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

2021-06-30青锋,李路阳

世界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佐藤比喻建筑设计

时间的曲线The Curves of Time作者: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出版:Phaidon Press,2007

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佐藤可士和のクリエイティブシンキング作者:佐藤可士和译者:时江涛出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阅读The Curves of Time时,总有种感觉仿佛是在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不仅仅因为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长达105年的生命历程,也不只是基于他们都来自于拉丁美洲,更为关键的可能是这部回忆录中面对时间流逝所呈现的深刻与平静。

不同于沙利文与赖特的自传,尼迈耶并没有把这本书作为宣扬自己建筑立场机会。整本回忆录的主体部分是在他身边的人,他的祖先、祖父、母亲、兄弟、朋友、同事、同志、陌生人,以及并未真正出现的情人。就像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一样,他们出现、与尼迈耶一同前行、留下他们的印象,然后又静静地离去。这本书的葡语版面世时尼迈耶92 岁,他用极为平静的语调讲述着这些人给他留下的回忆。令人惊讶的是他甚至能精确地叙述如此之多久远的细节,一个易怒朋友被开过玩笑后的咒骂,一个戴眼镜的中国男人在电梯里对他的含蓄支持。

与《百年孤独》类似,这种平静可能只是一种假象。按照普通人的标准,尼迈耶所陈述的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历程,少年的轻狂、青年时代的成长、与勒·柯布西耶的交往、联合国大厦与巴西利亚、共产党员、军事政变与压迫、流亡、思念故乡的哭泣、拉丁美洲的自豪……所有这些都被平和地编织在这本没有任何章节划分的回忆录之中。

这就是阅读建筑师自传的迷人之处。我们常常怀着解密其建筑思想的动机翻开这些自传,所看到的却是建筑之外的很多东西。人的角色逐渐替代了建筑师的角色,阅读的期待逐渐转变成借由建筑去了解这个人。当然,最终还是有可能通过对这个人的了解再去阐释他的作品,只是在有的情况下,这个事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The Curves of Time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尼迈耶也的确谈到了他的作品与思想,甚至为所有评论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主动将自己的建筑生涯划分成了5 个阶段进行概括。你不能否认他的成就以及对建筑的热忱,但是在这本书中,建筑似乎不再关键。就像他在书的最后所写到的,真正“重要的是生命、朋友,以及试图将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改造成一个更适合生活的地方。”

这本书的葡语版1999 年出版,英文版2000 年出版,尼迈耶2015年12 月5 日去世。令人遗憾的是,在这15 年间我们竟然没有邀请这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来中国留下任何作品。可能我们拿起这本书的时间,已经太晚了。□(撰文:青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这本书很小也很薄,放在书架上很不起眼,就像作者的姓氏一样。然而这位佐藤和日本遍地的佐藤不同,他是一位善于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来解决各种问题,坚信“设计可以改变世界”的视觉设计师。优衣库、麒麟啤酒、偶像团体SMAP 乃至建筑设计,他主持的众多设计和策划项目都被誉为经典,广为人知。

关于创意思考,可能不少人会认为只有像设计师、艺术家这样从事创意工作者,需要创作作品的专业人式才需要具备,从事非设计工作的人不会用到。举个书中的例子,进行创意思考就好像我们做音乐或者体育运动一样,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音乐家和职业运动员。本书表述的也并非专业的创意技能或知识,而是像商务人士、企业管理者乃至家庭主妇等非艺术设计领域的人如何利用创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这个主题。

在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中经历的项目案例和日常生活,分享了如何在日常中培养创意思维意识,以及如何运用创意思考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将其归纳为“术”,即方式方法,这也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分享几个我比较受启发的要点吧。

善于运用比喻手法

作者认为创意基于充分的沟通,比喻就是个很高效的沟通技巧,可以把抽象、难以理解的事情替换成生动、具体的描述,使事物的本质得以凸显,也可以展开理解为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来说事情。这种技巧对交流和沟通来说太重要了,比如(这里开始比喻)老师教学生建筑制图的时候,可以把建筑图比喻成一门语言,把建筑各个部位的尺寸、做法、材料等信息传达给施工人员。而在不同国家,乃至不同地区对具体的制图符号有不同的画法和习惯,这又可以比喻成不同的方言,尽管发音不同但是大致不影响理解。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建筑制图了。

真实感比调查更重要

据说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是改变对方的想法和赚对方的钱,无论哪种最终都需要“说服”别人,好的设计也是如此。比如建筑设计方案需要说服甲方,产品设计方案需要说服消费者。最好的“说服”方式是让对方产生情感共鸣,而唤醒情感共鸣需要抓住真实感,可以是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可以是某一代人共同的回忆和体验等。想起曾经辅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时,一起探讨过如何打动不同专业、不同出身、不同职位、不同性别的评委们,结论是要触动他们共同的情感,比如中国人非常重视的家庭和亲情等,以此来找到设计的突破口。

设计不只是附加值

最后再谈谈设计本身,就像书中所说,不少人将设计理解为是一种将表面装饰一新的行为,造成“设计只会带来一些‘附加值’”的片面理解,这种设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事实上,设计不等同于“打造外在的形式和美感”,而是在切实地解决问题。在大学的建筑设计教学中,每次开始设计之前都会让学生进行各种调研和分析,针对场地、环境、气候、使用人群等等。在最近比较热门的住宅改造类节目中,设计师更是细致入微地“问诊”房子以及房主的每一个细节和想法,甚至一件物品、一段往事。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结合理念与目标将思维和信息进行整理,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生成一个合理的、能带来价值的形式。建筑设计正是如此。□(撰文:李路阳,北京建筑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佐藤比喻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比喻
买椟dú还珠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佐藤学:世界上没有比教师更难的工作了
佐藤海山的诗
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