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荧光步道对提升城市景观形象的作用分析
2021-06-30孟庆伟孙喆
孟庆伟 孙喆
摘 要:修建公园荧光步道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添靓丽的风景线,凸显城市品位,与公园的绿色生态环境交相辉映,也可根据需要将公园荧光步道打造为城市的特色名片,对地区内有改造条件的公园实施整改的同时,满足游客市民需求与纳凉体验,也可间接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关键词:公园荧光步道;城市景观形象;城市基建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83
0 引言
公园的修建本身给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需看到现阶段为促进城市公园的景观设施改造而修建荧光步道将有助于使公园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本文将通过分析公园荧光步道的设置需求与凸显城市形象的作用,及探究荧光步道的优势等内容,通过多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1 公园荧光步道的设置需求分析
1.1 让公园夜间景观具有视觉冲击性
城市公园景观在白天具有视觉传达性,考虑到夜间公园客流有限,相关设施的保养难度与维护成本较高,为提升夜间景观的视觉冲击性修建荧光步道,也将给夜间选择来公园游玩的市民带来极佳的感官体验,考虑到荧光步道本身在构思期间即考虑呈现效果,为此项目实现难度与成本较低。
1.2 凸显城市品位与基建能力
城市品位与基建能力的体现不仅来自于城市文化与历史,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的办法提升城市形象,进而将荧光步道打造为代表我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拓展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深度,让市民朋友在良好的景观环境下放松,为后续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1.3 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建设的一大创新点
公园景观建设不仅需要依靠公园内植物的错落有致摆放,将建设荧光步道的经验适当推广到其他领域,将有助于提升公园整体景观环境的设计能力,也让公园景观的建设过程凸显创新特征,还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公园景观设计方案,将更多人性化理念应用到设计元素内。
1.4 让公园夜景与路面灯光交相辉映
公园夜景与路面灯光的交相辉映令人心驰神往的同时,也可提升公园对周边市民的服务能力,公园本身在修建时通过多方论证确定施工方案,自然植物的摆放确保给植物良好的生长环境,用分层管理法打造公园的不同陈设区域,使其功能完备性得以凸显的同时,起调节城市生态平衡作用。
1.5 用二维影像构建三维效果
荧光步道本是二维影像,在步道产生动画效果时,游客也将跟从动画图像变换的脚步,实现思绪心灵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在惬意的环境下也可充分理解城市独有文化,不但使其具有良好视觉冲击,也标志着市民对公园环境建设的需求在日益攀升,也让城市建設内涵充分凸显。
2 公园基础设施凸显城市形象的作用
2.1 凸显城市公园的创新设计理念
打造差异性公园陈设布局方案,不但让公园的创新设计理念得以凸显,还可间接拉动旅游经济,吸引具有人文关怀与建筑灵感的设计师参与前期风景规划阶段工作,在人们的视觉感官得以升级满足后,公园陈设布局也将更符合游客需求,进而公园景区为游客提供更佳的服务。
2.2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近阶段公园环境建设工作重点,即公园环境的优化并非形式主义,而是要让市民游客感受到城市的内在魅力,进而打破固有认知,实现对环境的高标准、高层次要求,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又让自然景观的设计与人文景观充分协调。
2.3 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思路
仍需看到部分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仍拘泥于固守思想,为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主体建设思想一致,打造良性景观空间,进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风景园林设计师也将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引入更多人性化设计元素,居住环境也可间接得到改善,满足人们心灵与自身需求的差异。
2.4 低成本打造特色公园旅游景点
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修建成本相对低廉,与动辄上亿的大型景观建筑相比,具有良好的实际性特点,不但立足于公园夜间照明这一多年来不曾有效解决的问题,还可借助网络与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将公园景点的特色被更多人知晓,让绿色的自然景观环境被更多人受益。
2.5 助力公园沿线河流的保护建设工程
公园沿线河床保护工程意义重大,既可与公园荧光步道形成视觉对比,在人们路过河畔时,可感知到荧光步道灯光照明对其带来的冲击,也可间接提升市民游客的环保意识与个人素质,设置与公园容纳量配套的垃圾投放点,将河流保护建设工程的地位适当提高,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改造工程的益处。
3 荧光步道的优势探究
3.1 对打造差异化特色景观公园具有指导意义
修建荧光步道不但有助于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也可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服务,环境的改善不但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被优化的城市景观也将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心灵被愉悦慰藉的同时,让城市景观与园林设施的应用性被更多人熟知。
3.2 成为步道的辅助设施
荧光步道也可作为一种辅助设施为人们提供便利,基于复杂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也可适当提升风景园林与城市形象间的互通关系,便民性步道的建设既有助于为行动不便的市民提供一处可休憩的环境设施,还可应用相关建筑理论,进一步挖掘市民游客的需求与公园的服务能力,以打造高品质旅游景点为目标,为更多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3.3 为视力障碍者带来方便
考虑到部分视力障碍者对白光有明显排斥感,以绿光为主色调的荧光步道可间接解决此部分视力障碍人群的视觉盲点,既体现了公园对末端群体无微不至的关爱,也让城市建设与人文景观高度融合、人性化修建理念得以体现。
3.4 助力推广创新性能源灯光
可借助荧光步道的修建契机,进一步推广更多创新性能源灯光,即突破传统,利用环保能源实现高标准照明特点的灯光,在应用后既有效提升公园的照明效率,又可让环保性能源被更多人熟知,自觉养成环保意识与节能意识,也可促进低碳理念的形成。
3.5 光源具有环保特点,可大面积推广
具有环保特点的光源不但可根据使用效果在其它公园推广,还可将此种灯光陈设方式应用到其他公共场所,不但给市民形成深远的印象,在推广时也需注意让更多人拥有对新型光源的了解,进而城市环境与自然风光的边界感将有所突破,人文景观也将和自然景观一同被更多人接受。
4 荧光步道的作用分析
4.1 与步道形成鲜明颜色对比
荧光步道与常规塑膠步道相比,红绿相间不但形成强烈的颜色对比,还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进而在川流不息的河流中找到公园景观的创新布局方案,也可根据应用效果选择其他合适颜色的光源,让环境得以优化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新能源的应用边界与适用性。
4.2 使其成为城市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荧光步道的大面积使用不但意味着能源选择的多元性,也可将荧光步道与城市道路等基础交通设施一道看作城市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人们打开地图类应用软件时,即可在软件中看到对应绿色荧光步道的标识,并在城市内大面积推广后形成口碑,让更多人认同荧光步道的建设作用。
4.3 可根据使用效果决定后续推广范围
荧光步道本身具有极高的便民性与实用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市民与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认可,但考虑到荧光步道本身属于新兴领域,其应用面难免较窄,不足以体现荧光步道对城市景观布局的真实作用,为此可通过总结公园在进行专项改造后的经验,在更多有条件改造的公园内布局荧光步道,也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
5 结束语
荧光步道本身具有良好的视觉冲击力,现阶段应用面的广泛也为新能源光源的创新使用带来新方向,在获得市民游客一致好评的同时,还可根据荧光步道的特点,以适应复杂需求为目标,有效提升荧光步道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燕玉玲,刘晓荣.观光园艺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6):143.
[2]丁铃霞.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2,(6):100.
[3]乔晓妞,石培培.落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的作用分析[J].工程建筑(中月刊),2014,(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