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分析与优化策略
2021-06-30董彦宗
[摘要]对扩招背景下的高职教育生态系统进行优化与提升,是切实对接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及产业转型升级诉求的改革策略,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输入性失衡、过程性失衡和输出性失衡等问题。面对困难与挑战,应对扩招环境下生态因子、种群和教育生态链的存在特征、质量要求、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其在生态循环过程中的失衡现状及内涵变化,通过问题解析和策略重构寻找新的生态增长点,实现生态环境、生态主体、生态链和生态产出四个方面的优化提升,最终形成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扩招百万;生态系统;高职教育;失衡;生态优化
[作者简介]董彦宗(1983- ),男,河北辛集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高视域下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20JY049)
[中圖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0-0053-07
高职扩招百万是提升教育质量与经济效益、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宏观调控社会就业现状、打造国家“生态教育品牌”的重要机遇。在《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推动下,2019年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增加114.78万,首次超过本科招生规模,增长率达131.12%,圆满完成扩招工作的年度任务。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扩招目标作了进一步延续和提升,提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面对新的任务,如何完善扩招背景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缓解就业市场上“结构性失业”矛盾并提升劳动人口的“质量红利”,是各大院校高质量完成扩招工作后续目标的重要前提。
一、高职扩招百万的生态学审视
以教育生态学视角来审视高职教育扩招工作,使生源群体、专业结构、教学管理、社会服务等生态环节实现协调运行及良性循环,是探索扩招政策发展趋势、推进扩招方案顺利实施的崭新思路。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种群及教育生态链均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各教育要素的生态特征及内在诉求形成了新的内涵和占位,并由此引发生源之变、教学之变和就业之变,使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现象。以阿什比、雷克明、古德莱德等的“教育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种群+教育生态链”理论框架为指导,结合扩招工作现状总结出我国的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及其重要影响因子,如下页图1所示。
在扩招政策的推动下,各类教育种群及生态因子相互影响,其质量要求、生态占位、发展诉求不断变化,共同作用形成“生态输入—生态转化与协同进化—生态输出”这一完整的循环机制。本文将教育生态思维融入高职扩招各环节,按生态要素在循环过程中的占位及变化,将扩招工作的失衡现状划分为输入性、过程性、输出性三个阶段并进行深入分析,寻求新的生态增长点,以促进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二、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分析
(一)生态系统的输入性失衡
输入性失衡主要涉及生源、经费和政策等生态要素失衡。第一,生源结构的差异化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升。扩招后的新生源群体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职业诉求具有较大差异,使学校在教学目标设置上难以兼顾所有学生需求,无法向社会输出同样标准的毕业生,部分院校甚至采取降低教学质量的方法来维持多层次学生的总体平衡。第二,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教育资源短缺。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财政拨款增幅速度一直低于扩招增速,大部分院校的教育经费、科研投入和实训条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没有寻找到“以市场化改革思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办法,甚至在新一轮扩招工作中出现部分贫困地区“掉队”现象。第三,配套政策不完善使得扩招工作举步维艰。面对招生方式、教育管理、质量评价及稳定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建立完善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是破除招生工作障碍的重要保障。国家教育部门没有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及生源特征出台战略导向政策,地方教育部门对下属机构扩招工作监督力度不足、沟通机制不畅,造成政策推进“落地难”。部分高职院校未出台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符合生源学情的招生政策及教育管理方案,导致人才培养路径不畅。
(二)生态系统的过程性失衡
过程性失衡是指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物质交换与协同优化功能的衰弱。第一,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出现生态断层。通过对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及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数据》近两年的数据分析可知,第一产业中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较差,就业偏离度大,愿意从事农业的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第二产业毕业生数量持续下滑,就业偏离度逐年增加,显示出传统制造业人才培养周期长、技术附加值低、竞争力不高的特征;第三产业招生规模远高于第一、二产业,开设院校和专业布点数量快速上升,资源投入和人才产出不匹配,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呈现“供过于求”的现象。第二,企业主体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融入度不够。部分院校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对新生源群体的通识教育、技能培训无法满足行业技术发展及企业岗位需求,违背了扩招战略中“稳就业”的宏观调控主旨,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与专业链、产业链脱节,难以实现二次就业或职业提升。第三,职业观念导向失衡。企业盲目追求利润,忽视企业文化构建和社会责任落实,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职院校没有将职教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修养与社会环境脱节,未能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过于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岗位技能培训及职业素养提升,缺乏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和职业长远规划,未能激发正确的就业观。
