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三叠
2021-06-30王晓宇
作者简介
王晓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山西文学》《山东文学》《中国铁路文艺》《佛山文艺》《小说月刊》等。已出版作品集《微笑向暖,安之若素》《深情地活着,优雅地老去》等二十余部。
葵园
总觉得时间是有纹理和脉络的,记忆是有框架和温度的,有月亮的晚上,我越发惊奇地发现,我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在时间与记忆的网格上跳来跳去,试图寻觅最初的时光。
老家是记忆最活跃的地方,一次次沿着时间的脉络回到最初的那片葵园,看到一些无忧无虑的少年,还有那个野得像风一样的我,在那片一眼望不到边儿的葵园中和即将开始的青春捉迷藏。
满眼都是铺天盖地的金黄,千株万株地盛开,生命以花朵的形式铺排开来,展现出生命中最宏大的场景。那种美,惊心动魄。可惜那时候很少有人懂得欣赏这样阔大的美丽,大人们都忙着生计,花儿开得再好,也是你开你的,我忙我的,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倒是我们几个年少的孩子,趁学校没课时,骑着单车去那里玩耍。
每次到葵园都迫不及待地将单车随手丢在地头,然后肆无忌惮地在花海里穿行,在乡野小路上招摇。明媚的黄色,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挨挨挤挤,彼此簇拥,鲜活而热烈,像海浪一般,一浪卷着一浪,奔袭流溢,让人生出窒息的感觉。浓重的色彩,蓬勃的生命力,让人感到震撼,像流动的诗行,像行走的画面,充满生命的玄机和能量。
很长一段时间,葵园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时候,我们喜欢去葵园坐坐,葵花不语,却懂得我们年少的心事。我们远远地坐在树荫下,细心地观察那些向日葵,我惊奇地发现它并不是一株简单的植物,而是一株会“行走”的,会“奔跑”的植物。它的花冠不知疲倦地随着太阳的方向慢慢移转,全身心地追逐光明的方向。这个世界上可能再没有一种花比它更迷恋光明,更热爱太阳,更疯狂地依偎着火一样的灵魂。
广袤的田野里,晴朗的天空下,葵花朵朵,无一例外地向着太阳的方向,腰身挺拔,笑意盈盈,在一片绿色植物中骄傲地站立着,在风中站成一片扎眼的风景。那片明艳的黄色,纯净、浓烈,明晃晃的,美得无所顾忌,亮得饱满而酣畅,足以把整个世界都点燃。心型的叶子硕大如扇,和着风,奏着一首我听不懂的曲子。
后来,后来的后来,一想起这个画面,我就想起梵高的向日葵。梵高笔下的向日葵,热烈真诚,疯狂美丽,笔触恣意,色彩浓烈,轮廓饱满,淋漓尽致。那些怒放的生命,无一例外地向着一个方向,那就是明亮的方向。花瓣纤柔,花盘饱满,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照亮内心,照亮世界。当然,它也不仅仅是向日葵,更是一种信仰和希望。我不懂画,也不懂梵高,更不懂得梵高的精神世界,可是我懂得向日葵这种植物的纯粹和美好。
在城市里穿行多年,再也没有见过年少时那样规模宏大的葵园,偶尔在边边角角的花坛里见到一株向日葵,心里也会有小小的惊喜,但也只是一刹那的突现,然后仓促间就熄灭了。花圃里姹紫嫣红,大朵的月季,小朵的雏菊,娇媚的虞美人,迷人的郁金香,争奇斗艳,明媚生香,越发显得那株向日葵娇小纤弱,单薄苍白,岂止是没有“势”,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和想象中的向日葵相距甚远,更不能和葵园相比。
