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家寨》的“坚守”解读和教学

2021-06-30张娅丽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坚守

摘 要:历来关于张承志《汉家寨》的文本解读,主要围绕“坚守”一词展开。《汉家寨》中不同人物“坚守”的内容和联系,赋予了“坚守”多重意义。本文将结合学界、教育界部分学者、教师对“坚守”的不同解读方式和角度,以及作者张承志的信仰精神在《汉家寨》中的独特体现,探究高中散文教学中,通过对《汉家寨》环境色调和语言质感的分析,进一步挖掘该文本区别于其他散文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汉家寨》 “坚守” 精神信仰 高中散文教学

张承志在《汉家寨》中以访客的身份,在“走近”“走进”“走出”汉家寨的旅途中,脚步随着越发倾斜的地势而深入,心境也在造访汉家寨老汉和小姑娘后,从初见自然景观之荒凉死寂而感到茫然恐惧,转变为震撼于此地居民千年来静默的坚守。“坚守”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文章的主旨也围绕其展开,“坚守”的意义,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里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汉家寨在大西北的‘那块绝地里坚守着,一是作者经历这次对汉家寨的造访后心中产生一种坚守的信念和品格。”a而对于“我”、以老汉和小姑娘为代表的汉家寨人而言,“坚守”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既存在着差别又蕴含着联系。教师用书里的总结,涵盖的深度和广度略显不足。所以,对《汉家寨》中“坚守”意义的解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更应该结合其他学者、教师的不同分析,以及对作者张承志独特的创作背景挖掘,进而展开《汉家寨》在高中散文教学的落点分析。

一、对“坚守”的多样解读

(一)对“坚守”新奇却片面的解读

邱佩丹《我们应该坚守什么》一文,从“坚守”隐含的提倡和效仿的导向出发,对《教师教学用书》中“坚守”的意义解读提出了疑惑:汉家寨人祖祖辈辈坚守的价值,是有限生命和艰苦环境无望的挣扎和斗争吗?汉家寨人的所谓坚守,难道不是对汉代以前先人敢于迁徙、勇于探索精神的舍弃吗?b邱佩丹剑走偏锋般地将汉家寨人的“坚守”,解读为故步自封的保守。可以发现,相比《教师教学用书》中较为笼统的精神价值定位,邱佩丹的解读观点则是希望在更好的生存条件下,实现每一个生命对尊严的追求,这也使得理应属于精神层面的“坚守”,偏向于功利性价值的实现。同样怀有质疑的,还有周全林的《也说汉家寨人的“坚守”》,他以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疑问:“汉家寨人会清晰地明白他们自己是在‘坚守吗?汉家寨人心中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他们为什么不离开呢?”最终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观点得出结论:“汉家寨人的‘坚守,应该是集体无意识。”c这一反传统分析是对汉家寨人坚守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的解读。上述二人的解读角度和依据是新奇的,但也不难发现这种解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汉家寨》中的“坚守”不仅是汉家寨人所特有,同时也是触发“我”内心对信仰和品格抱以“坚守”态度的导引。汉家寨封闭和落后的不争事实,是当地居民所熟知的,与其说汉家寨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地扎根此地,倒不如将之视为一生静默的坚守。正如这世间万千职业,每个岗位都身负着自己的使命一样,汉家寨人在世代传承的背景下,或者是在甘于清苦的自觉下,以自我体认的态度,无意识地将自我全部融入对汉家寨的坚守中,看似在默默地承受,却是在无言中不断让自己、让生命,去适应这一方被时代、社会和历史抛弃的绝地,其中蕴含的是以汉家寨人为代表的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

