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明园慈云普护木板高桥“桥景”分析

2021-06-30严雨YANYu

世界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天台石桥乾隆皇帝

严雨/YAN Yu

1 引言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不计其数的桥,桥是不可或缺的水上交通设施,随着历史的发展,桥逐渐演化成为重要的人文符号,承载起丰富的景致内容和文化含义。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就有明确观点:“古往今来,桥与山水,桥与园林,桥与历史,桥与人物,桥与文艺,桥与戏剧,桥与绘画,桥与神话等等,都发生着密切的关系。”[1]以桥为载体,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皆形成了特殊的“桥文化”。尤其在风景名胜和园林中,桥景已经形成不可忽视的普遍现象。如“燕京十景”[2]之“卢沟晓月”1)“西湖十景”[3]之“断桥残雪”2)“圆明园四十景”[1]之“夹镜鸣琴”等,而不知名的精彩桥景更是不可胜数。

桥景是指在园林系统中以桥为核心要素组织形成的整体景致。桥作为园林水陆脉络中的核心枢纽,既是点缀景致的精彩因素,也是观景的重要场所,还是造景的关键手段,作用显著;桥对园林景致格局具有整体的把控,并与园林其它景物形成相互关联,甚至可以达到“牵一桥而动全景(园)”[5]的影响程度。桥在园林系统中构成3 种关联:视线关联,路径关联和联想关联。具体表现为观桥成景、立桥观景、过桥换景和因桥生境3)。

清代御苑圆明园中的桥景在盛期阶段非常丰富,总量超过200 座。成于乾隆九年(1744 年)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可见一斑,40 处景致几乎达到“无景不设桥”4)的程度。圆明园桥梁的数量之多、形式之丰富、设计之精巧堪称清代园林之最;而在圆明园遭难后,园中之桥几乎全部遭毁,如今重修了大量的仿古桥梁,以便园中交通;但桥作为园中景致和园林格局的重要角色未受到足够重视,圆明园中的桥景研究存在较大不足。本文以圆明园慈云普护木板高桥为例,以期从桥景的角度,初步探讨园林景致的设计艺术。

2 慈云普护木板高桥概况

木板高桥,位于圆明园后湖与北岸河道的相交之处。东连慈云普护景,西连上下天光景,南望后湖,北览小池,是园中交通和景致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

1 乾隆盛期木板高桥及周围环境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贾珺《圆明园造园艺术探微》)

木板高桥始见于乾隆九年(1744 年)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推断至少在乾隆九年前建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慈云普护》可见木板高桥位于慈云普护景的西南侧,通往西侧的上下天光景(图2)。清代官员吴振棫著《养吉斋丛录》载:“慈云普护……度桥即上下天光。”[6]乾隆皇帝云:“一径界重湖间。”[4]所谓“一径”即此木板高桥,“重湖”即桥南侧后湖与北侧慈云普护的小池。“界”即划分,界限,也有接界、毗连之意。反映了桥在两湖(景)之间的作用与关系。

2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慈云普护》(图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

从乾隆时期开始,样式雷图档中关于此桥,有连贯的记载。根据始于乾隆时期的圆明园总图5)[7]、嘉庆期间圆明园河道泊岸总平面图6)[7]、道光年间的样式雷圆明园河道泊岸总平面图7)[7]、咸丰年间样式雷圆明园全图8)[7],可知木板高桥的位置及周围环境布局从乾隆时期一直到清末100 多年的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图3、4),而木板高桥的形式是否一直延续到清末,则不得而知。本文聚焦于乾隆时期《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慈云普护》中的木板高桥,对其进行分析。

3 左:乾隆年间样式雷木板高桥区域地盘画样;右:嘉庆年间木板高桥区域地盘画样(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4 左:道光年间样式雷木板高桥区域地盘画样;右:咸丰年间木板高桥区域地盘画样(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咸丰十年(1860 年),圆明园罹难,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木板高桥彻底消失,目前五孔木板桥位置已经重建一座仿古形式的三孔铁桥(图5),桥面设铁栏杆,全身涂红漆,与《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慈云普护》中的木板高桥虽大体相似,但细看起来,无论是桥身结构、材料、栏杆形式,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都差异不小,已是新面貌了。

