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军工企业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
2021-06-30王红霞徐小淙
王红霞 徐小淙
军工企业,只有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其高度自信并同心同德积极践行,才能形威无比强大的文化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总是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文化的力量始终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是根,根深才能叶茂。文化是本,本固才能枝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民族无论面对多大的挫折与坎坷,只要坚定文化认同、坚守民族精神,就一定能在危难中奋起,重塑辉煌。对军工企业而言也是如此,一代又一代军工人无私奉献、勇于拼搏、锐意进取,以青春、心血甚至生命,淬炼形成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价值观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就是军工文化的精髓,是军工企业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也是竞争力,更是其魂魄和根基,是全体军工人共同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所有军工人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作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四个自信”提出来,并且把文化自信提到更高地位,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再次强调了文化自信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的深远意义。同样,对于军工企业而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发展壮大。
军工性质决定了其改革发展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不仅是每一个人要思考的终极哲学问题,同样也是需要每个企业时刻理清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我国军工武器装备的主承制商,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军工企业必须站在“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安康”的认知高度,深刻认识为国家建设一流军队提供一流装备是军工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保军强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实现军工报国是我们始终不渝的永恒初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全力以赴向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奋斗过程中的应有担当。军工企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国家使命和红色基因,其自身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是国家使命具体到国有企业的分解和细化,是国家理想在国有企业中的承载和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实践中的践行和落地。这是军工企业作为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最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文化的本质”,指人类固有的一种行为基因,简称文化基因,它是人類主观能动的基础,是组织“做什么…‘如何做”“做成什么样”的量子化最小单元。军工企业大多在艰难苦困中起步,在栉风沐雨中经过一代代人的锤炼锻打,大多形成了特色鲜明、体系完整,具有独特DNA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保障、激励、规范和凝聚作用,并且成为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动力源泉。
比如,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的新中国航空工业,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职责。走过70年辉煌征程的新中国航空工业,经过几代航空人在实践中积淀、提炼、升华而成的中国航空工业文化,正是祖国大江南北航空人共有的精神内核,是引领和支撑航空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航空工业不断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精神保证和高度文化自信。这份自信,有着70年的底蕴厚度、有着45万人的磅礴力度、有着面向世界的广阔宽度。这份自信,不仅是新中国航空工业昨天生存发展的灵魂支柱,更是面向新征程的鲜明旗帜导向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为了推动“两步走”战略目标的落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明确提出了“一心、两融、三力、五化”的新时代发展战略。而放在首要位置的“一心”正是“航空强国、航空报国”,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根,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国航空工业文化的灵魂与核心。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军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正奋斗在以发展新理念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现在,军工企业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难度越来越大。大多数军工企业现在所处的,正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发需要激扬信仰信念信心的强大精神力量,越发需要坚定军工文化自信,旗帜鲜明地大力弘扬军工精神,深入挖掘企业在长期的奋斗征程中积淀下来的有利于企业战胜困难、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以改革促发展,强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坚定文化自信军工企业要做到“三个必须”
必须大力弘扬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军工企业作为国企,必须时刻牢记国企姓党,只有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正确把握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和努力方向,使之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决策、战略部署有机结合起来,与企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以及其他一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凝聚起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正能量,进而“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必须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落实强军首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身为军工企业,必须明晰自身的发展目标和社会责任,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企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些重大问题,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身的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十九大提出了明确的强军目标。作为军工企业,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我们既要自始至终坚守自身的军工报国角色定位,又要锐意进取干出自己的本色作为。比如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一心”使命,体现的正是航空人矢志不渝报国初心的历史传承,是永葆航空事业长青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航空人强化使命担当,推进伟大事业,成就伟大梦想,实现航空强国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
必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军工企业广大干部职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以及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变化,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而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军工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军工文化建设相统一,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多维度广覆盖讲好军工楷模故事,使军工精神在企业治理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不断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千方百计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使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军工企业,只有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其高度自信并同心同德积极践行,才能形成无比强大的文化力量。这力量,便是军工企业在新形势下担当新使命的底气,便是军工企业改革发展的源泉。
(作者单位:航空工业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