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全球化的未来在地建造探讨

2021-06-30龙灏薛珂LONGHaoXUEKe

世界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筑师形式传统

龙灏,薛珂/LONG Hao,XUE Ke

1 引言

建筑自诞生起就一定是“在地”的——传统上,或者说在工业革命以前,建筑原料与施工工艺受制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筑空间与形式被当地文化传统所限定,实施建筑建造的工匠也多来自当地居民。那时,没有人关注“在地建造”——因为每个建造都只能是“在地建造”。

而在当代,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瞬间全球共享,材料、技术不再受地理因素制约,施工工艺逐渐标准化,全球世界的人相似的需求转化为相似的空间与形式,建筑师或者建设行业也不再仅为自己所属的区域服务[1]。以此为背景,对区域自然、社会、人文的独特性表达成为了建筑理论家所指的“在地建造”,并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事实上,时代的发展在给“在地建造”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材料、新技术以及建筑理论的发展应当为建筑设计提供突破口而不是桎梏,毕竟面向未来的建造显然也必然是“在地建造”的。

2 几个问题

2.1 What & How

“在地化”相对于“全球化”,反映的是事物对当地的适应性。在建筑领域,“在地”最浅显的含义是指建筑物与其存在的地点、地区有紧密关系。进一步结合中文“建筑”一词的动词含义明确讨论“在地建造”,其定义便不仅指物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包含了行为本身以及行为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等众多要素。于是,“在地建造”就可以被定义为与当时、当地物质环境及文化背景紧密结合的建筑实体以及其设计建造行为。

建筑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外乎辨析明确概念、归纳整理相关要素以及与建筑实践相结合进行阐述。若要严谨地探究“在地建造”,则需要对其经过数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明确研究范围。如“在地”的研究应该带有地域性、地区性特征,但也不能忽视时代背景的影响;同时,研究需要对“在地建造”过程中涉及的各方角色有更深入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建筑学科是关于“造房子”的学问,理论必须结合实践来讨论当代在地建造实例中影响“在地性”的多重因素的不同反映。对此,以本文的篇幅很难充分讨论,但唯有对相关问题加以持续的思考和实践,业界最后才可能对全球化背景下面向未来的在地建造达成共识。

2.2 Where & When

中文“地域建筑”“地区建筑”“地方建筑”均来自英文“Regional Architecture”,本源并无不同,众多学者的中文论述中也多是选其一种翻译使用,所指代的均为从当地物理环境、经济技术、文化传统出发的建筑设计。早在1998 年,吴良镛在为《北京宪章》起草的准备材料中便提及相关概念,他使用的多是“地区建筑”一词[2]。此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使用不同的中文词汇产生的差异也显现出来——在中文语境中,“地域”范围较广,且结合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更多,“地方”范围较小,“地区”更强调人为进行的区划。本文中讨论的“在地”将更偏向“地域”,或者说建筑所在的“地方”所属的“地域”。

提到“地域建筑”,人们往往会想到“传统材料”“传统技法”与“传统形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理论的发展,“新地域主义”和“批判地域主义”的各流派逐渐成为了地域建筑理论中的主流:“新地域主义”反对传统地域主义被动的姿态,追求突破和创造力[3];“批判地域主义”是在地域主义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主义的新思想,不排斥新材料和新技术,反对感情用事的纯粹模仿[4-5],二者都是对“地域主义”的发展和革新。因此,在地建造显然也应反映出时代、技术与相应理论进展的影响,不应再纠结或拘泥于狭义的“传统”——对不少有上千年城市建设史的中国城市,譬如洛阳、西安、北京、南京、重庆、成都、长沙来说,建筑“传统”到底该是哪朝哪式的传统呢?