张萍的《文本阅读方法谈——从〈汉家寨〉教学设计说起》,通过提问:“我们可以在他们(老汉、小姑娘)身上看到一种什么东西?他们坚决守卫的是什么?”d解读出汉家寨人的“坚守”是对守护家园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的体现,是安于现状的不奢求,以及对他们特有文化以及文明的传承。通读《汉家寨》会发现,老汉和小姑娘遇见“我”时的情态是不同的,所以上述两个问题的设计,忽略了二者的区别对“坚守”含义多重解读的影响。老汉和小姑娘在“我”追问“三岔口”时的态度是不同的。面对“我”的三次提问,老汉的态度从“摇摇头”“微微摇头”,到“突然钻进泥屋”,最后当“我”离开汉家寨时,发展为“那无言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小姑娘则是从“不眨眼地盯着我”、“还是那么盯着我不眨眼睛”,到“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最后当“我”离开时,“我看见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e。老汉和小姑娘的共同之处在于二人都是偏向静默地面对着“我”的追问,不同点则是老汉从“摇头”的无知或否定态度,走向了“钻进泥屋”的拒绝情态,并贯穿到最后的“沒有出现”;小姑娘则是在看似静止的姿态中,始终以“眨眼”“盯视”的动作给予“我”回应,而她那破红棉袄身影,在“我”离开汉家寨时的再现,仿佛是在向“我”传递着无言的希望。一老一少对于“我”这个陌生人的闯入,前者的举动,无疑是他在单一、落后的汉家寨的长期封闭中,畏惧着平静生活的被打破的表现,他的存在随着年龄的流逝变成“过去”;小姑娘眼中流露出的好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有着将“好奇”、希望变作现实的能力,她的存在,赋予了封闭的汉家寨“未来”“希望”的标签。

老汉在封闭落后的汉家寨,看似安于现状地放任生命逐渐趋向于“无”,实则其脆弱的生命在绝地中凭借顽强意志存活的现状,正是他对祖祖辈辈生存之地抱以执着坚守态度的彰显;小姑娘不仅是对老汉生命的延续,也是注入这荒凉之境中希望的代表。汉家寨得以在生命从“无”到“有”的坚守中,世代延续,而这也是使“我”即便走向越发倾斜的地势之中,也能一扫初见汉家寨时的茫然和恐惧,生发出坚韧不拔的心灵追求。

(二)基于张承志的创作背景解读“坚守”

《汉家寨》是张承志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被收录到《荒芜英雄路》的一篇散文。他在《离别西海固》中喟叹:“二十岁的人没有青春,三十岁变成熟为买办。人人萎缩成一具衣架,笑是假笑,只为钱笑。……我在嘶吼时,他们在打哈欠。”f中国知识阶级的“媚权”让他明白中国知识分子缺乏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信仰,这种尖刻的批判促使张承志不断寻找精神寄托和精神武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抑或信仰推向极致,形成了一种宗教意识、宗教情怀,也因此将与世俗生活的对立、对抗推向了极致。g

对《汉家寨》“坚守”的解读,固然不能忽略作者本人的精神寄托和文本中身穿汉人服饰的老少二人的民族身份。但更重要的是据此挖掘看似对立下二者的共同点,即一种类似“坚守精神”的坚守。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不至于陷入基于现实中张承志、文本里“我”和汉家寨人对“坚守”的对立解读。

前文从老汉看似安于现状、故步自封的角度,认为其“坚守”体现于脆弱生命在荒凉绝地中顽强求生的意志。结合张承志在《三岔戈壁》中所说:“在冬天大雪覆盖以后,夏季里为了水草移牧山北的畜群,还有去北山割麦挣钱的汉子们,会陆续回到戈壁里。所以这几间房子就像是为着那几个月的热闹些的日子,熬忍着焦旱着的夏阳秋风,默默不语地留在这里等着。割麦的汉子们若是回来了,就会刨个坑搭个地窝子过冬,谁也不愿在这里真的动土立木,修屋盖院。三岔口据传闻已经这么活了上百年了,可是从来没有看见村子变得大起来。”h可以发现,汉家寨的年轻群体,不愿真正扎根于此,汉家寨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个暂居的旅店,动土立木、修屋盖院,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不是他们的人生追求。对比老汉的做法,这些年轻汉子们的行为,将本就如弃子、如弹丸,孤零零深陷大自然的汉家寨,逐步推向毁灭,从古至今,汉家寨历经被摆布到被丢弃,生存于此地的人也必然在希望和失望中反复徘徊,当绝望、无望来临,离开是合理的不二之选。但唯有像老汉这样的人,他亲历生存环境的残酷,忍受无望情绪的痛击,依旧选择终其一生坚守着汉家寨,汉家寨也因为有老汉这一类人的存在和坚守,从可能的毁灭走向了永恒的残存。

