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书”视域下欣赏型教师的意涵、形象及养成

2021-06-30赵茜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5期
关键词:四书意涵养成

【摘 要】“欣赏型教师”的出现弥补了长期以来教师作为“问题解决者”定位的不足,广大教育者正致力于“欣赏型教師”的探索。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四书”视域下提出了“双向欣赏”的欣赏型教师意涵,明确了真正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善于激励学生,以及内心充实、专业扎实、立足本位的欣赏型教师形象,并总结了欣赏型教师的养成之要,即实现“双向欣赏”、关注学生的“优势欣赏”,善于运用“艺术表达”,注重基于“师生互动”的关系性建构。

【关键词】“四书”视域;欣赏型教师;意涵;形象;养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0-0040-03

【作者简介】赵茜,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24)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2018级研究生。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遵循着“问题”加“缺失”的导向,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定位为“问题解决者”,旨在找出学生身上的问题及缺失的优良品质,并努力使其加以改正。当下,以打动学生心灵、以“欣赏”为基的欣赏型教师形象逐渐显现。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欣赏型教师的意涵、形象以及养成之要。据此,笔者通过“四书”视域研究欣赏型教师的意涵及养成,借助古人的智慧来探讨对“双向欣赏”的欣赏型教师的理解。

一、欣赏型教师的意涵

“欣赏”一词含有“增值”“定价或评估”“察看或理解”“高度评价、赞赏”这四层含义[1]。有研究者认为欣赏型教师是教师秉持乐观积极的人性假设,关注学生的优势和才能,而非他们的失败或缺陷,相信学生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力,并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和激励学生的优势、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2]。还有研究者认为,欣赏型教师相信学生拥有无限的优势和潜能,注重师生对话与共创的面向未来的教师,拥有“欣赏之眼”和“欣赏之能”[3]。上述研究均阐述了欣赏型教师注重对学生优势的关注,注重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基于此,笔者认为“双向欣赏”的欣赏型教师是懂得自我欣赏、善于欣赏学生并获得学生欣赏的教师。自我欣赏指教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相信自己可以胜任教育教学任务,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效能感。欣赏学生是指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并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逐渐获得学生的欣赏,实现了师生间的“双向欣赏”。

二、“四书”中的欣赏型教师形象

(一)欣赏型教师学会自我欣赏

自我欣赏的前提是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因而欣赏型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与思考,成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75的教师,然后逐渐成为富有智慧并让学生敬仰的教师,即“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4]87的教师,使学生产生“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4]349之感。只有专业知识丰富和能力强大才会让教师获得更多的专业自信,从而达到自我欣赏的目的。

(二)欣赏型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师欣赏学生的前提条件,若教师对学生都不了解,又何谈欣赏。《论语》有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4]19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考察学生的动机和了解学生的心情,学生的方方面面必然被教师所了解。同时做到“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4]296,认识到学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4]326,如此欣赏型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做一个基于学生优势并欣赏的教师。

(三)欣赏型教师真诚对待学生

欣赏型教师对学生的欣赏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欣赏,对待学生应当有一颗“如保赤子”[4]270之心,而不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4]267的态度。也唯有教师的真诚才能实现对学生的“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4]340。陶行知先生是真诚对待学生的教师,教育界流传着陶行知先生与“三颗糖”的故事。对待用泥块砸同学的学生,作为校长的陶行知先生不是采用惩罚的方式,而是先后利用三颗糖感化了这位学生。他从这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了尊重他人、有正义感、诚信等优点,并加以表扬,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欣赏型教师善于激励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表达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欣赏型教师会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并不断激励其奋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论语》有云:“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4]86孔子这种“反之”又“和之”的方式,是对学生优势的极大肯定。在不断激励学生的过程中让其真正领悟“大学之道”的“明明德”“亲民”乃至“止于至善”[4]249。

三、“四书”视域下欣赏型教师的养成

欣赏型教师的养成需要从“自我欣赏”到“欣赏学生”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双向欣赏”“优势欣赏”,善于运用“艺术表达”,完成基于“师生互动”的关系性建构。

(一)欣赏型教师既要“自我欣赏”又要“欣赏学生”

欣赏型教师通过充实自我,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教育教学,达到“自我欣赏”。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4]20的“自我欣赏”过程中不但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还进一步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在“自我欣赏”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善于“欣赏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是人性最本质的特点。《论语》也有云:“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4]84孔子告诉我们“欣赏学生”应该怎么做。

(二)欣赏型教师不是“单向欣赏”而是“双向欣赏”

欣赏型教师不是教师对自己或对学生的单方面欣赏,而是师生间的雙方面欣赏。欣赏型教师应实现从“单向欣赏”到“双向欣赏”的转变。学生对教师的欣赏,基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人格魅力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力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99,努力使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76,让学生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并在“双向欣赏”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三)欣赏型教师不是“两全欣赏”而是“优势欣赏”

欣赏型教师不是“两全欣赏”,即不是欣赏所有的学生,也不是欣赏学生的全部,而是基于学生的优势来欣赏。现在的班级均是大班额教学,班级人数较多,学生个性迥异,正所谓“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4]106教师不能顾及班级的全部学生,也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全部,因而教师要尽可能发现学生的突出优势并进行欣赏。同时,教师学会用欣赏的谈话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即欣赏型教师将设置好的问题置于访谈提纲中,通过艺术性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探索和发现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认识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4]268,因为欣赏不是表扬,不能滥用欣赏,欣赏是为了改善而不是为了完美[5]。

(四)欣赏型教师不是“忽视问题”而是“艺术表达”

教师在表达欣赏时不能忽视学生的问题,而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重“艺术表达”。正如卢梭所言,用理性教育孩子。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学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77;当教师管理班级时,应谨记“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4]271。欣赏型教师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既肯定了学生的优势,又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而这一切都在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

(五)欣赏型教师注重基于“师生互动”的关系性建构

欣赏型教师应注重基于“师生互动”的关系性建构,秉持“絜矩之道”,即“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4]274。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分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絜矩之道”、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将学生既作为独立的个体,又作为班级整体的一员,实现“师生互动”的关系性建构。

总之,欣赏型教师要不断成为内心充实、专业扎实、立足本位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张新平.中小学校长:从问题解决者转向欣赏型领导者[J].中小学管理,2015(4):15-17.

[2]周俊.角色转型:从问题解决者到欣赏型教师[J].中国教师,2016(9):80-84.

[3]张新平,冯晓敏.教师角色新定位:做一位欣赏型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0):22-26.

[4]论语·大学·中庸[M].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5]吴圣贤.走向欣赏性教学评价语言——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语言使用情况及其转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32.

猜你喜欢

四书意涵养成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雨来了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诚”的论述
《聊斋志异》与“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