也随之产生[5]。如在校园景观中种植桃树和李树,寓意的“桃李天下”,政府机关通过种植竹子和荷花代表着公务人员的正直高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 融创运河双子星示范区景观的文化表达

4.1 京杭大运河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运河的文化从地域看,贯穿南北,同时也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文等国家因素,它是古代王朝的经济命脉,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很深的影响,那么如何去挖掘运河的文化,并且用景观的形式表达呢?选择杭州段的运河文化更能引起当地人的认同。从杭州运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来挖掘。物质文化主要包括运河周边的历史遗存,包括香积寺、武林门、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拱宸桥以及运河沿岸的民居等,非物质文化包括运河漕运文化的记忆和余杭滚灯、元宵钱王祭、半山立夏等民俗活动[3]。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运河的文化外在体现主要是运河周边的景点、民居以及运河漕运功能等。以运河周边的景点为主线,选取沿河的历史景点融入到示范区设计中,提取这些景点的形式或者寓意,以期唤醒城市对京杭大运河的岁月记忆,重拾运河生活的情感认同。

4.2 场地空间分析

整个场地是一个南北长度约200多m,东西宽度约40 m的狭长空间。建筑沿河展开约170 m,东向临河,这样建筑的东向窗户都能看见运河景观。示范区被建筑划分为东西两块狭长的空间。东向的临河平台空间宽的地方有8.4 m,窄的地方只有2.3 m,而且考虑到不能遮挡建筑东向窗户的视线,所以只能作为室内功能的延伸,摆放一些桌椅供人停留赏景。西向的景观空间,由北到南也是逐渐变窄的。这个空间需要考虑停车场、落客区以及看房通道的布置,停车场需要布置50多个车位,因此只能布置在最宽的东北角,停车场的四周用景墙和植物遮挡,减少对看房通道的影响。而从落客区经过看房通道到达售楼处的流线,需要步移景异和充满仪式感,因此以北侧样板房的侧墙为界设计了一个大门,把西地块划分为内场和外场,外场包括停车场、落客广场,穿过大门后的是到达广场,然后穿过一条长长的甬道进入售楼处。剩下的样板房周围的空间则被设计为具有私密性和近人尺度的小花园(图1)。

图1 景观总平面

4.3 主要景观节点的文化表达

4.3.1 文化表达的核心线索

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文化表达方式,以运河的著名景点为线索串联整个看房的流线。直接的表达方式是沿着看房的流线设计了一条宽度为80 cm的石材收边,并且在收边上布置香积寺、武林门等6个景点雕刻,除了直接引用的文化表达外也设计一条间接的文化表达线索,在80 cm的石材收边和中心铺装之间设计了1.5 cm宽的凹线,凹线沿着看房流线布置,凹线南北走线和运河的流向一致,并串联起所有的景点雕刻。每个景点雕刻所在的空间也有设计元素和这些景点呼应。

4.3.2 前场花园的文化表达

前场花园是示范区的落客空间,这个是示范区的第一印象,设计选取“香积寺”作为呼应景点。香积寺始建于北宋,据《武林梵志》记载,当年寺门前的大运河,每天千余船只往来交通,在运河及杭州佛教界拥有很高地位。清康熙五十二年,在香积寺门前修建了东西两座石塔。1968年,门前双塔中的东塔被拆掉了,仅剩下西塔默默地标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设计了一大两小的雕塑来对应香积寺的石塔,高的代表的是仅存的西塔,另外两个小的雕塑代表倒塌东塔的残垣断壁和历史的遗存。雕塑的表面借鉴了日本设计大师草间弥生的圆点的设计手法,通过冲孔工艺组合成河流的纹样。雕塑内部设置了光源,夜幕来临时光从圆点透出打亮雕塑和周边的广场形成波光淋漓的感觉。

4.3.3 西侧内场花园的文化表达

内场的起点是入口大门,呼应“武林门”。武林门从隋代以来就一直是沟通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城北运河和城内运河的枢纽,被元人列为“钱唐十景”之一。而入口大门也是作为示范区沟通内场和外场的交通枢纽,门的构成采用折线的造型和运河周边仓库的折角屋顶呼应。另外也借鉴了传统中式宅院入口照壁的做法,设计了格栅屏风作为内外的分隔。格栅设计成旋转渐变的形式,随着阳光的变化行成丰富的光影,背景的景观也会有疏密变化的效果。

