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中的体验式歌唱教学

2021-06-30白雪

关键词:律动创作情境

白雪

摘要:体验式歌唱教学鼓励学生在精心创设的教学活动中体验与表达歌曲传达的情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唱、声情并茂地唱、随心所欲地唱。具体地,通过律动体验,感知歌曲节奏韵律;借助情境体验,理解歌曲情感内涵;依托创作体验,丰富歌曲情感表达。

关键词:体验式歌唱;律动;情境;创作

体验式歌唱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为依据,鼓励学生在精心创设的教学活动中体验与表达歌曲传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实践能力等,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唱、声情并茂地唱、随心所欲地唱。这里列举三种常用的体验式歌唱教学方法。

一、律动体验:感知歌曲节奏韵律

音乐律动通过肢体动作外化歌曲的节奏,是课堂中常见的音乐活动。相较于单一依赖音乐听觉,音乐律动与音乐听觉相结合的歌唱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感知能力,还能有效地通过律动形成对歌曲情感的初步感知。

例如,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实习课教程五年级下册《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中,教师先范唱,学生聆听后与左右两边的同伴分别互拍,然后用新疆舞的动作体验副歌“来来来……”部分,边跳边转圈,充分感知新疆音樂自由奔放的特点。最后,学生自主邀请同伴随歌曲共舞。在伴随音乐的律动中,歌曲中的民族情感再次被体验。

又如,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木瓜恰恰恰》导入环节,教师运用律动体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过程如下:先出示道具“球”,学生两两配合抛球;播放歌曲,学生互相合作,在弱起的节奏处加入蓄力动作,在重拍处加上抛球的动作;引导学生把球的运动轨迹变成脚步,在弱起节奏处抬脚,在强拍处迈步,逐步增强对弱起的律动体验,为后续的歌曲学习做准备;让学生在休止处设计问候语,并用拍手的形式打招呼;归纳拍手的节奏,鼓励学生将拍手的动作变成自己喜欢的动作,为后续有感情地演唱做好准备。

律动体验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加深他们对歌曲节奏韵律的感知,初步构建对歌曲的感性认识。

二、情境体验:理解歌曲情感内涵

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实现意义的重构。这样,面对不同的歌曲,学生能依照当下的心境,适时、适情、适意、适境地歌唱。

例如,教学新体系实习课教程三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师用单音“la”做长音哼鸣,学生模仿。再加入歌曲《草原上》,形成二声部演唱形式。如此,营造蒙古族长调意境,帮助学生进入草原情境之中。让学生用拍腿的方式模仿马蹄,模拟马儿由远及近再远去的奔跑场景,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随后,师生模拟草原万马奔腾的场景。教师做骑马动作,用跑马步跟随音乐恒拍在学生中行进。每个乐句的句末,邀请一位学生加入,直到全班形成一支整齐的马队。学生在学唱歌曲时,由于有了情境的营造和铺垫,歌声中情不自禁地带有一种马儿奔腾的律动感,形象地彰显出蒙古族人演唱时豪爽奔放的民族特色,演唱风格准确而浓郁。

又如,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游子吟》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联想和想象歌词内容,同时营造母亲缝补衣服的情境,学生对音乐要素的体验过渡到对歌曲内容的情感体验中,对歌曲情感内涵的理解更深刻。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先让学生朗诵古诗《游子吟》,再对诗词含义做解析,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记忆中与母亲相处时的温情场景。教师出示含有歌曲节奏的诗词,让学生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朗读。带领学生模仿母亲为子女缝补衣服的场景,一边朗诵歌词一边跟随音乐模拟穿针引线的动作,在每个乐句的前两拍穿针,后两拍引线。吟诵“临行密密缝”乐句,教师变化缝补方式,改为读一个字“缝补一针”,让学生体验人物在此刻的心境。尔后,学生自主演唱“临行密密缝”乐句,观察节奏旋律与情绪之间的密切关系,逐步积累了音乐情感体验,学会了用温暖真切的情绪表达歌曲。

三、创作体验:丰富歌曲情感表达

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应当以帮助学生获取音乐活动经验为主。基础音乐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围绕音乐作品开展音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激发音乐情感或通过音乐进行情感表达。只有学生获得了基础的音乐活动经验,才能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学习动力,提升其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基于所学的音乐作品组织音乐活动,鼓励学生以自身的情感体验为基础,配合音乐旋律开展歌曲填词等创作,外化自身的情感体验,丰富音乐活动体验。

例如,素质音乐教育新体系实习课教程一年级下册的《昼长夜短》和二年级上册《金秋时节》,两首作品旋律相同,却搭配了不同的歌词。在已有的音乐经验基础上,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走、拍、唱三声部训练:脚走四分音符恒拍,手拍旋律节奏,口唱歌曲《夏夜》;或者脚走旋律节奏,手拍四分音符恒拍,每句句末的休止符停步。学生观看《金秋时节》的歌谱,教师给出“do”的位置,视唱出旋律的音高。教师再出示歌词,学生有表情地按乐谱节奏朗诵歌词。教师轻轻哼唱,要求学生朗诵时注意倾听教师哼唱。最后,学生直接视谱唱歌曲。这样的“老曲新唱”,结合学生已有的音乐基础经验,用新方法提高和精进歌唱水平,并且拓展、叠加新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又如,素质音乐教育新体系实习课教程三年级下册的《快跳起来》一课,学生学唱完歌曲,教师询问学生:还可以做怎样的音乐变化?想想如果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该如何演唱?如果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小孩该如何演唱?学生边模仿人物角色边演唱。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的演唱方式,分小组进行即兴表演,互相点评交流。这样教学,将统一的乐曲做不同情绪的体验式歌唱,通过改变歌曲的速度、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不同情绪下同一旋律的情感变化,最终实现随心所欲地演唱。

猜你喜欢

律动创作情境
和谐律动
Jazz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再寻绿野仙踪
感悟三角形的高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