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南京市网格化治理分析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2021-06-30赵佳雪芮子秋赵理玥
赵佳雪 芮子秋 赵理玥
摘 要:城市网格化治理是创新城市管理、加快创新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南京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和特大都市,推进创新城市网格化治理不仅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治理新路子,更是便民利民的重要手段。下面将深入分析南京市推行网格化治理的优势所在、阐述南京市网格化治理现状、合理推断南京市网格化治理的后期发展情况,并为以南京市为例的创新城市网格化治理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网格化治理;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17
0 引言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一直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研究的关键内容,如何进行有效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提高基层管理效率是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的重要问题。网格化治理利用现代信息化、数字化等智能手段将基层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全面迅速地完成网格信息收集,为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群众保障等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支撑。南京市借助网格化治理手段推动城市创新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推动各组织在网格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推行网格化治理的有力支撑
1.1 技术支撑
1.1.1 物联网技术在网格化治理中的应用
从创新城市管理的实际应用中来看,南京市依然存在着各地区、各街道、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技术、资源的统筹协调配置不协调的现象。依托物联网技术的信息感知、采集与处理决策和应用功能,可以将各网格的人、物联系起来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信息自动识别和互联共享,改变各组织孤立分散的局面。
1.1.2 大数据在网格化治理中的创新应用实践
大数据的应用为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提供了科学数据基础。依靠大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采集、反映社会管理事务中的各种信息。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政务平台和基于实时的数据分析正逐步渗入到各种社会领域中去。
1.1.3 网格化综合治理的平台支撑
整合联动指挥城管、公安、110中心、卫生安全等平台资源,在原有的城市治理网格体系的基础上,打造网格化综合治理平台,如网格化综合治理系统、资源指挥调度系统、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和应用支撑管理系统。
1.2 政策支撑
1.2.1 以改革思维提升治理能力的国家政策
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作用下,鼓励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从源头治理,利用网格化积极反映和协调人民各层次的利益诉求。
1.2.2 南京市“一张网”的基层社会治理政策
在网格化治理提进过程中,南京市组建了由47个部门参与的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以便工作的顺利推行。
此外,南京市还积极实行“网格统一规划、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配备、信息统一采集、服务统一标准”的《网格服务管理事项基本清单》,实行一体化推进,实现由分治到共治的改變。
1.2.3 完善的社会治理与培训机制
为推进网格化治理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2018年5月,南京市正式成立南京网格学院,这是我国首个专门以网格员在职培训和网格化社会治理研究为智能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培训和科研机构。南京网格学院的建立为南京市创新城市管理网格化治理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网格化骨干,有力地推动了网格化治理的发展。
2 南京市网格化治理现状
2.1 安全生产融入网格化治理
利用“安全生产网格化机制”,在安全生产领域引入“一张网、全要素网格”运行机制,南京市在推行过程中将社会治理的需求和安全生产资源连接起来,实现数据汇集、智能数据分析、安全数据预警、安全数据精准推送、各方参与、全面监督、有效预警。
在安全生产网格化平台中,将服务对象分为政府部门监督员、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区街属地监督员、安监网格员、应急网格员五种,利用网格化平台实现对空间、责任人、风险源、部件资源的“一标四实”。
2.2 街道综合服务体系网格化实践
“坐班”到“移动办公”是“互联网+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管理方式的新转变,从原来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入“网格+网格”的治理新模式,形成了南京市独一无二的街道服务体系。
通过综合服务体系的运用,建立以“人、事、物、地、组织”为核心的共享互通数据库,实现街道服务信息的横纵互通,实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2.3 政府治理网格化
南京市各区积极推进网格化精细管理。从2019年开始,秦淮区、建邺区、江宁区、浦口区等都在各区实践中利用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工作与政策推行效率的提高。
秦淮区利用网格化“实名制”的管理模式,成功让网格管理员巡查与城警巡查相结合,成功整治了城市街道;建邺区、江宁区和浦口区通过网格化实行差异化管理,使得违章行为长期稳定处于被监管状态等。通过网格化治理推进城市综合治理精细化、标准化建设,有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3 南京市网格化治理的“短板”
3.1 各网格间存在区域差异
对于人口众多,居民成分复杂的南京市来说,各网格间的群体结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网格化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在推行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有效地覆盖所有地区。
3.2 网格化治理推行的经费压力
创新城市管理网格化治理的推广资金主要来自南京市政府投入,社会企事业单位、小部分民间组织等的资金投入只占资金来源的一小部分。但是网格化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设备和日常治理费用,这无疑给政府加大了财政压力,也不能保障现代化治理方式的正常运行。
3.3 基层人手不足但任务繁重
网格化治理的标准高且对项目要求的规范性高,需要占用较多人力。青年群体基层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不足,且基层员工多为中年群体,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化的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对网格化治理的认识不够全面,难以适应复杂的网格化治理工作。
4 创新城市网格化治理的发展建议
4.1 强化政府引导
政府制定网格化治理的管理规范有利于理顺政府部门、公众部门和社会组织在网格化治理中的关系,通过顶层设计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推动网格化治理的规范运行。
4.2 强化资源整合,优化工作流程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打破不同职能、不同层级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融合型整合,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优化网格化治理内外部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在提高网格化治理工作者负担的同时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祝婷婷,刘强,徐晶钰,等.后疫情时代智慧城市网格化治理与实践[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11):23-28.
[2]王雅韵,宋立焘.城市更新的主体要素分析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