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如何“把水烧开”

2021-06-30高子阳

关键词:王戎李子泡泡

高子阳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十多篇短小的文言文,可谓“大手笔”,让许多教师有了某种新鲜感,纷纷以此上公开课。我把听过的名师课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几乎所有的小学文言文都被名师研究过,设计过,执教过。

为了能教好这些文言文,我从网上搜课来看,在杂志上找文章来读,只要有机会就到现场听。有什么感受呢?答案是:文言文,还是那个文言文;教师的“教”,还是那般教——让学生读,再读,反复读,讲大意,背诵。怎么读的呢?把文言文还原成没有标点符号的文样读,变成竖写样式读,伴着古琴曲读,用吟诵的方式读……课堂很是热闹,学生也读得像模像样。接下来,教师讲讲与文言文相关的小故事,说说某些字的古今义,带着学生分析一下重点句子的意思。最后,把这篇文言文背下来。课结束了,多数学生能背诵,大致了解了文言文的大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似乎也就实现了。这般教,表面上看,挺好。不过,静下心来思考,我总觉得不对劲。如果用烧开水来形容,总觉得这些课都是温温的,缺火候,没烧开。

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伊利亚·普里高津烧水时发现:水一开始加热,就有泡泡了;继续加热,泡泡就越来越多;加热到水开了,泡泡最多;停止加热,很快泡泡也没了。普里高津观察放大的泡泡,又发现:泡泡不是圆形的,也不是椭圆形的,而是蜂窝状。他给水开时形成的蜂窝花样取名为贝纳尔德花样。这个最美的贝纳尔德花样的形成,与持续加热有关。水沸腾了,这个花样才会出现。我一直觉得我所看到的一节节文言文课就像教师与学生共烧一锅水,如果把握好“火候”,持续地烧,把水烧开了,也能产生一个个惊艳的贝纳尔德花样。那该如何做?具体到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教学中应把握以下五点。

第一,推敲标题,从标题的关键字眼中获取关键信息。文言文与古诗词一样,言简意赅,字字含金。一个标题,往往就潜藏着学习之“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标题中获取信息,发现教学的“最佳路径”。

我听过20多节关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课,看过十多篇关于教学这篇文章的论文,觉得好多教师都没关注到标题中的“道”字,基本上没有一位教师会给学生讲“道”字中的道理,为什么?我想,或许教师自己就没研究过“道”。而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道”字非常重要。

什么是“道”?大家不用思考就會说“‘道就是‘路”。这种解释,用到这篇文章中是不精准的。学生早就会背“远上寒山石径斜”,知道句中的“径”乃“小路”也。那“径”与“道”有什么不同?教材上没有注释,教参上没有解释,教师又不查古汉语词典,也就难以说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

在古汉语中,表示“路”的词有不少,“路”“道”“途”“径”等。读《周礼·地官》会知道,“路”比“道”要宽。古人云:“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径步道也。”“一轨”,就是一辆马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大约110厘米。“二轨”,就是两辆马车车轮间的距离,大约220厘米。《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道”,是比“途”要宽的路,应该有两三米宽,每天行走的人肯定不少。王戎不取的道旁李,是较宽的路旁边的李树上的李子,因为路较宽,走的人多,李子应该会少,但现在树上还有那么多李子,肯定是不好吃的。据“道”推断李子的口味,王戎的判断、推理是合理的。

如果是“径旁李”呢?王戎看到径旁李树上有那么多的李子也会“不动”吗?由此,我建议一位刚毕业的教师一上课就板书课题《王戎不取径旁李》。就这么一改,学生的手全举起来了,他们说:“老师,错了!是‘道旁李!”教师赶紧在“径”字上画了个圈,在上面写上“道”,说:“那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先解决一个问题,说说为什么文章不用‘径而用‘道呢?”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认知就往前走了一步。教师再把“道”“路”“途”“径”的意思及其之间的细微区别补充一下,这堂课的亮点就出来了。

第二,推敲核心词句。文言文字数虽少,但意义深刻。这深刻的意义往往潜藏在核心词句中。抓住这些词句研磨推敲,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王戎不取道旁李》开篇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就我所观的课来说,没有教师肯在“七岁”这个词上花时间,带着学生进行一次别样的、有意思、有意义的深度学习。

大概梳理一下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七岁”的人物:骆宾王,七岁写《咏鹅》;寇准,七岁作《咏华山》;司马光,七岁砸瓮救人……这些名人的高光时刻,为什么都在七岁?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并让学生想想自己七岁时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自己的想法、做法有没有类似这些七岁小古人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答案众多,课堂很是热闹,但给出的答案大多偏离文意。为什么?因为他们大多不知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古人留下来的谚语,即使知道,也不理解其意。这句话告诉我们,从三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等,能看到他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个性的雏形;从七岁孩子的语言表征、处事行为等,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读那些七岁孩子的精彩故事,便知道他们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那王戎中年的成就和功业是什么?我把这个作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查找,并以日记的方式写下来。这个过程,让学生对王戎的认识更丰满、更立体。