(三)生态系统的输出性失衡
输出性失衡是指毕业生职业能力特征与产业技术要求匹配错位,使得人才侧供给与产业侧需求出现矛盾。第一,缺乏区域就业协同机制,人才输出通道不畅。各地方未能建立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流通及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导致区域内高职院校、行业、企业间信息交换出现障碍,存在初次就业质量低、岗位发展潜力小、企业人才缺口大等问题。第二,职业技能标准不通用,行业认可度降低。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的培养未与企业实际生产标准、岗位要求和工艺流程对接,区域大型企业也没有深度参与职业等级标准和评价指标的制定,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与就业岗位需求脱轨,造成行企对转岗转业职工认可度低现象。第三,职业发展潜力低,就业岗位同质化严重。接受职业再教育的部分新生源群体对职业发展存在功利化的倾向,过于关注薪酬福利、工作条件和公司规模,忽略就业岗位与社会贡献、职业兴趣、个人价值观等方面的契合度,盲目地将职业期待局限在热门行业和一线城市,使自身的全面发展及职业长远规划受到限制。
三、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
面对各类失衡问题,高职院校应对生态因子、种群、教育生态链的内涵变化和交互影响进行整体分析,通过失衡分类、内涵解析和策略重构寻找新的生态增长点,实现生态环境、生态主体、生态链和生态产出的优化提升,如图2所示。
(一)扩招百万背景下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优化
扩招工作需完善相关规章政策和管理制度,打造“宽松”与“有序”并重的制度生态环境,实现学生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提升。
1.建立“对接生源结构、匹配产业发展”的特色招生政策。高职院校要立足于生源学情特征、院校办学实力、区域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行情等因素制定相关招生政策,对具备技能基础的再教育群体采取注册申请、免文化考试等入学形式,将工作经历、技能证书、操作实践作为录取评价的主要手段,从招生环节伊始便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各省市要根据教育能力、师资储备、资源保障、扩招潜力等指标对招生计划进行合理评估,對贫困地区弱势院校进行资源倾斜,对发达地区重点院校进行潜力挖掘,拓展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势专业和新兴专业扩招生源规模,高质量完成扩招任务。鼓励各地区开展“集约化专业群”招生改革试验,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及人才缺口较大的现代服务产业领域实施“技能链标准+产业链需求”改革,双链凝聚优势互补,形成集约化专业群共同招生。
2.建立“以学生利益为起点、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学生利益为教育管理的生态出发点,将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置于生态循环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技能水平提升,确保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各大院校应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教育管理制度,将职业素养、岗位技能、职业标准、就业规划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竞争性关键指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辅以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高职院校要对生源与市场的生态需求、发展边界进行辩证分析,根据学生利益诉求及产业发展趋势对教育管理体系进行实时的诊断与改进,使培养目标、管理政策、组织方式、教育评价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推动制度生态建设与时俱进。
3.建立“以市场化改革思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配套政策体系。地方、企业和高职院校要充分体会“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的精神,配套相关政策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寻求可行性合作路径以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生态制度环境下的配套保障政策应包括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生均拨款制度等方面的财政政策,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涉及土地、税收的惠企政策,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企业培训、岗位津贴等政策,专兼职教师招聘、晋升、评价等政策,以及教学管理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践课程标准、实训建设标准等相关规章制度。对教育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产教融合机制与校企合作机制进行完善,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扩招培养工作;加强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政府督导制度及第三方评价机制建设,保证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不断适应教育与产业的发展。
(二)扩招百万背景下人才培养生态主体优化
1.发挥政府种群的统筹规划和创新保障作用。第一,做好统筹部署,实现各级部门协同推进。上级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生源实际,联合各相关单位进行政策制定、指标分配,在不同社会领域内开展多部门协作招生,为多样化生源群体提供分类别分层次的测试录取,实现招生群体的全面覆盖;把握“多级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方式,建立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多元化组织形式,使涉及利益的种群主体全程参与扩招工作,并发挥各自的生态作用力推进工作落实;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完善的评价机制和透明的监督机制,将扩招政策层层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根据种群的利益诉求进行宏观调控,划分管理职责,保障体制落地。当种群出现利益冲突时,要灵活运用质量保障体系工具和第三方仲裁,对扩招工作出现的错误政策、行为进行纠正,多方统筹协同推进扩招工作。第二,实施创新举措,确保扩招工作层层落实。各地方应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实现规划、审批、人事、保障等方面的创新。联合扩招是指区域内各级组织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扩招工作落实,其政策创新及优势之处为“切实立足地方产业结构、密切对接技能人才缺口、便于统筹区域教育资源”,能够激发院校招生潜力。职教集团是体现区域扩招特色的办学平台,其“学院+企业+行业”的治理架构和董事会制度便于实现招生自主及政策创新,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学生异地实训、轮岗实践、“双师”互兼互聘、挂职锻炼等激励性政策。结对子帮扶是跨区域联合扩招的创新工作路径,针对发达省市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及贫困地区扩招工作“掉队”现象,打破高职扩招的省市界限,以加强区域协同为突破口,实行院校“一对一”帮扶机制及共育共建机制,通过学分互认、学分流转、线上培养、多方评价等方式实现师资力量、委托教学、科研交流的跨区域流通配置。