5 木板高桥位置区域现状图(摄影:严雨)

3 观桥成景

木板高桥,形式简单(图6),桥体由4 组8 根木柱支撑,形成桥下5 孔。等腰梯形桥身,中间高,两侧低,斜坡与两岸相连。桥面铺木板设有灰绿色栏杆,栏杆分段以红色小立柱相连。整个桥体形式虽为木板桥,但体量较大,形式规整,与圆明园常见的木板桥有所区别,圆明园常见的木板桥体量较少,形式简略,犹如山水画中的略彴,且桥中间段桥面往往可拆卸或拉起,方便桥下通舟。

6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慈云普护》中的木板高桥(图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

木板高桥位于后湖北岸的湖口之处,即面状水与面状水相交之处,且处在圆明园宫门区一直延伸到自鸣钟塔的中轴线上9)[7],位置特殊,桥两侧皆是水景,两端皆是陆景。以木板高桥为中心景物,从周围环境观桥,皆有不同景致。

从南北两侧观桥,木板高桥分隔此水和彼水。从桥南侧的后湖水面观桥,桥是湖景画面的中心,湖岸周围环境是陪衬的背景。近景为水面,木板高桥桥身长向立面完整展现,正对观赏者,桥后背景是慈云普护景北侧的山林,较幽暗,整体犹如一幅“湖岸高桥”图。白天顺光时,除了水上之桥,还有水下之桥,呈现上下双桥所构成的六边形的人工几何之景。从桥北侧的慈云普护小池水面观桥,桥是池岸景致的中心,因水面较小,桥的中心感更强,池岸周围环境是陪衬的背景,近景为小池水面,木板高桥长向立面完整展现,正对观赏者,桥后背景是后湖湖面,较明亮,整体犹如一幅“池岸高桥”图。

从南北两头观桥,木板高桥连接此岸和彼岸。桥身虽高,但形式简单,且侧立面的桥身更加短小,彼岸景致成为画面重点,侧立面的高桥桥身是辅助角色,能观桥内部的坡道和桥面,有引人过桥到达彼岸的空间暗示性。从桥西的上下天光岸边区域观桥,彼岸景致为慈云普护岸边的欢喜佛殿,整体犹如一幅“过桥入佛寺”图;从桥东的欢喜佛殿区域看桥,彼陆景致为上下天光景的沿湖楼阁,整体犹如一幅“过桥入水阁”图。

若站在周围较高位置上俯瞰桥,则能更加清晰地发现小尺度面状水与大尺度面状水在木板高桥位置区域交汇,整体犹如一幅“湖口高桥”图,木板高桥关锁水口,丰富了水面景致和水岸景致。

4 立桥观景

以木板高桥为观景之所,周围方向景致尽收眼底。桥较高,视野开阔,朝南看犹如一幅“开阔湖景”图,近有后湖开阔水景,隔湖对岸是九洲清晏景的沿湖殿堂建筑、鳞次栉比;朝北看犹如一幅“幽深池景”图,小池山林掩映,水池北岸有三层自鸣钟塔,造型奇特而高耸,整体小而幽深;朝东犹如一幅“水岸小亭”图,慈云普护景南岸花树掩映,点缀一座精美重檐攒尖亭,疏朗自然之趣;往西看犹如一幅“水岸楼阁”图,上下天光景临水楼阁和湾转亭桥,有华丽人工之美。

