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归因及提升

2021-06-30刘云龙谭利佳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自媒体文化自信提升策略

刘云龙 谭利佳

摘 要:自媒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交互强传播快、门槛低易操作的特性,基于此分析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寻求缺失的原因所在,构建提升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以更加合理、科学的文化价值培养方式来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自媒体;文化自信;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47

1 自媒体的特征分析

当下自媒体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闻媒体的总称。”通俗来说,自媒体是大众将自己平日里所看所听、所思所想用电子设备向他人诉说,伴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产生而出现。

1.1 平民化个性化

自媒体平民化体现在它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随时随地发表言论的平台,任何身份、地位、职业、文化程度的平民大众都可以利用此平台发表意见和观点。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成为新闻的发起者,利用电子传输设备将自己的观念、经历等信息传播,区别于以往只有专业新闻工作人员才能进行发布新闻的方式。而个性化则体现在当下所发布的内容都为大众自己的真实情感,文字中所流露出的内容都是个性代表,不受任何条框的限制。

1.2 交互強传播快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民众依托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也由单一转为多向。一条消息可以在互联网上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传播速度之快、观看人数之多、评论回复之杂,是传统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除此之外,当下利用电子设备传输信息能够实现实时共享,信息能够跨不同平台传播,信息交互性加强,传播速度迅速提升。

1.3 门槛低易操作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电视、广播、报纸等都需要较为严格和相对复杂的准入标准,门槛高要求严操作难。而随着网络技术推广,自媒体有效的改变了传播的方式,更多的大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来操作,注册快捷、限制减少、操作简单、门槛降低,更多的大众可以发布最新资讯,分享优质资源,倾诉自我情感,建立自我媒体。

2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

2.1 盲目崇外,价值偏离

大学时期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期,大学生思想价值框架搭建的最后一块梁体需要在象牙塔里完成。在自媒体时代的深度影响下,将原本一直沉浮于思想潮海中不良价值观念无形的放大和色彩强化,可以短时间在移动网络社交平台形成病毒式的扩散和传播。这就使得很多正确的价值观念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偏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处于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渗透,特别是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各种观念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人们传播。近年来,西方不断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来影响我国大众,尤其是处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往往会在选择中出现偏差。当中西方文化出现冲突与矛盾,自媒体平台便会出现盲目崇外并大肆宣传西方的价值观,这无形影响到了大学生的选择和判断。甚至,在自媒体的背景下大量外来信息冲击,一些大学生对西方的生活、文化兴趣浓厚并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开始无限推崇。

2.2 思想浮躁,精神失衡

现阶段,大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以及工作的选择方面都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而且过于看重金钱在生活中的地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肆意横行。大学生过于看重物质的需要,不重视精神的食粮,缺少精神层面的文化享受和思想熏陶,沉溺于自媒体的社交和游戏世界,一批批的网游和手游,梦幻西游、魔兽世界、王者荣耀等游戏轮番在自媒体平台轰炸式宣传推广,将大学生的课余甚者课上时间占据蚕食,诸多的网游成瘾事件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大学生如果在时代精神引导下没有形成思想价值的文化闭环,就会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侵袭,进而引起精神失衡。

2.3 文化漠视,理解偏差

自媒体时代学生过于借助网络追求新鲜事物,没有具体的学习目标,思想更是处于浮游状态,这种现状不断侵蚀和动摇着对本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甚至对于中国特有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选择漠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碰撞交织,到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文化都曾出现文化高度繁荣,而如今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即便是简单的汉字书写,因为自媒体电子设备的应用,使得提笔忘字成为家常便饭。

另外,大学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思维模式存在诸多路径和渠道,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输过程中,表达逻辑和方式的不对等将导致大学生文化理解偏差。一方面是没有基本的知识背景储备,将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涵曲解甚至误解,且归入自己文化知识思想体系中,从思想根源出发就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借助自媒体时代快捷的文化输出形式,在吸收和归纳文化元素过程中,割裂式地将文化板块演绎,在吸收渠道上出现偏差。思想根源和吸收渠道的文化理解偏差,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难度系数,加之欧美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日韩的潮流文化都借助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价值和文化理解产生强烈冲击。