年轻汉子和老汉对待“坚守”的态度,同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张承志追寻“信仰”的精神选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张承志看到了老汉“安于现状”,或者是前文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背后,正是汉家寨人民和这个民族在长久的生存、抗争中,自觉、无意识地将民族理想和精神信仰融入血脉中,这种“无意识”并非长期麻木、无知的接受,而是深谙祖辈掷于这片热土的信仰,蔑视环境带来的苦难而忠于原则的坚守精神。仅仅造访一次汉家寨的“我”,在亲身感受汉家寨周围和自身景观环境特殊的隐秘、神圣色彩后,都感到深深震撼和敬畏,而一生都扎根于此地的老汉,难道没有理由在对祖辈、对家园的虔诚信仰中,秉持着这份敬仰投以最长久的坚守吗?老汉对于外部的物质需求,在贫困的汉家寨时常陷于困顿,且无法有效解决,所以退回内心的精神信仰,能够有效平衡与外界的物质冲突,这也是老汉能够终其一生坚守汉家寨的原因。“宗教要人忍受苦难,但人们往往会忽视它同时教人们经由苦难之途达到精神圣洁的境界。在苦难中沉沦的只是凡夫俗子,而勇士和圣者怀着坚定的信仰。”i老汉在苦难中秉持的“坚守”精神,不仅让“我”震撼、认同,更召唤着“我”内心同老汉一样,对“坚守精神”的追求与坚守。

二、《汉家寨》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落点

“张承志的散文写作不仅在于对自然景观的浓重色彩,还在于对原始的生存环境下面的生命力量以及此种力量的成长的‘高贵的虔诚。他的散文写作蕴含了对当代生命反省和自救的追问。”j在《汉家寨》中,张承志在描绘大西北自然景观的死寂、荒凉,甚至狞恶的特殊环境时,也抒发了自身特殊的情绪感觉和思想意识。他的意识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变得茫然、恐惧,但他并非一直被动地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而是将其升华为自身的精神追求。

(一)“坚守”精神在高中散文的分布

翻阅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革命传统类文本在刻画形象以及形象的牺牲事件背后,往往蕴含着国家或人格的“坚守”精神。例如陆蠡的《囚绿记》,描绘常春藤娇弱却固执的“性格特点”和生命状态,象征着作者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气节,“坚守”精神借助常春藤这一形象的塑造展现;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同样通过塑造“刘和珍君”为国牺牲的英勇形象,让我们感受到革命者对中华民族的“坚守”;以及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巴金《小狗包弟》等散文,虽主题、内容、背景各异,但都借助对某一形象的塑造寄托对精神的“坚守”。

综上,若从文体和蕴含意义分析教学,可以发现《汉家寨》与上述文本具有诸多相似性。但基于散文“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k,以及《汉家寨》突显“坚守”精神的独特手段,虽然也借助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但“环境的衬托”和“语言的色调”才是突显《汉家寨》区别于其他散文中“坚守”精神的独特之处,这就促使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本环境刻画中的色调,以及描绘环境的语言质感,并适当融入作者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正如王荣生所说:“作者在‘这一篇散文中所传达的独特经验,也可以分为‘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两个方面。学生的经验,与作者所传达的经验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阅读教学的起点,也表现在阅读教学的终点。换言之,学生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l