当然,让学生做上述思考还不算深。课堂上,我还告诉学生:因为这些“七岁”的小名人后来成功了,他们“七岁”的故事才被后人挖掘出来用以激励世人;你们现在读四年级,如果能及时把自己10岁之前发生的事用心记下来,等你们长大后有了成就,这些故事也能给后人以启迪。

还要注意,这样教“七岁”还不够,因为这可能会对一些学生造成心理伤害: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赶不上这些“七岁”名人,都只是故事中的“诸小儿”。对此,我会给学生讲“大器晚成”的道理,会给学生讲“聪明的笨小孩”的故事,以免他们受到伤害;但我也会告诉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努力进取,要有所改变。

第三,深挖文本价值。不管是点亮题眼还是推敲核心字词句,最终目的都是探求文言文意蕴,挖掘其文本价值。

《王戎不取道旁李》对后人的启示或者说其意蕴价值体现在哪里?有教师说,是观察。于是,顺着“观察”的线索,不少教师会这样教——

师读了这篇文言文,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他是个聪明的人,其他小孩都跑去摘李子,只有他站着不动,他比其他小孩聪明。

师你说得有道理。那么他的聪明源于什么呢?

生源于他善于观察,因为他看到李树长在路边,果子压弯了树枝,没人去摘,他就判断这李子可能是苦的。

师对啊,听你这样讲,他除了善于观察,还善于思考和分析呢!

这样的教学,还停留于表面认知,深度不够,没有把这篇文言文的贡献,也就是文章深层的价值讲到位。观察,学生学这一课之前就知道了;重复,是没有新鲜感的。实际上,对观察学有点研究的教师一定会用更准确的词来讲述王戎的行为,这个词叫“洞察力”,即观察得十分仔细的能力。与之相关的两个词是“推理”“逻辑”。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王戎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诸小儿”强很多。所以,讲这层意蕴,就是给学生讲明白这些词。学生明白了这些词,用这些词来理解这个故事,认知会深很多。

这篇文章还有没有其他的贡献?有,但很多教师容易忽略。这一贡献就是成语“道旁李苦”或“道旁苦李”。 我建议执教本课的一位年轻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你们仔细读一读,看看能否找到?”这种具有提炼性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学生所找的答案基本上全错。此时,教师出示成语,然后勾连成语故事与成语之意,学生既读懂了故事,又領会了成语的比喻义,即没用的东西不管你有多少、多么地诱人,终究会被人舍弃。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成语的现代意义再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说最终会有几个人舍弃道旁李。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五个人”:第一是王戎;第二是“诸小儿”,他们摘下吃了,肯定立即扔掉;第三是问王戎原因后“取之,信然”的人;第四是作者;第五是读者。

第四,让学生将文言文的“文”以及与其相关内容的“写”联系起来,使文言文教学功效最大化。

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司马光》时,我给学生展示了文章的白话文版本,让学生比较学习,看看白话文中的哪些内容是文言文中有的,哪些内容是文言文中没有的。以此告诉学生,如何把一篇短短的文言文改写成一篇长文章,并做了相关的创写练习,效果非常好。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带给我诸多惊喜。

《王戎不取道旁李》加上标点符号共62个字。如何把这62字的文章变成一篇300字或500字甚至1000字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我建议这位年轻教师,在这节课快要结束时,把这一创作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去写。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据教师反映,学生写的效果整体上比平时的命题作文要好很多。而且,出现了不少让他眼前一亮的作品,学生写的热情很高。可以说,教至此处,此课的教学目标已完成了80%!还有20%,需在拓展阅读上下功夫。

第五,拓展阅读与文言文主题类似或接近的文章,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按理说,教师教之前应该先读此书。但据我调查,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读过也不愿花时间读此书。这本书写了不少与王戎有关的故事,且每个故事都不难懂。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只能看出王戎的洞察力、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其家庭教育怎样?他有哪些成就?还有哪些特点?这都是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如果本课结束,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一组《世说新语》中关于王戎的小故事,让他们读起来,讨论起来,此课的深度就能达到95%。上面提到的年轻教师照我说的做了,课堂讨论的气氛甚是热烈,学生给出的对王戎的见解让听课教师赞叹不已,都说此课有深度。

可能会有专家说:没必要这样教,小学阶段的简单文言文,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初中、高中还要学,当孩子还不会爬的时候,别急着让他们跑。我不能苟同。我觉得,即使是小学的文言文,也要通透地教,让学生通透地学。蜻蜓点水,浅浅地教,对不起这一个个故事。

猜你喜欢

王戎李子泡泡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吝啬的王戎
王戎识李
我的糊涂妈妈
巨型泡泡
漫画
动手做个方泡泡
打李子
德行第一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