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视域下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021-06-30蒋桂英刘建国罗宏海王江丽
蒋桂英 刘建国 罗宏海 王江丽
摘 要: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在新农科建设中要坚持立德树人与区域特色紧密融合、坚持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紧密融合、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特色和创新创业课程和教育体系,探索实现农科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新农科建设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农科;协同育人;卓越农林人才
新农科是中国高等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的重要抓手。在这一背景下,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必须抓住新农科建设契机,立足区域农业特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把兵团精神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引领专业改革方向,突破传统农科教育的思维模式与路径依赖;把产业发展、行业难点、企业需求引入专业优化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1]。通过从注重单一农科向农、工学科融合转变;从强化专业教育向农、文教育高度融合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能力和素养提升转变[2],扎实推进“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彰显个性、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实现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于强调应用能力和技术传播的农学专业而言,只有将科学研究、专业教育与区域农业生产密切结合,才能培养出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才能找到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才能有效地解决高校与行业部门联系弱,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企业)“两张皮”,教师、学生走不进行业,教学与生产实践分离等一系列问题,实现服务区域农业发展的目标[3]。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自2014年以来,初步构建了与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创新和创业角度分类培养专业人才,并在2015、2016级学生中进行了完整的两轮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专业教育不能满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科要求不相适应,与行业产业链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坚持区域特色思政教育
新农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地方农业高校在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中,必须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4],把握区域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用兵团精神育人,通过深化“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农学专业学生学农爱农、知农兴农的社会责任感,把专业素质教育和价值引领贯通到每堂课,覆盖专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家国意识和情怀。
(二)堅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紧密支撑专业发展
美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工程类人才培养的STEM教育战略[5],它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后加入人文学科形成了STEAM[6]。通过设置集人文、自然和科学为一体的通识课程,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推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科间的融合[7]。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借助地方综合性高校工科和理科的资源优势,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设置智慧农业创新班和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创新班,从注重专业教育向专通教育高度融合转变,促进人才培养由单一农科向集农、工、理融合转变,推进农工、农理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
(三)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以实践基地建设为平台,融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育人要素,形成政府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的育人模式,完善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教师和推广人员、科研项目和生产问题、技术服务和生产需求,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四个方面的全面对接,全面推动行业参与育人的进程和学生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目前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专业教育过窄、人文教育不足、功利导向过重的现象。虽然在每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都再三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范围窄,做不到集文、理、工、农融合为一体。因而,在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应紧密结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计划要求,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基础,通过设置思政教育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构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一体的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服务区域产业需求的“留得住、干得好”的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
思政教育模块: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式与政策教育》等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大规模开展暑期“三下乡”等系列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使其走进团场、走近农户、走向生产一线,把社会实践报告写在新疆天山南北的大地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借助专业课程思政、专业实践教育思政,形成教师人人讲思政的氛围,集知识获取、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为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通识教育模块:做好顶层设计,以区域产业特色引领专业通识课程改革方向。以文化人,以理育人,夯实新农科建设文理课程群;拓展专业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课程群,加大新工科内容对农科的融入,帮助学生确立更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就业领域,满足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由专业教育模式向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转化,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深度支持农学专业发展的新格局。
专业教育模块: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依托,按照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建成作物栽培课程群,包括农学实践基础、作物栽培学、特种经济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专题;作物育种课程群,包括作物种子学、作物育种学、分子植物育种、种子经营与管理;农作制度课程群,包括绿洲农业学、农业生态学、耕作学、有机农业概论;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群,包括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法、智慧农业理论与实践、农业大数据实训;农业生物技术课程群,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法、作物表型研究法、生物信息学。
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设置《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开展“一系一品牌”的专业技能竞赛,如农学专业的種子画大赛;参加校级及以上的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等方式,形成“教师发明、学生创新、企业创业、产品落地”的培养机制,做实和做强专业与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建立全面的创新和创业培养体系。
总之,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在新农科建设中要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深化改革的目标,集聚校内外优质资源,在教学改革中实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办学定位相吻合,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在探索实践中促进科教和产教融合,在互动和共赢中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协同育人模式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阳,姜峰,郭燕锋.“三本位”理念下高校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的思路、实践及成效[J].中国农业教育,2018,5:1-5.
[2]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36(1):1-6.
[3]孙志良,高志强,邹锐标,张燕.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7,1:43-45.
[4]吕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9,2:3-8.
[5]龙玫,赵中建.美国国家竞争力:STEM教育的贡献[J].现代大学教育,2015,(2):41-49.
[6]Sochacka,Nicola W.Learning Together:A Collaborative Autoethnographic Exploration of STEAM(STEM+the Arts)Education[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6,105(1):15-42.
[7]董维春,梁琛琛,刘晓光.从传统到现代的高等农业教育——兼论中国“新农科”教育[J].中国农史,2018,6:33-45.
基金项目:2019年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农科视域下西部地方高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蒋桂英(1967— ),女,农学博士,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从事作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刘建国(1968— ),男,汉族,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农田生态环境与绿洲农作制;罗宏海(1979— ),男,汉族,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作物高产栽培;王江丽(1978— ),女,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