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影响和思考
2021-06-30李峥峥
李峥峥
摘 要:随着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国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开展“1+X”证书制度工作,通过对该方案的研究和分析,会计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分析,认为“1+X”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的改革转型势在必行,并且对各个方面有利好的影响。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73
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和新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效地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培养,使其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成果认定、积累和转化。与此同时,该方案中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也在大力推行和开展实施工作,更进一步肯定了高职教育和学历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高职教育在未来发展中既要有普通教育的特性还要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会计专业作为一个资深而且热门的专业在这样的形势下既面临着巨大挑战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完全可以借此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行的同时对提升会计专业建设方向,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培养质量,变革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模式,使会计专业人才在经过高职教育培训后成为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1 “1+X”证书制度的解读
《国家職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第六条明确将“1+X”证书制度作为职业教育的教育基础,和指导性教育制度,大力推行试点工作,鼓励高职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尽量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拓宽他们的就业领域。也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创新途径。
需要强调的是“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是指学生完成国家认定的在学制系统范围内的学校或教育机构的一切学习任务,并且取得相应的学历文凭,该文凭可以证明学习者的学历层次,学习的水平以及专业的认定。“X”是指职业技能证书,不同于职业资格证书,它代表着职业岗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的能力水平,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此证书对人才岗位的设置和调整,并且能够更好的找到合适的人才。此项制度的实施并没有加深学生学习的压力,学生只用在学历教育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以某一个专业领域或方向为切入点进一步延伸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同时对“1+X”证书制度的深入理解不能离开方案中提到“有效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化。”该证书也象征着我们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会计专业某一领域中职业需求的综合能力。
2 “1+X”证书制度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影响
2.1 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
该《方案》一再强调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新型全面应用型人才,才是高职院校应该具备的完善教育体系。“1+X”证书制度的核心还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求既要完成学历教育的培养规划所提基本要求,还要结合职业技能证书制定特色化的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也有所变化。会计专业的近几年的发展也发生着重要变化,所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会计人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计工作慢慢从核算职能逐笔蜕变成管理职能,并且还要求会计工作者能够参与企业的决策工作。随着“1+X”证书制度推行,很好的解决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限制的专业性,它既可以完成会计专业某一领域方面的职业技能的学习,也可以是其他相关领域的技能深造。那么,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从此变得更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
2.2 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课程设置既要满足专业培养同时也要满足技能培养。一定要避免为了适应“1+X”证书制度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而出现的“两个培养目标”和“两种培养方式”,而是要建立在“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证融合”是指在方案中设置课程时,把职业技能证书的课程与原有的专业课程相融合起来,同时也将考证的课程评价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当中,可以换取学历教育的学分。这样既可以解决专业课程的单一性,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中能够更切合实际的得到实训练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知识的学习。
在课程设置的工作中,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根据会计岗位的要求,以及会计工作中典型业务进行分析,把学习过程转换成工作流程,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构建出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其中不仅要包括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理论知识模块,还要具有岗位技能专业知识模块和职业素养等模块。
2.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要求更高
“1+X”证书制度的推行,在国家制订的方案大平台上,学校和企业双方相结合共同实施,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新任务、新目标。该方案的制订已经把学校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已不是简单的输出学生和提供岗位的关系,而是进一步结合从教学到就业的整个过程。
《方案》中特别强调,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开发的培训评价组织,要优先从制订过国家职业标准并完成标准教材编写,具有在专家、师资团队、资金优势和5年以上优秀培训业绩的机构中选择。在校企合作的工作中,我们所需要建立的合作单位不仅仅只能提供学生实习实训或者就业的企业平台,而是需要该企业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的培训资源,以及一流的培训师资团队和丰富的培训经验的企业,可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发优质的培训信息和平台,同时提供可以与我校共享的培训平台或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还要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通过学校内部评价还要结合企业的外部评价,最终形成综合性评价,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真正了解到并认识到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同时,学校和企业还要定期交流课堂教学,顶岗实习等考核过程,希望企业和相关会计行业都可以参与学校关于会计专业教学和管理文件的修订,健全各项质量标准,从而真正的提升教学质量,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企业满意,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4 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的影响
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无疑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职业技能的业务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大部分都是学术性教师,也就是说有些教师可能一毕业就直接来到学校教书,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工作的技能业务。因此,“1+X”证书制度的推行,高职院校的教师将面临一系列的学习和改变,尤其是会计专业的教师,他们不仅要学习会计行业更新知识,还要不断的加强实践性业务性知识,了解会计行业的发展前沿。同时,还要进修各个企业所推行的“1+X”证书制度操作平台的学习,就我们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在近期取得了各种师资证书,“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初、中级),“1+X”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高级)师资培训,“1+X”财务数字化应用(中级)职业技能等证书培训,“1+X”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初級)等。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下需要打造一个可以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满足新技术、新技能培养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
2.5 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影响
“1+X”证书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完成学历教育所需的学分,还必须获取一个或多个职业技能证书,无形中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规划领域中越来越宽,解决了“毕业即失业”的毕业困境。
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告知学生,他们的就业相对于比较困难,即使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工作单位也只能提供会计行业中最低层次的工作岗位,比如“出纳”等办事员打杂岗位,但此项制度推行不仅可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还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弥补当下学历低的问题。使学生在职场中多一项竞争资本。
我校今年申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功获批,本学期就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中,与会计仿真综合实训课程相融合,在前期学生通过会计仿真综合实训的学习,系统全面的了解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工作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然后再通过我校与北京东大正保有限公司合作的“1+X”财务共享技能培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真正接触到现在最新的行业政策,也能体会到现在会计行业的转型,该课程操作性极强,仿真度极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业务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使会计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三懂”学生(懂财务,懂业务,懂管理),真正达到毕业即上手的教学培养目标。
3 结束语
通过“1+X”证书制度对高职会计专业影响的分析,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利好的,学生通过此方案改革能够更进一步学到会计行业中最新的会计知识,并且能够接触到前沿最符合实际的会计工作,真正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并且达到毕业即可上岗的培养目标,这项举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是高职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通过该试点工作的推行,将来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呈现出更多的问题和影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总结出方案中的精髓和指导方向,不论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是课程设置的环节中做出创新改革,使会计专业在此次改革中能够发生重要改变,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专业。
参考文献
[1]唐李昶.智能财税“1+X”证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实施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3):174.
[2]闫晶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6):113.
[3]林亚囡.“1+X”证书制度下财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模式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8):137,142.
[4]宿杉.“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商讯,2019,(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