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集装箱底框结构形式的强度仿真分析
2021-06-30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张海龙潘守文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张海龙 潘守文 陈 城
文章以20尺标准集装箱的底框作为研究对象,对底框的支撑梁采用两种不同的布置方式。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这两种布置方式下集装箱整体的结构强度,为集装箱底框支撑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集装箱产品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可作为各种设备的承载体,箱内可放置变压器、变流器、电池堆、屏柜等,再辅助以空调、风扇等散热设备,便可以户外放置运行。集装箱在整体吊装和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而集装箱的底框作为主要的受力部件承受了其中大部分外力的作用。同时集装箱的其他组成部分,如顶盖板,侧板,立柱也都依附于底框。然而目前的底框设计比较随意,底框支撑梁如何优化布置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1 仿真模型建立
考虑到现有计算机的配置以及为了便于划分网格和分析计算,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集装箱的侧板、箱门,门锁等并不是影响底框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简化,以提高仿真效率。图1为简化后的集装箱框架模型。该集装箱箱内设备主要为变流器、变压器、通讯柜、配电柜。实际模组中只保留整体框架,模型中已去除对强度影响不大的门板、铰链等。集装箱箱内设备线缆连接主要通过底部槽钢。现有集装箱设计中,主要有2种底框走线方式,第一种为槽钢中间开孔,线缆从槽钢中穿过;第二种为箱体主支撑槽钢相比设备支撑槽钢尺寸更大,这样设备支撑槽钢下方会多出一部分空间,线缆可以自由布置。图1为第一种槽钢开孔集装箱简化模型。
图1 简化后的集装箱框架模型
20尺集装箱最大外形尺寸为宽6058mm、深2438mm、高2896mm模型中材料属性:材质为Q235,弹性模量为210MPa,泊松比为0.3,材料密度为7850kg/m3。
网格的划分影响模型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过细的网格划分,往往会造成结果计算缓慢。本文主要是对比两种底框结构形式下的集装箱整体强度,变量仅为底框支撑梁结构,其余控制变量。集装箱整体简化后,使用自由网格划分,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集装箱网格处理结果。
2 仿真工况
根据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将集装箱底框的结构形式分为两种。方案A:底框支撑均为16号槽钢,槽钢上需开设大量的过线孔;方案B:底框最外侧一圈4条20号槽钢,左侧变压器舱11条20号槽钢,其余全部布置12号槽钢。方案B相对于方案A,由于部分槽钢高度减小,减小的空间有利于现场电缆布线。以上两种集装箱总重接近,分别对集装箱静态吊装和静态平地放置进行分析。
工况一:静态吊装分析
图2 方案A吊装受力示意
在集装箱四个吊点的顶端面施加固定约束B,集装箱受整体重力影响。图中A标识为施加的重心加速度9806.6mm/s2,C和D标识为底框各位置受力4000N。方案B采用同样的方式。
工况二:静态平地放置分析
图3 方案A平地静态放置受力示意
在集装箱底部的四个角件底端面设置固定约束D,其中A标识为施加的重心加速度9806.6mm/s2,C和D标识为底框各位置受力4000N。方案B采用同样的方式。
3 仿真结果对比
工况一静态吊装情况下,方案A和方案B的变形量云图分别为图4和图5所示。
图4 工况一静态吊装情况下方案A的变形量云图
图5 工况一静态吊装情况下方案B的变形量云图
工况二静态平地放置情况下,方案A和方案B的变形量云图分别为图6和图7所示。
图6 工况二静态平地放置情况下方案A的变形量云图
图7 工况二静态平地放置情况下方案B的变形量云图
两种工况下的集装箱主要变形量普遍都集中在中间底框位置。
工况一静态吊装情况下,方案A和方案B的应力云图分别为图8和图9所示。
图8 工况一静态吊装情况下方案A的应力云图
图9 工况一静态吊装情况下方案B的应力云图
工况二静态平地放置情况下,方案A和方案B的应力云图分别为图10和图11所示。
图10 工况二静态平地放置情况下方案A的应力云图
图11 工况二静态平地放置情况下方案B的应力云图
两种工况下的集装箱的主要应力分布比较接近,应力云图无法明显判断两种集装箱的区别。
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整理出两种集装箱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量,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最大应力(MPa)
表2 最大变形量(mm)
仿真结果表明,底框结构形式不同的两种集装箱强度,从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量对比来看差别不大,但是方案B即底框支撑梁减少开孔,并替换为小号槽钢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应力和变形量。
结论:通过对两种底框结构的集装箱进行吊装和平地静置受力分析,计算出这两种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量。从云图来看,两种集装箱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量都比较接近,从仿真结果来看,底框过线孔较多对箱体的结构有一定影响。将开孔多的大号整根槽钢替换为多根无开孔的小号槽钢,集装箱整体结构强度会有改善,经济性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