穿过门头,便能看见完整的售楼处建筑,建筑悬挑在镜面水池上(图2),就像是一座矗立在运河岸边的已经几百年的粮仓。这个景点呼应“富义仓”。富义仓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地处胜利河与古运河交叉口,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这个景点的主角是建筑,景观作为配角则是通过水中下沉的金色跌水来进一步烘托“富义仓”的主题。首先,旋转下沉的跌水形式和粮仓收米用的漏斗比较接近,水在中国人的心中象征着财富,漏斗式的下沉水景象征着财富源源不断的聚集。其次,水景采用金黄色金属边框,金黄的颜色可以增加场地的亮点,同时金黄色也是富贵的象征,和“富义仓”所表达的丰衣足食的寓意相匹配。

图2 下沉水景金色圆盘和售楼处实景

从入口广场到售楼处入口需要通过一条长约50 m,宽度仅10. 8 m的斜坡,需在狭长的区域作出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景观。“桥西历史街区”成了设计的重点,桥西历史街区依着拱宸桥,大量保留着旧时的街巷里弄、传统合院,是近代杭州百余年民族工业发展历史的缩影。该景点设计上间接引用了桥西历史街区景点的意境。通过竹林夹道、跌水、空间逐步转换,拾级而上,脚边溪流水声潺潺,似乎回到运河人家的意境之中。竹林夹道结合白墙黛瓦是最能引起对传统运河民居联想的元素,跌水的设计双层的流水效果,第一层水景采用自然面的石材立铺行成白色的水花,第二层的水景嵌套在第一层水景中,通过光面的池底和金属收边来区别于第一层水景。细节设计上则直接引用的手法加入运河的元素,水景造型截取运河杭州段的曲线效果,池底的铺装采用三角的造型寓意扬帆起航的商船,池底散置几百颗星光灯,另外在第一层水景的面上摆放了一些抽象船型雕塑,夜幕来临时星光灯闪闪发光,漫天繁星倒映在运河之间,船型雕塑破开白色的水花前行,让此情此景成为桥西历史街区的夜间繁荣景象的缩影。

穿过长长的斜坡后便能看见几级台阶跨水而过,错落有致,水景的端头点缀了一棵大型的造景红梅作为跌水部分的收头。这个景点对应的就是著名的“拱宸桥”景点。拱宸桥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是杭州城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在古代远走他乡的游子见到这座古桥后,总是会生出许多的欣慰和感慨。选取拱宸桥景点作为前场水景的终点也是和拱宸桥在运河的位置是对应的,跨水而过的汀步也能引起人们对桥的联想。

4.3.4 东侧滨河平台空间的文化表达

通过拱宸桥景点便正式进入售楼处的后场区域,后场包括售楼处的滨河平台以及两套样板房的小花园。售楼处的东侧和灰空间也设计了镜面的水池作为西侧水景的源头,同时通过一个大的跌水面跌向运河侧,站在建筑的灰空间往东看,水池的水面和运河水面连成整体。如果把运河看成时间的长河,售楼处的水系就是流入运河时间长河中的一条涓涓溪流,随着运河一起奔向未来。这个区域不再使用古代景点命名,而是以项目所在的板块运河湾命名。希望人们在缅怀和回忆运河历史的辉煌的同时,也能憧憬运河的美好未来,让人们重拾运河情感的认同。

5 结语

随着各地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示范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示范区大多以夸张的造型来吸引人的眼球,容易审美疲劳。而融入了文化的示范区,是从精神的层面去唤起人们对场地的情感认同,同时也能增加场地的文化的内涵,营造出具有高级感的示范区。当然文化的表达不是对前人的形式和风格的简单模仿,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应用到设计中,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在景观设计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本文着力研究示范区景观的文化表达方式,期望对今后的景观示范区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水景运河景点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天音水景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运河博物馆: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