2.3 Who & Who

“地域建筑”理论本身倾向于描述建筑物本体,而“在地建造”则扩展了它的含义,容纳了“建筑”作为动词的行为及其行为主体——人。

在高度信息化同时交通发达的当代,建筑师与项目的空间位置不再必须重合,故有“飞行建筑师”之谓,业界也能看到不少由“飞行建筑师”创作的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但很显然,对当地生活更有体会的“在地建筑师”却往往能创作出地域性、在地性更强的建筑,更符合“在地建造”的要求。建筑师并不一定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但一定已经在当地居住、生活、工作相当长时间,一直在亲身体验当地的地域特色并产生着“在地体会”。如此一来,建筑师完成的当地项目或多或少都会更加容易自然地融入他们对当地地域特征的理解,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建筑师黄印武在云南沙溪和黄声远在台湾宜兰的实践[6]。

而建设项目的建设方及最终使用者,也是“在地建造”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方。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建设方提出的要求是否含有地域化表达的可能、是否接受更“土生土长”的房子都将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在建筑落成后的使用过程中,无论“设计初心”如何,使用者或多或少都将对建筑物日常呈现的真实状态产生影响、改变。或许这些改变并不是建筑师、建设方所预想的,但反映的显然是日常使用者的“在地”需求及其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是真正的“在地性”的实现过程。在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就是建筑师经常吐槽的“住户封闭阳台”对建筑造型产生的影响——“在地建造”的建筑师对此应当有所思虑和行动。

3 几组对偶

3.1 时与势

时代背景与社会形势的变迁会通过改变建设条件本身来影响建筑的在地性表达,这往往是影响在地性的各种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环。

其一,时代的发展必然带来影响建筑在地性的经济和技术进步。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新的建造方式、新的材料以及新的建筑理论随着新的交通、信息传递方式传播至世界各地的进程极大地消减了传统意义上的“在地性”。但回头看,这种变化在历史上却留下了考古地层般明显的印记,再加上无论如何都要回应的项目建设地域的部分气候环境因素,使得这样的“非在地”建筑反而拥有了包含其清晰时代特征的“在地性”,这样的建筑所包含的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记忆就从设计建造当时思考的结果转变成了后世需要回应的“在地性”要素。从时间层面上讲,在地建造除了要适应当下的时代背景外,还将包含过去的建造行为产生的影响,当今的在地建造也必然影响未来建筑的在地性考虑(图1)。

1 面向未来的在地建造

其二,建筑物建设时期的社会形势也是在地建造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科技落后、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先发地区的建设模式和建设成果被笼统视为先进事物、引进外物发展自身的必然选择;面对战争威胁,必然要兴建军事工程,增强军事实力以保卫国家安全,甚至一部分普通建筑也要考虑应对战事的可能;在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的形势下,建筑几乎只考虑人最基本的居住需求,于是“国际式”建筑大量增加等等。二战后德国的大量性建设所形成的“建筑文化”即是“时势引导下的建筑在地性”明证。而在当今经济、文化、科技都高度发达的和平形势下,建筑自然会追求更多可能的属性,例如面向文化的“在地性”。

816 小镇(图2)随时代发展的变化正是如此——从1960 年代的核工程绝密项目到如今包含文旅、康养、爱国教育的综合园区[7],在不同的年代和形势下回应着完全不同的在地性需求。

2 重庆涪陵816小镇军工陈列馆(建筑设计:褚冬竹)

3.2 新与旧

使用旧有材料、演绎传统形式是建筑回应在地性的一种方式,但在地建造不应只强调传承已有形式,也会鼓励使用新技术、新形式从不同角度回应在地性。

新的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建模和新的建造工艺使得以往难以实现的特殊形式得以广泛应用,极大扩展了建筑师对建筑形式的选择空间,新形式本身往往能更好地满足建筑内在的当代功能需求。除去一些实验性的以展示新技术为目的的建筑,新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回应建筑的在地性:它既可以完全用各种外部限定作为条件,让建筑形体回应场地形态、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等需求,得到一个极其适应建造环境的建筑,也可以强烈呼应当地自然要素的形态,将建筑融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展示中心(图3)在梯田景区之内,造型模拟梯田的形态、屋顶采用蓄水屋面、流动层叠——虽然没有采用当地传统村落建筑的形态,但却更好地融入了自然环境,回应了在地建造的要求。

3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展示中心(建筑设计:杜小光)