2.发挥院校种群的调整和平衡作用。第一,立足国家战略发展,优化“专业—产业”适配度。高职院校应在支撑第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增加涉农专业布点数及招生规模,深化农业大类专业群建设,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为目的进行课程资源改革、现场教学实践、农业设备及农业管理培训,培育高素质、职业化、有学历、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应对接第二产业技术变革及就业市场潜力状况,破除相关专业的边界壁垒,整合技术技能要求和专业教育资源形成跨专业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企业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长效合作机制,吸收企业的先进技术、工艺、标准、规范融入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增加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具备学历基础和技术优势的生源群体招生比例,解决第二产业人才培养周期长、传统岗位吸引力低的问题。高职院校应把握第三产业的崭新发展业态,面向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大数据产业等新兴领域开展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及招生规模的合理调控,以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模式更新和运营升级为路径,提升岗位竞争力和职业认可度,改变第三产业招生“大而不强”的现状。第二,注重因材施教,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力度。高职院校要正视社会生源群体的学情特征、类型差异和社会背景开展分层教学、分类管理和分步考核。分层教学是指衡量生源属性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配套的教学实施方案、模块化课程资源及分班授课,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自主实践能力,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分类管理是根据学生的职业追求及发展意愿制定精准化培养目标和差异化管理方案,实现学生毕业标准的“共性”和管理标准的“个性”相融合。“共性”维持学院教育标准不降,“个性”实现教育管理模式多元,双管齐下保证人才培养质与量双重提升。分步考核是根据生源的学习能力、培训意向对教育环节进行灵活排序,以此确定考核过程的先后顺序。对于具备一定专业基础、期待职业能力快速提升的学生,高职院校要优先提供针对性强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块,并将技能考核置于文化考核之前。对于传统生源,高职院校要优先开展通识教育及技能教育,在学生通过文化水平测试和基础技能评价,具备基本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之后,实施下厂实践、工学轮动等职业教育环节。
3.深化企业种群的办学开放性和育人融入度。第一,维护企业利益,改善企业育人环境。社会要对育人成效良好、扩招成果显著的企业进行主动宣传,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政府要为办学企业配套土地、税收、财政方面的保障政策,提升企业育人积极性;院校要利用师资、科研、培训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管理、技术和人力支持。多方反哺企业育人,提升企业参与办学的开放性和内驱力。第二,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企业育人融入度。企业主体是优化配置社会教育资源的重要力量,是开展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变的直接推动者。办学企业要主动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职院校成立合作组织,建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多元治理结构及董事会、理事会制度,完善激励政策、收益分配和责任划分等标准体系,实现共同投入、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合作双赢。通过企业牵头建设产学互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实现企业员工与高职院校教师“双身份”、育人工作与生产工作“双岗位”、教学任务与企业项目“双考核”、教学能力与研发能力“双标准”的“四双”要求,提升企业育人质量。发挥区域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技术研发、信息收集、数据统计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将行业领先技术及产业最新需求融入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工作中,建立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标准嵌入式”融合育人课程体系和对接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的课程教材,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岗位实操与就业需求零距离对接。以生产工艺流程为导向,以实际企业环境为基础,开展学生顶岗实践锻炼,融入企业管理千分制考核、企业员工工作业绩考核,形成准职业人培养全过程评价体系。
4.激发个人种群的级差意识和创新潜力。社会生源群体作为扩招工作中首次出现的生态主体,具有不同的身心素质、社会角色、工作经历和职业诉求,把握他们的心理认知是推进扩招工作的创新点。第一,激发学生的级差意识,是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保障。级差意识是学生对学习能力、社会关系、职业差异、求职意向等方面存在等级差别的自我认知。高职院校要加强级差认知和心理辅导建设工作,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学习积累方面,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习动力和职业向往。第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是实现个性发展和“创业式”就业的良好途径。高职院校在育人过程中要对学生管理保留一定的自由度,使学生在包容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创新思维的提升和创业素材的积累,要积极聘请企业专家、创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将企业工作思路和重要社会经验融入双创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扩招百万背景下人才培养生态链优化