4 个方向的景致,南侧开阔丰富,北侧小而幽深;东侧是自然之趣,西侧是华丽之美,四方之景各不同(图7)。除此之外,桥跨水上,可俯观水中倒影和鱼乐。

7 “立桥观景”示意图

5 过桥换景

以五孔木板桥为枢纽,过桥换景,包含水上路径和陆上路径两条换景流线。

(1)水上路径:木板高桥串联了3 处景致,自南往北游览,依次为南侧的后湖空间、中间的桥洞空间、北侧的小池空间。若自北向南游览,景致则反向出现(图8)。

8 水上路径“过桥换景”示意图

乘船自南往北,先从桥南的后湖空间开始,后湖是开阔而美的水景。湖面大致呈正方形状,东西长约210m,南北长约195m10),面积约40,000m2,是圆明园内除福海之外最大的水面。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四十景诗·九洲清晏》序中提到后湖:“(九洲清晏)前临巨湖,渟泓演漾。周围支汊纵横,旁达诸胜,彷佛浔阳九派,驺衍谓禆海周环为九州者……”[4]文中“巨湖”即为后湖,象征禆海的中央,周围河道众多交错,广泛通达各处胜景,仿佛九江派生九条水脉,乾隆皇帝说这就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驺衍所说的小海,小海绕岛形成九州岛。后湖空间呈面状,明亮而开阔,是辐射周围诸胜的中心,开放而外向。可远观周围沿岸景致。

从后湖空间进入木板高桥桥下的孔洞时,空间顿时变暗,变小,产生一定的围合感,桥洞处前后皆可框景,朝北可框入小池水面和自鸣钟塔,朝南可框入后湖水面和九洲清晏殿,三者正好处在一条轴线之上。

出桥洞进入桥北的小池空间,别有洞天。小池是幽致的池景,池水东西宽约37m,南北长约45m11)[8],面积只有后湖的1/25,空间整体呈面状,沿池岸南有欢喜佛殿、东有龙王殿、北有慈云普护殿,三者有连廊串联,皆面向小池,与桥正对的北岸还有自鸣钟塔,可见还有声觉景致。建筑连廊面向小池形成一重围合,周围山林形成二重环绕,小池空间围合而内向,且周围建筑和山林会在水面形成倒影,尤其是三层高的自鸣钟倒影,水上景物和水下倒影,两者会大大加深小池的深度,形成深潭的幽深效果。

综上,木板高桥的桥洞空间,串联组织其两端的水景空间。3 处景致游赏体验从大尺度的面状空间到点状空间,再到小尺度的面状空间转换;从开阔湖面景致到桥洞景致,再到幽致池景三者转换;从开放外向空间到“室内”围合空间,再到围合内向空间三者转换;3 处景致在空间形态、空间内容、以及空间开蔽上皆形成差异化,共同形成木板高桥所在环境中水上路径丰富变化的景致体验。

(2)陆上路径:木板高桥串联了3 处景致,自东往西游览,依次为东侧的慈云普护景致空间、中间的桥所在的湖口空间、西侧的上下天光景致空间。若自西向东游览,景致则反向出现(图9)。

9 陆上路径“过桥换景”示意图(7-9绘制:严雨)

路径从慈云普护景致空间开始,慈云普护景主要功能为宗教祈福之所12),释道众仙荟聚,宗教氛围浓郁。供奉有欢喜佛、观音菩萨、龙王和关圣帝君,太监充当僧人与道士,乾隆皇帝逢初一、十五经常来此拜佛。景区南北长120m,东西宽90m,占地面积约10,000m2,建筑面积约为800m2[9],整体呈面状,建筑密度较低,建筑从南、北、东3 个方向向中心小池围合,形成水院;其中水院正北有三层自鸣钟楼是后湖周围最高建筑,造型奇特,报时有钟声作响,是重要景致,乾隆皇帝《圆明园四十景诗·慈云普护》诗:“高阁漏丁丁,春风多少情。”[4]诗中即是描写自鸣钟塔的景致。慈云普护位于后湖北侧,其东侧、北侧和西侧由土山向内围合,仅南侧木板桥处开口面向后湖,环境较为封闭,景致围合而内向,空间十分幽致。

从慈云普护景致空间出来,登上木板高桥,进入桥所在的湖口空间,空间由面状水院庙宇景致变为面状水与面状水相交形成的湖口空间,南侧湖面开阔清澈,北侧湖面小而幽致,视野开阔,整体围合感较弱,空间开放外向。