当然,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旧有建筑形式在回应在地性方面必然有其优势。地方的传统建筑形式本就是当地人长期探索出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形式,或许有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建筑功能的要求,但肯定存在能够相适应的部分并且可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加以延续或演绎。同时,传统形式在某些特定场合早已成为了文化的符号,例如,山上的塔、城中的园,在这些场所中适当使用传统形式语言本身就是呼应了文化的在地性。当然,机械地模仿、沿袭传统形式不是好的当代在地建造,在保持传统形式神韵的同时合理地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才是更值得称道的。如今已成为新经典的武汉黄鹤楼重建工程就是一个范例。位于森林公园中的成都丹景阁(图4)整体采用传统塔的形式,但其主要结构为钢结构,建造方式为装配式,采用了虽非经典但仍可联想的传统外观形式,回应了在地建造。

4 成都丹景阁(建筑设计:曾雪松)

3.3 城与乡

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分布、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均有着较大差异,于是设计需要回应的在地性内涵自然也存在着不同。

城市作为人类大规模、高密度聚集的生活区域,追求秩序和效率,尤其是在当代的城市中,传统在地性中的地方特色形式往往让步于功能要求,因此城市建筑师在回应在地性时往往比较谨慎,遇到的困难也更多。城市人口密度高,相对来说离自然更远,也因此更需要保留自然的空间场地(图8a),这导致城市建筑向高空发展,一些传统地域性建筑符号如中式坡屋顶就很难强加于建筑之上——方正简洁、现代感十足的建筑体量和屋顶形式理所当然地构成了当代城市最常见的整体建筑印象。相对来说,材料、色彩、立面形式、近人空间和建筑布局成为不少城市建筑回应在地性的主要方式。例如,位于城市中的重庆两江人民小学项目(图5)将场地中的高度变化、建筑色彩和接地层细部设计作为回应在地性的主要方式。

5 重庆两江人民小学(建筑设计:吴瀚)

在乡村,人口相对较少,居住密度不高,对传统的保护也相对更好,因而乡村中的建筑呼应传统和地域性都更容易些。当代乡村建筑本身深入自然环境之中,周边空间充足(图8b),无需以集中体量作为发展目标,往往层数较少,体块组合丰富,依照建设地传统村落建筑形式设计建造出的建筑形态也更容易体现在地特征。由于乡村的供电供暖等设施不如城市集约,当代乡村建筑在可能的情况下会更多考虑建筑的被动节能、生态性等要素,弥补了传统材料技术缺陷的新材料、新技术运用,都成为这些建筑新的在地性表达,成为当今乡村建筑的一大特点。九寨沟县漳扎镇小学校项目(图6)和若尔盖暖巢项目(图7)均位于乡村,都将呼应当地形式和生态性等作为回应在地性的主要方式,若尔盖暖巢项目更是实现了净零能耗的节能目标。

6 九寨沟县漳扎镇小学(建筑设计:刘艺)

7 若尔盖暖巢项目(建筑设计:钱方)

8 城市和乡村建筑组团空间差异(同比例)

3.4 大与小

项目的体量、尺度差别既影响设计时的关注点和设计成果本身,也影响落成后人们的视觉效果及环境体验。因此,针对尺度不同的项目,在地建造的关注点也势必有所差别。

大型建筑物往往功能需求复杂,其基本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被功能所限定,空间组织进一步影响其体量组合,以至于功能相似的大型建筑的基本形态也不会有很大差别。与一般城市建筑面临的“在地性”问题类似,大型建筑难以简单使用传统地方形式来回应在地性。同时,在建设时地方政府和投资方常常希望大型建筑建成后具有一定的标志性,设计因而选择简洁大气的整体形态力求给人强烈的印象(图9a),用适宜的手法在立面元素运用或是回应气候、生态要求方面来体现一定的地域特色,例如“新华之星”科研办公基地和《重庆1949》实景剧院,这样的建筑物本身即是新的在地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对来说,小建筑往往受到功能的束缚较小,可以在功能、体量组合上更自由,形式也更容易打破惯例,“成为自己”。在回应在地建造时,小建筑更容易演绎、使用当地传统形式、运用特色材料。精致的小尺度建筑还可以将自身作为景观要素处理,避免建筑成为突兀的物体(图9b),废弃小学改造成的综合商业建筑“明月坊”就是这样一个呼应了传统形式并结合了景观的建筑。