3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3.1 教育主体的地位弱化

自媒体视域下,大众传播媒体为了单纯追求利益,往往会忽略传播内容本身的好坏,对信息并没有严格的把关,这就使得社会文化价值观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而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最为广泛的平台,由辅导员老师、任课教师和其他行政人员组成的文化教育主体在自媒体社会中地位不断下降,不再是把关的主体,弱化了其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作用。相对于以往,大学生只是单纯的从报纸、广播和课堂上获取文化信息,由于能够严格的监控文化的来源,使得很多有偏差文化都被拦在门外,但自媒体中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随意发布文化信息,他们异军突起成为当下新闻媒体的主力涌入大学生的视野。

3.2 主流教育不够深刻

自媒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惊艳眼球的关键便是无需经过复杂的人工流程注册和审核,只需要提供手机或是邮箱,便可以成为自媒体的发布者,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和言论输出站。几乎是零门槛的准入机制,方便简单易于操作,能够使更多的大众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对主流文化来说,它们都是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的优秀产物,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集历史中的精华和经典,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内容上的囊括大典、包罗万象,其思想和本身的教育意义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石。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选择在此平台表达自己的文化观点、文化创意,将其简单的定义为自我展示的舞台和自我成就的象征,接受来自各方低门槛的观点,将其融入自身的成长中,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主流文化教育的深刻性和有效性。从一方面来说,自媒体平台的推广和应用简单低门槛易于使得主流文化被忽视错过,大家会蜂拥而至地去不假思索的评论自己感兴趣内容,一些主流文化甚至被娱乐化,大众的观点和导向也会间接影响到文化思考的深度,同时作用于文化内涵。而另一方面,低门槛易操作的自媒体特征很容易占据大学生的闲散碎片化时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驱动,主流文化很难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限制其深刻性的發挥。

3.3 大学生文化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书本知识的影响,课本内容多与实际脱节,完全影响到对传统文化的积极获得感。学生不去积极关注主流文化,对经典内容采取漠视。另外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认为自我已经掌握足够的文化。知识枯燥心理浮躁,大学生很难安心去学习。社会在很多时间并没有积极正面的引导,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获得金钱和名利,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社会虽然具有一定的外因,但根本还在于大学生内在文化心理的不成熟,对传统优秀文化没有正确认识,对核心价值观没有深刻体会,对优秀文化的促进性不能正确理解,使得文化价值观扭曲错误,影响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4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策略

4.1 加强自媒体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高校不仅仅肩负科研重任,也是教育人才的阵地,虽然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教育会受到影响,但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积极开展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只有当学生自身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社会负面作用才能被有效的控制。首先,加强自媒体与课堂联动。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感知文化的重要方式,将自媒体与课堂联动,可以提高学生对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中的互动。自媒体具有门槛低操作方便特征,这就使得大学生人人都可以用。而高校想要大学生阅读了解主流文化就必须利用好此平台,变说教为互动,增强趣味性和参与度。

4.2 创设自媒体文化教育环境

高校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自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环境是隐形教育最好的体现,积极创设有利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培养贡献自己贡献,引导大学成为文化自觉的先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高校要牢牢把握宣传的主动权,树立权威意识,克服高校自身的种种困难,为大学生创设文化教育主阵地。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表现形式出发,以“大数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增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把控,按照喜闻乐见的形式讨论跟进学生的成长。同时,高校要依托人员、技术、资金等资源,成立专门自媒体平台下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让学生以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实时更新不断拓展,保证持续发力。

4.3 加强自媒体平台的监管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媒体的运行都需要规范和监管,自媒体也是如此。自媒体依托先进的电子产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送接收信息,其特性使得监督和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但政策规定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因而首先,高校应当出台相应的自媒体使用规范,以此来强化高校自身作为思想文化教育主体的地位。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国互联网管控机制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高校应积极出台相应规范来响应国家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的言论,强化责任落实,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所言所感负责。除此之外,还要健全自媒体信息监控机制。高校除了自身采取积极应对外,还要提高监管的力度,对外界不当言论和文化要加强监管净化自媒体环境。同时,还要强化对大学生鉴别文化能力的培养,提升其辨别优劣文化的能力,以此来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在高校中,应该成立一支弘扬主流抵制消极文化的监管队伍,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管理阶层代表组成,以便更好的去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陈培永,李茹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未来前景[J].学术研究,2020,(2).

[2]范晓东,韩庆.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基本规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7).

[3]申晓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与培养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1).

[4]王永贵,尤文梦.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四个向度[J].江苏社会科学,2020,(11).

[5]李晓丹,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

猜你喜欢

自媒体文化自信提升策略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