下桥进入上下天光景致空间,上下天光景是后湖沿岸九个景区当中唯一一个伸入后湖水中的景致,主要功能为观后湖水景之所。景区占地面积10,500m2,建筑面积约1600m2[9],整体空间呈面状。景致主要由内侧山林环抱的值房平安院和外侧临水的“垂虹广亭”13)所组成,最核心的景致是外侧的“垂虹广亭”,即临后湖水岸的上下天光殿以及伸入水中的两座亭桥,可凌空俯瞰一碧万顷,有壮阔水景。乾隆皇帝《圆明园四十景诗·上下天光》诗:“上下天水一色,水天上下相连。”[4]“一殿两桥”伸入湖中,与后湖交融在一起,形成“上下天光”,整体景致面向南侧水面开放。

综上,木板高桥和湖口所形成的水景空间,串联组织其两端的慈云普护景致空间和上下天光景致空间。3 处景致游赏体验从面状空间到面状水与面状水相交的湖口空间,再到面状空间转换;从幽致的宗教水院景致到对比强烈的湖口双湖景致,再到临水楼台建筑景致三者转换;从围合内向空间到双向开放外向空间,再到单向开放外向空间三者转换。3 处景致在空间形态、空间内容、空间开蔽上皆形成差异化,共同形成木板高桥所在环境中陆上路径丰富变化的景致体验。

6 因桥生境

木板高桥自身并不特别,没有特殊的形式寓意;但其位置关键,是水上进入慈云普护景的“门户”,桥融入宗教圣境的氛围中,难免浸染几分超凡脱俗之气。关于木板高桥的桥外之境,并没有发现直接记载,但有一个线索值得讨论。乾隆皇帝《圆明园四十景诗·慈云普护》序:“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䑕姑当风,有楼三层,刻漏钟表在焉,殿供观音大士,其傍为道士庐,宛然天台石桥幽致,渡桥即为上下天光。”[4]文中最后两句,有学者断句为“宛然天台,石桥幽致……”14)[9]可能不妥,原因有3 个:其一,连接慈云普护与上下天光的桥实为木板高桥,并非石桥,《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慈云普护》可做分辨;其二,此桥位于后湖北岸,景致十分开阔,桥本身并不“幽致”;其三,“天台石桥”,自唐宋以来,已经形成固定组合,是天台山的重要景致。天台山自古以来是仙境之地,东晋孙绰《天台山赋》云:“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10]孙绰将天台山与蓬莱仙岛相提并论,蓬莱不可达,但天台山可游,引无数人向往之。后人纷纷在此修建寺院道观,唐代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15)[11]中就讲述了天台山的沃洲山禅院,天台山后来成为五百罗汉道场。明代陈仁锡《无梦园初集》引《西域记》云:“震旦天台石桥方广寺,五百罗汉居焉。”[12]清代朱彝尊《书五百罗汉名记后》16)[13]也有记载。乾隆皇帝有多首诗写到天台,在游西苑瀛台的《中秋日恭侍皇太后万善殿瞻礼随游瀛台诸胜敬成一律》诗中云:“璧月圆时瞻月相,壶天深处是天台;香飘桂子堆金粟,酒献南山作寿杯;无限欢欣随辇道,人间端的有蓬莱。”[4]乾隆皇帝在诗中游瀛台月夜之景,也似有将天台与蓬莱相提并论。乾隆皇帝《落花流水篇》云:“武陵见说引渔人,天台几度刘郎会;刘郎去后无消息,渔人再寻寻不得。”[4]诗中又将天台与桃花源相提并论,都是向往之地。乾隆皇帝《塞山》云:“马前横黛影,空际叠螺纹;孙绰天台赋,那如大块文。”[4]此诗侧面反映了乾隆皇帝熟读孙绰《天台山赋》,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天台石桥”,即天台山的“石梁飞瀑”景致,石桥架在飞瀑之上,旁边有方广寺,欲到达寺院,必须先过石桥,石桥位置关键,且有瀑布景致,后人反复游览题咏,尤其是唐宋时期。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中就提到“天台石桥”:“东南有石桥溪,溪出天台,石桥因名焉。”[11]。唐代刘禹锡《送元简上人适越》:“浙江涛惊师子吼,稽岭峰疑灵鹫飞;更入天台石桥路,垂珠璀璨拂三衣。”[14]唐代赵湘《题天台石桥》:“白石峰犹在,横桥一径微;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水净苔生发,山寒树着衣;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15]