年少时光,向日葵是我心中最美的花,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就爱它那点儿倔犟和傲骨,就爱它那点儿疯狂和热烈,不管环境多恶劣,不管境遇多困窘,它都始终如一。就算卑微到贴地而生,也能突破内心的黑暗,昂起高贵的头颅,向着阳光,向着明亮,坚守到底,把温暖和明媚刻进骨头里,把晴朗留给世界,不知疲倦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一直觉得向日葵这种植物是会行走的,就像我认识的一些人,他们热情開朗,自信正能量,不为琐事烦恼,不为小事抓狂,心性纯净自然,灵魂高贵不俗,不焦虑,不悲伤,有着简单奔放的性格,有着洒脱随性的人生。在别人的眼里,他们活得简单透明,甚至有点傻,其实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简单纯粹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活成一株植物,活成一朵向阳花是多么惬意和美好。
记忆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月亮的晚上,舍不得睡时,会突然蹦出一些画面,吓人一跳。一些人,一些事,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时间与记忆的网格上,就像葵园,那些明晃晃的黄色,始终不曾散失。
稻草人
那天下午,我在田埂上奔跑,风扬起我的头发,尘土迷了我的眼睛,我停下来把头发掖到耳后,然后用手使劲儿揉搓眼睛,揉了几下,眼泪不知怎么就流下来了。一回头,发现身后有一个人影,猛然间吓了一跳,以为是谁偷偷尾随在我身后,定睛细看才知道,不过就是一个稻草人而已。
它的表情夸张而且滑稽,头颅是用一个葫芦做成的,不知哪位心思灵巧的人,用碳笔给它画上眼睛鼻子和嘴,眼睛睁得圆圆的,大得吓人;鼻子像一个洋葱头,俏皮而滑稽;嘴不但大而且红,看上去很有喜感。它的身体是树杈做成的,上面绑上晶亮的稻草秸秆,当然,那些稻草的秸秆也是它的肌肤,外面罩上一件宽宽大大的旧衣衫,头上戴着一顶破了边的旧草帽,手里拿着挥赶鸟雀的长鞭子。它不漂亮,像一个马戏团里的小丑一般,风一吹,伶仃的身躯便在田野里摇摇晃晃……
故乡的田野里,没有大片的麦子,更没有大片的稻田。高低不平的山地上种着一小片一小片的谷子和高粱,秋风起时,籽粒渐渐饱满成熟,成群结队的鸟雀叽叽喳喳前来偷嘴,于是山间田野,隔不远便会立起一个稻草人,守护那些尚未成熟的果实。
我慢慢蹲在田垄,蹲在稻草人的脚下,脑子里想一些奇怪的事情,涌出一些奇怪的念头,稻草人不会生病吧?不管风吹雨淋,它始终都保持一个姿势站在那里。
外祖母犯了旧疾,上秋以来,越发的重了,每每半夜喘息得二里地以外都能听到,呼吸困难。我夜里睡在她身边,心里很难受,虽不忍,却帮不上半点忙,不能让她得以缓解。母亲拿药给她吃,却总不见好转,母亲叹息,我也叹息。
稻草人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它在我的身边偷偷地笑了。我瞅它的脸,圆圆的眼睛,葱头鼻子,大而红的嘴,笑得夸张而变形。它不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只是一味地傻笑,连它脚底下一朵小花,也红透半边脸,在风中摇头晃脑,傻呵呵地乐。
那些鸟雀都回家了吧?太阳在山边使劲儿往下坠,我背起书包,慢慢地往回走,回头看稻草人,它站在田野里,还在张着嘴傻笑。
隔了一个星期,我又来到田埂上,看着稻草人依旧孤单地立在那里,保持着一个不变的姿势,它的执着让我有些恼怒,每天都咧着嘴笑,不累吗?有那么好笑吗?难道它就没有烦心的时候?
稻草人似乎完全不懂别人的心情,自顾自地在田野里傻笑着,我走出去很远,回头看它,它在风中摇摆,挥舞着手中长长的鞭子,笑容依旧。
那年秋天,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令人沮丧。外祖父得了肝癌,起初没经意,后来人便越来越消瘦,脸色蜡黄,食不下咽,终于瘦得像田野里伶仃的稻草人一般,看得人揪心。
夜里起来小解,发现母亲偷偷在被窝里哭,努力压抑着不发出声音,肩膀一抖一抖的,隐忍,委屈,伤心,难过。那个小小的人儿,立在门边,看得呆住,忘记了去厕所,心中说不清什么滋味,一时间,只觉得眼睛酸涩难受,心口发疼。
成长,有时候是刹那间的事吧!