9 建筑尺度对形象的影响示意

除了独立的建筑单体项目,不同尺度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在地性设计更多的体现在对人群的引导方式上:处在商业中心地带的大规模城市公共空间既需要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可停留性,又要增强人群的流动性、避免人群大量聚集,还要将外界人流引入依附于该空间的周边商业建筑内部(图10a),这就要求通过对场地地形、气候环境和当地习惯等这些在地要素的仔细分析来指导设计,例如重庆解放碑到朝天门城市街道公共空间改造项目。相对的,小尺度公共空间一般会以吸引和留住人群为主要目的(图10b),更多地利用传统形式和生活需求去回应在地建造,大理柴米多农场餐厅和生活市集就是一例。

10 公共空间尺度对人流设计的影响(同比例)

3.5 院与所

在地建造的行为主体对建筑在地性表达的影响巨大。在我国,从设计角度看大型设计院与小事务所对在地性相关问题的处理,往往会有不同的答案。

设计院的设计流程较为程式化,各专业配套设计方法、内容也较成熟。由于参与设计的部门较多,为了对成果有更好的品质控制,往往在结构选型、立面材料选择等方面更偏向常规稳妥。于是,设计院作品在呼应在地建造时多以整体、全面为主:建筑形态往往在现代建筑简洁大方、整体性强的形态基础上用相对抽象的几何变化呼应地方特色或文化传统;建筑立面则采用通用、成熟的立面材料,通过排列组合不同营造图形化的立面样式来隐喻在地要素。例如,由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的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就是以地质奇观“蘑菇石”为原型,立面使用金属板、玻璃幕墙等的不同划分来呈现地层的概念(图11)。

11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雷杰义)

我国目前的私营设计事务所一般规模较小、主持建筑师专业个性突出,并且由于项目一般规模不大、业主多为私有资本而使设计方案所受的限制较小,更便于使用较自由的形式、非标准化的构件、创新的材料,甚至探索一些实验性的建筑技法。一些项目在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会考虑如何让建筑作品充分融入当地环境,大量使用现场采集、收集的天然材料或是回收利用周边的建筑废料,形态也以融入环境为目的,或足够低调小巧,或拟态环境要素。也有一些事务所的作品会有较强的个性风格,在地生活和工作的建筑师自然有一些运用熟练的、更符合当地要求的特殊在地性手法,在不同建筑作品中,利用这些手法既能满足在地性,又能体现建筑师自身成熟的创作手法。在这些方面,云南的赵扬建筑工作室和贵州的西线工作室都是突出的例子(图12)。

12 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展示中心(建筑设计:李元平)

3.6 事与人

在建筑的整个设计建造过程中,人的交流必然产生事件,而发生的事件和涉及到的人本身就成为在地建造的要素。一个建筑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投入使用,每个阶段涉及到的人员各有不同,建筑师除了在设计阶段投入大量心血外,往往还需要在各个阶段协调各方关系,遇到问题时提出解决方案。相比“飞行建筑师”来说,在地建筑师往往对建筑作品的在地性有更加强烈和不懈的坚持,但有时这样的坚持会导致建筑建设中其他要素的失衡,而失衡的结果可能是更糟的。因此,在地建造不应该是一味追求纯粹的在地性,而要将建造之地、之事、之人考虑周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追求并实现的在地性才更加合理。

在以作品为主的建筑视野中,能了解到项目背后故事的机会不多,而著名的“在地建筑师”赵扬讲述的故事能让行业窥探到一些在地建筑师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状况——那是他独立工作之初3 个没能完成的项目:3 个项目都在云南大理,第一个项目“双廊陈宅”的业主一开始打算居住在大理双廊,而随着城镇迅速发展并商业化,业主改变计划打算把建筑改为民宿,方案多次修改后,逐渐与建筑师的坚持背道而驰;另两个项目在接近完成之际由于成本超过预期、出资者资金重心转移而不得不终止。这样的事件促使对这3个项目都投入了极大的创作热情的建筑师冷静下来思考,他对自身经历的记叙也引发了更多建筑师思考应该如何在设计中坚持与妥协[8]。