(二)《汉家寨》文本的独特性

前文学者对《汉家寨》“坚守”的功利性、集体无意识解读,是对文本的肢解和脱离。散文不像小说有“作品一旦完成,作家就死了”的说法,而是处处蕴含着作家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例如:“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除开一种维吾尔语叫uga的毒草是碧绿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山坳折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暴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m原本充满生机的“碧绿色”却附着在毒草之上,生與死在沉寂中共存,“我”见证着死亡的伪装性而心生恐惧。“红石”“淡红色的焦土”“铁碴堆”等词组,语言的色彩浓烈且质地坚硬,将自然景观写得狰狞又荒凉,连马都为之小心谨慎;而这些客观的外界环境因为“我”的心理印记变得恐怖而震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环境特点,实则是在环境的衬托中把握文本语言的色感质感,从而体悟《汉家寨》“坚守”含义指向“坚守精神”的深刻性。

张承志现实背景的精神信仰,在《汉家寨》中属于文本的原生价值,在教学中,借助知识的补充,引导学生从原生价值吸取促进自身人文精神成长的养分,是实现文本教学价值的关键,最终达到“这一篇”的独特价值。根据前文学者、教师对“坚守”意义的解读,可以发现,他们都将目光放在老汉和小姑娘身上,而“我”与“坚守”之间的关系并未涉及。事实上,通读《汉家寨》可以知道,汉代以来中原人便在此地屯垦生息,直到今天,从老汉和小姑娘身上穿的汉人服饰,也能了解到汉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和强大的繁殖力,千年来一直都在延续。张承志在见证了底层人民的苦难抗争,忆起历史上汉民族的代代流传后,精神得到了滋养,心中一直以来类似宗教般的虔诚信仰、信念和品格,也在汉家寨人的精神影响下更加“坚守”。

《汉家寨》中的风景、语言、人物、结构对主旨,即“坚守”意义的解读,在张承志的笔下变得晦涩,风景的怪异、语言的奇特和人物的反常等因素,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以以学生的视角和学情为依据,适当融入学界对“坚守”的别样解读、关于张承志个性化的创作背景,既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助,也是构建散文教学的台阶,引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

a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教科書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b 邱佩丹:《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文学教育》2007年第11期,第59页。

c 周全林:《也说汉家寨人的“坚守”》,《中学语文》2012年第15期,第82页。

d 张萍:《文本阅读方法谈——从〈汉家寨〉教学设计说起》,《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10期,第45页。

e 张承志:《汉家寨》,选自张承志散文集《荒芜英雄路》,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157页。

f 张承志:《张承志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g 傅书华:《心灵的迷狂——张承志现象批判》,《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62页。

h 张承志:《三岔戈壁》,载马进祥编选《回民的黄土高原》,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45页。

i 张颐武:《张承志神话:后新时期的人间喜剧》,《文学自由谈》1995年第2期,第33页。

j 冯尚:《经典诗意的现代阐释——张承志散文研究之一》,《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3页。

kl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第8页。

m 张承志:《汉家寨》,选自张承志散文集《荒芜英雄路》,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参考文献:

[1] 冯尚.经典诗意的现代阐释——张承志散文研究之一[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 傅书华.心灵的迷狂——张承志现象批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邱佩丹.我们应该坚守什么[J].文学教育,2007(11).

[5]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 张承志.荒芜英雄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7] 马进祥.回民的黄土高原[M].山东: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8] 张承志.岁末总结[J].中国作家,1996(12).

[9] 张承志.张承志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 张萍.文本阅读方法谈——从《汉家寨》教学设计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

[11] 张颐武.张承志神话:后新时期的人间喜剧[J].文学自由谈,1995(2).

[12] 周全林.也说汉家寨人的“坚守”[J].中学语文,2012(15).

作 者: 张娅丽,教育学硕士,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坚守
报业转型与融合下的坚守与创新
冈比亚新政府“坚守”一中原则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语文教学:在平衡中坚守与突围
中国留学生“坚守”克里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