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猜读逗唱:玩转低年段识字课堂

2021-06-30胡艺铭

关键词:识字

胡艺铭

摘要:低年段的课文教学同时担负着识字任务,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为学生趣味识字搭建平台。《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的教学以识字为目标,设置了“贴近生活,看图猜字”“寓识于读,随文学字”“游戏串联,儿歌识字”这几个环节,让低年段识字课堂在猜、读、逗、唱中玩出新花样。

关键词:识字;游戏识字;儿歌识字;《我要的是葫芦》

低年段的课文教学同时担负着识字任务,若机械地采用“带拼音读—组词—教笔顺”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游离于课堂之外。因此,《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我灵活运用猜、读、逗、唱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趣味识字搭建平台,让低年段识字课堂玩出新花样。

一、教学过程

(一)“猜”——贴近生活,看图猜字

师(出示葫芦的图片)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它吗?它叫什么名字?

生我見过,它是小葫芦。

师你真厉害,一下子就说出了它的名字。那你能写出它的名字吗?

(学生摇头。)

师没关系。(出示“胡卢”“湖芦”“葫芦”的字卡)挑战一下,你能从这些字里找出葫芦的名字吗?

生我知道,是第三个。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选这个吗?

生我看了这些卡片,联想刚才您一开始出示的图片,它上面有花有草,我觉得和植物有关,一般和植物有关的字都有草字头,所以我选第三个。

师(板书:葫芦)你真善于观察和思考,请大家给他些掌声。当我们不确定这个词怎么写时,可以开动脑筋,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找答案。看来,只要细心观察,学习汉字也没那么难!

以上导入环节设置了看图猜字的活动,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欲望和兴趣,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本课的学习之中。

(二)“读”——寓识于读,随文学字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这个人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说说理由。

生花长得很漂亮,是雪白雪白的。

生花谢了以后,长出的小葫芦很可爱。刚刚长出的小葫芦是小小的,嫩绿色的,感觉很有生机。我想摸一摸。

师看来,你们已经被这可爱的小葫芦吸引了,要是能通过朗读来表达,一定更棒。刚才她说到了一个“谢”字,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个字在生活中我们常用来——

生我们会说“谢谢”。

生我见过书上写着“感谢”“谢恩”。

师你们都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刚才我们所说的“谢”都表示感激的意思,放在“花谢了”这个词语里,解释得通吗?

(学生纷纷摇头。)

生我们可以用查字典的方式,找到适合这个词语的解释,再放到课文中,看读起来通不通顺。

(好多学生恍然大悟,表示赞同。)

师给你点个赞!这个方法很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谢”字的几种解释,你来选一选。

生我觉得应该选择“枯萎、凋谢”。

师你把这个意思带到文中检验一下,读读看。

生花凋谢了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师你读得真可爱!看来,学习汉字还可以这么有趣!我们又学会了一种学习汉字的方法。

低年段的识字教学离不开传统的指读、跟读等方法,但长期且频繁使用,会使课堂变得呆板、枯燥、模式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言规律,让学生在具体文本语境中品味理解字词的意思,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字词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逗”与“唱”——游戏串联,儿歌识字

师瞧,我们来到了一个葫芦架下,架上挂满了绿绿的叶子,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中间还挂着这么多可爱的生字小葫芦呢!(出示生字“怪”“棵”“谢”“想”“盯”“言”“邻”“治”)你想摘下哪个小葫芦?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我想摘“盯”这个小葫芦。我发现“盯”的读音和它右边的“丁”相同,都是后鼻音;左边是“目”,和眼睛有关。我觉得它的意思应该是用眼睛仔细地看。

师看来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汉字的方法,像这样读音和其中一个部首相同或者相近的汉字,叫形声字。仅知道部首的意思就可以大概了解这个字的意思了。汉字多有趣啊!