4 几种可能

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天都将是第二天的历史,而所谓“未来已来”,则昭示了当代建筑活动必须思考和面对的局势。无论当代的在地建造、还是面向未来的在地建造,每一个单独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建筑的表象背后显然包含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问题,这是建造建筑的全过程中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图13)。

13 面向未来的在地建造要素关系(1,8-10,13绘制:薛珂,其余图片由项目建筑师(单位)提供)

4.1 全球化的趋同背景

全球化由社会发展所推动,有很强的必然性,也不可逆转。

在传统意义上,不同地区的“在地建造”中,建筑材料与建造工艺的区别一部分是由于各地区之间交通运输的困难所带来的限制,建筑只能使用当地材料,建造工艺也就因此相似,而跨区域文化交流较少,自然导致建筑形式的小范围雷同,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交通运输、文化传播和技术发展打破了这种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气候环境不同,各地区人的需求互不相同,但全球化科技的发展也削弱了这样的不同,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逐渐同质化。因此,未来在地建造需要回应自然环境的部分更多是其生态性,回应社会环境的部分更多是其文化性。生态性就要求建筑不只让人感到舒适,也要对自然环境足够友好,足够可持续;文化差异势必继续作为在地建造关注的一大要点[9],但表达文化不能只沿袭旧有形式,演绎和发展才能使不同的、独特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继续发光,继续指导在地建造。

4.2 建筑师的价值取向

建筑诞生之初,居者(使用方)大多同时也是设计者(设计方)与工匠(建造方),随着社会发展与分工细化,后二者与前者分离,成为专业人员,之后建筑师又从工匠中分离,逐步演变为当代的庞杂配合工种。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专业性、独特性显然提高了,但大部分建筑师对居住者的实际体验与建造时的具体情况了解变少了,而居住体验和建造过程却是在地建造需要追求的部分,因此,当今的建筑师应当让自己尽量不局限于设计者这一角色,而是更多、更深入地站在其他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随着在一个地区长期工作的经验积累,与建筑相关的各工种都会具备更强的回应在地性的能力。建筑师应该在发挥自己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同时追求在地性表达,合理、综合地权衡在地建造的相关要素,让在地建造不只契合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也能关注和体现时空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

4.3 未来性的在地建造

“在地建造”被广泛提起的一大诱因或许是国际式建筑和外来形式的泛滥,但在走向全球化的未来,这样的风潮并不会停止。同时,当一种外来形式在本土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其影响逐渐固定的同时也一定会被本土生活习惯逐渐改变,多年之后回头再看恐怕又不失为一种特殊的在地形式——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广东开平碉楼群就是明证。当下的在地建造在建筑形式方面,要研究并发展传统形式,但也不能回避新时代、新技术、新材料带来的新形式,形式随时代的变化是必然趋势。未来符合在地性的形式也将由当今的建筑师不断探索而诞生。其他在地建造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扮演与当今不同的角色,探究这些要素在建筑中的作用以及其今后的发展也必然是建筑实践界和理论界当今和未来的主要工作之一。

5 结语

在地建造,从一开始建筑的必然到科技发展导致其逐渐缺失,再到当今重新提起并加以发展,其行为描述从被动到主动、概念从单一到繁复,已经容纳了大量新的理论,恐怕难以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完整并全面地阐述。在地建造仍有大量本文未能提及的、或相对、或相辅相成的要素足以对建筑设计、建造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不同地区关注的要素也有不同,这种不同本身也是在地性的一种体现。在全球化的未来,建筑师关注的在地建造必然比当今更为丰富,也会有更多的建筑师投身于在地建造实践并给出更加多元的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建筑师形式传统
胖胖的“建筑师”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小议过去进行时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