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郑州女工研究

2021-06-30李瑞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女工郑州

李瑞敏

摘 要: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郑州的近代工业迅速发展,女工成为郑州近代工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近代郑州女工产生原因、女工构成、女工工作概况等内容的分析,从而探究女性是如何逐渐摆脱家庭的束缚,走向社会,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郑州;近代工业;女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51

关于近代工厂女工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较少。20世纪30年代,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和郭箴一的《中国妇女问题》一书介绍了各地女工的人数、工资、工作时间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郑永福、吕美颐的《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介绍了近代女工的基本情况。池子华的《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是近些年来对女工群体进行研究的一部力作,对“打工妹”群体的生成、構成、求职、职业流动、工作、制度适应、劳动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此外,还有近20篇硕士、博士论文关注近代的女工问题。但整体来看,目前学界的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女工生活的探讨,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女工生活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利用文献资料,以郑州女工为研究对象,对近代郑州女工产生原因、女工构成、女工工作概况等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探究中原女性是如何逐渐摆脱家庭束缚、走向社会,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1 郑州近代工厂女工产生原因

1.1 近代郑州工业的发展

郑州工厂女工出现的原因与郑州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1905年河南省财政厅厅长认为要自开商埠以推动河南的商业发展,“而商埠事宜地点,尤以郑州车站迤北寥辟广场为合适”。到1907年,郑州火车站附近“已修有五区之广,马路旁的巷里,亦有十七道之多”。1908年,京汉铁路的通车进一步推动了郑州工商业的发展。“郑州近年交通利便,轮轨四达,渐成全豫第一要埠。惟地面狭小、风气闭塞,实业工厂尚在萌芽”。1918年上海实业家穆藕初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郑州地当中枢,陕西、山西两省所产棉花之由彼东下者为数甚巨。且……东西南北四路畅通交通便利,销场甚广。煤斤劳力……较廉”,遂集资白银200万两在郑州创办豫丰纱厂。穆藕初开办纱厂不久,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厂中用男女工人,日渐增多,贫民生计稍裕,市面较有起色”。此外,郑州还有纺织厂、机器厂、电灯厂、制革厂、翻砂厂、制冰厂等,这些工厂虽然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如棉纺织业那样庞大,但这些近代工业企业无疑也在推进着女工的产生。

1.2 思想观念的转变

“女子若有了独立性的职业,便有了独立的经济。经济既能独立,虽不说社交公开,自然会社交公开,虽不说婚姻自由,自然会婚姻自由。”1913年8月,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国家开始提倡女子教育。此后,河南各县创办女学之风逐渐兴起。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1.3 经济利益的驱动

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一直是人类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诉求。郑州位居中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不如江南地区,无疑加重了该区域民众的贫困。据调查,1932年郑县约二十七万之谱,城市约占八万余,四乡不足二十万,全县土地约占五千四百方里,四乡农民颇穷。可见,郑州附近多数家庭收入不足以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为解决生计问题,女性就不得不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工作。

1.4 女性的特点

郑州近代工业以棉纺织业为主,女性在从事棉纺织业方面无疑具有先天优势。如恩格斯所说:“在机器上工作,无论是纺或者是织,……男人对这种工作不仅不必要,而且由于他们手部的肌肉和骨骼比较发达,甚至还不如女人和小孩子适合,因此,他们几乎完全从这个劳动部门中被排挤出去了。”因此,棉花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女工队伍的进一步壮大。女性工资较男工低廉,从节省成本的角度,企业倾向于招收女工。且性情柔顺,有利于增加厂方利润,便于管理。由于长期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时刻遵守三纲五常,权益受到损害一般选择忍气吞声,缺乏斗争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本家的管控。

2 女工的构成

郑州的工厂以纱厂、打包厂为主,而且大多为女工,至于男工只占很小部分。“他们中在十三四岁至三十岁,最多的是十八上下的女郎或妇女……”。1936年,在著名文学家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一书中,一位笔名为筱出谈到了他目睹的郑州女工的场景,“蓦然瞥见窗外行人道上,常常从这里经过的几个刚从豫丰纱厂下工的女童工,每个人的脸都是黄瘦得可怕,凌乱的头发上沾满了棉绒。她们只是行尸,所谓少女的风韵,简直是一点也不存在。我曾到豫丰参观过两三次,据说厂里的大小工人,每天都要在机器的喧闹声中,在油气夹杂着棉绒的空气里,继续不断的做十二个钟头的苦工。比我们这般小职员还苦得多啊!”