那个晚秋,山上的谷穗都颗粒归仓,连秸秆都没有剩下,只有稻草人还孤零零地站在田野里,有几分落寞。放学后,我磨磨蹭蹭走在田埂上,残阳如血,有飞鸟向着太阳的方向扑棱棱地飞,苍山幽远,荒野无人,暮色四合,我一路跑到稻草人的身边,放下书包,坐在它的脚下,想着那些沉重的心事,眼中发酸,心中绞痛。
那一年,我第一次感知到死亡的味道,那种慢慢袭来的死亡的味道令人毛骨悚然,使我充满惊恐和慌张,无法逃避,无法抗拒,又无法接受,像一张巨大的网,罩得人透不过气来,我坐在稻草人的脚下,抱住双膝,哭了……
我哭了很久很久,哭得有些累,眼睛也肿了。稻草人却一如往昔,瞪着大大的眼睛,张着炽艳的红嘴,笑得夸张而滑稽,尽管田野里的粮食已经归仓,再没有需要它守护的东西,可是它仿佛毫不介意,在晚秋“嗖嗖”的冷风里依然故我。
我看着它,不错眼地看着它。守护,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真心守护一片田野,真心守护一个人,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尽管这之前我根本不懂这两个字的含义。这之后,我会像稻草人守护田野一样守护我的亲人,不管遇到什么,都要笑着面对,我摸了摸稻草人的手,然后抓起书包,飞奔着往家的方向跑去。
苍耳
那天,我从山上下来,从那些花草树木中间穿过时,偶然与苍耳相遇,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那些苍耳长在必经的路边,植株苍绿浓郁,轻轻随风摇曳,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有几颗苍耳仿佛意犹未尽,像小淘气一般粘在我的衣襟上,挂在我的裙角上,恋恋不舍地跟着我回家。我轻轻摘下那几枚苍耳,放在手心里端详,这些椭圆形的小东西浑身长满了刺,像一只只小刺猬一样,活得卑微、野性,却也勇敢、顽强。
故乡的村头沟渠、河边、地垄,到处都有这种植物,花开纯白,果实有刺,春风夏雨过后,这种小小的果实便由淡绿渐至土黄,颜色暗淡无光,藏在叶子下面,不仔细分辨看不出来,路过时冷不防扎你一下。
小时候,我觉得这种植物并不怎么招人待见,觉得它百无一用,不但长得丑陋,而且还到处粘人、扎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村里人喜欢叫它“老苍”,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也就跟着“老苍老苍”地叫。
那些调皮的男生趁下课的间隙,跑去田间地垄或沟渠边,偷偷采一些“老苍”装进口袋里,下课之后,把那些“老苍”当成暗器,对准女生的麻花辫,挥手之间,“老苍”已被射出,弹无虚发且百发百中。
胆小的女生只会对那些爱恶作剧的男生翻白眼,胆大的女生身手敏捷,会从发辫上摘下“老苍”,回敬过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的把戏,男生们乐此不疲,女生們却是不屑一顾。生活在乡间,很多快乐都是植物或动物馈赠给我们的。
从春天开始,花草树木踩着节气的鼓点,纷纷登场,或妖娆妩媚,或长袖善舞,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会倾尽所有,去美丽,去芬芳。苍耳却是一个另类,虽然也开花,但却是细碎娇小,说不上美,果实也是丑而有毒,仿佛世间一切的美好都与它无缘。虽然春夏时节,它也曾蓬勃过,也曾碧绿过,也曾骄傲过,却始终与美丽无缘。
多年之后,我在药房里遇到它,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苍耳”,只是我不知道罢了。在那些瓶瓶罐罐、药匣抽屉之中,有一方小小的天地属于它。我不由地开始重新审视它,苍耳在瓦罐里上下翻飞,随着汤汁的起舞,和那些草药的气味混合在一起,我不由地爱上了它。它虽然丑陋、扎人,却并非一无是处。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曾经把苍耳叫成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说是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在路边采摘卷耳,一边采摘一边思念远方的情人,因为心有旁骛,所以她的筐怎么也装不满。斯时斯刻,她想把自己变成一枚小小的卷耳,挂在情人的袍袖上,随情人一起天南海北,四处漂泊,永不分离。
《诗经》给这种古老的物种赋予了灵性、诗和远方,隔着两千多年的光阴,让我们领略到苍耳丑陋粗糙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多么柔软和多情的心。苍耳的诗是写给爱情的,纵然相思成灰,也要等到那个人前来赴约。
苍耳的远方是流浪,天之涯,海之角,奔赴一场永不破灭的梦想。小小的一枚苍耳,它会随着风,随着各种际遇,随着一切可能,去遥远的地方,然后落地生根,繁育生长,蓬勃茂盛。
那天,我在路边看到一株苍耳,巴掌大小的叶子苍翠碧绿,上面挂满了一颗颗小刺猬一样的苍耳。我忍不住掐了一枝,回家请供在瓶子里。于是早晚都有事情干了,早也瞅,晚也瞅,仿佛听到《诗经》里那首古老的歌谣朗朗上口,品咂有声:“采采卷耳……”
大眼镜先生忍不住笑,问我:“你瞅啥?一株老苍而已,还能瞅出花来?”我不语,苍耳虽然平凡,但它却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能带给我清新自然的味道,能带给我泥土的厚重与温润,还有植物独有的清冽芬芳以及童年被定格的小快乐。
在植物面前,在一株小小的苍耳面前,我的心被融化了,柔软得如同一滴水。也许这辈子我都活不成苍耳那般野性和勇敢,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它,喜欢它的素朴不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责任编辑 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