宋代包恢《天台石桥》诗云:“石桥龙行甲台山,吼雷喷雪透玉关;石梁拟伦固未易,龙湫埓美犹良艰;风神凛凛耸毛骨,如在天外非人间;昔闻今见未曾有,游人何嗟行路难。”[16]宋代陶榖《天台石桥》:“重重翠嶂耸云端,玉殿金楼缥缈间;圣境不容凡俗到,故将飞瀑隔尘寰。”[17]宋代李吕《寄赠天台石桥京行人》:“无心曾看石桥云,有耳曾听石桥水;俗尘未尽难重留,饭麻纔竟归心起。”[18]众多诗文中皆表达天台石桥通往超凡脱俗之境,有分隔俗世与仙境或圣境的寓意,石桥与方广寺一直流传至今。

除了诗文中的天台石桥外,南宋画家周季常绘有一幅《天台石桥图》17)(图10),图中石桥架在瀑布之上,桥上有一位罗汉过桥,桥下有3 位罗汉抬头仰望,天上云雾之中还有两位罗汉和宫阙楼阁,有学者考证,图中石梁飞瀑之景与天台山实际之景高度契合18)。清道光年间官员麟庆曾游览天台山,并在其日记《鸿雪因缘图记》记载了天台石桥的景致,“石梁悬瀑”[19]篇即是真实反映天台石桥之景(图11),与周季常绘《天台石桥图》也相吻合。

10 南宋周季常绘《天台石桥应真图》(图片来源:Freer Gallery of Art )

11 “石梁悬瀑”(图片来源:麟庆《鸿雪因缘图记》)

乾隆皇帝除了《圆明园四十景诗·慈云普护》提到“天台石桥”外,在另一首诗《天台松》中也提到过,诗云:“前墀列石殊,石隙种松胜盆里;森竦夭矫恣盘挐,不异天台石桥左右峙,数尺宛如数丈形,形以神苞故能尔;徐则子微至今存,斯之未必首肯彼。”[4]可见天台石桥两侧似有松树景致的。并且在乾隆朝编的《石渠宝笈》中也有一处“天台石桥”,关于《宋燕肃春山图》的介绍云:“碧树层峦,砯崕扼回溪,仿佛天台石桥。”[20]

综上,本文认为,“宛然天台石桥幽致”一句,是对慈云普护景的总结,而“渡桥即为上下天光”一句则是为引出后面之景做交代,两句之间的“桥”不是指同一座桥。本文进一步推断,只有从桥下过,进入水湾处的宗教之境,更能产生“天台石桥幽致”的效果。桥洞犹如门户,门外侧是“一碧万顷”,门内侧“天台石桥幽致”;由外而内,如入壶天;由内而外,如入江湖。稍加想象,此景与南宋周季常绘 《天台石桥应真图》真有几分相似。