3 女工工作概述

3.1 女工的行业分布

郑州女工相对南方沿海女工数量较少,并且出现的较晚。和全国大多数女工一样,郑州女工也大都分布在棉纺织业,“纺纱部分,分为清花、梳倂、粗纱、细纱、摇纱、打包等六部”。女性一般从事毫无技术含量的工种,技术工种几乎被男性垄断。当然,还有一部分女性没进工厂,她们往往依靠打花工为生,“天犹未明,各打包厂门首已有人满之息。际此天气严寒的冬季,一个个抽手缩颈,寒战频频,强抖精神,守候数小时,俟厂门开后,即争先恐后,恳求发给工作签”。这部分人的工资是最低的,女工每人每天一串六百文,根本无法维持日常生活。

3.2 工作时长与工资

较之男工,郑州女工的工作时间更长、工资更低。豫丰纱厂分为“豫”和“丰”两班,纱厂女工每天工作时间12小时。女工每天早上6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加上擦机器、打扫卫生等,实际需要十五六个小时。女工不仅劳动时间长,其收入更是微薄,甚至难以维持生计。纱厂弹花工人每天最高工资4角5分,最低的2角5分;粗纱工人最高的4角8分,最低的1角3分;细纱工人每天最高的6角2分,最低的2角,平均月工资10元多些。而总经理月薪400元,协理厂长月薪为350元,工人的最高收入为经理工资的二十分之一,工人最低的收入仅为经理工资的百分之一。后因工人运动,部分工厂将“每日工作减少之八小时,而工资每月已增加至十八元”。整体来看,工作时间长、工资低是多数女工的普遍状态。与男工相比,女工所承受的剥削更为沉重。

3.3 女工健康与安全

当时,各工厂的工作环境极差。工人在检花房内开始工作时,“尘土飞絮即弥漫全室,工人一律各备毛巾一块,束诸口鼻,但因人类不能片刻停止呼吸,而口鼻商虽罩以毛巾,其尘土飞扬之漫,仍然难免!”政府虽然规定工厂应给工人配备口罩,实际上地方工厂并未遵守,“故工人患眼疾及肺病者甚多!”最痛苦的是摇纱,清花的工作房里,空中纱末飞扬,加以空气污浊,所以得肺病的人倒不少……。工作条件的恶劣,加上长期长时间的劳作,使得女工身心疲惫。在纱厂或打包厂工作的女工,他们的外表还看得过去(因为郑州注重外观,她們又多爱装饰,擦粉抹脂的,穿着红绿的衣服),可是她们的面孔总是苍白的。

3.4 女工的业余生活

20世纪20~30年代,女工的工资很低,以豫丰纱厂为例,最低工资七八分一天,最高也才四五角。这些工资仅仅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大部分女工没有精力也没有金钱进行高档的娱乐活动。工厂给她们提供的有宿舍,她们带着家人孩子,也还是糟得像猪窝一样,她们是除了工作便是疲乏,还能记得什么“生活艺术花某某化”么?

4 结语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女工也随之兴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本文研究了近代郑州女工产生的原因、女工的构成及女工的工作。整体而言,郑州近代工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经济利益的驱动及女性自身的特点是郑州近代女工产生的重要原因。郑州女工的分布以纱厂、打包厂为主,大多数女工以未成年女性为主,女工工作时间长、劳作环境恶劣、业余生活枯燥。

郑州工厂女工的出现,对郑州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动摇了维系数千年的封建纲常。另一方面,她们用自己弱小的身体,推动着郑州的发展与进步。郑州工厂女工的出现折射出女性对独立与自由的渴望,只有经济上实现独立才有资本谈论其余各方面的独立。“妇女在人口再生产中的作用是怎样评价和估量,妇女为社会经济作出的贡献如何统计等,都是指向一个中心,即女性是附属品还是独立自主的人?女性活动的舞台仅仅是家庭还是整个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但现代女性在职场上仍然面临着种种难题,甚至流传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此外,还有重男轻女、生育问题、“职场潜规则”等问题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督办郑州商埠公署已成立[J].河南实业周刊,1925,(21).

[2]郑州商埠之起色[N].农工商报,1907-25-26(10).

[3]汴省之实业调查[N].大公报(天津版),1920-4-8(6).

[4]穆藕初.藕初五十自述[M].上海:上海书店,1989.

[5]旱灾中之郑州实业[N].大公报(天津版),1920-10-29(7).

[6]陈问涛.提倡独立性的女子职业[J].妇女杂志,第七卷八号.

[7]郑州人口调查[N].新天津,1931-11-2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7.

[9]子冈.郑州的妇女[N].申报(每周增刊),1936,1(24):572-573.

[10]茅盾.中国的一日[M].上海:生活书店,1993.

[11]最近郑州工业概况[N].西北文化日报,1935-10-7.

[12]马子敏.郑州一日游记[J].中华实业季刊,1935,2(1):268-270.

[13]汉口[J].民国日报(副刊),1927-8.

[14]石万里.漫述郑州[J].市政评论,1935,3(7):18-22.

[15]马子敏.郑州一日游记[J].中华实业季刊,1935,2(1):268-270.

[16]子冈.郑州的妇女[J].申报(每周增刊),1936,1(24):572-573.

[17]朱楚珠,蒋正华.中国女性人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女工郑州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纺织女工
皮带女工
Analyzing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Websit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 US and Japan
梦启郑州
建筑女工
郑州外国语学校
环卫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