1.树立培养过程的价值导向。正确的价值导向是优化教育链条、提升扩招质量的理念引领和文化保障。企业要摒弃追求经济利益的短视做法,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企业发展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高职院校要树立“技术创新+人文精神”的人才质量观,以企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学生技术研发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学生要认识到接受职业再教育不是为了学历证书,而是通过岗位培训实现技术技能积累,增强社会竞争力,塑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学习观和就业观,实现素质、能力、岗位等全面可持续发展。
2.优化培养部门的组织架构。高职院校要根据扩招生源的社会经历和管理特点对学校机构进行改革重组,将泛用型的部门设置方式更新为特色职能部门。成立学分流转及学籍管理部门,完善学分互换互认、院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建立学生入校学习及社会培训终身档案库,将学习经历从在校期间延伸至终身教育,实现教育的自主开放和持续发展;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教机构及督导机构,引入职教专家、技能大师等专业领军人物对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社会服务能力、教学管理模式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评价,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完善“全员全覆盖”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划分管理主体责任,抓好教育环节质量,以质量指标的优化实现课程、师资、实训、教学等方面的诊改提升;建设扩招生源的帮扶保障机制,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协调,制定学费减免、助学奖励、生活补贴、半工半读和就业指导等政策,解决学生教育、生活、就业方面的后顾之忧;依托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提高学校管理的人性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利用大数据、智能终端、移动互联、云平台的技术手段简化管理流程、合并管理项目、提升管理效率,实现“幸福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的建设目标。
3.注重培养环节的生态关联。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生态链条具有特征鲜明的运行机理,各教育种群以其生态位、生态结构及原始诉求为主线深入发展,并将物质、能量、信息等生态资源融入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输入的物质交换和转化。各教育种群同向发展、互融互促,形成紧密联系的生态链条,并输出符合生态圈发展规律的教育产出成果。优化人才培养生态链条,最重要的就是探索生态链条深入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及融合性,即生态关联优化。要注重优化生态关联的广域性,将扩招工作中的种群合作范围从职业院校的定域拓展到产教融合的广域;优化生态关联的适用性,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从囿于学校的个性评价升级到基于产业的共性评价;优化生态关联的融通性,将各生态种群的办学资本、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要素进行深度转化融合,解决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短板”问题;优化生态关联的匹配性,使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对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优化生态关联的饱和性,使专业的扩招投放指标与行业人才需求达到饱和状态,实现供需均衡;优化生态关联的衔接性,使高职院校扩招方向与国家战略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相同。
(四)扩招百万背景下人才培养生态产出优化
1.更新资格证书体系,提升行业认可度。当前,就业市场存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不统一、行业企业认可度低的问题,严重影响劳动力的流转和职业晋升,因此建立国家统一规范的资格证书体系是优化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建设政府牵头、行业指导、区域大型企业参与的职业证书标准制定工作,设计对接技术发展趋势及岗位技能要求的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使职业资格证书更合规范、通用性更高;完善人才等级、工作薪酬与资格证书体系对接的配套政策,使拥有多个证书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够获得更多物质回报和发展机会;完善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加入对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将证书的获取认定为学习成果之一,提升行企对毕业生素质的认可,实现供需两侧的高效招工和优质就业。
2.挖掘职业发展潜力,降低就业趋同度。毕业生作为职业教育的人才成果,其就业质量及发展潜力是衡量高职教育生态产出的重要标志。针对扩招生源就业趨同度高、功利化严重等问题,行企校亟须共建专业化职业发展咨询与指导体系,对学生的就业意向、职业期待和发展规划提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从业兴趣、发展意愿和社会贡献度选取职业;共建区域就业协同机制和信息服务平台,发挥高职院校、行业、企业间的人力资本流通及就业信息交流功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工作岗位。针对扩招生源二次就业质量差、岗位发展潜力低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拓展社会生源的知识广度,注重学员能力结构和知识面向的多元化岗位需求,对有职业转型意愿、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工作经历的职工学员开设转岗教育,提供更多职业化课程资源和实践培训,使职工实现跨行业高质量就业。校企育人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可迁移性职业技能的养成,在企业培训和岗位实践过程中加强可迁移技能的融入程度,引导社会生源跨越固定的职业标准和技能要求,在社会、政治、经济等上层领域发展逻辑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通用性强的技能本领,为学生职业晋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弛,张磊.京津冀职业教育失衡与协同的生态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9(4):27-33.
[2]潘懋元,朱乐平.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逻辑:历史制度主义视角[J].教育研究,2019(3):117-125.
[3]余祖光.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为高职百万扩招做好必要准备[J].教育与职业,2019(16):5-10.
[4]宾恩林.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服务产业转型的政策路径和未来转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9(1):74-79.
[5]刘晓,刘婉昆.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9(1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