木板高桥与其两侧水环境所形成的景致,过桥洞,别有洞天,景致忽变为静谧幽致的宗教氛围,乾隆皇帝联想到“天台石桥”之境,可谓因桥生境。

7 结语

木板高桥形式简单,虽不华丽,但区别于圆明园中常见的略彴板桥,形式在圆明园内也较为少见。其高桥体量较大,桥身高耸,等腰梯形(若加上水中倒影,则可形成六边形桥身)的几何造型,掩映在水岸树木的自然背景之中,呈现出一定的形式特点。桥位于圆明园后湖湖口之处,桥南侧是大尺度的面状水景,桥北侧是小尺度面状水景,桥东西两端皆是面状陆景,整体形成面状水和面状水相交的“湖口+木板高桥”的组合模式,以桥为枢纽,组织形成重要的桥景(图12)。观桥可成景、立桥可观景、过桥可换景、因桥可生境,桥的位置是桥景的核心问题,决定桥的形式与意义,影响园林的景致格局。桥将时空大环境中的不同景致元素有机组织起来,构成“因地”和“因时”的整体景致,桥与时空大环境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桥景分析是以桥为切入点,探讨园林景致大系统的构成规律,这种整体观的设计思维是我们中国古人的典型智慧,数千年以来在中医、围棋、绘画、书法、堪舆等领域中广泛运用,对于新时代的建筑、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非常值得持续研究和继承发展。□

12 木板高桥桥景模式示意图(绘制:严雨)

注释

1)《春明梦余录》载:“燕京八景,一曰居庸迭翠、一曰玉泉垂虹、一曰太液秋风、一曰琼岛春阴、一曰蓟门飞雨、一曰西山积雪、一曰卢沟晓月、一曰金台夕照,其说起于金章宗眀昌史……”

2)“西湖十景”在南宋时期的古籍文献中广泛出现,仅以《苹洲渔笛谱疏证》为例,周密为“西湖十景”各作词一首。其文中记载“西湖十景”为: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落照、曲院风荷、花港观鱼、南屏晚钟、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

3)部分桥景不含“因桥生境”,但几乎所有的桥景皆具备“观桥成景、立桥观景、过桥换景”。

4)《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有35幅图中画有桥,而天然图画、山高水长、汇芳书院、日天琳宇、北远山村和廓然大公,这五景实际皆有桥,桥或在画面范围之外,或被树木所遮挡,因而未见桥。

5)样式雷排架1704号,郭黛姮先生团队研究,底图绘制于乾隆中期,一直延续到道光初期。

6)样式雷排架1370号,郭黛姮先生团队研究,底图绘制于乾隆中期,一直延续到嘉庆年间。

7)样式雷排架1196号,郭黛姮先生团队研究,绘于道光二十年。

8)样式雷排架1203号,郭黛姮先生团队研究,绘于咸丰九年至十年间。

9)自南往北,大宫门区、正大光明、九洲清晏殿、五孔木板桥、慈云普护的自鸣钟都处在南北轴线上。

10)根据百度卫星地图测量。

11)根据贾珺教授“圆明园乾隆时期总平面图”推算得出数据。

12)乾隆皇帝《圆明园四十景诗·慈云普护》序:“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䑕姑当风,有楼三层,刻漏钟表在焉,殿供观音大士,其傍为道士庐。”

13)乾隆皇帝《圆明园四十景诗·上下天光》诗序:“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縠纹倒影,滉瀁楣槛间……”

14)张恩荫先生主编《圆明园百景图志》“慈云普护”篇中的断句。

15)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禅院在沃洲山之阳,天姥岑之阴,南对天台而华顶赤城列焉,北对四明而金庭石鼓介焉,西北有支遁岭而养马坡放鹤峯次焉,东南有石桥溪,溪出天台石桥因名焉……”

16)朱彝尊《书五百罗汉名记后》载:“杭州净慈寺五百罗汉塑像,自宋有之,曹太尉勋记之矣,特其名梵夹不具载,同里髙念祖以其大父,工部郎道素所藏宋江阴军干明院五百罗汉名号镂板,附释藏之后,按佛书诺俱那与其徒八百,众居震旦国,五百居天台,三百居鴈宕,故梁克家三山志怀安大中寺有八百罗汉像,太尉南渡侨居赤城宜止,及天台石桥五百人也。”

17)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

18)周琦2015年4月11日载于《台州晚报》的文章《<“天台石桥”五百罗汉图>流传日美》。

猜你喜欢

天台石桥乾隆皇帝
论碳审计主体
在天台(组诗)
石桥的传说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悠悠水乡 七溪石桥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天台植物
天台植物
天台