生我想摘“想”这个小葫芦。上面的“相”字我们学过,在下面再写个“心”就可以了。想问题我们要用心去思考,在心里慢慢想办法。

师你真棒!把生字解说得有理有据、逻辑清楚,你平时一定是个识字小达人。大家平时也可以根据生字的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来学生字。

生我要摘“邻”这个生字葫芦。我想提醒大家,这个字的读音是前鼻音,请大家不要读错。我是通过组词的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一般我们说的“邻居”就是住在我们旁边的住户,所以我觉得“邻”就是紧挨着的意思。

师通过组词的方式把“邻”这个生字解释得这么好,相信在你的提醒下,同学们一定不会理解错。同学们真厉害,难字都被你们摘下来了。还挂在葫芦藤上的小葫芦我们一起把它们摘下来吧!(指名学习较弱的学生)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一读吧!再请你带领我们一起读一读。

(学生范读、跟读。)

师今天葫芦宝宝过生日,它们在开一个大派对呢!让我们跟随音乐加入它们,看看你和哪些生字宝宝成了好朋友!

(出示儿歌:“邻家有棵葫芦藤,花开花谢结葫芦。蚜虫不治爬啊爬,葫芦慢慢变黄啦!小朋友,想一想,葫芦落地怪谁呀?”)

师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一位学生朗读。)

生他的“藤”“邻”读得不准确。

师你有一双灵敏的小耳朵。其他同学发现没有?

(学生纷纷举手。)

师那我们一起先读一遍吧,注意刚才同学读错的字哦!

(学生齐读。)

师刚才读儿歌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的小手都不自觉地拍了起来。老师小的时候,会和小伙伴相互拍着手来说儿歌。现在,同桌一起相互拍手,拍出节奏,再读一遍吧。

(学生互相拍手读。)

师这么好听的儿歌怎么能没有音乐呢?现在音乐响起啦——

(话音未落,学生一起边拍手边朗读、跟唱起来。)

师我们在游戏中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学习课文啦!课文里的葫芦到底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示句子:“细长葫芦藤长满了绿叶,开出了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种葫芦的人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我觉得他肯定很开心,自己种的葫芦长得这么好看。

师你能代替他读读这句话吗?

(学生试读,教师点评,再请学生朗读。)

师(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文中連用了两个“快长啊”,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想象一下画面吗?

生他非常急切地希望小葫芦快快长大!

生我觉得他巴不得葫芦马上长大,长得赛过大南瓜,马上吃掉他的葫芦。

师简直迫不及待,试试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提高识字效率很重要,但由于低年段小学生不能做到整节课都全神贯注,特别是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如何继续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很关键。本环节,主要采用逗和唱轻松活泼的两种方式,缓解学生的疲惫感,让学生快乐且高效地学习。

课尾,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教会学生整体感悟句子意蕴,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种葫芦的人的心情,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好铺垫。

二、教学思考

总体上,《我要的是葫芦》的第一课时围绕识字这一重难点展开教学,无论游戏识字、随文识字,还是儿歌巩固识字,这些方法都显示出了一定的实效性。

首先,游戏串联,集中识字。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节课,学生都要认识大量字词。抓住学生的兴趣,能让这一繁重的任务变得轻松有效。我采取让学生在摘葫芦的游戏中识字、给葫芦生字宝宝找朋友等多种方式,让生字步步呈现,使训练扎实有效,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基础。当然,低年段家常课的识字环节,还可以采用“摘苹果”“小猴子过桥”等诸如此类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趣味识字。要提醒教师的是,在课堂热闹开展游戏活动时,别忘了班级里学习较弱的学生,也要积极给他们创造平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保证全班识字效率。

其次,指导朗读,随文识字。低年段的识字教学,要重视字、词、句之间的联系,重视课文的朗读指导,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大有裨益,也能减少教师的生硬灌输。本节课没有让学生直接书写生字生词或机械地就字读字,而让学生把字词放在文本语境中感悟,真正让识字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师的评价语及时跟进,蕴含着许多的点拨和唤醒。

再次,学唱儿歌,巩固识字。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编一些充满童趣的儿歌,让学生在吟唱儿歌的过程中巩固生字新词。

当然,这堂课有亮点,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堂评价语要随机变换,使朗读更有情感;指导朗读中所采用的策略和形式要更多样;等等。

猜你喜欢

识字
识字乐园
识字儿歌
识字乐园
如此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